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án

①两马并驾一车:驰。《资治通鉴 卷五十》朱轩骈马,相望道路。②两物并列,成双的,对偶的:句。俪。文。体。枝。衍(并列相连)。并。《聊斋志异 老饕》腰中束带双叠,可骈三指许;僮以一手捏之, 随手断如灰烬。《聊斋志异 铁布衫法》骈其指力斫之,可断牛项。横搠之,可洞牛腹。③多余的,无用的。参见“骈拇”、“骈枝”。

骈驰piánchí

并驾而驰。三国魏 嵇康《琴赋》:雙美並進,駢馳翼驅,初若將乖,後卒同趣。《水浒传第三回》入得城来,见这市井闹热,人烟辏集,车马駢驰

骈赋

piánfù

汉代以后向骈文方向发展的赋   

骈骨

piángǔ

二骨相连。《梁书·武帝纪上》:“生而有奇异,两骻駢骨,顶上隆起,有文在右手曰‘武’。”

骈集

piánjí

凑集;聚会。如雨骈集

骈肩

piánjiān

①并肩,肩挨着肩。《聊斋志异 云萝公主》每骈肩坐, 喜斜倚人。②形容繁茂众多。③比喻行动一致,共同努力。

骈肩迭迹

骈肩叠迹

piánjiāndiéjì

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清·刘大櫆《乞捐输以待周急引》:“京师为四方之会,万民之所聚处,仕宦宾旅,骈肩叠迹。”

骈肩接迹

piánjiānjiējì

解释同“骈肩累迹”。宋·刘炎《迩言》:“游者骈肩接迹,观者啧啧咏叹。”

骈肩累迹

piánjiānlěijì

形容人多拥挤。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一旦高车駟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駢肩累迹,瞻望咨嗟。”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一时门外瞻望颜色,伺候车骑者,駢肩累迹。”同“駢肩累蹟”。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汪越》:“众因相竞奉越,浴以香汤,衣而食之者駢肩累跡。”

骈肩累踵

piánjiānlèizhǒng

解释同“骈肩累迹”。清·王韬《瀛需杂志》:“二十八日为城隍夫人诞辰,城中热闹,无异于城外,几于倾邑若狂,士女往观者,骈肩累踵。”

骈肩累足

piánjiānlèizú

解释同“骈肩累迹”。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

骈句

piánjù

指对偶句。

骈俪

piánlì

指骈体,文章的对偶句法。柳宗元《乞巧文》骈四乞俪六,锦心绣口。李兆洛《骈体文钞序》自秦迄隋,文体递变而无异名,自唐以来始有古文之名,而目六朝之文为骈俪。《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三》如汤思退者,本无器识,徒以工骈俪之文,尝缀科目,饰谀言以奉秦桧,用选举而私秦埙,夤缘超躐,径跻枢近。

骈马

piánmǎ

①指二马并驾的车。《尚书大传》卷一下:"古之帝王,必有命民。能敬长矜孤,取舍好让者,命於其君,然后得乘饰车骈马,衣文锦。"汉 刘向《说苑·修文》:"古者必有命民,命民能敬长怜孤,取舍好让,居事力者,命於其君,命然后得乘饬舆骈马。"②二马并行。《后汉书·董卓传》:"乃骈马交臂相加,笑语良久。"李贤注:"骈,并也。"《资治通鉴 唐纪七十五》(李)匡威以为然,与(王)熔骈马,陈兵入府。

骈门连室

piánménliánshì

形容为数众多。《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自宋道无章,王风陵替,窃官假号,骈门连室。”

骈拇

pián

骈:并列,这里是指合在一起。拇:脚的大趾拇。骈拇是说脚的大趾拇跟二趾拇连在一起了,成了畸形的大趾拇。

骈拇枝指

piánmǔzhīzhǐ

骈母:脚上的拇指与第二趾合成一趾;枝指:手上大拇指帝多生一指。比喻多余的、无用的东西。庄周《庄子 骈拇》:“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此偶感异气耳,非妖也。骈拇枝指亦异于众,可曰妖乎哉?

骈骈

piánpián

繁盛貌。唐 欧阳詹《回鸾赋》:“振振駢駢,殷殷闐闐。”宋 苏洵《张益州画像记》:“公在西囿,草木駢駢。”联缀并行貌。 唐 李贺《相劝酒诗》:“来长安,车駢駢。”

骈首

piánshǒu

①头靠着头,并排。可表示不分高低。是非功过,骈首并足。②"骈首就戮"的省称。《水浒传第一一○回》此是恶人榜样,到底骈首戕身。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五章:"其学节冠一世,位望至三公者,亦皆骈首阙下,若屠猪羊,天下之人,见权势之不可恃也如彼。"

骈首就逮

piánshǒujiùdǎi

解释见“骈首就系”。清·宋学洙《张文忠公遗事》:“翁以故相终老,未有显过闻于天下,而使其子骈首就逮,脱不幸有伤雾露之疾。”

骈首就僇

piánshǒujiùlù

指一并被杀。《明史·朱亮祖等传赞》:“ 亮祖 以下诸人既昧明哲保身之几,又违制节谨度之道,骈首就僇,亦其自取焉尔。”

