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án

①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年。三年五载。②每年的:年会。年鉴。年利。年薪。③一年的开始:年节。新年。④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画。年礼。年货。⑤时期,时代:近年。年华。年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年限。年深日久。⑥收成:年成。年景。年谨。荒年。⑦岁数:年纪。年事(岁数)。年高。年轮。《论语·里仁篇》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⑧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年。童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⑨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年兄。年谊(同年登科的关系)。⑩假借为“佞”。奸巧谄庾,花言巧语的人。《大戴礼·公符》:使王近於民,远于年,啬於时,惠於财,亲贤使能。《庄子·人间世》回(颜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年壮:狡诈伪善得厉害)11.姓。

年伯niánbó

父辈。科举时代为对父亲同年登科者的尊称,明代中叶以后亦用以称同年的父亲或伯叔,后用以泛指父辈。清·蒋士铨《空谷香·病侠》:“小侄不幸,将罹大难,特求老年伯相救。”

 

年齿

niánchǐ

年龄。《庄子·徐无鬼》:“舜举乎童土之地,年齿长矣,聪明衰矣,而不得休归。” 唐 韩愈《举张正甫自代状》:“年齿虽高,气力逾励。”《水浒传 第四一回》:“论年齿,兄长也大十岁,宋江若坐了,岂不自羞。” 张篁溪《记自立会》:“入会者各书姓名、乡里、年齿,服业于会籍,以便时通信札。” 孙犁《读 蒲柳人家》:“年齿相差,时代先后,老的见解,总常常是保守落后的。”《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三》其有茂才异行,若颜渊、子奇,不拘年齿。

年登niándēng谷物丰收。《南史·顾宪之传》:“时西陵戍主杜元懿以吴兴岁俭,会稽年登,商旅往来倍岁。”新唐书·吕元泰传:“水旱为灾,不谓年登;仓稟未实,不谓国富。”表示年龄。《西游记第九三回》近因国王的公主娘娘,年登二十青春,正在十字街头,高结彩楼,抛打绣球,撞天婚招驸马。

年登花甲

niándēnghuājiǎ

花甲:用干支纪年,指六十岁。年纪已到六十岁。

年弟niándì

科举时代,对同年登科者的自称则为“年弟”。参见“年兄”。

年丰

niánfēng

谓年成丰收。《左传·桓公六年》:“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应璩《与广川长岑文瑜书》:“周征殷而年丰,卫伐邢而致雨。”宋 王安石《闵旱诗》:“肉食自嗟何所报,古今忧国愿年丰。”宋 王炎《南柯子 山冥云阴重》:“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明 沉鲸《双珠记·元宵灯宴》:“千门灯火报年丰,镜里铅云不汝同。”

年丰岁稔niánfēngsuìrěn

稔:庄稼成熟。年成好,庄稼大丰收。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30回:“所以武后篡位二十余年,年丰岁稔,政治不乱,皆仁杰一人之功也。”

年复一年

niánfùyīnián

 一年又一年。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每逢闲暇,无非敲枰相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不知人间岁月几何。”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生涯几何,宁堪此弃掷哉?

年富力强

niánfùlìqiáng

 年:年岁;富:多;年富:未来的年岁多;指年轻;力:精力。年纪轻;精力旺盛。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后生可畏” 宋 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郭沫若《科学的春天》趁你们年富力强的时候,为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吧!

年该月值

nián'gāiyuèzhí

指命中注定的时辰。

年干

nián’gān

用来纪年的天干就叫做年干,用来纪日的天干就叫做日干。

年高德韶niángāodésháo

年纪大,品德好。鲁迅《彷徨·长明灯》:“坐在首席上的是年高德韶的郭老娃,脸上已经皱得如风干的香橙。”

年高德劭

nián'gāodéshào

劭:美好。年纪大,品德好。他红润的面容和满头银发给人以年高德劭的印象。邹韬奋《患难余生记·流亡》沈钧儒先生年高德劭,爱国热诚,感动全国。

年高德勋nián'gāodéxūn

年纪大而有德行。梁老先生年高德勋正好担当这个职位。

年高望重

niángāowàngzhòng

年纪大,声望高。邹韬奋《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而且不仅知识青年的自由安全毫无保障,甚至年高望重为中外人士所敬佩的马寅初先生,也……”

年谷

nián’gǔ

一年中种植的谷物。《周文 申胥谏许越成》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及吾犹可以战也。国语·楚语上》:“财用尽焉,年穀败焉。”《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君王自陈越国微鄙,年穀不登,愿王请糴以入其意。天若弃吴,必许王矣。”《汉书 王莽传》敬授民时,力来农事,以丰年谷。《晋书 孝武帝纪》又年谷不登,百姓多匮。宋 苏轼《玉盘盂诗》:“从此定知年穀熟, 姑山亲见雪肌肤。”

