谝 | piǎn | ①花言巧语。②显示,夸耀:谝能。他又谝上了。每当地头休息谝闲传的时候,国栋总是这样给我们开讲。 |
片 | piàn I. | ①平而薄的物体:卡片。名片。②切削成薄的形状:片肉片。③少,零星:片段(整体当中的一段)。片刻。片面。片甲不存。④指较大地区内划分的较小地区:分片儿开会。⑤〔片假名〕日本文所用的楷书字母。⑥量词,指面积、范围、景象、心意等或成片的东西:两片药。一片新气象。II.piān义同(I),用于“相片儿”、“电影片儿”等。 |
片长薄技 | piànchángbáojì | 微小的特长,浅薄的技能。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乃后世概以工匠轻之,以舆隶概之,以片长薄技鄙数之。” |
片长末技 | piànchángmòjì | 解释见“片长薄技”。清·沈葆桢《复奏洋务事宜疏》:“抑知片长末技,以备顾问,以供驱策,未尝不可。” |
片楮 | piànchǔ | 片纸。《西游记第二九回》是女滴泪修书,大胆放脱,特托寄此片楮,以表寸心。 |
片词只句 | piàncízhījù | 解释同“片言只字”。唐·司空图《题〈柳柳州集〉序》:“噫,后之学者褊浅,片词只句,未能自辨,已侧目相诋訾矣。” |
片帆 | piànfān | 孤舟;一只船。唐 李颀《李兵曹壁画山水各赋得桂水帆》:“片帆在桂水,落日天涯时。”五代 孙光宪《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宋 陆游《秋思绝句之五》:“片帆忽逐秋风起,聊试人间万里途。”明 梁辰鱼《浣纱记·放归》:“钱塘云水连。见片帆东渡,顺流如箭。”人民日报1981.6.15:“若不退出虎门,自有千百烧船妙法,烧尔片帆不返。” |
片合 | piànhé | 两半相合。指交配。《庄子·则阳》:“欲恶去就,於是桥起;雌雄片合,於是庸有。”成玄英 疏:“言物在阴阳造化之中,藴斯情虑,开杜交合,以此为常也。”参见“牉合pànhé”。 |
片甲不回 | piànjiǎbùhuí | 一个士兵也没回来。形容全军覆没。《三国志平话》中卷:“张飞笑曰:‘吾用一计,使曹公片甲不回。’”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七回:西岐异人甚多,无怪屡次征伐,俱是片甲不回,无能取胜。 |
片鳞碎甲 | piànlínsuìjiǎ | 犹片鳞半爪;比喻事物的极小部分。梁启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虽然,其前此各著述,片鳞碎甲,发明此主义者,固已不少。” |
片帆 | piànfān | 孤舟;一只船。唐 李颀《李兵曹壁画山水各赋得桂水帆》:“片帆在桂水,落日天涯时。”宋 陆游《秋思绝句之五》:“片帆忽逐秋风起,聊试人间万里途。”宋 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词》:“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明 梁辰鱼《浣纱记·放归》:“钱塘云水连。见片帆东渡,顺流如箭。”人民日报1981.6.15:“若不退出虎门,自有千百烧船妙法,烧尔片帆不返。” |
片光零羽 | piànguānglíngyǔ | 比喻零星的珍贵品。黄远庸《记者眼中之孙中山》:“又中山政见,亦仅片光零羽,见于报章。” |
片甲不存 片甲不还 片甲不回 片甲不留 | piànjiǎbùcún piànjiǎbùhuán piànjiǎbùhuí piànjiǎbùliú | 甲:铠甲;古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的用来防身护体的战衣。连一片铠甲也没留下。形容全军被消灭。这一仗把敌人打得狼狈不堪,片甲不留。《三国志平话》中卷:“张飞笑曰:‘吾用一计,使曹公片甲不回。’”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七回:西岐异人甚多,无怪屡次征伐,俱是片甲不回,无能取胜。明·方汝浩《禅真后史》第二十七回:“咱留一支军马守关,以待刘总督后队官军,杀教他片甲不还,方称畅快!”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23回:“为足的在此扎营,意欲等候番兵来,杀他一个片甲不留。”叶圣陶《倪焕之》十二:我们要转移社会、改善社会,就得迎上前去,同这班东西接战,杀得他们片甲不还! |
片甲不归 | piànjiǎbùguī | 片:单,只;甲:铠甲。形容全军覆没。《平鬼传》第六回:“不如俺先杀向前去,给他一个措手不及,杀他一个片甲不归,方知俺的厉害。”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71回:“我也不是说一句大话,不费吹灰之力,管保把会匪一阵杀退,叫他片甲不归。” |
片甲无存 | piànjiǎwúcún | 一片铠甲都没保存下来。形容全军覆没。同“片甲不存”。明 梁辰鱼《浣纱记 交战》:“杀得他只轮不返,片甲无存,望风而逃,渡江去了。”明 陈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一回:“末将明日使姜尚无备,再杀他个片甲无存,早早奏凯。”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四回:臣闻兀术又犯中原,有岳飞青龙山大战,杀得番兵片甲无存。 |
片笺片玉 | piànjiānpiànyù | 笺:精美的纸张。一片纸如同一片美玉。形容诗文秀美华丽。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李峤善文,作《少室记》,富赡华美,人谓片笺片玉。” |
片接寸附 | piànjiēcùnfù | 比喻生拼硬凑。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且才分不同,思绪各异,或制首以通尾,或片接以寸附,然通制者盖寡,接附者甚众。”清·孙星衍《告茂山人诗录序》其天资学力,有大过人者,非肤受皮傅,片接寸附者所可几及。 |
片鳞半爪 | piànlínbànzhǎo | 喻事物的极小部分。清·陈田《明诗纪事·孙宜》:“余观其诗,剽拟字句,了无意味,求杜之片鳞半爪不可得。”江汉《分析好,大有益》:“如果情况不明了,只凭着片鳞半爪的材料,轻率地做出结论,就会在工作中犯错误。” |