骈首就死

piánshǒujiùsǐ

解释同“骈首就戮”。清·昭梿《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呼其壮士出,以次斩戮,寂无一声,骈首就死。”

骈首就系

piánshǒujiùxì

一并被拘禁。清·唐甄《潜书·远谏》:“嫡庶诸子,骈首就系;后嫔贵主,受辱于人。”

骈死

piánsǐ

为并列而死,一起死去。相比连而死。形容死者之多。唐 韩愈《杂说 之四》:“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於奴隶人之手,骈死於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明 徐渭《书拟上督府书》:“而遂为无敌之兵,永收万全之利,不犹愈於骈死於贼人之手,而徼幸於屡北之间乎?”清 方苞《狱中杂记》其骈死,皆轻系及牵连佐证法所不及者。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周生》:“但使贤夫人及千里之仆,骈死而不知其罪,不亦与刑律中分首从者,殊多愦愦耶?” 

骈四俪六

piánsìlìliù

骈体文每句四字、六字排比对偶。唐 柳宗元《乞巧文》:“骈四俪六,锦心绣口。”鲁迅《南腔北调集 作文秘诀》现在还常有骈四俪六,典丽堂皇的祭文、挽联、宣言、通电。

骈填

骈田

piántián

聚会;连属。形容多。晋书·隐逸传·夏统:“会三月上巳, 洛中王公已下并至浮桥,士女駢填,车服烛路。”唐 李绰 尚书故实:“由是士女駢填,捨财亿计。”《西游记第九六回》人烟凑集,车马骈填,都来看寇员外迎送唐僧。形容声音宏大四布。

骈文

piánwén

文体名。指用骈体写成的文章,别于散文而言。起源于魏。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易于讽诵。迨南北朝,专尚骈俪,以藻绘相饰,文格遂趋卑靡。唐代以来,有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者,称四六文,即骈文的一种。

骈胁

piánxié

肌肉健壮,不显肋骨。《史记·商君列传》:“多力而駢胁者为驂乘,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车而趋。”文选·左思《吴都赋》:“袒裼徒博,拔距投石之部。猨臂駢胁,狂趭獷猤。”李周翰注:“駢胁,亦壮士也。”

骈兴错出

piánxīngcuòchū

谓不断涌现。明·宋濂《送王文冏序》:“上既立太学,以育才俊士,六七年间,奇能足用之人,骈兴错出,布列乎内外,为政咸有可称。”

骈邑

piányì

①古地名。在今山东省临胊县。《论语·宪问》:“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駢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杨伯峻注:“駢邑,地名。阮元曾得伯爵彝,説是乾隆五十六年出於山东临胊县柳山寨。他在积古斋鐘鼎彝器款识里説, 柳山寨有古城的城基,即春秋的駢邑。”《东周列国志 第二十回》:“桓公以管仲功高,乃夺大夫伯氏之駢邑三百户,以益其封焉。”清 赵翼《石刻诸葛忠武侯像歌》:“夺来駢邑人忘怨,茇后甘棠地繫思。”②指相邻的邑县。 唐 皮日休《霍山赋 序》:“六年,至 寿之駢邑曰霍山。山,故岳也,邑赘于趾。”

骈枝

piánzhī

骈拇枝指,当大拇指与食指相连时,大拇指或无名指旁所长出来的一个多余的手指;比喻多余无用的东西。骈枝组织。《庄子·骈拇多方骈枝于五藏之情者, 淫僻于仁义之行,而多方于聪明之用也。

骈枝俪叶

piánzhīlìyè

同俪辞。清·钱谦益《<汤义仍先生文集>序》:“吾少学为文,已知訾謷王李,愲愲然骈枝俪叶,从事于六朝,久而厌之,是亦王李之朋徒耳。”

骈诛

piánzhū


一并诛戮。《续资治通鉴 元纪三十八》而(张)士信之败,又为黄、蔡、叶三参军所误,至是骈诛,并杀潘元绍,磔莫天祐。明 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二·阁试》至丙辰,而羣龙无首,文坛丧气,不至骈诛者幸耳。

便

pián I.

①便便:肚子肥大的样子,如“大腹便便”。②便宜:物价较低:这些东西都很便宜。占便宜(小利,私利。)③便嬖:封建统治者所亲近宠爱的人。④便佞:善于用花言巧语讨好的人。II.biàn①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便当。便利。便道。便民。②简单的,礼节上非正式的:便宴。便衣。便函(形式比较简便的信件)。简便。随便。便宜(适当地,看事实需要而自行处理事情)。③便利的时候:便中请来信。④就:说了便做。⑤排泄屎尿或排泄出来的屎尿:大便。便秘。

