bǎo

①玉器,泛指珍贵的东西:宝贝。宝剑。宝物。宝藏(zàng)。国宝。财宝。珍宝。传(chuán)家宝。如获至宝。宝贵。②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宝座。登大宝(皇帝登基)。③敬辞,用于称别人的,宝地。宝刹(称呼庙字)。宝号(称呼别人的店铺)。④指金属货币:元宝。⑤赌具的一种:开宝。押宝。⑥作动词,表示“把当宝物”,珍惜。珍藏。《孟子·尽心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宋 苏轼《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宝爱bǎoài

珍爱。《后汉书·杜林传》:“林前於西州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常宝爱之。”《颜氏家训·杂艺》玩阅古今,特可宝爱。宋 刘子翚《兼道携古墨来诗》:“汗青得失更谁论,尤物竞为人宝爱。”明 文徵明《跋沉仲说小简》:“仲説书法最精,见者咸争宝爱。”郭沫若《后悔》:“我小的时候唯一的玩物只是一个橡皮人儿,我宝爱得什么似的。”

宝贝疙瘩

bǎobèigēdā

指人所喜爱珍贵的物体。冯志《敌后武工队》第19章:“宝生在他们老公母俩心上,真像命根子,宝贝疙瘩。”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35回:“公祭不能没有孝子在场,童大人眼下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

宝钗楼

bǎochāilóu

唐宋时咸阳酒楼名。宋 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九》:“予尝秋日饯客咸阳宝釵楼上,诸陵在晚照中,有歌此词(指李白《忆秦娥》)者,一坐悽然而罢。”宋 陆游《大雪歌》:“虬鬚豪客狐白裘,夜来醉眠宝釵楼。”宋 陆游《对酒诗》:“但恨宝釵楼,胡沙隔咸阳。”自注:“宝釵楼,咸阳 旗亭也。”亦省作“宝釵”。五代 张泌《酒泉子词》:“咸阳沽酒宝釵空。”宋 张镃《满庭芳》:“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宝钗楼外秋深。”

宝持bǎochí

珍重保存。三国魏 曹丕《露陌刀铭》:“不逢不若,永世宝持。”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吾雅爱其手迹,常所宝持。”

宝刀

bǎodāo

稀有珍贵的刀。宋 刘克庄《沁园春 答九华叶贤良》:“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警世贤文·勤奋篇》:宝刀锋从砥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秋瑾《对酒》:“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广东军务记》手持宝刀。

宝刀不老

bǎodāobùlǎo

比喻年纪虽老但功夫或技术并没减退。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第70回》:“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宝纛bǎodào

皇帝出行乘舆上所建的旗帜。明 梁潜《三月十七日送驾出德胜门诗》:“王气浮天随宝纛,虹光拂地护龙旌。”明 叶盛《水东日记·议王琦事》:“三千营总兵都督张軏、杨俊为都指挥王琦奏龙旗宝纛事。”《水浒传第五十八回》宝纛旗中,簇拥着多智足谋吴学究;碧油幢下,端坐定替天行道宋公明。

宝鼎

bǎodǐng

①古代的鼎。原为炊器,后以为政权的象征,故称宝鼎。《史记 孝武本纪》今年得宝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与黄帝时等。②香炉。因作鼎形,故称。③指鼎炉,道士炼丹煮药的炉子。《封神演义 第十二回》只见那南天门:碧沉沉瑠璃造就,明晃晃宝鼎妆成。

宝方bǎofāng

①难得而有特效的药方。清 邹容《革命军第一章》:“夫卢梭诸大哲之微言大义,为起死回生之灵药,返魄还魂之宝方。”②称对方乡土的敬辞。《西游记第三六回》:“三藏道:‘弟子乃东土大唐驾下差来,上西天拜活佛求经的。经过宝方,天晚,求借一宿。’”