片鳞残甲 片鳞碎甲 片鳞只甲 | piànlíncánjiǎ piànlínsuìjiǎ piànlínzhījiǎ | 犹片鳞半爪。比喻事物的极小部分。梁启超《饮冰室诗话》:“昔惟闻海上诸君子传,传诵其诗,有‘入市无屠狗,骄人让沐猴’之句,深以片鳞只甲为憾。”梁启超《新史学·中国之旧史学》:“时或借外国人之著述,窥其片鳞残甲。”梁启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虽然,其前此各著述,片鳞碎甲,发明此主义者,固已不少。” |
片善小才 | piànshànxiǎocái | 片善:微小的优点。指小有才能的人。《陈书·陆瑜传》:“吾识览虽局,未曾以言议假人,至于片善小才,特用嗟赏。” |
片时 | piànshí | 同义词:片刻,片晌。《水浒传第五十三回》只见罗真人道:“我教你三人片时便到高唐州如何?” |
片石韩陵 | piànshíhánlíng | 片石:石碑;韩陵:韩陵山,在河南安阳东,北魏温子升撰写寺碑文。比喻少见的好文章。柳亚子《题南明昭宗三王圹志铭拓本后》:“更怜点画浑难据,片石韩陵字赤讹。” |
片瓦不存 片瓦不留 | piànwǎbùcún piànwǎbùliú | 一块整瓦也没有了。形容建筑物全部毁坏。《宋史·苏易简传》:“况城邑焚毁,片瓦不存,所过山林,林木匮乏。”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36回:“暗中派人把他的宅院放火烧了一个片瓦不存。”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那婆子被蒋家打得个片瓦不留,婆子安身不牢,也搬在隔县去了。”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第89回:“臣闻武卫军中有大炮,若攻使馆,立即片瓦不留。” |
片瓦无存 | piànwǎwúcún | 一块瓦都没有了。形容房屋全部毁坏。《明史 五行志一》:“贵州暴雪,形如土砖,居民片瓦无存者。”徐光耀《平原烈火》:“临走把房子放上一把火,家当片瓦无存。” |
片文只事 | piànwénzhīshì | 指零碎不全的佚文轶事。《宋书·志序》:“司马迁制一家之言,始区别名题,至乎礼仪刑政,有所不尽,乃于纪传之外,创立八书,片文只事,鸿纤备举。” |
片文只字 | piànwénzhīzì | 指少数的几句话语。离家很久了,家乡的片文只字都让人激动不已。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争解元》:“孜孜以荐贤为急务,虽州里白丁,片文只字求贡于有司者,莫不尽礼接之。” |
片言 | piànyán | 简短的文字或语言;单方面的供词。《论语·颜渊篇》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仲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
片言一字 | piànyányīzì | 犹片言只字。少量的文字。唐 李邕《兖州曲阜县孔子庙碑》:“片言一字,劝善惩恶,诱进后人,启明先觉。” |
片言九鼎 | piànyánjiǔdǐng |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象征九州。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或指人说话十分守信。我是一个片言九鼎的人。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毛遂片言九鼎,人重其言;季布一诺千金,人服其信。” |
片言只语 片言只字 | piànyánzhīyǔ piànyánzhǐzì | 简短零碎的话语、文字。形容语言文字数量极少。他的信每次总是片言只语,从不多写。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片言只字,不关其间。” |
片言折狱 | piànyánzhéyù | 片言:极少的几句话;折狱:判决诉讼案件。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明 卓人月《答詹曰至书》所谕西江金沙之异同,真是片言折狱。 |
片言居要 | piànyánjūyào | 片言:简短的几句话。简短的几句话就能概括出要点。晋·陆机《文赋》:“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七卷:“横渠学问思辨之功,古今无两,其言物理也,曰:‘想孔子也大段辛苦来。’可谓片言居要。” |
片语只辞 | piànyǔzhǐcí | 犹片言只字。少量的文字。易宗夔《〈新世说〉序》:“酷嗜临川王之书,以彼片语只辞别具炉锤,自甘吻颊,非凡响所能及耳。” |
片羽吉光 | piànyǔjíguāng | 片羽:一片羽毛;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比喻残存的艺术珍品。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上卷:“片羽吉光,弥可珍贵。” |
片云遮顶 | piànyúnzhēdǐng | 比喻得到别人的恩泽。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小人到前面死了呵,那生那世,做驴做马,填还这债,若不死呵,但得片云遮顶,此恩必当重报也。” |
片纸只字 | piànzhǐzhīzì | 指零碎的文字材料;也指简短的书信。他的信每次总是片纸只字,从不多写。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得其片纸只字者,重如拱璧。”又“片纸尺幅”。《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得唐解元诗文字画,片纸尺幅,如获重宝。 |
骗 | piàn | ①欺蒙,诈取,用诺言或诡计使人上当:骗人。骗子。骗术。骗局。骗取。诈骗。拐骗。诱骗。受骗。②一条腿抬起跨上去或跳过去:骗腿儿。 |
骗吃混喝 | piànchīhùnhē | 欺骗别人以求吃喝。他从小就会骗吃混喝。 |
骗口张舌 | piànkǒuzhāngshé | 搬弄口舌。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你道是同心共胆,还待要骗口张舌,我只问你三回两歇,怎送的我二足双瘸!”明·无名氏《南牢记》第二折:“听了你骗口张舌无大小,卖弄美貌妖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