便嬖

piánbì

①能说会道,善于迎合的宠臣,亲信。君主左右受宠幸的小臣。邪佞之臣。《荀子·富国》观其官职,则其治者能;观其便嬖,则其信者悫:是明主已。《荀子·君道》然而求卿相辅佐,则独不若是其公也,案唯便嬖亲比己者之用也,岂不过甚矣哉。孟子·梁惠王上》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汉书·佞幸传赞》一朝帝崩,奸臣擅命,董贤缢死,丁、傅流放,辜及母后,夺位幽废,咎在亲便嬖,所任非仁贤。《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八》近习便嬖侧媚之态,既足以蛊心志,其胥吏狡猾之术,又足以眩聪明②泛指在身边供使唤的人或帮闲者。清 戴名世《北行日纪序》倡优便嬖之徒居其门下者,辄倾囷倒廪以与之而无所惜。黄侃《哀贫民》凡乡必有游荡不事事喜与佗人事者,愚民尊惮之,实亦富人便嬖也。

便佞

piánnìng

用花言巧语逢迎人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资治通鉴 后梁纪六》(王都)及壮,便佞多诈,(王)处直爱之,置新军,使典之。《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九》张浚喜其(宗元)便佞,奖借提挈,亟跻从班。《明史 卷二十 神宗一》近岁以来,士习浇漓,官方刓缺,诋老成为无用,矜便佞为有才。遂使朝廷威福之柄,徒为人臣报复之资。

便便

piánpián

①形容长得很胖的。大腹便便。②明白畅达。《论语·乡党篇》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庭,便便言,唯谨尔。

pián I.

(方言)用针缝。II. biàn缏子,用麦秆等编成的辫状窄带子,可用来做草帽等。

pián

①走路脚不正的样子。②蹁跹:形容旋转舞蹈。亦作“翩跹”。③膝盖。

蹁跹


piánxiān


形容旋转的舞姿

蹁跹袅娜piánxiānniǎonuó

蹁跹:舞貌,旋转的舞态。袅娜:草木柔弱细长的样子。多形容女子的体态轻盈柔美。《红楼梦第五回》那边走出一个人来,蹁跹袅娜,端的与人不同。

pián

①胼胝:手上脚上因为劳动或运动被摩擦变硬了的皮肤。②胼胝体:大脑两半球的底部联合大脑两半球的神经纤维组织。

胼手胝足

piánshǒuzhīzú

胼、胝:手掌足底因长期磨擦而长出的老茧。手上和脚上都生了茧子。形容长期辛苦劳动。宋 朱熹《九江彭蠡辨》:“凡禹之所为,过门不入,胼手胝足,而不以为病者,为欲大济天下昏垫之足,以衣且食而遂其生耶!”邹韬奋《抗战以来 热烈爱国的千万侨胞》侨胞的金钱不是容易得到的,是由于他们终年胼手胝足,千辛万苦,省吃俭用,积蓄起来的。

胼胝

piánzhī

手上脚上因为劳动或运动被摩擦变硬了的皮肤。胼手胝足piánshǒu-zhīzú 手脚磨起老茧,指辛勤劳动 世界上没有胼手胝足的劳动者,就不会有人类的一切文明。《庄子·让王曾子居卫,缊袍无表, 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参见“手足胼胝”。汉 扬雄逐贫赋身服百役,手足胼胝。

胼胝手足

piánzhīshǒuzú

解释见“胼手胝足”。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二章:“农民穷苦,胼胝手足以经营之,而终岁之勤,一粒无获。”

胼胝之劳

piánzhīzhīláo

胼胝:皮肤等的异常变硬和增厚。形容极为辛苦。《梁书·贺琛传》:“不惮胼胝之劳,不矢癯瘦之劳。”

pián I.

胝:同“胼胝”。 ②𨇤:走路偏偏跌跌的样子。II. bèng跰跰:逃跑的样子。

跰鲜

piánxiān

与蹁跹同。《广韵》旋行貌,《集韵》跛行貌,音变则为躄躠,参见“躄躠bìxiè”。 其心閒而无事,𨇤而鉴于井。II.bèng跰跰:逃跑的样子,指奔走。汉 杨雄 《太玄·逃》 “上九,利逃跰跰,盗德婴城。”唐 皮日休 《足箴》 “惟尔跰跰,为吾所先。”

piánzhī

同“胼胝”。

跰趾

piánzhǐ

又称“复甲”、“跰甲”,在医学上称作瓣状甲或小脚趾复形,是指小脚趾甲分瓣而非完整一块。

pián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亦称“黄楩木。”

楩楠

楩柟

piánnan

黄楩木与楠木。皆大木。《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八》创立之宫,规制宏大,凡用材木,莫非楩楠,搬运赴宫,尤伤人力,虽云只役军匠,宁免烦扰平民?《淮南子·齐俗训》:“伐楩枏豫章而剖棃之,或为棺椁,或为柱梁。”宋 陈翥《桐谱·器用》:“古今匠民,为小大之器,度而用之,其可贵者,则必云乌椑、白杨……楩楠、松柏、椅棐之类。”赵光荣《里湖纪游》诗:“楩楠挺且直,松柏参成行。”②大材,栋梁之材。唐 陆龟蒙京口与友生话别》诗:“宗溟虽甽浍,成厦必楩柟。”宋 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二:“功名苟不谐,廊庙等闾阎,况乃抡椽杙,其谁辨楩柟。”明 徐渭吴宣府新膺总督》诗:“邸报初翻数叶藤,栋梁今喜楩柟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