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 shǐ | ①用:使用,使唤。使劲。使役。使力。使钱。任贤使能。《论语·八佾篇》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先秦 吕不韦《穿井得一人》: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②派,差谴,出使:使唤。使命。使女。(也可用地名作宾语)《公羊传 吴子使札来聘》夷昧也死,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季子使而亡焉。僚者长庶也,即之。季之使而反,至而君之尔。《论语·子路篇》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魏书 卷四世祖纪上》夏四月,诏龙骧将军步堆、谒者仆射胡觐使于刘义隆。《资治通鉴 唐纪四十一》谏议大夫吴损使吐蕃,留之累年,竟病死虏中。③让,令,叫:迫使。《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④假若:假使。即使。《资治通鉴 汉纪四》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三》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诉;如其无知,诉之何益!《资治通鉴 晋纪十六》太尉(陶)侃上表曰:“(温)峤忠诚著于圣世,勋义感于人神,使亡而有知,岂乐今日劳费之事!愿陛下慈恩,停其移葬。”《资治通鉴 晋纪二十八》使(符)坚治国无失其道,则(慕容)垂、(姚)苌皆秦之能臣也,乌能为乱哉!《晋书 王羲之传》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使赏罚不明,朝夕谆谆,无益也。宋 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使(唐)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宋 苏轼《方山子传》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聊斋志异王桂庵》使父见金钏,君死无地矣。⑤奉命办事的人;作动词“出使”:使者。大使。公使。使馆。东汉 班固 《苏武传》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八》遣曾从龙使金吊祭。 |
使臂使指 | shǐbìshǐzhǐ | 象使用自己的手臂和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自如。《管子·轻重乙》:“若此,则如胸中使臂,臂之使指也。”《汉书·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
使臣 | shǐchén | ①旧指奉使命往来国际间的官员。②宋朝专管缉捕的武官。《水浒传》把林冲带来使臣房里寄了监。③朝廷派出的执命大臣。唐 元结《贼退示官吏》:“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
使持节 | shǐchíjié | 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的称号,给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之权。次一等的称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再次称假节,得杀犯军令的人。至隋唐刺史,例加使持节的虚衔,如某州刺史必带使持节某州诸军事。唐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则为节度使。 |
使促掐 使促狭 | shǐcùqiā shǐcùxiá | 玩弄阴险手段。《西游记第七十四回》八戒道:“师父,莫怪我说。若论赌变化,使促掐,捉弄人,我们三五个也不如师兄;若论老实,象师兄就摆一队伍,也不如我。” |
使费 | shǐfèi | ①花费,开支。泛指使用钱。指开支的费用。《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吴保安)寻个熟蛮,往蛮中通话,将所餘百匹绢,尽数托他使费。”吴组缃《山洪二六》:“一是摊派公家旧的和新的使费,包括大军过境的招待费、难民救济费……抗战军人家属优待费。”②指用于打点、贿赂的费用。《英烈传第三一回》:“没有财物侍养的,或有官司横事没有使费的,都走到我身边来,揭金箔取些用用也使得。”《红楼梦第八六回》:“带去银两做了衙门上下使费。”《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吃官司全得财来使费。”《二刻拍案惊奇 卷三九》进监的旧例,该有使费,我身边之物,尽被做公的搜去。 |
使风 | shǐfēng | 谓利用风力,张帆行船。宋 杨万里《舟过安仁诗》:“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清 顾张思《土风录卷六》:“船行张帆曰使风。见温飞卿《西州词》:‘去帆不安幅,作抵使西风?’” |
使乖 | shǐguāi | 卖弄聪明。元 无名氏《碧桃花第四折》:“非是我假虚脾、爱使乖,也只怕粉脸香腮,引动你密意幽怀。”明 沉鲸《双珠记·师徒传习》:“小畜生,你会使乖,方纔把言语触我进去。”《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东坡使乖,只拣尘灰多处,料久不看,也忘记了。” |
使家 | shǐjiā | 指观察使。唐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軻祇得移荆蛮。”参见“州家”。 |
使节 | shǐjié | ①一国派驻另一国的外交代表;一国派往另一国办事的代表。得任命大使、其他政府使节和领事。②古时指使者所持的符节。《汉书 王莽传》使节之旄幡皆纯黄,其署曰‘新使王威节’,以承皇天上帝威命也。 |
使酒 | shǐjiǔ | 因酒使性。《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諛。”《汉书·季布传》:“孝文时,人有言其贤,召欲以为御史大夫。人又言其勇,使酒难近。”颜师古注:“应劭曰:‘使酒,酗酒也。’言因酒霑洽而使气也。”《新唐书·独孤及传》:“坐与李景俭饮,景俭使酒慢宰相,出为韶州刺史。”唐 王维《老将行》:“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宋 苏轼《方山子传》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清 姚鼐《送朱子颍知泰安府诗》:“往年使酒同燕市,九日悲歌上废台。” |
