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前两篇诸位对唐中宗李显已经有了些许了解,他是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武则天二子李贤被废后,他被立为皇太子。683唐高宗李治病死,28岁的李显继承帝位。李显想重用自己老婆韦皇后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而得罪了母后武则天,在皇帝位上三十六天就被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李显先后被软禁于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房州(今湖北省房县)十四年,只有妃子韦氏陪伴,两人相依为命,尝尽了人世的艰难。每当听说武则天派使臣前来就惶恐不安,想自杀了之。韦氏劝慰他说:“祸福倚伏,这是没有常理的。”此后,李显与韦氏多年同甘共苦,情义非常深厚。李显向韦氏发誓:“异时幸复见天日,当惟卿所欲,不相禁制。”

神龙元年(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五人发动神龙政变,驸马都尉王同皎将胆小怕事的岳父李显抱到马上到玄武门表示同意起事,迫使则天皇帝传位于他,李显第二次登上皇位,恢复了大唐称号。神龙政变后,张柬之被封为汉阳王、敬晖平阳王、桓彦范扶阳王、袁恕己南阳王、崔玄博陵王,时称“五王”,所以,神龙政变又被称为“五王政变”。

 王同皎-大唐驸马,冒死政变送岳父登基.jpeg

王同皎-大唐驸马,冒死政变送岳父登基

韦氏成为皇后以后,李显兑现承诺,任其所欲,她便像武则天那般干预起朝政来了。桓彦范上表说:‘鸡司晨,家庭败落’,要求中宗李显敦促皇后严守皇后的本分,一心一意地致力于女子的教化,不要到外朝来干预国家政事,唐中宗不予理睬。

唐中宗李显跟武家的关系没有丝毫的疏远,女儿安乐公主嫁给了武则天的另一个娘家侄子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武三思继续掌握大权。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就是那个因替高宗李治起草废后诏书被武则天下狱处死的,上官婉儿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她聪明伶俐,能言善辩,写得一手好文章,又熟悉官府事务,武则天十分喜欢她,经常让她参予对各衙门所上表章奏疏的处理。唐中宗即位后,更加信任她,又让她专门负责草拟皇帝的命令,封她为婕妤,让她执掌宫中事务。上官婉儿和韦皇后都与武三思私通,致使武三思在朝内十分走红,唐中宗常与武三思商议政事,张柬之等人从此都受到了武三思的遏制。

张柬之等五王屡次请求削去武氏集团成员的王爵,劝告唐中宗诛灭武氏集团,他们有的拍着几案叹息,有的弹击手指以致出血。平阳王敬晖等人率领文武百官上表唐中宗,希望陛下为大唐江山着想,顺从朝野士民的心愿,削夺武家人的王爵以安定人心。唐中宗没有同意他们的建议。

武三思与韦后天天在唐中宗面前诬陷敬晖等人,说他们“倚仗功劳专擅朝政,将对大唐的江山社稷不利。”中宗相信了他们两人的谗言。因为平阳王敬晖、扶阳王彦范和南阳王袁恕己三人仍在京师,武三思忌恨他们,将三人分别外放为滑州、贵州和豫州刺史。

先前,少府监丞宋之逊因依附张易之而获罪被贬往岭南,逃回东都洛阳后,藏在驸马都尉王同皎家中。王同皎痛恨武三思和韦后的所作所为,每当他同亲近的人谈起他们做的事时,都对武三思和韦后恨之入骨。宋之逊在门帘外听到了王同皎所说的话,便秘密地派他的儿子宋昙和他的外甥校书郎李悛告诉了武三思,希望通过这样做来将功赎罪。武三思让他的亲信上书,控告王同皎谋划与自己的同党杀掉武三思,并趁机带兵闯入皇宫,废掉韦皇后。抱着老丈人李显上马参与神龙政变的王同皎以及他的同伙都被判处斩刑,家产也都被官府没收。

武三思和韦后日夜不停地诬陷敬晖等人,于是唐中宗又将敬晖降职为郎州刺史,崔玄降为均州刺史,桓彦范降为亳州刺史,袁恕己降职为郢州刺史。当时与敬晖等一起诛灭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张昌宗而立下功勋的人都被当作敬晖等人的同党而受到贬职处分。

唐中宗考虑到曾赐给敬晖等人铁券,许诺过不对他们处以死刑,便下令对他们处以长期流刑,将敬晖流放到琼州,桓彦范流放到贵州,张柬之流放到泷州(今广东省罗定市),袁恕己流放到环州(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崔玄流放到古州,五人的子弟中凡十六岁以上的都流放到岭外。

