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 | rǎn | ①冉,龟甲的边。②冉冉:a.毛、枝条等柔软下垂;如“柳枝冉冉”;b.慢慢地,如“月亮冉冉升起”。 ③姓。 |
冉冉 | rǎnrǎn | ①渐进貌;慢慢移动。形容时光渐渐流逝。宋 周邦彦《兰陵王·柳词》:“悽惻,恨堆积,渐别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宋 叶梦得《水调歌头》:“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宋 吴潜《满江红 送李御带珙》:“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②渐进貌。形容事物慢慢变化或移动。宋 贺铸《青玉案 横塘路词》:“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③柔弱下垂貌。芭蕉冉冉。④形容柔媚美好。宋 曹豳《春暮》:“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⑤迷离貌。⑥缠绵貌。缭绕。宋 吴文英《莺啼序 春晚感怀》:“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⑦匆忙貌。⑧光亮闪动貌。 |
冉有 | rǎnyǒu | 冉有一般指冉求,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 |
苒 | rǎn | 荏苒rěnrǎn:指(时间)渐渐过去。常形容时光易逝。汉·丁廙妻《寡妇赋》:“时荏苒而不留,将迁灵以大行。” |
苒苒 | rǎnrǎn | ①草盛貌。宋·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②柔弱貌;柔和貌。③幽蔚貌。④犹渐渐。⑤气味或烟尘轻飘的样子。宋 贺铸《思越人/鹧鸪天 紫府东风放夜时》:“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
珃 | rǎn | 玉。《字汇》而琰切,音冉。玉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