使酒骂座 灌夫骂座 | shǐjiǔmàzuò guànfūmàzuò | (通坐)酒宴上借酒使性、辱骂同席的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汉灌夫为人刚直不阿,好使酒。一日,与魏其侯窦婴共赴丞相田蚡宴。夫怒蚡傲慢无礼,遂借行酒之机指临汝侯灌贤而骂之,其意实在蚡。蚡乃劾夫骂坐不敬。 |
使君 | shǐjūn | ①汉时称刺史为使君。《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晋书 王羲之传》使君(扬州刺史殷浩)起于布衣,任天下之重,尚德之举,未能事事允称。《资治通鉴 随纪一》其后人有病者,争就使君(辛公义),其家亲戚固留养之,始相慈爱,风俗遂变。②尊称州郡长宫。《三国志·蜀志·刘璋传》:“(张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絶,因説璋曰:‘刘豫州 ,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唐 张籍《苏州江岸留别乐天》诗:“莫忘使君吟咏处,汝坟湖北武丘西。”宋 王禹偁《寒食》诗:“使君慵不出,愁坐读《离骚》。”③对人的尊称。清 秋瑾《柬某君》诗:“苍天有意磨英骨,青眼何人识使君?”《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五》(曹)操从容谓(刘)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袁绍)之徒,不足数也!”尊称奉命出使的人。《汉书·王訢传》:“使君顓杀生之柄,威震郡国。” 颜师古注:“为使者,故谓之使君。”《后汉书·寇恂传》:“使君建节衔命,以临四方。” 清 方文《送左三山先生巡按浙江》诗:“四岳分巡狩,东方属使君。” |
使令 | shǐlìng | 古代名词,有差遣,使唤,供使唤的人的意思。《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神君声诺道:'真君遣何方使令?'"《水浒传 第一一○回》次日,王都尉自来问宋江,求要铁叫子乐和,闻此人善能歌唱,要他府里使令。"《汉书·外戚传上》:"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颜师古注:"使令,所使之人也。"唐 韩愈《永贞行》:"左右使令诈难凭,慎勿浪信常兢兢。"《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四》元祐初,太皇太后遣宫嫔在朕(宋哲宗赵煦)左右者凡二十人,皆年长。一日,觉十人者非素使令。顷之,十人至。十人还,复易十人去。 |
使民 | shǐmín | ①统治人民,使其服从自己。《管子·权修》:“故曰察能授官,班禄赐予,使民之机也。”《国语·周语上》:“然则长众使民之道,非精不和,非忠不立,非礼不顺,非信不行。”②使用役使民力。《论语·学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公冶长》:“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颜渊》:“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
使民以时 | shǐmínyǐshí | 时:农时。执政者要按照农时使用民力。指在农闲时使用民力,避免影响农业生产。《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四》(李)沆曰:“我为宰相,如《论语》中‘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两句,尚未能行。圣人之言,终身诵之可也!”《元史·盖苗传》臣闻使民以时,使臣以礼,自古未有不由斯道而致隆平者。 |
使女 | shǐnǚ | 同义词:婢女,梅香,丫鬟,丫头,女仆,婢女。《水浒传第二十四回》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做潘金莲,年方二十余岁,颇有些颜色。 |
使气 | shǐqì | ①恣逞意气。《老子·第五十五章》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宋书·刘瑀传》:“明年,迁御史中丞。瑀使气尚人,为宪司甚得志。” 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上》:“鱼朝恩专权使气,公卿不敢仰视。” 元 史九敬先《庄周梦第一折》:“贪财的只是凶,使气的不善终。” 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一章》:“阿兴好喝酒,爱使气。”②谓发抒志气或才气。 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才略》:“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二》引 宋 蔡絛《西清诗话》:“殊不知诗家要当有情致,抑扬高下,使气宏拔,快字凌纸……始为有功者。昔人所谓缚虎手也。”③犹使劲。 |
使犬 | shǐquǎn | 清代对沿混同江,西起今依兰县东北,东达黑龙江口海岸及库页岛所居黑斤(今赫哲族)等使犬部落的称呼。各部从事渔猎。冬日乘坐冰橇,用犬驾拽,因称。清 魏源《圣武记 卷六》当明末季,我大清方定黑龙江,索伦达瑚拉及使犬、使鹿各部,东北际海,而俄罗斯东部曰罗刹者,亦踰外兴安岭,侵偪黑龙江。《清史稿 卷一 太祖本纪》使犬各部路长四十人来归,赐宴赏赉,并授以官。 |
使然 | shǐrán | 使其如此;使它变得这样。磨难使然。《左传 季梁谏追楚师》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韩诗外传 卷十》:“王不见夫江南之树乎?名橘树之江北,则化为枳。何则?地土使然尔。”宋 王安石《秋枝如残人 诗》:“岁行谁使然,好杀岂天意。”明 王鏊《亲政篇》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清 袁枚《随园诗话 卷九》:“诗有音节清脆,如雪竹冰丝,非人间凡响,皆由天性使然,非关学问。”孙犁《秀露集·悼念李季同志》:“这不足为怪,是有很多原因,也可以说是有很多条件使然的。” |