武三思把五王降职到地方,进而将他们流放还不死心,谋划将他们全部杀死。他使用以前受到敬晖等人憎厌而被贬为嘉州司马的大理正周利用,武三思让周利用代理右台侍御史职务,奉命出使岭外。周利用到达岭外时,张柬之和崔玄已经去世。周利用在贵州遇到桓彦范,便命令手下人将桓彦范捆绑起来,放倒在竹筏子上拖着走,直到身上的肉被磨掉露出骨头时,才将他用杖打死。抓住敬晖后,便将他剐死。袁恕己平素服食丹药,周利用硬逼着他喝有毒的野葛汁,袁恕己喝下好几升之后还没有被毒死,但毒性发作难以忍受,疼得他用手扒土,几乎把手上的指甲都磨掉,然后周利用才用棍棒将他活活打死。

太子李重俊不是韦后亲生的,韦后和武三思都很忌恨他。上官婕妤因为与武三思私通的缘故,在她所拟定的制书敕令中,常常推崇武氏集团。安乐公主与驸马、左卫将军武崇训经常欺凌侮辱太子,甚至有时称太子为奴才。武崇训还唆使安乐公主向唐中宗建议废掉太子,立她自己为皇太女。太子长期积愤,无法平静。

神龙三年七月,太子起事,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假托皇上指令,发羽林千骑兵(禁卫军)三百余人,在其家中杀死武三思和武崇训及其亲党十余人。事后太子李重俊带着一百多骑兵逃往终南山,当他在树林里歇息时,被手下人杀死。唐中宗将太子李重俊的首级献到太庙,然后又用它祭奠武三思和武崇训的灵柩,最后在朝堂悬首示众。

上官婕妤及宫中的妃嫔姬妾们大多在宫外修建了私宅,这些人随意出入宫禁,在朝为官的人常常与她们交往以求飞黄腾达。在这些人中间,安乐公主尤为骄傲专横,自宰相以下为官的人,大多数是由于走了她的门路才得以上任。安乐公主还与中宗的另一个女儿长宁公主竞相大兴土木,广建宅第,并在建筑的奢侈豪华方面互相攀比,不仅建筑规模模仿皇宫,甚至精巧的程度超过皇宫。

 起初,武崇训娶了安乐公主,武承嗣的儿子武延秀曾多次陪同参加宴会。武延秀长得英俊潇洒,又能歌善舞,安乐公主很喜欢他。等到武崇训被太子李重俊杀死后,唐中宗便把安乐公主嫁给了武延秀。

李显女儿安乐公主嫁给了武崇训后又做了武延秀的老婆.jpeg 

李显女儿安乐公主嫁给了武崇训后又做了武延秀的老婆

唐中宗继续提升上官婉儿,封婕妤上官氏为昭容。

公元710年5月,许州司兵参军偃师人燕钦融进言:“皇后淫乱,干预朝廷政事,并且其宗族势力强盛;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阴谋危害大唐的宗庙社稷。”宗楚客任宰相,是韦后心腹。唐中宗召见燕钦融当面追问他。燕钦融以头叩地高声而言,神色毫不屈服,唐中宗默然不语。宗楚客伪造中宗制命,派侍卫天子的飞骑扑杀燕钦融。将燕钦融摔在宫殿堂前石上,燕钦融折断了脖子死去,宗楚客见状大声叫好。唐中宗虽然对于此事没有深究,但心里却也是怏怏不乐,从此以后韦后和她的党羽们开始有些担忧害怕。

散骑常侍马秦客靠精于医术,光禄少卿杨均靠善于烹调,都得以随意出入后宫,并与韦后勾搭成奸,他们担心此事泄露出去会被处死;安乐公主希望韦后能临朝主持政事,自己好当皇太女;于是这些人共同策划杀掉唐中宗,他们在进给中宗吃的糕饼里投放了毒药,景云元年(710年)六月初二,唐中宗在神龙殿驾崩。初七,中宗李显的四子,年仅十六岁李重茂即位,史称唐殇帝,又称唐少帝,将韦皇后尊为皇太后。

宗楚客伙同太常卿武延秀、司农卿赵履温、国子祭酒叶静能以及韦家诸人一同劝说皇太后韦氏沿用武则天的惯例登基称帝。当时守卫宫城的南北禁卫军以及地位重要的尚书省诸司,都已经被韦氏子弟所控制,他们大量网罗党羽,在朝廷内外互相勾结。宗楚客又秘密地上书皇太后韦氏,引用谶来说明韦氏理当取代大唐朝而君临天下。宗楚客还打算害死殇帝,只是十分担心相王李旦(武则天四子)与太平公主(武则天小女儿)会从中作梗,于是与安乐公主密谋除掉他们。这就导致了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和其姑姑太平公主联手,于帝都长安城共同发起的一场宫廷政变,因事变发生在唐隆元年,史称唐隆政变。李隆基以禁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并彻底剿灭了韦氏集团告终,下篇将有详尽交代。

 唐睿宗李旦和太平公主.jpeg

唐睿宗李旦(武则天四子)与太平公主(武则天小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