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 | qì | ①用具的总称:器皿。器物。器械。木器。武器。器小易盈。何谓“器”?《易经·系辞》:“形乃谓之器。”,“器”就是“形”;何谓“形”?“形”,就是“相”。何谓“君子不器”?就是“君子不相”。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相。(说禅白话直译)《论语·公冶长篇》子贡问曰:“赐(子贡本人)也何如?”子曰:“女(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庄子·人间世》以为器则速毁。(木器,家具)②生物体结构中具有某种独立生理机能的部分:器官。消化器。③人的度量、才干:器度。器量(liàng)。器宇。器质。大器晚成。《论语·八佾篇》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 ④重视:器重。器敬。《论语·子路篇》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七》徐庶见(刘)备于新野,备器之。《晋书 谢安传》王导亦深器之。由是少有重名。宋 王安石《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不羁,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三》金枢密使完颜思敬卒。金主(完颜雍)辍朝,亲临丧,器之恸,曰:“旧臣也。”赙赠加厚,葬礼悉从官给。 |
器备 | qìbèi | 器物,器具。《左传·襄公五年》:“季文子卒……宰庀家器为葬备,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於公室也。”杜预注:“器备,谓珍宝甲兵之物。”《商君书·更法》:“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唐 元稹《故金紫光禄大夫赠太保严公行状》:“即至,再旬而王师济 ,器备车徒,皆若素具。”宋 李觏《袁州学记》:“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
器币 | qìbì | 礼器玉帛。《左传·桓公六年》:“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杜预注:“币,玉帛。”《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庚申,周世宗(柴荣)实录成,四十卷,赐监修国史王溥、修撰官扈蒙器币有差。《续资治通鉴 宋纪五十九》刊修以编修官皆进秩或加职,仍赐器币有差。 |
器二不匮 | qìèrbùkuì | 比喻东西有储备,就不怕短缺。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六年》:“君异于器,不可以二。器二不匮,君二多难。” |
器服 | qìfú | ①器物和衣服。《诗·卫风·木瓜序》:“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服焉。”孔颖达疏:“器服谓门材与祭服。”《后汉书·刘玄传》:“宫女数千,备列后庭,自鐘鼓、帷帐、舆輦、器服、太仓、武库、官府、市里,不改於旧。”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年十许岁,骄恣无节,器服玩好,必拟乘舆。②推重钦服。《晋书·索靖传》:“(索靖)与襄阳罗尚、河南潘岳、吴郡顾荣同官,咸器服焉。” |
器干 | qìgàn | 犹才干。《三国志·魏志·徐邈传》:“邈同郡韩观曼游,有鉴识器干,与邈齐名。”《资治通鉴 晋纪十九》桓温英略过人,有文武器干,西夏之任,无出温者。《资治通鉴 随纪五》兵曹郎斛斯政,(斛斯)椿之孙也,以器干明悟,为(隋炀)帝所宠任,使专掌兵事。《旧唐书·李昭德传》:“乾祐虽强直有器干,而昵於小人。” 宋 曾巩《节度使制》:“非文武器干,望临一时,朕所宠嘉,不在兹选。” |
器局 | qìjú | 器量;度量。《三国志·魏志·明元郭皇后传》“(景元)五年二月,葬高平陵西” 裴松之注引晋诸公赞:“建(郭建)字叔始,有器局而彊问。”《晋书·何充传》:“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 《资治通鉴 齐纪九》(萧)颖胄有器局,既举大事,虚心委己,众情归之。唐 王勃《山亭思友人序》:“大丈夫荷帝王之雨露,对清白之日月,文章可以经纬天地,器局可以蓄洩江河。”《明史·李绍传》:“绍好学问,居官刚正有器局,能奬掖后进。” |
器具 | qìjù | 器物用品。家用器具。清 朱柏庐《朱子家训》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
器满意得 | qìmǎnyìdé | 骄傲自大、得意忘形貌。晋·葛洪《抱朴子·刺骄》:“毛成翼长,蝉蜕泉壤,便自轩昂,目不步足,器满意得,视人犹芥。” |
