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èng I.

①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乘舆。千乘之国。《宋书·后废帝纪》:“制露车一乘,其上施篷,乘以出入,从者不过数十人。”②古代称四为乘:乘矢(四支箭)。乘壶。先秦 左丘明《秦晋崤之战》“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孟子·离娄下》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③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乘”,后通称一般的史书:史乘。II。参见“乘chéng” 

乘舆

shèngyú I.

①古代特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皇上乘车。代指皇帝。《孟子·梁惠王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孟子·离娄下》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贾谊《新书·等齐》:“天子车曰乘舆,诸侯车曰乘舆,乘舆等也。”《晋书 景帝纪》奏可,于是有司以太牢策告宗庙,王就乘舆副车,群臣从至西掖门。《晋书 惠帝传》:“逐(司马)伦归第,即日乘舆反正。”“(永安元年七月)己未,六军败绩于荡阴,矢及乘舆,百官分散,侍中嵇绍死之。”《晋书 怀帝纪》今乘舆播越,二宫久旷,常恐氐羌饮马于泾川,蚁众控弦于霸水。《晋书 愍帝纪》今为已至何许,当须来旨,便乘舆自出,会除中原也。《宋书 本纪武帝上》(桓)玄经寻阳,江州刺史郭昶之备乘舆法物资之。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荡水》:“惠帝征成都王颖 ……乘舆顿地,帝伤三矢。”《陈书 本纪卷六后主陈叔宝》魏王之延汉鼎祚,宋武之反晋乘舆,懋绩鸿勋,无以尚也。唐 杜甫《朝献太清宫赋》:“营室主夫宗庙,乘舆备乎冕裘。”《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二》操辟陈留毛为治中从事,言于操曰:今天下分崩,乘舆播荡,生民废业,……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资治通鉴 魏纪七》大将军(曹)爽,骄奢无度,饮食衣服,拟于乘舆。②泛指皇帝用的器物。蔡邕《独断 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后用作皇帝的代称。《史记·封禅书》:“乘轝斥车马帷幄器物以充其家。”《汉书 霍光传》“诏太官上乘舆食如故。”蔡邕《独断 上》:“天子至尊,不敢渫瀆/渫渎言之,故託之於乘舆……或谓之车驾。”《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六》其选物上弟尽在董氏,而乘舆所服及其副也。《新唐书·段秀实传》:“公本以忠义闻天下,今变起苍卒,当諭众以祸福,扫清宫室,迎乘舆,公之职也。”《资治通鉴 唐纪四十四》百司供亿,六军宿卫,咸似乘舆。康有为 等上清帝第二书:“以今事言之,吾所以忍割地弃民者,为保都畿,安乘舆也。”II.参见chénɡyú坐车子。

shèng

①多余,余留下来的:剩余。剩菜。剩货。剩勇(余勇,如“宜将剩勇追穷寇”)。剩水残山。所剩无几。就他一个人。②通“尽(jǐn)”,只管。宋 晏几道《鹧鸪天词》:“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剩蕊残葩

shèngruǐcánpā

蕊:花蕊;葩:花。已被摧残蹂躏的女子。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三十二卷》:“虽然一霎之情,义坚金石,他日勿使剩蕊残葩,空随流水。”参见“残花败柳”。

剩水残山

shèngshuǐcánshān

残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唐 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清·无名氏《隔帘花影》第24回:“况复改朝换代,剩水残山。”

剩欲

shèngyù

颇想;犹欲。剩:更、更加。唐 高适《赠杜二拾遗诗》:“佛香时入院,僧饭屡过门;听法还应难,寻经賸欲翻。”宋 陈师道《春怀示邻里》:“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宋 辛弃疾《西江月·春晚词》:“賸欲读书已嬾,只因多病长闲。”清 袁昶《上大理卿前侍郎长沙徐先生诗》:“德泽犹能説,箴言賸欲编。”

shèng

县:地名,在中国浙江省。嵊泗县又称嵊泗列岛,隶属于浙江省舟山市。山:山名,在中国浙江省舟山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