年谷不登

niángǔbùdēng

年谷:一牛收获的谷物;登:成熟,完成。指年成很差,荒年。《礼记·曲礼下》:“岁凶,年谷不登。”《晋书 贾充传》天下劳扰,年谷不登,兴军致讨,惧非其时。

年光

niánguāng

①年华;岁月。宋 晏殊《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宋 周邦彦《解语花·元宵词》:“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宋 吴潜《满江红 送李御带珙》:”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②春光。③年成,年景。

年号

niánhào

历代帝王纪元所立的名号。始于武帝时。书·武帝纪“建元元年” 唐 颜师古注:“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此。”其后每因祥瑞或重大事故而立号改元,有一帝改立年号至十数次,一年之中改立年号至数次者。

年华

niánhuá

时光,岁月。年华易逝。青春年华。宋 秦观《望海潮词》:“梅英疏淡,冰澌溶洩,东风暗换年华。”宋 仲殊《南歌子 忆旧》:“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宋 周邦彦《过秦楼》词:“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宋 卢祖皋《江城子》:“年华空自感飘零。拥春酲,对谁醒?”宋 卢祖皋《宴清都 初春》:“溶溶涧渌冰泮。醉梦里、年华暗换。”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争奈年华兮值衰暮,况复朝臣兮无可谋。”清 李渔《玉搔头·分任》:“也知道年华不小,年华不小,怎奈这痴魔环绕,把聪明偷盗。”李梦霁《鲁迅之妻朱安 一生欠安》她(许广平)太年轻了。我已年逾不惑,年华蓦地在眉眼间轻轻凋谢。

年华垂暮niánhuáchuímù

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宋 张元干《庐川词 醉落魄》:“年华垂暮犹离索。”

年荒

niánhuāng

谷物歉收。《晋书·儒林传·范宣》:“庾爰之以宣素贫,加年荒疾疫,厚餉给之。”唐 白居易《望月有感诗》:“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羈旅各西东。”《二刻拍案惊奇 卷一》:“原来大凡年荒米贵,官府只合静听民情,不去生事。”

年宦

niánhuàn

年龄和官职:《三国演义 第105回》杨仪自以为年宦先于蒋琬,而位出琬下;且自恃功高,未有重赏,口出怨言……

年甲

niánjiǎ

年龄。宋 刘克庄《木兰花慢·己未生日》词:思量减些年甲,怎奈何,鬚与鬢难瞒。《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七》书乡贯、居住之处及颜貌、年甲、姓名,令五人结一保,两保为一甲,十甲为一队,递相保委,有功同赏,有罪同罚,于建康府置营寨安泊。《水浒全传 第四一回》右边一带,论年甲次序,互相推让, 花荣、秦明、黄信 ……共是四十位头领坐下。

年近古稀niánjìn'gǔxī

古稀:指七十岁。年纪将近七十岁。

年近岁逼niánjìnsuìbī

临近年节。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况且年近岁逼,家中必然悬望,不如回去。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回》又因年近岁逼,诸务猬集不算外,又有林之孝开了一个人名单子来。

年经国纬niánjīngguówěi

指以年为经,以国为纬的编写史书的方法。

年来

niánlái

①近年以来或一年以来。唐 戴叔伦《越溪村居诗》:“年来橈客寄禪扉,多话贫居在翠微。”宋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清 刘瀛《珠江奇遇记》:“适媒媪来,以贱价售去,年来音耗遂絶。”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收集画象事,拟暂作一结束,因年来精神体力,大不如前。”②年岁到来。唐 杜牧《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诗》:“跡去梦一觉,年来事百般。”

年轻力壮

niánqīnglìzhuàng

 壮:健壮。年纪轻;身体好;力气大。 这个村子的小伙子们,各个年轻力壮,是当兵的好苗子。骆宾基《千人塔下的声音》:“我立即走过去,因为我年轻力壮。”

年轻气盛

niánqīngqìshèng

 年纪小,不懂得为人处世,喜欢争强好胜。老舍《小型的复活》:“但是,年轻气盛,谁管这一套呢!”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3章:“尽管一般情况下他都老成持重,但有时也有年轻气盛的一面。”

年稔

niánrěn

年岁。南朝宋 谢灵运《昙隆法师诔》:“加以巧乘骑,解丝竹,沫絶景於康衢,弄絃管於华肆者,非徒经旬涉朔,弥歷年稔而已。”《南齐书·明帝纪》:“往因时康,崇建庠序,屯虞荐有,权从省废,謳诵寂寥,倐移年稔,永言古昔,无忘旰昃。”《陈书 本纪卷一高祖武帝陈霸先》交趾叛涣,罪由宗室,遂使僭乱数州,弥历年稔。