器满将覆 器满则覆 | qìmǎnjiāngfù qìmǎnzéfù | 容器满溢,则将倾覆。比喻事物发展超过一定界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亦以喻骄傲自满将导致失败。 新唐书·苏安恒传》:“物极则复,器满则覆,当断不断,将受其乱。明·沈德符《野获编·兵部·仇鸾谈兵之舛》:“不敢具宾主,若兵备则竟隅侍,鸾晏然受之。人谓其器满将覆矣。”” |
器能 | qìnéng | 犹才能。《后汉书·庞参传》:“尚书僕射虞詡荐参有宰相器能,以为太尉,録尚书事。”《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魏书·皇后传·文成文明皇后冯氏》李冲虽以器能受任,亦由见宠帷幄,密加锡赉,不可胜数。宋 王禹偁《谢加朝请大夫表》:“然念臣业文之外,蔑有器能,知命之年,别无嗜好。”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二·同父论曹瞒之非》:“刘巴彭羕之流,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 |
器人 | qìrén | 选择人才。《汉书·史丹传》:“若乃器人於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李微高於匡衡,可相国也。” 颜师古注引 如淳 曰:“器人,取人器能也。” 唐 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兵兴以还,右武尚功,公卿大夫以忧济为任,不暇器人於文什之间。” |
器任 | qìrèn | 器重,信任。《后汉书·袁绍传》:“绍乃以丰(田丰)为别驾,配(审配)为治中,甚见器任。”《新唐书·杨炎传》:“崔祐甫荐炎可器任,即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器识 | qìshí | 器量与见识。《晋书.卷三六.张华传》器识弘旷 |
器玩 | qìwán | 谓可供玩赏的器物。《新唐书·玄宗纪》:“禁采珠玉及为刻鏤器玩、珠绳帖縚服者,废织锦坊。”宋 王禹偁《待漏院记》车马器玩,何以取之。宋 欧阳修《日本刀歌》:“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三》:“其子弟亦麤知书,留中立凡数日,出图史、器玩、琴尊、弧矢之具,虽皇州搢绅家止於是尔。” |
器物 | qìwù | ①原指尊彝之类。祭器。后为各种用具的统称。《周礼·秋官·大行人》:“三岁壹见,其贡器物。”郑玄注:“器物,尊彝之属。”《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明史·陈友谅传》:“友谅豪侈,尝造鏤金牀甚工,宫中器物类是。”老舍《骆驼祥子十五》:“新旧的器物合在一处,使他想起过去,又担心将来。”②器具和货物。《汉书·食货志下》:“敢私铸铁器鬻盐者,釱左趾,没入其器物。” |
器小易盈 | qìxiǎoyìyíng | 原指酒量小。比喻才能小,容易自满。三国魏 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小器易盈,先取沉顿。”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2回:“若令器小易盈、妄自尊大那些骄傲俗吏看见,真要愧死。” |
器械 | qìxiè | ①工具。亦泛指用具。体育器械。《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先主并军三万馀人,车甲器械资货甚盛。《广东军务记》备乃器械。②武器。 |
器许 | qìxǔ | 器重而赞许。《新唐书·张延赏传》:“延赏虽蚤孤,而博涉经史,通吏治, 苗晋卿尤器许,以女妻之。” 《宋史·李朴传》:“李朴,字先之,虔之兴国人,登绍圣元年进士第,移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独器许之。”明·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张维)幼博学好书,又最为李太监芳器许。”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折狱》:“(费禕祉)方宰淄时,松(蒲松龄)裁弱冠,过蒙器许。” |
器业 | qìyè | ①指生产工具和劳动方式。王充《论衡·齐世》:“夫器业变易,性行不异。”②功名事业。 唐 李商隐《和刘评事永乐闲居见寄》:“白社幽闲君暂居,青云器业我全疎。” 宋 陆游《贺叶提刑启》:“窃惟大任之降,将启非常之元,必使备歷於阻难,所以终成其器业。”③才能学识。 晋 葛洪《抱朴子·知止》:“夫器业不异而有抑有扬者,无知己也。” 《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二》王烈器业过人,少时名闻在(邴)原、(管)宁之右。宋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又国家开文馆,延天下英才,使之直祕庭览羣书,以待顾问,以养器业,为大用之备。”《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二年》:“委中书门下先加考试,如器业可观,具名闻奏。” |
