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 | pí | 啤酒:用大麦作主要原料制成的酒。 |
脾 | pí | ①人和动物内脏之一,在胃的左下侧,是重要的贮藏血液的器官和最大的淋巴器官:脾脏。②中医学指五脏之一:脾胃。③通“髀bì”。大腿。《庄子·在宥》鸿蒙方将拊脾雀跃而游。《公羊传·桓公四年》达于右脾。④通“膍”。牛胃。《诗·大雅·行苇》嘉肴脾臄,或歌或咢。《周礼·天官·醢人》蠃醢脾析。 |
脾肉之叹 | píròuzhītàn | 脾:通“髀”,大腿。指痛惜光阴虚度,思欲有所作为。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郭沫若《革命春秋·到浦东去来》:“十日不见,多少有点脾肉之叹的向华似乎更加焕发了。” |
埤 | pí I. | 增加:埤助(助益;帮助);埤益(大大增加);埤遗(厚加) II.pì女墙,城上有孔的矮墙。增埤浚隍。埤堄nì:《墨子·号令》:"其两旁高丈为埤堄。"《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八》翼日,乙丑,贼以大众背城而陈,埤间建旗鸣鼓;决战,复有疑兵据高阜,张两翼。III.bēi通"卑"。(职位、地位、地势)低下。《荀子·宥坐》其流也埤下。 |
埤湿 | píshī | ①低湿的地方。司马相如《子虚赋》:“其高燥则生葴菥苞荔,薛莎青薠;其埤湿则生藏莨蒹葭,东蘠彫胡。”②低洼潮湿。《资治通鉴·献帝建安三年》:“使説曹操以许下埤湿,雒阳残破,宜徙都鄄城以就全实。” |
裨 | pí I. | 辅佐的;副:偏裨。裨将。II. bì益处:裨益。无裨于事(对事情没有益处)。 |
裨将 | píjiàng | 副将。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於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史记 淮阴侯列传》令其裨将传食,曰:“今日破赵会食!” |
蜱 | pí | 蜘蛛一类的动物,体形扁平,种类很多,有的吸植物汁液,有的吸人畜的血,传染疾病。 |
陴 | pí | 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墙”;俗称“城垛子”。守陴将士。《资治通鉴 梁纪十七》(侯)景与腹心数骑自硖石济淮,稍收散卒,得步骑八百人,南过小城,人登陴诟之曰:“跛奴!欲何为邪!”《资治通鉴 随纪六》及(杨)玄感军至城下,(杨)智积登陴詈之;玄感怒,留攻之。《守睢阳诗 [唐]张巡》:裹创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
陴堞 | pídié pīdié | 女墙。借指城墙。周书·于谨传:“移郭内居民,退保子城,峻其陴堞,以待援至,是其中策。”《新唐书·叛臣传下·高骈》:“ 蜀之土恶,成都城岁坏,駢易以塼甓,陴堞完新。” |
郫 | pí | 郫县,地名,在四川。 |
椑 | pí I. | 古代盛酒的器皿。II. bēi椑柿: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果实似柿而小,色青黑,可以制柿漆。 |
鼙 | pí | 古代军中的一种小鼓。参见“征鼙” |
鼙鼓 | pígǔ | 小鼓和大鼓。古代军所用;古代乐队也用。鼙:古代军中的一种小鼓。《周礼·春官·锺师》:“掌鼙鼓縵乐。”《汉书·史丹传》:“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擿鼓,声中严鼓之节。”晋 陆机《演连珠之三六》:“臣闻柷敔希声,以谐金石之和;鼙鼓疏击,以节繁絃之契。”李白《古风其十四》: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唐 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宋·王清惠《满江红·题驿壁》:“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清 王韬《瀛壖杂志》:“拔发骑龙望斾旌,经年鼙鼓未休兵。”陈毅《寄耿星同志 诗》:“黑非独立惊鼙鼓,数行韵语报平安。”参见“鼓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