宝盖bǎogài①佛道或帝王仪仗等的伞盖。《水浒传 第一回》只见上清宫许多道众,鸣钟击鼓,香花灯烛,幢幡宝盖,一派仙乐。②即宝盖头。

宝龟

bǎoguī

①古代用以占卜吉凶的龟。《尚书·大诰》:“寧王遗我大宝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初,臧昭伯如晋,臧会窃其宝龟僂句。”《汉书 王莽传》陛下奉天洪范,心合宝龟,膺受元命,豫知成败,咸应兆占,是谓配天。唐 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书》:“昌黎韩宣英,好实蹈中之士也……是必能知风俗之良窳,采寮之善否,盍尝问焉?足为羣疑之宝龟也。”宋 苏轼《坤成节功德疏文之四》:“右伏以上帝储休,遗宝龟而降圣;羣方仰德,执瑞玉以来宾。”②引申指能决疑的人。

宝货

bǎohuò

①古代货币名。传说为周景王所铸大钱。其文字为“宝货”。②古代货币名。王莽更改币制所发行的各种货币的通称。《汉书 王莽传中》宝货皆重则小用不给,皆轻则僦载烦费,轻重大小各有差品,则用便而民乐。《汉书 王莽传下》有能捕得此人者,皆封为上公,食邑万户,赐宝货五千万。③古代货币名。金代作为货币流通的银锭。④犹宝物。亦泛指金银财宝。⑤犹活宝、宝贝。对可鄙可笑者的蔑称。

宝髻bǎojì

古代妇女发髻的一种。唐 王勃《登高台诗》:“为君安宝髻,蛾眉罢花丛。”宋 柳永《瑞鹧鸪词》:“宝髻瑶簪,严妆巧,天然緑媚红深。”明 陈汝元《金莲记·外谪》:“云笼宝髻凭谁掠,月覷纱窗只自眠。”《水浒传第五一回》罗衣叠雪,宝髻堆云。《花月痕第三回》:“玲瓏宝髻重盘云,百合衣香隔坐闻。”

宝眷bǎojuàn

敬辞,称对方的家眷。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二回:足下放心,此时多敢宋公明已都取宝眷在山上了。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六回:君侯宝眷并诸将家属,俱各无恙,供给不缺。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一卷:“婆子道:‘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秀姑》:“公子追问宝眷何时移来。”

宝玦

bǎojué

珍贵的佩玉。三国魏 曹丕《又与锺繇书》:“鄴骑既到,宝玦初至。”南朝梁简文帝《金錞赋》:“岂宝玦之为贵,非瑚璉之可钦。”唐 杜甫《哀王孙诗》:“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宝历

bǎolì

亦作“宝歷”。指国祚;皇位。《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晋朝飨乐章》:“椒觴再献,寳歷万年。”《宋书·后废帝纪》:“朕以煢眇,夙膺寳歷,永言民政,未接听览,眷言乃顾,无忘鉴寐。”《梁书·武帝纪上》:“虽宝历重升,明命有绍,而独夫丑纵,方煽京邑。”《魏书 皇后列传 卷一》朕以虚寡,幼纂宝历,仰恃慈明,缉宁四海。《魏书·世宗纪》:“朕幼承宝历,艰忧在疚,庶事不亲,风化未洽。”《陈书·后主纪》:“朕以哀煢,嗣膺宝歷,若涉巨川,罔知攸济。”唐 欧阳詹《回鸾赋》:“应千年之宝歷,承八圣之重光。”明 梅鼎祚《玉合记·赐完》:“玉佩朝元,宝历迎祥。”

宝奁

bǎolián

亦作“宝匳”。梳妆镜匣的美称。唐 李商隐《垂柳诗》:“宝匳抛掷久,一任景阳鐘。”宋 欧阳修《于飞乐词》:“宝奩开,美鑑静,一掬清蟾。”宋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宋 严仁《玉楼春 春思》:“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元 陈旅《为赵敬叔赋镜》:“宝奩偶落长安市,永与人间照珠翠。”

