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

shī

①沾了水或是含的水分多,与“”相对:湿度。潮湿。湿润。湿热。湿漉漉。可作使动词,表示使湿。明 扬基《天平山中》:“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②中医学名词:湿气。湿邪。湿泻。

shī I.

表示制止、鄙斥例:嘘!别把大娘吵醒了!嘘!你不要胡说!II.参见xū。

shī

①寄生在人、畜身上的一种小虫,吸食血液,能传染疾病:虱子。头虱。视虱如轮(表示大与小的相对性,或洞察精微的意思)。精贯虱心(赞美某人技艺的高超)。②喻寄生作恶的人或有害的事物:官(害国害民的官吏)。参见“虮虱”。

虱处裈中

shīchǔkūnzhōng

裈:裤子。虱子躲在裤缝里。比喻世俗生活的拘窘局促。晋·阮籍《大人先生传》:“汝独不见夫虱之处于裈之中乎!逃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

虱多不痒

shīduōbùyǎng

债欠多了反而不忧愁。比喻困难成堆,认为反正一时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梁实秋《懒》:“‘虱多不痒,债多不愁’,那是自我解嘲!”陆天明《省委书记》:“谁说虱多不痒?痒!难受着哩!”

虱胫虮肝

shījìngjǐgān

虱子的小腿,虮子的肝脏。比喻非常微小的东西。战国楚·宋玉《小言赋》:“烹虱胫,切虮肝,会九族而同噬,犹委余而不殚。”

虱目鱼

shīmùyú

同“蝨目鱼”。即遮目鱼。体呈梭形,长达1米以上。口小,无牙。可食用,味美。

shīshī

众多貌。清 龚自珍《京师悦生堂刻石》:“若夫草莽市井之人,丛丛而蝨蝨,不出於黄炎,其先未尝有得姓受氏之荣也。”

shī

鲺类 shīlèi:一类甲壳动物,通常称为鱼的虱子,其分类地位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