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茎、叶可制香料(通称“蚰蜒草”、“锯齿草”)。古代用其茎占卜,如“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四》蔡元定请以蓍决之,遇《遯》之《同人》。(朱)熹默然,取稿焚之,遂上奏,力辞职名,诏仍充秘阁修撰。明 刘基《司马季主论卜夫蓍,枯草也;龟,枯骨也,物也。人,灵于物者也,何不自听而听于物乎?

蓍龟

shīguī

①古人以蓍草与龟甲占卜凶吉,因以指占卜。《易·繫辞上》:“探颐索隐,鉤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wěiwěi者,莫大乎蓍龟。”《礼记·中庸见乎蓍龟,动乎四体。《史记·龟策列传》:“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 唐 崔涂《友人问卜见招诗》:“何必问蓍龟,行藏自可期。”梁启超《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二》:“使政府能輦出此二千六百万万餘之现金以偿地主,使得用之以营他业,固於民无所甚损,然此著之不能办到,无待蓍龟矣。” 宋 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 元 刘壎《隐居通议·文章五》:“巍巍文正,国之蓍龟,民之父师。”明 方孝孺《祭太史公之八》:“惟太史公,间世之英,国之蓍龟,人之刑。”

shī I.

"滤酒、斟酒"之意。《续资治通鉴 宋纪五》(董)遵诲既至,召诸族酋长,谕以朝廷威德,刲羊酾酒,厚加宴犒,众皆悦服。苏轼《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聊斋志异 胡四姐》酾酒调谑洽异常。《聊志异 生》入夜,孙酾剔酒。独酌数觥而寝。如此三夕,妻终不饮。疏导,分流。唐 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既焚既酾,奇势迭出。II.shāi“酾"(shī)的又音。

酾酒

shāijiǔ/shījiǔ

滤酒。参见“槌牛酾酒”。烫酒。《后汉书·马援传》:“援乃击牛釃酒,劳飨军士。”李贤注:“釃,犹滤也。” 《聊斋志异 花姑子》此非他,是吾恩主。婆子不能行步,可唤花姑子来酾酒。②斟酒。《晋书·周处传》:“及吴平,王浑登建邺宫釃酒,既酣,谓吴人曰:‘诸君亡国之馀,得无戚乎?’” 宋·苏轼《前赤壁赋》:“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