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①充满:实心。充实。虚实。填满,装满。《战国策·齐策四 冯谖客孟尝君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宋 李纲《病牛诗》:“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復伤?”明 刘基《卖柑者言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②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实话。实惠。实际(真实情况)。实践(实行;履行)。实体。实情。实施。实数。实事求是。名实相符。《庄子·人间世》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夫风波 易以动,实丧易以危。③植物结的果:果实。开花结实。《六韬文韬文师》根深而木长,木长而实生之,情也。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④富足;财富;利益:殷实。富实。《说文》实,富也。《庄子·人间世》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名实即名利)《周文 叔向贺贫》(韩)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⑤核实。《后汉书 光武帝纪上》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其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

实报实销

shíbàoshíxiāo

支出多少报销多少。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13章:“将来花多花少,实报实销,我也不多要你一个。”王朔《顽主》:“公出乘车实报实销。”

实逼处此

shíbīchǔcǐ

指为情势所迫,不得不这样。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清·许奉恩《里乘》第二卷:“今实逼处此,难再迁延,那得不悲!”

实边

shíbiān

充实边疆。《汉书·晁错传》:"以陛下之时,徙民实边,使远方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亡系虏之患,利施后世,名称圣明。"《晋书·傅玄传》:"宜更置一郡於高平川,因安定西州都尉募乐徙民,重其复除以充之,以通北道,渐以实边。"《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四》九月,丙申,出内府缯帛市谷实边。《宋史·食货志上二》:"使田畴尽辟,岁收滋广,一遇丰稔,平籴以实边,则所省漕运亦博。"

实柴

shíchái

古代一种祭礼。把牺牲放在柴上烧烤,以为享祀。《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实柴祀日月星辰。"郑玄注:"实柴,实牛柴上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七十六》以实柴祀日、月、星辰。

实德

shídé

犹实惠。《尚书·盘庚上》:“汝克黜乃心,施实德於民,至于婚友,乃敢大言汝有积德。”孙星衍疏:“言汝能去其傲慢从康之心,施实惠於众民,至於婚姻僚友,乃可大言汝有积德。” ②实效。《战国策·颜斶说齐王此皆幸乐其名,华而无其实德者也。

寔繁有徒

繁有徒

shífányǒutú

实:实在。繁:多。徒:众人。确实有许多这样的人。也作“实蕃有徒”。《尚书·仲虺之诰》:“简贤附势,实繁有徒。”《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今操恶直丑正,寔繁有徒,包藏祸心,篡盗已显。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周三》但此辈实繁有徒,不可善谕。

实话实说

shíhuàshíshuō

用直捷了当的方法讲出真实情况。张恨水《夜深沉》第30回:“我实话实说,您两只眼睛不方便,就得早早有个儿媳妇来伺候着。”王朔《橡皮人》:“我不聪明,实话实说,但我自扪还没到笨蛋那份上,而且我还算多少了解你的吧?”

实惠

shíhuì

指实际的好处;讲究﹑注重实际的好处。可作动词。元 刘时中《端正好·上高监司 套曲》无实惠尽是虚桩,充饥画饼诚堪笑。《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三》其有诸州已条画到措置赈济事件,朝廷速降指挥。庶几官吏便可奉行,百姓早被实惠。

实获我心

shíhuòwǒxīn

表示别人说得跟自己的想法一样。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0回:“萧后见说:‘娘娘此言,实获我心。’”季羡林《怀旧集》自序:“他这个建议过去我没有敢想过,然而实获我心。”

实录

shílù

①按照真实情况记载的文字。《汉书 司马迁传》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南朝梁 萧统《文选·陶渊明传》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②把实况记录或录制下来。③编年体史书的一种,专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

实缺shíquē

清制,以额定之官职,经正式任命者为实缺,其委派署理者为署缺。《老残游记 第一回》所以做了二十年实缺,回家仍是卖了袍褂做的盘川。

实实在在

shíshízàizài

真实,不夸张,现实存在的。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40回:“八王就实实在在问话,孩儿也细细告诉了他,就求他请诏。”邓小平《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就是说,我们的工作要扎实,效果要实实在在。”

实是

shíshì

切实正确的治国之道。是,指国是。《宋史·崔鶠传》:“六月一日诏书,诏谏臣直论得失,以求实是,有以见陛下求治之切也。”

实事求是

shíshìqiúshì

实事:客观事物;求:研究。是:事物内部的规律性。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东汉 班固《汉书 河间献王刘德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我们对待问题应该实事求是,不要客气才好。”

实选

shíxuǎn

根据德行才学选拔。《汉书·魏相传》:“今郡国守相多不实选,风俗尤薄。” 颜师古注:“言不得其人。”《后汉书·徐防传》:“今不依章句,妄生穿凿,以遵师为非义,意説为得理,轻侮道术,寖以成俗,诚非詔书实选本意。”

实至名归

shízhìmíngguī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钱钟书《围城》:“王主任要电报看了,赞他实至名归,说点金银行是小地方,蛟龙非池中之物。”

shí

①同“”。②放置。③此。

寔繁有徒

实繁有徒

shífányǒutú

实在有不少这样的人。《三国志 蜀书·先主传》今(曹)操恶直丑正,寔繁有徒,包藏祸心,篡盗已显。

shí

①损伤,亏缺:侵蚀。腐蚀。蠹蚀。蚀本。②同“”。《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五》先是太史言月蚀于昼,而草泽言蚀于夜;验视,草泽言是。

蚀耗

shíhào

损耗。耗蚀。蚀耗了老本。《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八》中外相应,更济其私,日往月来,浸淫耗蚀,使陛下(宋孝宗)之德业日坠,纪纲日坏,邪佞充塞,货赂公行,兵愁民怨,盗贼兼作,灾异数见,饥馑荐臻,群小相挺。茅盾《清明前后 第五幕》永清,要是你像前几年那样把全副精神都放在厂里,改良进步一定还要多,出品可以更好,浪费和蚀耗也还可以再减少。

shí

形容水清见底:“湜湜其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