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ū

①整理头发的用具:木梳。角梳。②用梳子整理头发:梳头。梳洗(梳头洗脸)。梳妆。梳辫子(喻把纷繁的事项、问题等进行分析归类)。

梳裹


shūguǒ

①梳妆打扮。宋 柳永《定风波词》:“暖酥消,腻云嚲,终日厌厌倦梳裹。” 元 无名氏《桃花女第二折》:“则为这镜儿昏,我可也难梳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这里姨妈招呼着和少奶奶重新梳裹已毕。”②指男子梳发并裹巾帻。宋 米芾《画史》:“客至,即言‘容梳裹’。乃去皮冠,梳髮角加后以入幞头巾子中,篦约髮,乃出。”

梳笼

梳栊/梳櫳



shūlóng


同“梳拢” 。原来西门庆有心要梳笼桂姐,故先索落他唱。梳头。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老鸨道:“昨有一位客官,要梳栊小女,送一百两财礼,不曾许他。”

梳拢shūlǒng

①旧指妓女第一次接客伴宿。妓院中处女只梳辫,接客后梳髻,称“梳拢”。 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年十五时,一客以千金啗三胖诱之梳拢,不从。”欧阳予倩《桃花扇第一幕第二场》:“我有意举荐 侯公子梳拢香君,你看怎么样?”《花月痕第七回》(采秋)到十六岁上,便有一豪客,破费千金梳拢了。②见“梳櫳”。

梳掠shūlüě

梳理;梳妆。《花月痕第十八回》秋痕向外间揽镜,更细匀脂粉,梳掠鬓鬟。

梳弄shūnòng旧指妓女第一次接客伴宿。《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只因王美有了个盛名,十四岁上,就有人来讲梳弄。

梳头

shūtóu

梳理头发。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李梳头,髮委藉地,肤色玉曜。”唐 杜甫《遣兴诗》:“干戈犹未定,弟妹各何之?拭泪霑襟血,梳头满面丝。”宋 朱敦儒《感皇恩词》:“早起未梳头,小园行徧。”宋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宋 李清照《武陵春 春晚》:“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许杰《惨雾》:“他坐在她面前,眼睁睁地看她梳头。”

梳洗

shūxǐ

梳头洗脸。唐 温庭筠《望江南 梳洗罢》:“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唐 温庭筠《菩萨蛮词》:“懒起画蛾眉,弄粧梳洗迟。”

梳妆

shūzhuāng

妇女梳洗打扮。她急急忙忙地进行梳妆打扮,一会就打扮完了。唐·秦韬玉《贫女》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宋 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shū

可做菜吃的植物(多属草本):菜。菜。布衣食。②粒也。《庄子·天道篇》䑕壤有馀蔬。《注》蔬读若糈xǔ,粒也。

蔬果

shūguǒ

泛指蔬菜和水果。蔬果是中国国居民膳食中食物构成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富含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含蛋白质和脂肪很少。唐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shū

极快地,忽然:倏忽。倏尔。倏然。《广雅》儵,疾也。《魏书·崔挺传》别卿以来,倏焉二载。周密《观潮》倏而黄烟四起。唐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聊斋志异 种梨》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清史稿卷二十 文宗本纪》握手言别,倏逾半载。清 黄遵宪《今别离 其一》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倏尔

shū’ěr

忽然。迅疾貌。亦形容时间短暂。《封神演义 第三十二回》话说黄天化借土遁,倏尔来至潼关,落下尘埃,时方五更。《水浒传第八十二回》倏尔已经数日,宿太尉要回,宋江等坚意相留。《红楼梦 第19回》倏尔神鬼乱出,忽又妖魔毕露。

倐忽

倏忽

儵忽


shūhū

顷刻。指极短的时间。形容时间迅速流逝。形容行动急速。倏忽而至。倏忽往来,莫知其方。忽然:倏忽之间。《吕氏春秋·决胜》倏忽已三年  倏忽过了数日。唐 杜甫《百忧集行》:“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魏书·高闾传》:“是以古人伐北方,攘其侵掠而已。歷代为边患者,良以倏忽无常故也。”宋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一》时(李)横填壕不实而天桥陷,(陈)规以六十人持火枪自西门出,焚其天桥,城上以火牛助之,倏忽皆尽,(李)横拔寨遁去。《资治通鉴 卷一百三十二》既而六军献捷,方隅束手,天子欲贾其余威,师出无名,长淮以北,倏忽为戎。《聊斋志异 负尸》近问讯,盖众适聚坐,忽空中堕一人头,须发蓬然, 倏忽已渺。《聊斋志异 妖术》倏忽至三日,公端坐旅舍,静以觇之,终日无恙。传说中的神名。《庄子·应帝王》南海之神为儵,北海之神为忽。

倏忽之间

shūhūzhījiān

形容极短的时间,转瞬之间。《战国策·楚策四》:“(黄雀)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醎,倏忽之间,坠於公子之手。” 

倏来忽往

shūláihūwǎng

倏:极快的;忽:突然。指来去迅速。倏来骤去。唐·杨炯《浮讴赋》:“倏来忽往,不可为象。”《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一》获嘉主簿彭城刘知几表陈四事:其四,以为,“今之牧伯迁代太速,倏来忽往,蓬转萍流,既怀苟且之谋,何暇循良之政!望自今刺史非三岁以上不可迁官,仍明察功过,尤甄赏罚。”

倏然


shūrán


忽然。倏然一阵暴雨。一道流星,倏然而逝。《红楼梦120回》贾政一面听着一面赶去,转过一小坡倏然不见。

shū

《广雅》儵,疾也。同“”。宋 范成大《刺濆淖》诗:“已定稍安慰,儵作更惊眩。”

儵鱼

shūyú

①一种白色的小鱼。《庄子·秋水》:“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陆德明释文:“徐音条。説文直留反。李音由。白鱼也。”《尔雅·释鱼》“鮂,黑鰦” 晋 郭璞 注:“即白儵鱼。” 郝懿行义疏:“孙氏星衍説:鯈,古多为儵。”晋 张华《答何劭诗之一:“属耳听鸎鸣,流目翫儵鱼。”②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鱼。〈山海经·北山经〉:“彭水出焉,而西流注於芘湖之水,其中多儵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一本作“鯈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