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襬 | bǎi | ①陈列,安放:摆设。摆放。摆平。②故意显示:摆阔。摆谱儿。③处置,随意操纵:摆布。摆弄。④推开,脱离:摆脱。摆落。⑤来回摇动:摆动。摆渡。⑥衣裙的下幅。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不多时,相府中有一少年人,年方弱冠,戴缠鬃大帽,穿青绢直襬,攦手洋洋,出来下阶。 |
摆拨 | bǎibō | ①撇开;摆脱。明 高明《琵琶记·祝发买葬》:“万苦千辛难摆拨,力尽心穷,两泪空流血。”②处置,安排。《水浒传第一○一回》童贯大怒,思想要寻罪过摆拨他,不在话下。《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吕使君与董孺人 ……商量已定,也都是吕使君摆拨。”③犹挣扎。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孝廉怒,搏其颊,欲缚捶之。撑住摆拨间,同舍闻声皆来助捉,忽一脱手,已琤然破窗遁。” |
摆簸 | bǎibò | 摆动颠簸。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地震》:“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方错愕间,霹雳一声,摆簸山岳;急雨狂风,老树为拔。 |
摆驾 | bǎijià | 为出行的帝王安排车驾。《说岳全传第七十二回》高宗闻奏,即传旨摆驾亲往相府看问。《西游记第五四回》:“女王不知是计,便传旨摆驾,与三藏并倚香肩,同登凤輦,出西城而去。”柳子戏《孙安动本第十场》:“摆驾回宫。” |
摆扑 | bǎipū | 摆动扑打。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螳螂捕蛇》:“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 |
摆尾摇头 | bǎiwěiyáotóu | 摆动头尾,形容喜悦或悠然自得的样子。亦“摇头摆尾”。《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卷:“只见麒麟迅速,狮子峥嵘,摆尾摇头,山林迎接。”元·无名氏《鱼篮记》第一折:这鱼摆尾摇头在水内显,全不知深共浅。 |
摆袖却金 | bǎixiùquèjīn | 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唐 韩愈《顺宗实录》第五卷:“执谊为翰林学士,受财为人求科第,夏卿不应,乃探囊中金以内夏卿袖,夏卿……摆袖引身而去。” |
摆站 | bǎizhàn | 古代犯人被发往驿站当驿卒。《西游记第八十回》师父追了度牒,打个小死;八戒该问充军;沙僧也问摆站;我老孙也不得干净,饶我口能,怎么折辩,也要问个不应。 |
柏 | bǎi I | ①常绿乔木,叶鳞片状,结球果,有“扁柏”、“侧柏”、“圆柏”、“罗汉柏”等多种。木质坚硬,纹理致密。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柏露(柏树上的露水,据说用以洗眼,有明目的作用)。唐 杜甫《古柏行》:“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唐 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②姓。II.bó〔柏林〕德国的首都。III.bò同“檗”。 |
柏梁体 | bǎiliángtǐ | 七言古诗的一种。相传汉武帝在柏梁台上和群臣共赋七言诗,人各一句,每句用韵,后人谓此体为柏梁体。清 赵翼《陔馀丛考·柏梁体》:“武宴柏梁臺赋诗,人各一句,句皆用韵,后人遂以每句用韵者为柏梁体。然柏梁以前如高大风歌、荆卿易水歌……可见此体已久有之,不自柏梁始也。但联句之每句用韵者,乃为柏梁体耳。”三国魏 曹丕的《燕歌行》就是柏梁体。 |
柏寝 | bǎiqǐn | 春秋齐台名。在今山东广饶县境。《晏子春秋·杂下五》:“景公新成柏寝之臺。”《史记·齐太公世家》:“景公坐柏寝,嘆曰:‘堂堂!谁有此乎?’”《史记 孝武本纪》少君曰:“此器齐桓公十年陈於柏寝。”已而案其刻,果齐桓公器。南朝宋 鲍照《代白紵舞歌辞之二》:“桂宫柏寝拟天居,朱爵文窗韜綺疏。”唐 韩翃《送张儋水路归北海诗》:“柏寝寒芜变,梧臺宿雨收。” |
柏招 柏昭 | bǎizhāo | 传说为上古帝喾之师。《尚书·古今人表》:“柏招,帝嚳师。”《晋书·景帝纪》:“顓頊受学於緑图,高辛问道於柏招。”宋 罗泌《路史·后纪九上·高辛》:“致学柏昭而师於赤松。” |
柏舟 | bǎizhōu | 用柏木做的舟坚牢结实,但却漂荡于水中,无所依傍。这里用以比喻女子飘摇不定的心境。汉 扬雄《逐贫赋》舍尔入海,泛彼柏舟。朱熹《诗集传》妇人不得于其夫,故以柏舟自比,言:以柏为舟,坚致牢实,而不以乘载,无所依薄,但泛然于水中而已。故,其隐忧之深如此,非为无酒可以遨游而解之也。后因称妇女寡居守志为“柏舟之节”。 |
柏舟节 | bǎizhōujié | 亦作“栢舟节”。 旧时谓夫死不嫁的节操。明 归有光《陆母缪孺人寿序》:“余闻缪孺人遭家多难,盛年寡居,著栢舟之节,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水莽草》:“妻不能守柏舟节,半年改醮去。”参见“柏舟”。 |
柏舟之誓 | bǎizhōuzhīshì | 誓:盟约,诺言。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诗经 鄘风 柏舟序》:“《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唐陈子昂《唐故袁州参军李府君妻张氏墓志铭》青松摧折,哀断女萝之心;丹节孤高, 终守柏舟之誓。 |
伯 | bǎi I. | 大伯子。II.参见bó。III.bà古同“霸”。 |
捭 | bǎi | ①两手左右旁击。②分开:捭阖(指用手段分化或拉拢)。 |
捭阖 | bǎihé | 本义是开阖。捭就是拨动,阖就是闭藏。《鬼谷子》认为一开一合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是掌握事物的关键。纵横家以开合之道作为权变的根据,并且运用在其游说术中。《续资治通鉴 宋纪六十七》(王)安石曰:“(苏)轼兄弟大抵以悦箝捭阖为事。”帝曰:“如此,则宜合时事,何以反为异论?”《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七》绍圣之初,奸臣特进,是时不唯朝士革面迎合,虽田舍书生,亦怀观望捭阖之术。《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七十三》昨来并命,往往各分朋党,互持己见,交相捭阖,阴肆倾排,是以猜忌成风,众弊胶轕。 |
捭阖纵横 | bǎihézònghéng | 捭阖,开合。纵横,合纵和连横的简称。以辞令探测、打动别人,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分化与争取的手段。元胡祗遹《木兰花慢 赠歌妓》词:“看捭阖纵横,东强西弱,一转危机。”元·胡忯遹《木兰花慢·赠歌妓》:“看捭阖纵横,东强西弱,一转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