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ǐng

①中国市制田地面积单位:一(等于一百亩)。碧波万。②短时间:刻。有。少。俄(很短的时间)。食顷。明 宋濂《阅江楼记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③刚才,不久以前;近来:闻。接来信。倾岁。《后汉书 光武帝纪上》顷狱多冤人,用刑深刻,朕甚愍之。《三国志 吴书吴主传》顷闻诸将出入,各尚谦约,不从人兵,甚非备虑爱身之谓。《晋书 武帝纪》每念顷遇疫气死亡,为之怆然。《晋书 孝武帝纪》顷玄象忒愆,上天表异,仰观斯变,震惧于怀。《资治通鉴 晋纪二十三》顷攻黎阳,多杀精锐,卒不能拔,自取困辱。帝(宋真宗赵恒)乃谓(李)允则曰:“顷有言卿浚井葺屋为扰民者,今始知善守备也。”宋 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序》: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一》(晏)敦复曰:“顷尝言(秦)桧奸,诸公不以为然;今方专国,便敢如此。此人得君,何所不为!”

顷久

qǐngjiǔ

久暂。《庄子·秋水》:“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成玄英疏:“顷,少时也。久,多时也。”陆德明释文:“顷久,司马云:犹早晚也。”

顷亩

qǐngmǔ

百亩。形容面积大。《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秦始皇)遣蒙恬筑长城,东西数千里,暴兵露师常数十万,死者不可胜数,僵尸千里,流血顷亩,百姓力竭,欲为乱者十家而五。《资治通鉴 汉纪九》举籍阿城以南,以东,宜春以西,提封顷亩,及其贾直,欲除以为上林苑,属之南山。《续资治通鉴 宋纪五十九》乃诏选官分诣河北、河南诸监,案牧地肥瘠顷亩,俟得实数,即遗官二人案视,其陕西估马司,仍委向规度以闻。顷和亩。泛指土地面积。《晋书·郤詵传》自顷风雨虽颇不时,考之万国,或境土相接,而丰约不同;或顷亩相连,而成败异流,固非天之必害於人,人实不能均其劳苦。《儿女英雄传 第三三回只是老年的地,不论顷亩,只在“一夫之力,一夫能种”这块地的多少上计算,叫作一顷。丈量;用顷或亩计算。《淮南子·泰族训》故九州不可顷亩也,八极不可道里也,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一》金诏:“南京、大名府等处被水逃移不能复业者,官与赈济,仍量地顷亩,给以耕牛。”

顷年

qǐngnián

①近年。《后汉书·明帝纪》:“自汴渠决败,六十餘岁,加顷年以来,雨水不时,汴流东侵,日月益甚,水门故处,皆在河中。”《晋书 王羲之传》自顷年割剥遗黎,刑徒竟路,殆同秦政。唐 张九龄《敕处分举人》:“顷年策试,颇成弊风,所问既不切於时宜,所对亦何关於政事?”清 俞蛟《潮嘉风月记·丽景》:“顷年更有解事者,屏除罗綺,卧处横施竹榻、布帷、角枕,极其朴素。”②往年。《魏书·广陵王羽传》:“朕顷年以其人识见可取,故简司狱官,小优劣不足为差。”《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时李永锡亦在举中,旦 等言:‘永锡即顷年妄陈封事被黜者。’”

顷世qǐngshì

犹近代。南朝梁 阮孝绪《七录 序》:“窃以顷世文词总谓之集,变翰为集,於名尤显。”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顷世乱离,衣冠之士,虽无身手,或聚徒众,违弃素业,徼倖战功。”

顷岁

qǐngsuì

①近年。南朝梁 江淹《萧上铜钟芝草众瑞表》顷岁以来,祯应四塞。宋 苏轼《御试制科策》臣又窃闻之,自顷岁以来,大臣奏事,陛下无所诘问,直可之而已。②昔年。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敏捷》梁太祖受禅,姚洎为学士,尝从容,上问及廷裕(裴廷裕)行止,洎对曰:“顷岁左迁,令闻旅寄衡水。”《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顷岁王师薄伐,克平太原,未赏军功,逮兹二载。《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零九》顷岁驻跸扬州,有兵数十万,可以一战。

顷谈

qǐnɡtán

真诚而尽情地交谈。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略与顷谈,颇甚温谨。”

顷者

qīngzhě

①近来。杨恽《报孙会宗书》:“顷者足下离旧土,临安定 。”唐 王昌龄《赵十四兄见访诗》:“晚来常读易,顷者欲还嵩 。” 康有为《闻菽园居士欲为政变说部诗以速之诗》:“顷者开科买士心,秀才得意羣呻吟。”②往昔。《汉书·元帝纪》:“顷者有司缘臣子之义,奏徙郡国民以奉园陵,令百姓远弃先祖坟墓,破业失产,亲戚别离,人怀思慕之心,家有不安之意。”《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顷者师旅未解,用度不足,故行什一之税。唐 陈子昂《申宗人冤狱书》:“顷者至忠,而今日受赂,固知不免此祸。”《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四年》:“顷者郭后之祸,起于杨尚,不可不监。”③不久,一会儿。宋 王谠《唐语林·赏誉》:“诚至氏子书室中,诸子赋诗, 諴亦为之。顷者李至,观诸子诗,又见諴所作,称其美。”

顷之

qǐngzhī

不久。片刻,一会儿。《史记·田单列传》:“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六年》引此文,胡三省注曰:“顷之,言无几何时。”《资治通鉴 汉纪五》居顷之,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久之,即祸及身矣。晋 干宝《搜神记 卷十六》:“一日见三奇客,共持麪饭至,索其酒饮。饮竟而去。顷之,有人来云见三鬼酣醉於林中。”《新唐书·张镒传》:“顷之,与吐蕃相尚结赞盟清水,约牛马为牲。”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余德》:“顷之,鼓又作,两蝶飞集余冠。”章炳麟《谢本师》:“顷之,以事游臺湾。”

qǐng

①小厅堂。②庼写qǐngxiě:倾泻。写,通“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