年少

niánshào

年纪轻。青春年少。指年轻男子。唐 王维《老将行》:“节使三河募年少,詔书五道出将军。”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翩翩年少,五陵年少争缠头。前蜀 韦庄《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宋 黄庭坚《念奴娇 断虹霁雨》:“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宋 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年少无知

niánshàowúzhī

年纪小,不懂事。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口尚乳臭,谓世人年少无知;三折其肱,谓医士老成谙练。”老舍《赵子曰》:“欧阳那个人,据我看,是个年少无知的流氓。”

年深日久

年深岁久

年深月久

niánshēnrìjiǔ

niánshēnsuìjiǔ

niánshēnyuèjiǔ

深:远。时间久远。三角洲是由于河流里的泥沙年深岁久的堆积而形成的。明 吴承恩《西游记》:“自别了长安,年深日久,就有些盘缠也使尽了。”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老娘收生,一日至少也收七八个,这等年深岁久的事,那时记得。”

年时

niánshí

①当年,往年时节。宋 谢逸《江神子》:“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②岁月;年代。③方言。去年。宋 仲殊《南歌子 忆旧》:“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④指历法的年月时日。⑤年头,年份。

年事

niánshì

①年岁,年纪。南朝梁 何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诗》:“年事已蹉跎,生平任浩荡。”唐 杜甫《重送刘十弟判官诗》:“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 巴金《秋四八》:“他们外婆年事已高,他们两个舅舅都到外州县做事情去了。”②指过农历新年的事务。《红楼梦 第五五回》:“且説荣府中刚将年事忙过,凤姐儿因年内年外操劳太过,一时不及检点,便小月了。”《儿女英雄传 第二四回》:“舅太太年前忙忙的回家一趟,料理毕了年事,便赶回来。”③往昔的种种情事。宋 吴文英《唐多令》:“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

年事已高niánshìyǐgāo

年事:年纪。指一个人的岁数已经很大了。《南史·虞荔传》:“卿年事已高,气力稍减。”陆文夫《快乐的死亡》:“其中有些人是因为年事已高,力不从心。”

年衰岁暮niánshuāisuìmù

谓年纪衰老,寿命将尽。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今堪年衰岁暮,恐不得自信,排于异人,将安究之哉?”

年岁

niánsuì

①年纪;多年。战国楚 屈原《离骚》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吾与”即“与吾”,参见“与⑨”)魏晋 徐干《室思》:“别来历年岁,旧恩何可期。”《南史·虞荔传》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②年代。(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年岁之中。

年头月尾niántóuyuèwěi

①谓从岁首到腊月底,泛指一年之中。②指《春秋》三传每年首尾的文字。唐时试官常撷取以试应试明经科士子是否熟谙经传本文。宋·林光朝《痴顽不识字》诗:“年头月尾无一是,咄咄痴顽不识字。”

年兄niánxiōng

科举制度中同榜登科者称为同年,互称年兄。主试人对所取中的门生有时亦用此称呼。《笑林广记 比职》吾位列清华,身依宸禁,与年兄做有司者,资格悬殊。

年湮世远niányānshìyuǎn

谓年代久远。 清·戴名世《<读易质疑>序》:“然而年湮世远,师传歇绝。”

年谊世好

 niányìshìhào

年谊:科举时代称同年登科的关系;世好:两家世代友好。科举时代两家因同年登科而为世交的人。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

年逾古稀

niányúgǔxī

指年龄已超过七十岁。唐·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季羡林《火车上观日出》:“我年逾古稀,平生看日出多矣。”

年运

niányùn

①谓不停地运行的岁月。南朝宋 颜延之《秋胡诗》:“超遥行人远,宛转年运徂。”唐 元稹《长庆历诗》:“年历復年历,卷尽悲且惜。历日何足悲,但悲年运易。”②谓岁月不停地运行。宋 陆游《秋日次前辈新年韵》:“旅游浑似梦,年运遂成翁。”③年寿和气运。《庄子·天运》老聃方将倨堂而应,微曰:“予年运而往矣,子(子贡)将何以戒我乎?”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鬼但能以阳气之盛衰,知人年运。”

年灾月厄niánzāiyuèè

厄:苦难。人在一定时刻将遭受的某种灾难。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如是林冲年灾月厄,遭这场屈事。今去沧州,生死不保,诚恐误了娘子青春。”清·酌元亭主人《照世杯·百和坊将无作有》:“算我年灾月厄,撞在他手里。”

