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 | qiào I. | 一头向上仰起:翘尾巴。翘辫子(死)。翘尾巴。翘足而待:抬起脚跟。抬起足跟即可等到。谓时间很短就会实现。翘足引领/翘首引领:形容热切盼望。《三国魏·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翘足引领,望风响应。II.参见qiáo。 |
翘待 | qiàodài | 盼望等待。明祝允明《前闻记·睿皇征吴处士》:“尔其惠然就道,以副朕翘待之意。”《聊斋志异 阿霞》景(星)不听,逐愈急。妻乃出门去。自是垩壁清尘,引领翘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清廷颁布十九信条特赦党人》:“事关宪政进行扼要之法,望速提议实行,不胜翘待。” |
翘关 | qiàoguān | 文选·左思〈吴都赋〉:“翘关扛鼎,拚射壶博。”李周翰注:“翘、扛皆举也。关,门关也。”后用作武试科目名。《资治通鉴 唐纪十七》兵部武选亦然。课试之法,以骑射及翘关、负米。《新唐书·选举志上》:“长安二年,始置武举。其制有长垜……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翘关长丈七尺,径三寸半,凡十举后,手持关距,出处无过一尺。”清 刘大櫆《许游击墓志铭》:“自昔武举之制,惟在长垜马、步射、陷腰引弩、挽两石之弓、翘关、负米而已。” |
翘馆 | qiàoguǎn | 招致才学颖异之士的馆舍。《西京杂记 卷四》汉公孙弘为宰相,设翘材馆,以罗致天下人才。平津侯自以布衣为宰相,乃开东阁营客馆以招天下之士。其一曰钦贤馆以待大贤,次曰翘材馆以待大才,次曰接士馆以待国士。《续资治通鉴 随纪四》今代言乏知之士,翘馆鲜有识之人,吮脂茹柔,积习成痼,君道相业,两有所亏。 |
翘陆 | qiàolù | 举足跳跃。语本《庄子·马蹄》:“齕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晋书·慕容垂载记》:“失笼之鸟,非罗所羈,脱网之鲸,岂罟所制!翘陆任怀,何须闻也。”《隋书·卢思道传》:“失翘陆之本性,丧江湖之远情。” |
翘然 | qiàorán | ①特出貌。宋 洪迈《夷坚丙志·汪大郎马》:“汪大郎得良马,毛骨精神,翘然出类。”清 王韬《蘅花馆诗录 自序》:“原不必别创一格,号称初祖,然后翘然殊于众也。”《聊斋志异 雹神》然业已神矣,何必翘然自异哉! ②指期待或思慕。 |
翘秀 | qiàoxiù | 杰出的人才;出类拔萃。晋 葛洪《抱朴子·勗学》:“陶冶庶类,匠成翘秀。”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凡此诸人,皆其翘秀者。”《宋史·熊克传》:“克幼而翘秀,既长,好学善属文。” |
撽 | qiào I. | 从旁边敲打:《庄子·至乐》“撽以马捶,因而问之。”II.yāo古同“邀”,遮阻。III. jī 古同“击”,打;敲打。 |
躈 | qiào | 古同“噭”,牲畜的口。《史记·货殖传》马蹄躈千。《注》躈,苦吊反。马八髎也。索隐曰:尻骨为八髎。一曰口也。蹄口共千,则为二百。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 牛癀》有牛二百蹄躈,倒毙殆尽。参见“蹄躈”。 |
壳 | qiào I. | 坚硬的外皮:甲壳。地壳。金蝉脱壳。II. ké义同“壳”qiào:贝壳。脑壳。鸡蛋壳儿。子弹壳儿。 |
谯 | qiào I. | 同“诮”。II.qiáo①谯楼。②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