使人 | shǐrén | ①佣人,奴仆。《初刻拍案惊奇 卷四》明日,魏博搜捕金盒,一军忧疑。这里却教了使人送还他去,田承嗣一见惊慌,知是剑侠,恐怕取他首级,把邪谋都息了。②奉命出使的人。《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赵孟曰:“床笫之言不逾阀,况在野乎?非使人之所得闻也。”《魏书·皇后传·文成文明皇后冯氏》太后曾与高祖幸灵泉池,燕群臣及籓国使人、诸方渠帅,各令为其方舞。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沙糖中国本无之。唐太宗时,外国贡至,问其使人:“此何物?”云:“以甘蔗汁煎。”《明史·太祖纪》六月戊寅,察罕以书来报,留我使人不遣。《清史稿卷十二 高宗本纪三》上御紫光阁,赐爱乌罕、巴达克山、霍罕、哈萨克各部使人宴。③派人。《史记·孝武本纪》(皇)上使人微随验,实无所见。《北史 本纪卷十北周武帝宇文邕》诏分遣使人,巡方抚慰,观风省俗。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第十八回》管仲即命停车,使人召之。④用人,使唤人。《论语·子路篇》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论语·阳货篇》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使贪使愚 | shǐtānshǐyú | 使:用;贪:不知足;愚:笨。用人所短,为己服务。也形容利用人的不同特点,以发挥他的长处。《新唐书·侯君集传》:“军法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是以前圣使人,必收所长而弃所短。” |
使蚊负山 | shǐwénfùshān | 使:派,令;负:背。派蚊子去背山。比喻力不胜任。《庄子·秋水》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蚷驰河也,必不胜任矣。《庄子·应帝王》:“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 |
使物 | shǐwù | ①日常使用的物品。《红楼梦 第八回》:“雇了三辆大车,单拉行李使物。”②使者和货物。《史记·南越列传》:“高后时,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絶器物,此必长沙王计也。’”③驱使鬼物。《史记 孝武本纪》“匿其年及所生长,常自谓七十,能使物,卻老。”“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馈遗之,常馀金钱帛衣食。” |
使相 | shǐxiàng | 官名。晚唐时期,为了笼络跋扈一时的节度使,朝廷授予他们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五代沿用,实际上不行使宰相的权力。宋代,在亲王、留守、节度使等加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都称为使相,不参预朝政和签署朝政命令。《续资治通鉴 宋纪四十八》故事,文臣自使相除枢相,必纳节还旧官,独(夏)竦不然。《续资治通鉴 涓滴六十八》甲戌,富弼坐沮格青苗,落使相,以左仆射徙判汝州。 |
使心用腹 | shǐxīnyòngfù | 用心思,使坏心眼。《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至于贪淫纵慾,使心用腹,汚秽人家女眷,没有一个不减等夺禄,或是妻子见报,阴中再不饶过。”《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怎当得张郎惫赖,专一使心用腹,搬是造非,挑拨得丈母与引孙舅子,日逐吵闹。” |
使羊将狼 | shǐyángjiàngláng | 将:统率,指挥。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西汉·桓宽《盐铁论·除狭》:“弱者,犹使羊将狼也,其乱必矣。” |
使役 | shǐyì | ①服役;服事,伺候。《尹文子·大道下》:“其所望者,盖欲料长幼,平赋敛,时其饥寒,省其疾痛,赏罚不滥,使役以时,如此而已。”《晋书 符坚载纪 上》复魏、晋士籍,使役有常,闻诸非正道,典学一皆禁之。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所居卑末,使役苦辛,时伺閒隙,周章询请。”②指仆役。清 李渔《风筝误·冒美》:“祖父当年不积德,投靠宦家充使役。”③役使,驱使。晋 葛洪《抱朴子·仙药》:“遨游上下,使役万灵。” |
使长 | shǐzhǎng | ①上司。属员对主管官的称呼。《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三年》:“吾儕捐父母妻子,为人客战,千里送死,而使长復不存恤,奈何?”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其生长富贵,本不知艰难,一但仕宦,便为此官,逐司只有使长一人可相拘辖。”《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一》(胡)铨身为枢属,既有所见,自合就使长建白。②金元时奴仆对主人的称呼。也称作“侍长”。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院公云)夜来两个小使长把墙头上花都折坏了。”明《杀狗记·安童将命》:“老汉姓王,名老实,西郊外居住,从来伏侍孙宅使长至今,已过两代。” |
使者 | shǐzhě | ①使唤之人;仆从,佣工。②奉命出使的人。来使。宋 范成大《州桥》:“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③伊斯兰教泛指受神的启示且负有宗教使命的人。特指受安拉之命,向世人传播一神教教义的人。在一些场合亦专指穆罕默德。 |
使智使勇 | shǐzhìshǐyǒng | 使:用。用人所长,以收其功。《新唐书·侯君集传》:“军法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是以前圣使人,必收所长而弃所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