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ín

鸟、兽的总称:五禽戏。②特指鸟类:家禽。飞禽走兽。唐 王绩《野望诗》:“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指猎物)③ 古通“擒”:“不禽二毛。”《战国策 苏秦以连横说秦》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资治通鉴 周纪四》禽其司马而反千里之齐,安平君之功也。《资治通鉴 周纪四》昔吴之信越也,从而伐齐,既胜齐人于艾陵,还为越王禽于三江之浦。《资治通鉴 秦纪一》不杀老弱,不猎禾稼,服者不禽,格者不赦。史记·外戚世家序》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史记 淮阴侯列传》“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西汉 《狱中上梁王书越用大夫种之谋,禽劲吴而伯中国,遂诛其身。《后汉书 袁绍传》:“若分遣轻军,星行掩袭,许拔则(曹)操成禽。”“冀州失策,自取奔北。(沮)授知力俱困,宜其见禽。”《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今日灭(曹)叡,禽其徒党,非汉与吴,将复谁任?《晋书 文帝纪》“狂狡奔北,首尾震溃,禽其戎帅,屠其城邑。”

禽犊

qíndú

①禽和犊。古代用作馈赠的礼品,因以喻干禄进身之物。荀子·劝学》:“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杨倞注:“禽犊,餽献之物也。” ②指鸟兽疼爱幼仔,比喻父母溺爱子女。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训女》:“説与你夫人爱女休禽犊,馆明师茶饭须清楚,你看我治国齐家也则是数卷书。”

禽缚

qínfù

捉拿捆绑。《汉书·金日磾传》:“日磾捽胡投何罗殿下,得禽缚之,穷治皆伏辜。”

禽荒

qinhuang

沉迷于畋猎。《尚书.五子之歌》:“内作色荒,外作禽荒。”《国语.越语下》:“吾年既少,未有恒常,出则禽荒,入则酒荒。”《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四》帝(赵光义)谓侍臣曰:“朕每念古人禽荒之戒,自今除有司顺时行礼之外,更不于近甸游猎。”五坊鹰犬,悉解放之,诏天下勿复来献。

禽困覆车

qínkùnfùchē

禽兽被围捕急了,也会把人的车子撞翻。比喻人在走投无路时就会冒险。西汉 司马迁《史记 樗里子甘茂列传》:“韩公仲使苏代谓向寿曰:‘禽困覆车。’”西汉·刘向《战国策·韩策一》:“韩公仲谓向寿曰:‘禽困覆车’。

禽灭

qínmiè

擒拿消灭。《史记·秦始皇本纪》:"武威旁畅,振动四极,禽灭六王。"《后汉书·孔奋传》:"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六》今国危子弱,不即禽灭,后更强盛难制。愿假臣精兵,出其不意,擒(赵)德明送阙下,复以河西为郡县,时不可失。

禽兽

qínshòu

①鸟类和兽类的统称,古代也专指兽类。泛指飞禽走兽。禽兽虫蛇。《韩非子 五蠹》人民少而禽兽众。《孟子 梁惠王上》: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於禽兽。”《孟子·滕文公下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庄子·盗跖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三国魏 曹植《梁甫行》:“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唐 韩愈《石鼓歌》:“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②偏义复词,指走兽。《韩非子 五蠹》禽兽之皮。《孟子 梁惠王上》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聊斋志异 狼三则》禽兽之变。③比喻行为卑鄙恶劣、卑劣无耻的人。衣冠禽兽。禽兽不如。

禽兽不如

qínshòubùrú

连禽兽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极坏。《晋书·阮籍传》:“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王朔《橡皮人》:“贫困的生活真能把一个看上去温文尔雅的人变得禽兽不如——你想挣笔外快吗?”

禽贪

qíntān

谓贪于猎获。《庄子·徐无鬼》:“夫仁义之行,唯且无诚,且假夫禽贪者器。”王先谦集解引宣颖云:“如禽者之贪得,犹贪渔也。”

禽讨

qíntǎo

捕捉诛戮。《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吏虽逗留回避故纵者,皆勿问,听以禽讨为效。《汉书·王尊传》:“(长安宿豪大猾)皆通邪结党,挟养姦轨,上干王法,下乱吏治,并兼役使,侵渔小民,为百姓豺狼。更数二千石,二十年莫能禽讨,尊以正法案诛,皆伏其辜。”《后汉书·周举传》:“宜密严勑州郡,察彊宗大姦,以时禽讨。”《三国志·蜀志·先主传》:“非大舜、周公、朱虚、博陆,则不能流放禽讨,安危定倾。”

禽息鸟视

qínxīniǎoshì

比喻生活优裕而对社会不能做一点有益的事。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虚荷上位,而忝重禄,禽息鸟视,终于白首。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宋·王安石《委任》:“使上下之诚相照,恩结于其心,是岂禽息鸟视而不知荷恩尽力哉?”

禽妆

qínzhuāng

聘礼,彩礼。委,送。禽,指雁。古时纳采用雁,因称“委禽”或“委禽妆”。《聊斋志异 阿宝》有女阿宝,绝色也。日择良匹,大家儿争委禽妆,皆不当翁意。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王桂庵》:“大郎复命,王乃盛备禽妆,纳采於孟,假馆太仆之家,亲迎成礼。”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粱》:“又且平民膏腴,任肆蚕食;良家女子,强委禽妆。

qín

捉拿:擒拿。生擒。就擒。欲擒故纵。擒贼先擒王。

擒捕

qínbǔ

捕捉。唐韩愈《论捕贼行赏表》狂贼伤害宰臣,擒捕未获。《宋史 职官志七》巡检司……掌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擒捕盗贼。《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七》王佐以帅臣亲入贼巢,擒捕诛剿,与向来捕贼不同,书生中不易得也。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方部署伪官,事已泄,官军擒捕,围而火攻之。

擒奸讨暴

qínjiāntǎobào

暴:豪强。指捕捉奸人,讨伐强暴。三国魏·曹操《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卿在郡以来,擒奸讨暴,百姓获安。”

擒奸擿伏

qínjiān

擿:揭发。捕捉奸人,揭发隐恶。《纪闻·苏无名》:“无名历官所在,擒奸擿伏有名。每偷,至无名前,无得过者。”唐·张说《故括州刺史冯公神道碑》:“忘私循公之美,歌谣所载;擒奸擿伏之奇,吏人攸仰。”

擒龙缚虎

qínlóngfùhǔ

参见“缚虎擒龙”。

擒贼擒王

qínzéiqínwáng

指作战要先抓主要对手。比喻做事要抓住要害。三十六计第十八计。唐 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叶圣陶《倪焕之》:“只要他肯答应,我相信其余的抵抗力也就消散了。这是'擒贼擒王'的办法。”

qín

林檎línqín一名,另可指两种不同科属的植物。一是北方的蔷薇科苹果属植物林檎或苹果;二是南方的番荔枝科番荔枝属植物番荔枝。两种植物的果实都作为水果食用。

qín

含在里面:一口水。眼里着泪。 《红楼第30回》:便向金钏儿口里一送。金钏儿并不睁眼,只管噙了。贾平凹《废都 第一集》妇人就将鳖头夹起在口里噙咂有声


噙齿戴发

qínchǐdàifā

形容男子汉的豪迈气概  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的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