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íng

①古代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后亦施于士兵以防逃跑:黥首。《资治通鉴 周纪二》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资治通鉴 卷七》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三》商、根兄弟欲自黥、劓以谢太后。②在人体上刺文字或图案并涂上颜色。可表示刻上印记。《庄子·大宗师》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

黥窜

qíngcuàn

犹刺配。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胡奕修)得其奸,奏之,黥窜化州,籍没赀产,一方称快。"《宋史·郑戬传》:"长安故都多豪恶,戬治之尚严,甚者至黥窜,人皆惕息。《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十七》律坐髡釱而役者,敕黥窜以为卒。《续资治通鉴 卷第四十五》长安故都,衣冠子弟多豪恶,(郑)戬治之颇严,甚者至黥窜,人皆惕息。

黥面

qíngmiàn

在脸上刺字、涂墨。古代多用为对犯人的刑罚。《后汉书 卷八十五》东夷传.倭传:男子皆黥面文身,以其文左右大小别尊卑之差。《三国志 卷十二 魏书 毛玠传》汉律,罪人妻子没为奴婢,黥面。《续资治通鉴 卷第一百五十五》(吕)祖泰有当诛之罪,且其上书必有教之者,今纵不杀,犹当杖脊黥面,窜之远方。

黥彭qíngpéng

黥布、彭越,二人同为汉开国功臣,后均遭杀戮,故并称之。清 侯方域 《宁南侯传》:“将军目不知书,然性通晓,解文义,勇略亚于黥彭,而功名不终,何欤?”《红楼梦》第六四回:“ 黥彭 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黥徒

qíngtú

黥刑又名墨刑、黵刑,上古的五刑之一,就是在犯罪人的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表示犯罪的标志。《说文解字》:黥,墨刑在面也。 班固《汉书》卷一百:(韩)信惟饿隶,(英)布实黥徒,越亦狗盗,芮尹江湖。《东周列国志 第九十七回》:乃命设一小坐于堂下,唤魏客到,使两黥徒夹之以坐。《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金陵黥徒,既被厚赏,钱塘之兵,建安之卒,道宗之师,又袭是迹而动,今湖又见告矣。

黥劓

qíngyì

古代刑罚名。黥,墨刑。劓,割其鼻。《战国策·秦策一》:“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高诱注:“刻其顙,以墨实其中曰黥;截其鼻曰劓也。”《汉书·贡禹传》:“故黥劓而髠钳者,犹復攘臂为政於世。” 西汉·贾谊《治安策是以黥劓之罪不及太夫,以其离主上不远也,礼不敢齿君之路马,蹴其刍者有罚… ②指毁坏。清 张岱《陶庵梦忆·栖霞》:“上下左右,鳞次而櫛比之巖石颇佳,尽刻佛象,与杭州飞来峯同受黥劓,是大可恨事。”

黥卒

qíngzú

宋时在士兵脸上刺字,以防逃跑,故称。宋 沈括《梦溪笔谈·神奇》:"祥符中,方士王捷,本黥卒,尝以罪配沙门岛。"《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六》汀州黥卒王捷,自言于南康遇道人,姓赵氏,授以小镮神剑,盖司命真君也。 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五:"刘快活信之,黥卒也。" 金农《观猎》诗:"不若揖黥卒,尚知太白经。"

qíng

强:勍敌。强大。《资治通鉴 梁纪五》救累世之勍敌,资天亡之丑虏,臣愚未见其可也。《陈书 本纪卷一高祖武帝陈霸先》是用光昭下武,翼亮中都,雪三后之勍仇,夷三灵之巨慝。《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四》乃知戈戟刀剑,其用皆然,是驱天兵奋空拳而对勍敌也。

勍敌

qíngdí

①强敌。《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东汉 光武帝刘秀《光武帝临淄劳耿弇而韩信袭击已降,将军独拔勍敌,其功乃难于信也。三国魏 曹丕《与钟繇书》真君侯之勍敌,左右之深忧也。《晋书 符坚载纪下》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也,何谓少乎!”《陈书 本纪卷六后主陈叔宝》于时内难未弭,外邻勍敌,王琳作梗于上流。《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一》如宋人阴为招募,使为乡导,则内有叛民,外有勍敌,未易图之。②有力的对手,多谓才艺相当的人。唐 司空图《戊午三月晦》诗之一:牛夸棊品无勍敌,谢占诗家作上流。宋 司马光《续诗话》李长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人以为奇绝无对。曼卿对“月如无恨月长圆”,人以为勍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