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 | qín | ①芹献:对人谦称所赠东西不好。亦称“献芹”。美芹之献。②芹意:谦辞,微薄的情意。③芹藻:古代喻贡士或有才学之士。 |
芹泥 | qínní | 燕子筑巢所用的草泥。杜甫《徐步》诗:“芹泥随燕嘴,花蕊上蜂须。”宋 曹冠《踏莎行》芹泥带湿燕双飞,杜鹃啼诉芳心怨。宋 史达祖《双双燕 咏燕》:“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七》出降者言:“(蔡州)城中绝粮已三月,鞍靴败鼓皆糜煮,且听以老弱互食,诸军日以人畜骨和芹泥食之。” |
芹敬 芹献 | qínjìng qínxiàn | 为礼品菲薄的谦词。明 王錂《春芜记·忤奸》:“吾曹交谊金石盟,只是媿药饵未将芹敬。”《封神演义 第三十二回》今具有鲁酒一杯,莫负末将芹敬。《夜谭随录》崔秀才:凡兹不腆,其所以奉祝长年者,纵不足贵,亦诸亲友之芹献也。曷为散之?”《西游记》第二七回:“如不弃嫌,愿表芹献。” 清 黄遵宪《度辽将军歌》:“愿以区区当芹献,藉充岁币少补偿。”郭沫若《苏联纪行·前记》:“我现在索性把我这几十天的日记倾箱倒箧地整理出来,作为芹献。” |
芹意 | qínyì | 谦词。微薄的情意。《封神演义 第二十回》武成王曰:“此间离末将府第不远,薄具杯酒,以表芹意,何如?” |
秦 | qín | ①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一带:朝(zhāo)秦暮楚。秦晋之好。秦楼楚馆(旧时指妓院)。②中国朝代名:秦代。秦镜高悬(喻法官判案的公正严明。亦称“明镜高悬”)。③中国陕西省的别称。 |
秦川 | qínchuān | 古地区名。泛指今陕西、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带。因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 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南朝陈 徐陵《关山月诗之一》:“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南北朝 佚名《陇头歌辞 三首》:“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芳草茸茸去路遥,八百里地秦川春色早,花木秀芳郊。”王老九《张老卖馀粮》:“要把咱的穷根斩,将来铁牛翻秦川。” |
秦关 | qín’guān | ①指秦地关塞。指秦代的潼关。一说是华阴县东灵宝县的函谷关,故址在今河南省灵宝县。晋 张华《萧史曲》:“龙飞逸天路,凤起出秦关。”唐 李白《登敬亭北二小山诗》:“迴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唐 崔颢《行经华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宋 陆游《谢池春词》:“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元 揭傒斯《题李陵送苏武图诗之一》:“今朝送节,迢递入秦关。”清 刘大櫆《吴萼千墓志铭》:“秦关蜀栈,粤岭海嶠,靡不游,游輒有以考其风土俗尚之异,与其山川人物之奇。” 朱德《攻克石门诗》:“尽歼全师收重镇,不教胡马返秦关。”②指关中地区。 唐 卢纶《长安春望诗》:“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鬢客秦关。” |
秦淮 | qínhuái | 河名。流经南京,是南京市名胜之一。相传秦始皇南巡至龙藏浦,发现有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垄为渎入于江,以泄王气,故名秦淮。唐 杜牧《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南唐 李煜《浪淘沙词》:“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元 傅若金《金陵晚眺诗》:“城下秦淮水,年年自落潮。”清 孔尚任《桃花扇·听稗》:“既是这等,且到秦淮水榭,一访佳丽,倒也有趣!”清 戴名世《种树说》:“顷余侨居秦淮之上,而城之西北多有间旷之地,居民多种树为生。” |
秦欢晋爱 | qínhuānjìnài | 秦、晋:春秋时的秦国和晋国。当时秦、晋两国世代通姻,后称两姓联姻的关系为“秦欢晋爱”或称“秦晋之缘”。形容双方关系十分和美、亲近。亦作“秦晋之缘”。元·向贲《醉花阴》:“秦欢晋爱成吴越,料今生缘分拙。” |
