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íng

①靠在东西上:凭栏。凭吊(对着遗迹怀念)。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宋 寇准《书河上亭壁》:“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宋·史达祖《双双燕·咏燕》词:“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②依靠,仗恃:凭借。凭靠。凭信。文选·王粲《登楼赋》: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唐 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③根据:凭票入场。④证据:凭据。文凭。凭空。凭证。空口无凭。⑤由着,听任:任凭。听凭。⑥请求;烦劳。唐·李商隐《寄酬韩冬郎》诗:“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唐 杜牧《赠猎骑》:“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明 李昌祺《乡人至夜话》:“故旧凭君休更说,老怀容易便沾襟。”⑦满,满足。战国·屈原《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猒乎求索。”⑧烦闷;愤怒。汉·张衡《西京赋》:“虽斯宇之既坦,心犹凭而未摅。”同“冯”。无舟过河,徒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汾水》:“自都虑至羊肠仓,将凭汾水以漕太原。”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不意兆不由舟楫,凭流而渡。”

凭白无故

píngbáiwúgù

犹言无缘无故。他没想到会凭白无故遇到这样的一场难堪。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后来他走过来问我叫甚么名字,我不理他,为什么凭白无故问名字呢?”

凭城借一

píngchéngjièyī

背城借一。谓与敌决一死战。《宋书·袁淑传》:“负塞残孽,阻山烬党,收险窃命,凭城借一,则当因威席卷,乘机芟剿。”

凭床处默píngchuángchùmò

靠着床静静地坐着,形容一种悠闲、宁静的状态。《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

凭高

pínggāo

登临高处。唐 李白《天台晓望诗》:“凭高远登览,直下见溟渤。”前蜀 韦庄《婺州水馆重阳日作诗》:“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苦吟。”宋 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宋 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宋陈亮《水龙吟 春恨》:“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宋 卢祖皋《宴清都 初春》:“算犹有、凭高望眼。更那堪、芳草连天,飞梅弄晚。”明 刘基《念奴娇·红树词》:“凭高凝睇,赤城相去不远。”

凭河暴虎

pínghébàohǔ

凭:从水中走过去;暴:空手搏斗;暴虎:空手打虎。比喻冒险行事,有勇无谋。也比喻勇猛果敢。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蟠桃记·洞宾问答>》:“漫夸他陆地行舟,也何用凌空举鼎,凭河暴虎皆亡命,蝇头蜗角纷争。”

凭几

píngjī

古时供人们凭倚而用的一种家具。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聊斋志异 续黄粱》顷之,睹宫殿,殿上一丑形王者,凭几决罪福。

凭几之诏

píngjǐzhīzhào

皇帝临终遗诏。明·沈德符《野获编·礼部·宗伯执持》:“方奉凭几之诏,遽卒,士论惜之。”

凭几据杖

píngjījùzhàng

形容傲慢不以礼待客。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唐·白居易《策林·尊贤》:“凭几据杖,以令召焉,则厮役之才至矣。”

凭结

píngjié

①依附结纳。《三国志·吴志·孙策传》“策乃説术,乞助景等平定江东”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江表传:“策感惟先人旧恩,欲自凭结,愿明使君垂察其诚。”《宋书·刘敬宣传:“高祖既累破妖贼,功名日盛,故敬宣深相凭结,情好甚隆。”《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八年》:“(刘)毅颇涉文雅,故朝士有清望者多归之,与尚书僕射谢混、丹阳尹郗僧施深相凭结。”②依傍构筑。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穀水》:“穀水逕洛阳小城北,因阿旧城,凭结金墉 故向城也。永嘉之乱,结以为垒,号洛阳垒 。”

凭据

píngjù

①证据,根据,凭证。有何凭据。五代 佚名《鹊踏枝 叵耐灵鹊多谩语》:“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②把握,确切。宋 石孝友《卜算子》:“见也如何暮。别也如何遽。别也应难见也难,后会难凭据。”

凭空

píngkōng

①谓无倚托物。《梁书·沉约传》:“约惧,不觉高祖起,犹坐如初。及还,未至牀,而凭空顿於户下,因病。”②无缘无故。《儿女英雄传 第三一回》:“此时三个人心里才凭空添出许多事由儿来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那天凭空受了伯述的一席话,他便引为生平莫大之辱。”张天翼《春风 一》:“什么,什么!……你们凭空欺侮人。”③无根无据。清 江藩《经解入门·有训诂之学:“国朝经学家如顾氏、阎氏而下,亦皆精通乎此,故能上接代,且有发儒所未发者。不然,凭空臆造,蔑古又熟甚哉?”《花月痕 第一回》:“先生,你道小子此一派鬼话,是凭空杜撰的吗?”孙犁《秀露集·由于纪昀的通信》:“事隔久远,我的历史知识很差,不能凭空臆测。” 

凭空捏造

凭空臆造

píngkōngniēzào

píngkōngyìzào

臆:主观。毫无根据地编造、虚构。不要凭空臆造一些证据。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土司·土官承袭》:“近世作伪者多凭空捏造 ,苟得金钱,兵部武选司吏胥概为准行。”清·江藩《经解入门》:“凭空臆造,蔑古又熟甚哉!”蔡东藩《清史演义》第一回:天女如何下降,不知与天孙织女作何称呼?小子尚不敢凭空捏造,是从史籍上翻阅得来。