宝林

bǎolín

嫔妃称号。隋炀帝置宝林二十四人,与御女、采女合为八十一女御(御妻)。唐沿置,增为二十七人,御妻总数仍旧。宋不置。金同唐制,以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为御妻。又南朝齐、梁太子妾也有宝林。《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大)磐妹为宫中宝林,磐属内侍言之宝林,宝林以闻。

宝赂

bǎolù

贵重的财礼。《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淮南王大喜,厚遗武安侯宝赂。”《宋书·顺帝纪》:“丹雘之饰,糜耗难訾;宝赂之费,徵赋靡计。”

宝马

bǎomǎ

①名贵的骏马。宋 万俟咏《三台 清明应制》:“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宋 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宝马(BMW),中文全称为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德国豪华汽车品牌。

宝瑟

bǎosè

瑟的美称。《汉书 霍光金日磾dī传》须臾,(莽)何罗袖白刃从东箱上,见日磾,色变,走趋卧内欲入,行触宝瑟,僵。宋 周紫芝《鹧鸪天》:“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

宝山bǎoshān对佛僧神道等所居之山的尊称。《西游记第十六回》三藏道:“轻造宝山,不知好歹,恕罪恕罪!”《西游记第三十回》:“八戒笑道:‘你看师兄説的话。宝山乃洞天福地之处,怎么説度日之言也?’”聚藏宝物的山。《大智度论卷一》:“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取宝。”萧军《五月的矿山第一章》:“这是一些探宝山的人,下海取珠的人。”

宝山空回

bǎoshānkōnghuí

走进到处是宝物的山里,却空手出来。比喻根据条件,本来应该有丰富的收获,却一无所得(多指求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离世间品》:“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八回》海外有两句口号道刘好:“若临歧舌不知韵,如入宝山空手回。”

宝扇

bǎoshàn

①帝后等用的扇状仪仗。《长阿含经·第一分初大本经》:“诸天在上,於虚空中手执白盖宝扇,以障寒暑风雨尘土。”唐 何仲宣《七夕赋咏成篇》:“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新唐书·窦怀贞传》:“俄而禁中宝扇鄣卫,有衣翟衣出者,已乃韦后乳媪王,所谓莒国夫人者,故蛮婢也。”宋 王淇《上元应制诗》:“雪消华月满仙臺,万烛当楼宝扇开。” 明 梁潜《咸阳怀古诗》:“月过文窓宝扇移,星临绣户粧奩密。”②古代贵妇出行时遮蔽之具,用鸟羽编成。唐 王维《洛阳女儿行》:“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宝饰

bǎoshì

镶嵌珠玉的妆饰。南朝梁 沉约《弥陀佛铭》:“物爱雕彩,人荣宝饰。”《新唐书·车服志》:“三品以上亦加宝饰;五品以上双玉导,金饰;六品以下无饰。”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皇都品汇》:“金银宝饰,开敦华、元吉之楼;綵缎綾罗,置广信、恒丰之号。”

宝树

bǎoshù

①泛指珍奇的树木。《中国民间故事选·百鸟床》:“老辈人说过:走过南山的桂树林,在一个万丈高崖上,有一株宝树,这株树上的叶子啊,一年四季绿油油的,还随时开着象红宝石样的花朵。” ②古代妇女首饰中的步摇。南朝陈 徐陵《玉台新咏 序》:“反插金鈿,横抽宝树。”吴兆宜注:“后·舆服志:‘皇后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繆,一爵九华。’” ③犹玉树。喻佳子弟。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语言》:“谢太傅(谢安)问诸子姪:‘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车骑(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於阶庭耳。’”唐 王勃《滕王阁诗序》:“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参见“芝兰玉树”。

宝袜

bǎowà

即腰彩。古代女子束于腰间的彩带。隋炀帝《喜春游歌之一》:“锦袖淮南舞,宝袜楚宫腰。”唐 徐贤妃《赋得北方有佳人》:“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元 伊世珍《嫏嬛记卷中》:“製锦囊盛之,佩于宝袜。”