秦皇 | qínhuáng | 指秦始皇。班彪《王命论》:“秦皇东游以厌其气,吕后望云而知所处。” 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秦皇灭,亦造仙诗。”唐 李白《大猎赋》:“虽秦皇与武兮,復何足以争雄。”金 元好问《游泰山诗》:“秦皇憺威灵,茂陵亦雄材。”清 阎尔梅《歌风台诗》:“屋上龙交生祖,山中蛇斩应秦皇。”毛泽东《沁园春 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秦皇汉武 | qínhuánghànwǔ | 秦始皇和汉武帝。宋·孔平仲《续世说·直谏》:“此秦皇汉武之所行,非二帝三王之事业也。”毛泽东《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秦火 | qínhuǒ | 指秦始皇焚书事。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序》《吴越春秋》等书,虽出炎汉,然秦火之青,著述犹希。《大学衍义补》这部古籍里提出,焚书之火,有两种,一曰秦火,一曰汉火,秦始皇焚书,为秦火,这把火选择地烧,有烧的,也有不烧的,而汉火,是从项羽入关,一把火点着了咸阳宫开始,故称汉火。 |
秦晋之好 秦晋之缘 | qínjìnzhīhǎo | 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互为婚嫁结为姻亲,后称两姓联姻、婚配的关系为“秦晋之缘”。《醒世恒言 苏小妹三难新郎》堂候官道:“相公还吩咐得有一言,动问贵府小姐曾许人否?倘未许人,相府愿谐秦晋。” |
秦镜高悬 | qínjìnggāoxuán | 传说秦始皇有一方镜,能照见人心的善恶。比喻官员判案公正严明。清 李渔《比目鱼 骇聚》:“若非秦镜高悬,替老夫伸冤雪枉,不止陨身败名,亦且遗臭万年。”清·无名氏《刘公案》第二十五回:“望大人的秦镜高悬。杀人之事,休要屈赖我佛门弟子。” |
秦岭 | qínlǐng | 分为狭义上的秦岭和广义上的秦岭。狭义上的秦岭,仅限于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广义的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大别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张八岭,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
秦陇 | qínlǒng | ①秦岭和陇山的并称。南朝梁 江淹《秋至怀归诗》:“楚关带秦陇,荆云冠吴烟。”《旧唐书·音乐志二》:“鸚鵡,秦陇尤多,亦不足重。”清 方苞《释兰谷传》:“遵秦陇,入栈道。”②指今陕西、甘肃之地。宋 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姚福进者,兕麟之祖也,德顺军人,以挽强名於秦陇间。” 陈毅《寄友诗》:“秦陇消息倩谁问,故交鬼影梦中归。” |
秦楼 | qínlóu | ①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建之楼。亦名凤楼。相传秦穆公女弄玉,好乐。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弄玉妻之,为之作凤楼。二人吹箫,凤凰来集,后乘凤,飞升而去。事见刘向列仙传。秦楼之凤比喻完美的婚姻。《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独谓十娘千古女侠,岂不能觅一佳侣,共跨秦楼之凤,乃错认李公子。南朝梁 沉约《修竹弹甘蕉文》:“巫岫敛云,秦楼开照。”唐 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诗》:“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南唐 李煜《谢新恩词》:“秦楼不见吹簫女,空餘上苑风光。”宋 王雱《眼儿媚 杨柳丝丝弄轻柔》:“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指王雱妻独居之所)宋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词》:“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凤生以为可动,朗吟一诗道:‘几回空度可怜宵,谁道秦楼有玉簫?’”郑泽《横塘诗》:“江渚琵琶音已断, 秦楼簫凤去无端。”②指妓院。明 朱有燉《香囊怨第三折》:“秦楼中阑珊了翠袖红裙。章臺上空闲了玉斚金樽。”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顾横波小像》:“秦楼应被东南误,未遣罗敷嫁使君。” |
秦楼楚馆 | qínlóuchǔguǎn | 指妓院。明 梁辰鱼《浣纱记·送饯》:“惆悵,你休还认在秦楼楚馆。休还认在香闺绣帐。”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琉璃厂店》:“更有秦楼楚馆徧笙歌,寳马香车游士女。”《大马扁 第五回》:“今来到粤城,但见秦楼楚馆,华丽非常,车马如云,笙歌盈耳,已是眼界一新。”亦作“秦楼谢馆”。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卷一》:“秦楼谢馆鸳鸯幄,文流稍足有声价。” |
