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十月份第一次到澳洲我就注意到了很多英语公示语,它们给我的感觉比较陌生,尽管英语作为我的专业已经三十余年。我偶尔作一些记录,对它们的含义进行一番探讨。回国后,开始迎奥运了,因为2008年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北京城里开始对雷人英语标牌进行订正规范。上海2010年要举办世博会,那里也开始清理错误的英语标识,这就给了一个启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的英语公示语都应该走向正轨,这个工作面广量大,牵涉众多的行业。英语公示语是一种应用英语,有它约定俗成的方式,会英语的人凭着自己的知识翻译出来的英语标识很可能会出问题,因此我决定利用自己的优势到说英语国家大量收集原汁原味的英语标识,进行归类研究,形成一本工具性质的图书,便于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找参考使用。
2008年5月18日我们第二次踏上了去澳洲的行程,为照看孙子宋午阳,又在那边呆了整整一年。我带着英语公示语这个选题开始收集材料,采用抄写,拍摄相片,网上搜索等方法汇集各类英语标识,并进行初步分类。
2009年5月回国后,我在网上寻找到了国内几个省市的有关英语公示语的文件并和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的雷顺加编辑联系。雷原先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计算机英语的编辑,我们已经认识多年,但从来没有见过面。他对这个选题很感兴趣,愿意出版。2009年11月25日,社里签发了“约稿函”。我预先就决定等到了美国后再收集一些美国英语的公示语,因此要求出版社在“约稿函”里规定2010年6月底交稿。为了更加广泛地做好收集工作,我决定到加拿大一游,便于将三个国家的公示语进行对照比较。在拿到美国的探亲签证后,我们又向加拿大驻华使馆递交了签证申请,很快就获得了批准。
中国水电出版社的《英汉公示语》
2010年4月25日, 我们从徐州出发,到北京,然后乘坐美联航的航班。飞行11005公里,每小时最高时速为900公里,飞行高度10668米,机外最低气温为-580。经过白令海峡,从上面往下看,一片冰川。到了阿拉斯加,山上白雪皑皑,平原地上不时看到一片片白色,应该是一个个结了冰的湖泊。在美国中部时间4月26日下午五点到了芝加哥机场,开始和量量蕾蕾四个月的生活。
为了尽快完成收集整理英语公示语,2010年5月15日(周六)我们开始了美加东(America and east coast of Canada)的旅程。15日当天到Buffalo (水牛城),后住在Niagara Fall(尼加拉瀑布)附近。著名的尼(亚)加拉瀑布源自四大湖,上接伊利湖,下灌安大略河(Ontario River),落差99米,流入安大略湖(Ontario Lake)。瀑布在美国一边,河对面是加拿大。当晚我们到了瀑布旁边,初步领略了它的雄姿。
第二天(16日,周日)上午我们过境到加拿大,并且乘坐the maid of the mist(雾中仙子)游船来到瀑布的下面体验她的宏伟气魄,可谓雾气腾腾,惊天动地,震耳欲聋。中午时分来到Toronto(多伦多),登上了国家电视塔,号称世界第一高塔,将整个多伦多市一览无余。下午和王昕/莎莎见面,并住在多伦多。王昕是徐州财校的年轻教师,后到澳大利亚读研,接着两口子移民加拿大,住多伦多。
第三日(17日,周一) 清晨从多伦多出发直奔首都Ottawa (渥太华),看了国会山。上午9:00 乘坐游船游览了Lake Ontario东端尽头St. Lawrence River上的迷人旖旎的千岛景色,下午到Montreal(蒙特利尔/满可里),晚上赶到Quebec(魁北克)。
加拿大国会大厦 Parliament Hill
St. Lawrence河上千岛
第四日(5月18日,周二)参观皇家古堡,然后就向南到美国,晚上到了Boston (波士顿),与刘辉见面。刘辉,女,原是彭城大学的英语老师,1991年跟老公陪读到美国,如今在波士顿的一所大学里上班,这在第四十四篇曾经叙述过。我们已经阔别19年了。赴美陪读前,我们邀请她到我们小屋内说话,对开始读高中的宋量量的未来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那天我们在波士顿的一家旅馆里说话到深夜她方才离开。
第五日(19日,周三)重点是乘船游览了波士顿湾,遗憾的是天气不好。下午赶到纽约。第六日(20日,周四)在纽约市区游玩,重点是乘坐油轮,围绕曼哈顿半岛游览一周,从船上观赏自由女神的风姿,然后登上102层的Empire State Building(帝国大厦),看到了如林的摩天大楼。
纽约摩天大楼
乘着大巴看了被911恐怖袭击摧毁的世贸大厦的遗址,联合国大厦,经过华尔街,遗憾的是不能下车。当晚我们住到了Pennsylvania的Danville Inn 。第七日(21日,周五)上午八点出发,晚上回到芝加哥。
5月21日到家,到完成英语公示语的稿子还有40天的时间。回想一路,除了欣赏美景就是到处拍摄和抄录标牌英语,就连坐在大巴上也是目不转睛地一路寻找对我来说有些奇特的英语标识。40天的时间很是忙碌,整理归类,撰写具有指导性质的文章,探讨编排形式等。眼看到六月底任务不能完成,就连忙给雷顺加老师发信,请求宽松几天,并终于在七月五日将全稿发出。
彻底放松后,我就开始回味美加东的旅游经历,整理和处理相片。
回想参观惊天动地的尼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的时候,我们进门后见到有一处类似照相馆的地方专门给参观者照相,背景就是一块黑布,旁边还有人逗我们开心,以保证效果,弄得我们一头雾水。等我们从“雾中仙子”(maid of the mist)游船下来快要到出口时终于明白了被拍照的秘密。我们被叫去看一张相片,上边以大瀑布为背景,移花接木,把我们两个表情很不错的形象挪到了上边,还真有点诱惑,掏腰包的游客不下少数,要价25加元或美金,一口价,没得商量。如此昂贵,我们当然挡住,同时脑子里蹦出了一个想法,即,一定有一种处理相片的软件,专长“移花接木”,何不回家学习一番呢!于是乎,凡见到美丽景色或漂亮建筑我就把它们拍摄下来,回家学习做“拼接”不就有了素材了吗。
旅游结束回到家中,询问量量何软件可以如此处理相片,他告知为“Photoshop”,并从孟蕾的电脑里把这个软件拷贝给我。我初步感觉了一下,使用Phtoshop套索工具把照片中的某一片图像抠下来还真不是一件易事,套索不听使唤,外加我在忙于“公示语”稿件,心神不定;网上的Photoshop教程看了几个单元就不显示了,只好停止了学习。
7月5日以后有时间了,我设法重新在网上寻找Photoshop的合适的版本,找到相应的教程。版本为Photoshop CS4,但是教程内容讲解的是“新增功能”,我只好再寻求“套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并根据提示设计各项参数,最后发现所选部分与背景对比度高的使用磁性套索最为方便。我终于成功地套住了我们的形象,抠了下来,并将其粘帖到了一路上的风景照之中,觉得很有成就感,瞧瞧吧!
尼加拉瀑布
纽约联合国大厦
纽约的102层的帝国大厦
最后这一张的背景是纽约的102层的帝国大厦,我们上到了86层,鸟瞰了曼哈顿半岛上的状如树林般的摩天大楼。这张帝国大厦的图片是从网上下载的,采用“移花接木”法,把抠下来的我们两移植到了上边。
2012年1月10日于芝加哥
2012年4月22日校对于芝加哥
2019年1月2日二校于风华园
2023年8月8日上传于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