宝玩bǎowán

珍贵的赏玩品;珍爱玩赏。《淮南子·主术训》:“人主好高台深池,雕琢刻镂,黼黻文章,絺綌绮绣,宝玩珠玉,则赋敛无度,而万民力竭矣。”汉 扬雄《逐贫赋》贫无宝玩,何以接欢?《新唐书·河间元王孝恭传》:“赐甲第一区、女乐二部、奴婢七百口、宝玩不赀。”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予生也贱,又罹奇穷,珍物宝玩虽云未尝入手,然经寓目者颇多。”

宝位

bǎowèi

①语出《易·繫辞下》:“圣人之大宝曰位。”后以“宝位”指帝位。《晋书·宣帝纪》:“虽復道格区宇,德被苍生,而天未启时,宝位犹阻。非可以智竞,不可以力争。”唐 韩愈《皇帝即位贺诸道状》:“伏见勑命,皇帝以闰正月三日嗣临宝位,海内惟新。”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一》:“(高宗)继登宝位,再造王室。”太平天囯 洪仁玕《诛妖檄文》:“缘夫天下者中华之天下,非胡虏之天下也;宝位者中华之宝位,非胡虏之宝位也。”②指高位。鲁迅《伪自由书·杀错了人 异议》:“将他(袁世凯)浮上总统的宝位去。”

宝鸭bǎoyā即香炉。因作鸭形,故称。《西游记第七十九回》宝鸭内,沉檀香袅;御筵前,蔬品香馨。

宝业

bǎoyè

皇位;帝业;国运。《宋书·后废帝纪》:“朕以冲昧,嗣膺宝业。”文选·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家臻宝业,身嗣昌暉。”张铣注:“宝业,天子位也。”《隋书·炀帝纪下》:“朕纂成宝业,君临天下。”《宋史·乐志十五》:“千载运,宝业正遐昌。”

宝衣

bǎoyī

①贵重的衣服。文选·陆倕《石阙铭》:“焚其綺席,弃彼宝衣。”李善注:“六韜曰,紂时妇人以文綺为席,衣以綾紈者三千人。”《隋书 帝纪卷一高祖杨坚下》宝衣玉食,穷奢极侈,淫声乐饮,俾昼作夜。唐 杜甫《即事诗》:“秋思抛云髻,腰支胜宝衣。”唐 刘禹锡《荆门道怀古诗》:“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②僧、道的衣服。《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之馀》:“诸天闻已,各脱宝衣竞以拂窟。”《法华经·譬喻品》:“无量宝衣,及诸卧具。”唐 皮日休《奉和鲁望上元日道室焚修诗》:“飆御有声时杳杳,宝衣无影自珊珊。蕊书乙见斋心易,玉籍求添拜首难。”

宝运

bǎoyùn

国运;皇业。南朝梁 沉约《武帝集 序》:“夫成天地之大功,膺乐推之宝运,未或不文武兼资,能事斯毕者也。”《北史·周纪下·宣帝》:“朕以眇身,祇承宝运。”唐 孙逖《故右丞相赠太师燕文贞公挽词之一》:“一言兴宝运,三入济羣生。”宋 柳永《透碧霄词》:“帝居壮丽,皇家熙盛,宝运当千。”

宝珠市饼

bǎozhūshìbǐng

拿珍珠换饼。比喻杜绝贪心。他很想知道“宝珠市饼”的故事。唐 皇甫瑞《原化记 贺知章》:“贺知章尝谒卖药王老,问黄白术,持一大珠遗之。老人得珠,即令易饼与贺食。贺心念宝珠何以市饼,老叟乃曰:‘悭吝未除,术何由成?’”

宝装

bǎozhuāng

①用珠宝加以装饰。前蜀 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宝装军器丽,麝裛战袍香。”宋 石承进《三朝圣政录》:“太祖平蜀,閲孟昶宫中物,有宝装溺器,遽命碎之,曰:‘以此奉身,不亡何待?’”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②指精美的装束。唐 元稹《春六十韵》:“挑鬟玉釵髻,刺绣宝装拢。”

bǎo

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