秦楼月 | qínlóuyuè | 词牌名。此词仿自李白。因词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秦楼月,又名忆秦娥。双调,四十六字。前段五句,三仄韵,一迭句,二十一字。后段五句,三仄韵,一迭句,二十五字。 |
秦缪 | qínmù | 通称秦穆,秦穆公的简称。《汉书 司马迁传》至孔氏籑之,上断唐尧,下讫秦缪。 |
秦琼卖马 | qínqióngmàimǎ | 秦琼:人名。秦琼卖掉自己的坐骑。指英雄到了困境。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36回:“秦琼卖马,子胥吹箫,自古英雄,也曾困乏。”叶圣陶《感同身受》:“若说写信的人,大半像《秦琼卖马》里唱的‘提起了此马来头大’,最好都给他们应酬一下。” |
秦塞 | qínsāi | 秦代所建的要塞。唐 李白《蜀道难 诗》:“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唐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渭水自縈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明 唐顺之《送人赴真定幕诗》:“雁起分秦塞,雀栖辨魏臺。”明 陈子龙《襄阳诗》:“燧色通秦塞,妖星下楚宫。” |
秦失其鹿 | qínshīqílù | 鹿:喻指帝位。比喻失去帝位。《后汉书 袁绍传》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参见“逐鹿中原”。 |
秦庭 | qíntíng | 秦朝。亦借指秦地长安。晋 陶渊明《咏荆轲》:“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序》:“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晋书·符坚载记上》:“我本出将归江南,遭时不遇,陨命秦庭。” |
秦庭之哭 | qíntíngzhīkū | 《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如秦乞师,……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原指向别国请求救兵。后也指哀求别人救助。亦有“包胥之哭”。《聊斋志异 禽侠》三年而巢不移,则报仇之计已决;三日不返,其去作秦庭之哭,可知矣。 |
秦苑 | qínyuàn | 古秦国宫苑。唐 许浑《咸阳城东楼诗》:“鸟下緑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唐 温庭筠《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诗》:“秦苑飞禽諳熟早, 杜陵游客恨来迟。” |
秦越 | qínyuè | 春秋时两个国家,一南一北相距很远,不大往来。后比喻两方疏远,互不关心。《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九》四川急则荆阃援之,和、濡急则江阃援之,真、泰急则淮阃援之,务要脉络贯通,毋或秦、越相视! |
秦越肥瘠 | qínyuèféijí | 秦越两地相去遥远。比喻疏远隔膜,各不相关。唐·韩愈《争臣论》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 |
秦中 | qínzhōng | ①古地区名。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也称关中。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诸侯吏卒异时故繇使屯戍过秦中。②指秦二世胡亥。 |
嗪 | qín | 译音用字,如吖嗪、哒嗪、哌嗪。 |
溱 | qín I. | 溱潼qíntóng:地名,在江苏。溱潼镇,原名秦潼,古称秦泓,隶属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坐落于于苏中里下河地区,旧有“犬吠三县闻”之说。II.zhēn古水名,在今河南。 |
螓 | qín | 古书上指一种像蝉的昆虫。 |
螓首蛾眉 | qínshǒuéméi | 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诗经 卫风 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想杀我龙肝凤髓;害杀我螓首蛾眉。《花月痕第二十一回》又“螓首峨眉。’言美人的眉,此为最古,却是天然修眉,不是画的。 |
赾 | qǐn | ①行难。②跛行貌。《红楼梦第四十回》刘姥姥让出路来与贾母众人走,自己却赾走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