器异 | qìyì | 犹器重;看重。《资治通鉴 魏纪三》初,越太守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深加器异。《后汉书·马严传》:“(严)因览百家群言,遂交结英贤,京师大人咸器异之。”《资治通鉴 齐纪二》萧衍好筹略,有文武才干,王俭深器异之。《南史 本纪卷六梁武帝》初爲卫军王俭东合祭酒,俭一见深相器异,请爲户曹属。南朝梁 任昉《王文宪集 序》:“叔父司空简穆公早所器异。”宋 曾巩《福昌县君傅氏墓志铭》:“福昌君在家,为父母所器异;既嫁,而夫属无退言。”明 刘基《紫虚观道士吴梅涧墓志铭》:“先生生而敏慧,好清净,不从羣儿嬉,父母甚器异之。” |
器宇 | qìyǔ | ①度量;胸怀。《三国志·吴志·薛莹传》“著书八篇,名曰新议” 裴松之注引 晋 王隐晋书:“莹子兼,字令长,清素有器宇,资望故如上国,不似吴人。”《资治通鉴 晋纪二十二》(杨)亮曰:“(姚)襄神明器宇,孙策之俦,而雄武过之。”唐 王勃《秋日饯别序》:“论其器宇,沧海添江之波。” 鲁迅《坟·坚壁清野主义》:“第二,是器宇只有这么大,实在并没有‘澄清天下’之才。”②仪表;气概。《晋书·安平献王孚传论》:“安平风度宏邈,器宇高雅。” 前蜀 杜光庭《虬髯客传》:“观李郎仪形器宇,真丈夫也。” 明 陆采《怀香记·京邸遇旧》:“羡郎君器宇堂堂,更德性谦虚慨慷。”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怎奈我中华民族英雄器宇、天地威名。” |
器韵 | qìyùn | 器局与风度。《旧唐书·卫次公传》:“(次公)器韵和雅,弱冠举进士。”《资治通鉴 唐纪六十七》(崔)荛以器韵自矜,不亲政事,民诉旱,荛指庭树曰:“此尚有叶,何旱之有!”杖之。清·侯方域《赠王子序》:“余曾一见王君於郡东旅舍,已而偕讌集共城,叹其器韵闲远不可得。” |
器长 | qìzhǎng | 万物的首领;诸侯的首领。《老子·第六十七章》:“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陈鼓应注:“器长,万物的首长。器,物,指万物。” |
器质 | qìzhì | ①器局;资质;才识。《宋书·柳元景传》元景少便弓马……寡言有器质。《北史 本纪卷十北周武帝宇文邕》帝幼而孝敬,聪敏有器质。唐·韩愈《举钱徽自代状》(钱徽)器质端方,性怀恬淡,外和内敏,洁静精微。《续资治通鉴 元纪二十四》江西行省参政李允中,乃故内侍李邦宁养子,器质庸下,误叨重选,宜黜罢。②谓仪器设备。康有为《大同书 辛部第十一章》夫以其人境遇、神明之优饱,又当图书、器质之精备……其新理、新器、新术日出而无可涯量,精奇而不可思议。 |
器制 | qìzhì | 管子中指寓赋役于农田的制度。《管子·乘马》:“方六里,为一乘之地也。一乘者,四马也。一马,其甲七,其蔽五。一乘,其甲二十有八,其蔽二十,白徒三十人奉车两。器制也。”《汉书 王莽传》其改正朔,易服色,变牺牲,殊徽帜,异器制。 |
妻 | qì I. | 作及物动词,以女儿嫁人;娶为妻。《论语·公冶长篇》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孟子·万章上》好色,人之所欲,(舜)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帝之妻舜而不告,何也?《晋书 王羲之传》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晋书·葛洪传》:“后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玄亦内学,逆占将来,见洪深重之,以女妻洪。”《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九》金人讶其使久不还,系其家属,(耶律)阿哈殊不介意,蒙古主妻以贵臣之女。II.参见qī。 |
妻略 | qìlüè | 奸污霸占。《后汉书·董卓传》:“又姦乱公主,妻略宫人。”《后汉书·梁冀传》:“而使人復乘执横暴,妻略妇女。”王先谦集解引胡三省注:“妻者,私他人之妇女,若己妻然。不以道取之曰略。”《资治通鉴 汉纪三十九》窦氏兄弟骄纵,而执金吾景尤甚,奴客缇骑强夺人财货,篡取罪人,妻略妇女。《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一》(董)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剽虏资物,妻略妇女,不避贵戚。《资治通鉴 晋纪十》(张)宾曰:“将军攻陷京师,囚执天子,杀害王公,妻略妃主,擢将军之发,不足以数将军之罪,奈何复相臣奉乎!”《晋书 惠帝纪》军人因妻略后宫,分争府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