凭栏/凭阑

pínglán

身倚栏杆;靠着栏杆。南唐 李煜《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南唐 李煜《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宋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宋 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宋 王禹偁《点绛唇·感兴词》:“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宋 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宋 周邦彦《满庭芳词》:“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宋·岳飞满江红 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宋 辛弃疾《水龙吟 过南剑双溪楼》:“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宋 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凭陵

凭凌

pínglíng

①侵犯;欺侮。盗贼凭陵。《魏书·叔孙建传》:“会彼边镇弃守而去,故晋前军得以西进,非敢凭陵魏境。”《陈书 本纪卷二高祖武帝陈霸先下》獯丑凭陵,久移神器,承圣在外,非能祀夏。《资治通鉴 唐纪六十八》(杨)庆复乃谕之曰:“汝曹皆军中子弟,年少材能,平居无由自进,今蛮寇凭陵,乃汝曹取富贵之秋也,可不勉乎!”唐 高适《燕歌行》:“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小梅》:“王族多无赖,共凭陵其孤寡。”《聊斋志异 乔女》孟故无戚党,死后,村中无赖悉凭陵之,家具携取一空,方谋瓜分其田产。②逾越;登临其上。谓登高凭眺,凌驾其上。唐 李白《大鹏赋》:“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元 汤式《夜行船·赠凤台春王姬》曲:“凭凌燕子楼,弹压鸡儿巷,嘱付您知音的莫忘。”清 曹寅《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诗:“放眼凴凌太湖水,君如不游他日悔。”③凭借,依仗。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当此苦寒,天假强胡,凭陵杀气,以相剪屠。宋 贺涛《步花间》:凭陵残醉步花间。风绰佩珊珊。踏青解红人散,不耐日长闲。

凭山负海

píngshānfùhǎi

凭:依靠;负:背倚。依凭山峦,背倚大海。形容十分优越的地理条件。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2卷:“福州凭山负海,东南都会,富庶之邦。”

凭恃

píngshì

依靠,倚仗,依恃,依仗。汉 潘勗《册魏公九文》:“袁绍逆常,谋危社稷,凭恃其众,称兵内侮。”《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袁绍逆乱天常,谋危社稷,凭恃其众,称兵内侮。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凭恃国威,游方问道,覉旅异域,载罹寒暑。”宋 程大昌《演繁露续集·太祖右文》:“此等既是武人,又皆有所凭恃,得以肆为非法,民间苦之。”《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五》曾布曰:“此有所凭恃,非敢言也。(方)天若乃蔡京门客,故为此言。”

凭轼结辙

píngshìjiézhé

凭轼:靠着车前扶手;结辙:车轮的辙迹相迭,形容车马络绎。驾车奔走,不绝于道。《子华子·晏子问党》:“游士无所植其足,则凭轼结辙而违之。”

凭轼旁观

píngshìpángguān

靠在车前横木上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清·王韬《土胜俄不足恃》:“土人自此以为俄不足为战,诸国皆凭轼旁观。”

凭眺

píngtiào

居高远望(多指欣赏风景)。许廷桢《仿香山事》采菊爱寻陶令里,登楼凭眺旧王都。

凭险作守

píngxiǎnzuòshǒu

凭:靠着。凭依地势险要而坚守。《南史·梁武帝纪·封梁公策》:“凭险作守,兵食兼资,风激电骇,莫不震叠。”

凭虚公子

píngxūgōngzǐ

凭:依托。比喻假设的人或事。凭虚公子就是子虚先生。汉·张衡《西京赋》:“有凭虚公子者,心奓体忲。”

凭准píngzhǔn凭据、标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此老奴颠颠倒倒,是个愚懵之人,其梦何足凭准!

píng I.

“冯”是“凭”的本字。通“凭”,依仗,倚托。《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皆冯世宠,藉履国权,穷凶极乱,社稷几危。登,乘。宋 苏轼《后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挟持。《庄子·则阳》不冯其子,灵公夺而里之。II.参见féng。

冯河

pínghé

徒步涉水渡河。引申为有勇无谋、冒险行动。《论语·篇》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易·泰》:“用冯河,不遐遗。” 孔颖达疏:“无舟渡水,冯陵于河,是顽愚之人。”《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毛传:“冯,陵也。徒涉曰冯河,徒搏曰暴虎。” 清 魏源《海国图志 叙》:“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艾三年而蓄之,临渊而结之,毋冯河,毋画饼,则人材之虚患祛其二。”梁启超《过渡时代论》:“攘臂冯河而渡者,其美利坚、匈牙利耶?” 参见“暴虎冯河”。

冯陵pínglíng

亦作“冯凌”,含义有进迫;侵陵;凌驾,超越等。《左传·襄公八年》焚我郊保,冯陵我城郭。《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楚自若敖蚡冒以来,世修其政,冯陵江汉,积岁年。

冯生

píngshēng

恃矜其生,贪生。《史记·伯夷列传》:“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司马贞索隐:“冯者,恃也,音凭。言众庶之情,盖恃矜其生也。

冯虚御风

píngxūyùfēng

无所凭借,能驾风飞翔。宋 苏轼《前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píng I.

①淜滂:风吹物发出的声音。②蹚水过河。II.péng:地名,在中国云南省。今作“普朋”。

軿

píng

古代一种有帷幔的车,多供妇女乘坐:“不见当时翠軿女,今年陌上又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