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26日晚7点我们带着宋午阳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第二日墨尔本时间上午730到达澳洲。此次十小时航程对于我们来说激动不起来了。困难不少,怎么放松也兴奋不起来。就在我们准备出发前10天,张美兰为到澳洲探亲购物骑车回家时摔下来了,手腕弄成轻微骨折,打了石膏。行李不少,飞机晚点,外加宋午阳只有三周岁,晚上在飞机上不习惯,睡不着,闹人,几乎折腾了一夜。尽管有点小不顺利,到了这个南半球的国家还是有点新鲜感的。

宋力和徐丽在Boxhill附近租了一个三室两厅加书房的房子,有独立的院子。为了减轻房租的压力,让两个中国留学生住了进来,各人占了一间,剩下一间让我们睡,力和丽睡在客厅里。Boxhill是一个华人比较集中的地方,满街是标有汉字的各类商店和餐馆,不会英语照样可以生活。


Boxhill老百姓住房.jpeg

                            Boxhill 百姓住房

墨尔本的租房餐厅.jpg Boxhill租房餐厅里

到了一个说英语的国度,我就开始寻找我可以做的题目。想教汉语,这是不可能的。中文学校的老师必须持有澳洲本地的教学证书。想揽点翻译活也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要翻译也要有证书方可做广告。想挣澳元是不可能的了,我的活计还是在中国。

在澳大利亚网络电台没有任何封锁,我可以打开VOA(美国之音)和BBC(英国广播公司)的网页,可以下载音频新闻,听不懂还有文字对照,这是练习英语听力的绝佳手段。记得在郑集中学的时候偶尔听到收音机里播放美国之音的特别英语节目,即慢速英语,有很多听不懂,收起来不方便,更不可能找到文字资料。现在好了,下载后可以在方便的时候重复播放,实在听不懂,可以看看文字材料。我就下决心天天下载,天天练习,不久就把慢速英语广播几乎全部都能听明白了。接着我就开始下载一些正常速度的新闻和评论之类音频材料。这样练习英语听力超过了大学课堂,完全体现个性化的教学原则。此时国内传来了中考和高考要增加听力习题,四六级考试的听力测试的比例将大幅度提高至35%。我觉得mp3播放器已经普及,只要能给学生提供听力资料,让学生自己抽空坚持训练,听力水平一定可以提高很快。这样我就在网上采集各类考试的听力试题:中考的、高考的、专科考试的、四级考试的、六级考试的、甚至还下载了一些托福(TOEFL)的听力题目。

在说英语国家看到了很多英语标牌,很多表达法出乎我的意外,我开始记录和拍摄一些标牌英语,读懂它们的意思,并进行归类整理,心想着将来能否出版一本标牌英语的工具书籍。

一次到一家基督教会开办的二手市场看看有没有我们想要的东西。很多东西是教友们捐给教会的,作为二手货卖出,为教会集聚些资金。我看到一本所谓的二手书,一点阅读的痕迹都没有,作者1998年完成,2000年出版的,封面的内容提要是有关血糖控制,体重减少,和糖尿病防治保护心脏的,正好是我所关心的健康问题。两个澳元买下,仔细地读了起来。尽管是属于医药和营养方面的内容,有一定的专业性,我把它读懂了。当时就做起一个梦来,将来能否编写一本营养方面的英语教程呢?

另外我还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根据澳大利亚的官方移民网站提供的信息,我全面熟悉了一下有关留学移民申请过程和材料准备的有关事项,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帮助别人处理这方面的事情,开办一个留学和移民中介也不在话下。

以上就是在澳洲一年脑子中考虑的可以做的事情,可谓雄心勃勃。

经过筛选,我觉得还是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考虑把英语听力材料印刷出来销售,配以mp3的音频文件,其余事情待以后考虑。

回到风华园我就开始着手整理听力文字和音频文件,联系印刷厂,利用稿费进行一次比较大一点的投资:中考听力,高考听力,专科英语听力,四级考试听力各印3000册,六级听力印了1000册,另外还在小印刷机上加印了少量VOABBC的听力材料。我还找人花钱创建了一个听力网站,把全部MP3音频文件传上去,便于购买我的材料的读者能够下载。为了对音频文件进行编辑,我花费很大精力学习Cooledit软件,学会了转换音频文件的格式,能够对其进行剪辑,插入,删除等等,这是数字音频的优势。想当年,要考查学生的听力十分困难,对磁带没有法子编辑,有了Cooledit就可以随心所欲了。

我开始推销听力材料。首先想到是从网上推销,接着找老师帮助宣传,自己亲自到矿大门口散发网址,联系认识的老师组织学生集体使用等等。依靠熟人高考听力出售的最多,其余的销售有限,我也搞的十分疲劳,看起来并非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一直拖到20101121日周日我们终于把地下室所有的没有卖掉的书籍全部拉到废品收购站给卖了,总共3200斤,¥2250,支付50元的运费,得¥2200整。从经济角度考量,几乎没赚也没折,白忙了一番。我自我解嘲,写书印书卖书如同跳高比赛,最后非以失败告终方可彻底停下来。

回想一下写书印书和卖书的过程:1994年开始和李世华老师写了第一本书“高考英语词汇用法词典”,由矿大李洪涛老师联系国防出版社于19951月出版,要求我们报销3000册,把我们逼上了卖书的行当,一干就是十三年,20085月份第二次去澳洲之前收回了最后的两笔书款,就再也卖不动了。说“卖不动”包含两层意思:第一、由于材料泛滥,各校加强管理,通过老师销售变得很是困难;第二、我们确实老了,印书卖书还是需要消耗精力和体力的,印不动了,卖不动了。不死心是不行的,前面说的就跟跳高比赛那样,最后以失败告终。不彻底失败,还想延续,只有彻底失败了,方可下定决心洗手不干,此事才算结束。我回归到了一个正常作者的身份,只写书,出书,不印书更不卖书了。世上万物有生有灭,千里搭长蓬,没有不散的宴席。印书让我学习了方正排版系统,卖书让我接触了大量的师生,也让我获取了一定的收入,支持了家庭,支持了我的科研活动和旅游生活。要谢谢印书和卖书,不这样做我是不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作者的。

 

   2011928日于徐州

   2012330日校对于芝加哥

    20181230日第二次校对于徐州风华园

   2023年8月8日上传于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