年灾月晦niánzāiyuèhuì

晦:倒霉。人在一定时刻将遭受的某种灾难。清·张南庄《何典》第七回:“谁料那赶茶娘不知犯了甚么年灾月晦,忽然生起馋獠病来。”

年载

niánzǎi

①大约一年。出外年载方回。《晋书 武帝纪》迈德垂训,多历年载。②方言,年;年月。读了这些年载的书。

年长兄niánzhǎngxiōng

在“年兄”基础上,特指同榜中年龄较长者,或用于更正式的书面场合,如主考官对门生的称呼。在《儒林外史第七回》中,王进士称荀进士为“年长兄”主要是为了拉拢荀玫。王惠须发皓白,年纪比荀玫大很多。

年侄niánzhí

明清科举中式者对同年之子的称谓。《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再说有个陈濂御史,湖广籍贯,父亲与顾签事是同榜进士,以此顾签事叫他是年侄。”清·姚际恒《好古堂家藏书画记·董北苑潇湘图》:“思翁殁后,为中州袁伯应(袁可立子)所得。伯应名枢,乃思翁(董其昌)年侄。”清·顾炎武《生员论中》:“同榜之士谓之同年,同年之子谓之年侄。”

年壮气锐niánzhuàngqìruì

指年纪轻,气势旺盛。亦作“年少气盛”、“年盛气强”。

nián I.

指物体的附着性非常高。粘粥(粘稠的粥);踩在一些粘东西上;粘涎口涎;亦在方言中谓言语、举止不爽利,令人乏味);粘稠(浓厚而带粘性);粘粘涎涎(形容言语不简要)。II. zhān动词,指粘nián的东西互相连接或附着在别的东西上。粘连zhānlián:指纸 在温度、湿度和压力影响下粘在一起;粘竿(一种顶端涂粘质,用以捕鸟的竹竿);粘着(用胶质把物体固定在一起;亦指执着,不能超脱)。

粘花惹絮niánhuārěxù

粘:粘贴;惹:招引,挑逗。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淫乱。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明珠记·潜地窥春>》:“人前巧做出猜嫌计,正好粘花惹絮。”

粘吝缴绕niánlìnjiǎorào

粘:粘贴,胶合;吝:贪;缴绕:烦琐。形容下棋一味贪子纠缠,烦琐不堪。宋·李纲《与吕安老书》:“善棋者,觉一处少屈,则经营他处,率以取胜;不善棋者,黏吝缴绕,不肯暂舍,率以取败。”

粘皮着骨niánpízhuógǔ

粘:粘贴。比喻人固执呆板。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此理本常理,但异端说得粘皮着骨。”

nián

①粘连;胶合。黏,相着也。《说文》从黍,占声。字亦作粘。《苍颉篇》黏,合也。《礼记·乐记》则无黏滞之音矣。又如:黏贴(黏附张贴);黏带(黏连牵挂);黏补(修补);黏接(黏合连接)②贴近;接贴。如:黏天(贴近天,仿佛与天相连);黏空(耸入高空,仿佛与天相连)

黏吝缴绕

niánlìnjiǎorào

指胶着在一起,纠缠不休。宋·李纲《与吕安老书》:“善棋者,觉一处少屈,则经营他处,率以取胜;不善棋者,黏吝缴绕,不肯暂舍,率以取败。”

黏黏糊糊niánniánhúhú

指两者关系暧昧不清或办事粘连。她办事老是黏黏糊糊的。张洁《沉重的翅膀》:“小米粥熬得黏黏糊糊,郑子云有好久没吃过这小米粥了。”

黏皮带骨

niánpídàigǔ

比喻拖沓,不洒脱。宋·黄庭坚《钟离跋尾》:“此来更自知所作韵俗,下笔不浏离,如禅家黏皮带骨语。”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不过一字一句,对偶雕琢之工,而天真兴致,则未可与道,其高者失之捕风捉影,而卑者坐于黏皮带骨。”

黏皮着骨niánpízhegǔ

解释见“黏皮带骨”。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此理本常理,但异端说得黏皮着骨。”

nián

鲇鱼:头大嘴宽,尾圆而短,皮有黏质,无鳞,背部苍黑色,腹白色,上下颌有四根须。昼伏泥中,夜出活动。肉可食,鳔入药。

鲇鱼上竿

鲇鱼上竹

niányúshànggān

niányúshàngzhú

鲇鱼上竹竿。俗说鲇鱼能上竹竿,但鲇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以之比喻上升艰难。比喻本想前进反而后退。宋·欧阳修《归田录》:“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