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 | nǔ | ①尽量地使出力量:努力。②突出,撅着:努着嘴。努嘴。③因用力太过,身体内部受伤:用力不要太猛,别努着。 |
努唇胀嘴 | nǔchúnzhàngzuǐ | 努:用力伸出或突出;胀:膨胀。形容不欢喜的样子。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3回:“连这等一个刚毅不屈的仲由老官,尚且努唇胀嘴,使性旁气。” |
努筋拔力 | nǔjīnbálì | 努:用力伸出;拔:超过。凸出青筋,使尽力气。形容竭尽全力。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9回:“我拉不上,努筋拔力的替他做了衣服,不自家讨愧,还说长道短的哩。” |
努力加餐 | nǔlìjiācān | 努力多吃些饭。《文选·古诗十九首》:“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塞上行·行纪·百灵庙战后行》:“这个面不是普通的面啊!我们不可不努力加餐。” |
努目 | nǔmù | 把眼睛张大,使眼球突出。《太平广记 卷一七四引》宋 庞元英《谈薮·薛道衡》:“金刚何为努目?菩萨何为低眉?”《西游记 第九七回》:“行者 近前努目睁看,厉声高叫。” 《聊斋志异 梦狼》错愕不解其故,俄有两金甲猛士努目入,出黑索索甲。清 褚人获《坚瓠秘集·白牛庙》:“其神牛首,双角峥嵘,努目哆唇,狰狞可畏。” |
努牙突嘴 | nǔyátūzuǐ | 努:用力伸出或突出。形容愤怒的神态。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早努牙突嘴,拳椎脚踢,打的你哭啼啼。” |
弩 | nǔ | 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弩弓。弩机。弩手(弓手)。弩箭。弩炮(发射石块的弩机)。剑拔弩张。强弩之末。强弓硬弩。《资治通鉴 汉纪三十八》恭以单兵守孤城,当匈奴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前后杀伤丑虏数百千计 |
弩箭离弦 | nǔjiànlíxián | 弩:利用机械力射箭的弓。搭在弩弓上的箭射出了弓弦。形容极其迅速。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前走的如流星过度,后走的如弩箭离弦。” |
弩矢 | nǔshǐ | ①弩弓与箭。《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 司马贞索隐:“亭吏二人,弩矢合是亭长负之,今县令自负矢,则亭长当负弩也。”《汉书·霍光传》:“会为票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河东太守郊迎,负弩矢先驱。”②弩所发射的箭。《后汉书·天文志上》:“弩矢雨集,城中负户而汲。”《晋书 景帝纪》比至沙阳,频陷钦阵,弩矢雨下,(文)钦蒙盾而驰。《资治通鉴 唐纪十三》丙申,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中弩矢,上(李世民)亲为之吮血;将士闻之,莫不感动。 |
弩下逃箭 | nǔxiàtáojiàn | 比喻近者反能免遭祸殃。因弩箭射远不射近,故有此比喻。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下:“今若匿得吾一身,则脱汝辈数家之祸,然万无搜近之理,所谓‘弩下逃箭’也。” |
弩张剑拔 | nǔzhāngjiànbá | 比喻雄健。亦作“剑拔弩张”。明丰道生《真赏斋赋》:“昔者周穆巡狩,至乎坛山,吉日癸巳,亲题材石间,弩张剑拔,虎跳龙盘。”沈砺《题近作后》诗:轻裾长袖难为伍,一卷吟哦蓬藿门。莫道而今诗思澹,弩张剑拔气犹存。 |
砮 | nǔ | 可做箭镞的石头。参见“石砮”。 |
胬 | nǔ | 胬肉:俗称攀筋。因眼球结膜增生,长到角膜上形成的肉状物。严重时影响视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