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ān

①植物失去水分而萎缩:花蔫了。②精神不振,不活泼:他这几天蔫了。蔫头耷脑。③不声不响,悄悄:蔫不声。蔫溜儿。蔫儿拱。

蔫头耷脑

niāntóudānǎo

蔫:枯萎;耷:垂。没精打采的样子。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满银蔫头耷脑走出门坎后,惊讶地看见是他的小舅子,便把罗着的腰直了一下,脸上倒显出了几分羞愧的颜色。”王朔《我是你爸爸》:“马林生摇头,蔫头耷脑地对老同学说,‘实事求是地说,中等。’”

niān

用手指搓捏或拿东西:须。轻怕重。拈花弄月(玩赏花月);拈花弄柳(比喻玩弄女性);拈花惹草(比喻挑逗异性;淫乱)拈酸吃醋。宋 刘克庄《贺新郎 九日》:“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明 张岱《陶庵梦忆序》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

拈撮niāncuō用指头取物。《二刻拍案惊奇 卷二二》:“那些老小们看见银子落地,大家来抢……溜撒的拾了大块子,又来拈撮;迟夯的,将拾到手,又被眼快的先取了去。”

拈弓搭箭

niāngōngdājiàn

拈:用手指夹住。一手握弓,一手将箭放在弦上,准备发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张飞带住马,拈弓搭箭,回射马超。”清·无名氏《说唐》第八回:“叔宝此时拈弓搭箭,等候飞禽,那里有得来?”

拈断髭须niānduànzīxū

髭:嘴上边的胡子。频频搓转胡子,以致搓断了几根。形容写诗时反复推敲的情态。曾朴《孽海花》第35回:“因为这种拈断髭须的音调,在这个书斋里,不容易听到的。”

拈弓搭箭niāngōngdājiàn

拈:用手指夹住。一手握弓,一手将箭放在弦上,准备发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张飞带住马,拈弓搭箭,回射马超。”清·无名氏《说唐》第八回:“叔宝此时拈弓搭箭,等候飞禽,那里有得来?”

拈毫弄管niānháonòngguǎn

拿笔。借指写作或绘画。明·徐渭《女状元》第一折:“且喜这所在,涧谷幽深,林峦雅秀,森列于明窗净几之外,默助我拈毫弄管之神。”

拈花弄柳niānhuānòngliǔ

 比喻玩弄女人。元·高明《琵琶记·瞷询衷情》:“绿鬓仙郎,懒拈花弄柳,劝酒持觞,眉颦知有恨,何事苦相防?” 明·陈汝元《红莲债》第一折:“到不如拈花弄柳,讨个燕侣莺俦,管什么碎骨粉身,撞着牛头马面。”

拈花弄月niānhuānòngyuè

玩赏花月。明·周履靖《锦笺记·游杭》:“拈花弄月须乘少,问水寻山莫待迟。”清·袁枚《续新齐谐·麒麟喊冤》俄见苍圣带领宋儒上殿,有褒衣博冠手执《太极图》者,有闭目指心自称常惺惺者,有拈花弄月自称活泼泼地者。

拈花惹草niānhuārěcǎo

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1回:“他父亲给他娶了个媳妇,今年才二十二岁,也有几分人材,又兼生性轻薄,最喜拈花惹草,多浑虫又不理论。”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高山有好水,平地有好花,不免就有游山逛水、拈花惹草的闲人。”

拈花微笑niānhuāwēixiào

原为佛家语,比喻彻悟禅理。后比喻彼此心意一致。《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自家做来做去,原觉得口吻生花;他人看了又看,也必定拈花微笑:是亦缘也。

拈花一笑 niānhuāyīxiào

比喻心心相印、会心。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七佛 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清·李渔《奈何天·巧怖》伊为新至我,我是旧来伊,拈花一笑,心是口。

拈花摘草

拈花摘叶

niānhuāzhāicǎo

niānhuāzhāiyè

拈:用指取物;花、草:女子。比喻男性玩弄女性,嫖妓等。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倚翠偎红,拈花摘叶。”元·古杭才人《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二出:“拈花摘草,风流不让柳耆卿。”

拈华摘艳

拈花摘艳

niānhuázhāiyàn

指雕琢淫词艳句。明·宋濂《水云亭小稿 序》:“若夫拈花摘艳,劝淫蛊俗者之为,则当斥而弃之尔。”

拈斤播两niānjīnbōliǎng

犹言斤斤计较。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一折:“也不索昼夜思量心内想,也不索拈斤播两显耀我这英雄猛将。”钱钟书《钱钟书散文选》:“朋友的益处,不能这样拈斤播两的讲。”

拈阄niānjiū

从预先做好记号的纸卷或纸团中,随意拈取一个,来决定事情。《三国演义 第五十二回》孔明教拈阉,拈着的便去。又是子龙拈着。《红楼梦.第三七回》迎春道:“依我说,也不必随一人出题限韵,竟是拈阄公道。”也称为拔虎须、探阄、抓阄、抽签。

拈轻掇重niānqīngduōzhòng

 轻的重的都要拿。谓要干的活很多。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二折:“怎下的着他拈轻掇重,可便扫床也波叠被。”

拈轻怕重niānqīngpàzhòng

 拈:用手指拿东西。指接受工作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拈酸吃醋

拈酸泼醋

niānsuānchīcù

niānsuānpōcù

产生嫉妒情绪。多指在男女关系上。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5卷:“怎奈静真情性利害,比空照大不相同,极要拈酸吃醋。” 清·嬴宗季女《六月霜·蓉谪》:“则见那,娇惰的熏香闲坐,悍妒的拈酸泼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胡雪岩一定又会逗她拈酸吃醋,开开玩笑。”

拈韵niānyùn

①随意取用某一韵做诗,与“限韵”相对。《镜花缘 第五回》当其开时,凭栏拈韵,相顾把杯,不独蔼然可亲,真可把袂共话,亚似投契良朋,因此呼之为友。清 李渔《奈何天·逼嫁》:“拈韵做来的诗,不足取信,教他限个韵来。”②指韵律。清 余怀《板桥杂记·丽品》:“(寇湄)能度曲,善画兰,粗知拈韵,能吟诗。”

拈指niānzhǐ

犹弹指。形容时间短暂。《水浒传第二四回》拈指间,岁月如流,不觉雪晴,过了十数日。《水浒传第一○八回》:“拈指间,烘烘火起,烈烈烟生。”《水浒传第一一八回》:“时迁却把飞檐走壁、跳篱骗马的本事出来,这些石壁拈指爬过去了。”《西游记第十二回》光阴拈指,却当七日正会,玄奘又具表,请唐王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