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写到我是1972年的秋季开学,即九月份到了马坡中学的。林彪集团刚垮台,文革派四人帮(毛夫人江青、上海帮王洪文、张春桥和姚文元)还在台上,文化革命还在继续,运动一个接着一个。开始是批林批孔,后来是学习小靳庄(江青抓的典型),唱样板戏。我对这些东西已经毫无兴趣,可以说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了,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学和教学中去。1976年四人帮被逮,逐渐恢复秩序。1977年上半年铜山县文教局下发通知要召开一次全县教师经验交流会,要求各校推荐优秀教师,写出材料上报。杨传武主任觉得我五年来工作很有起色,又能动笔写东西,要我把这五年的工作总结一下,写成材料上报。一晃五年了,我也想书面归纳一下。当时写材料不能离开毛泽东的教导。我对毛的两本哲学本子读过不少遍数,一是《实践论》,二是《矛盾论》,我就用毛的哲学思想对我的工作进行总结,主题是使用辩证法,兼顾方方面面,把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材料上报后不久,杨传武主任就带回来了好消息,说几个审稿人一致认为我的总结很有水平,决定推荐为大会发言人。辛苦工作学习五年,总算被肯定了,我和张美兰都十分高兴。首先我参加了全县优秀教师代表大会,是大会的发言人之一,接着被推荐为出席徐州地区的优秀教师代表大会的代表。

那年我们的第二个儿子在622日(阴历525日)出生,到9月份才给取名。把弟兄俩的名字连成一个词语吧。我觉得我们正是精力充沛的年纪,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坚信天道酬勤的箴言,一份辛劳一分收获。因此就决定把老大的“立”字改成“力”,给老二取名“量”,合起来就是“力量”,希望他们将来通过辛勤的劳动成为具有一定实力的人。

力量和表妹于晨霞.jpeg

力量和表妹于晨霞

随着社会秩序的恢复,学校的教学逐渐走向正规,英语学科的教学开始有人过问了,学生中也有人对英语发生了兴趣,我们两口子的周围出现了一些英语爱好者。1978年下半年我们接到了县文教局的一个通知即将举行一次全县高一年级的英语比赛。我和张美兰决定把几个英语迷组织起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小组辅导。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共同点是教师必须给学生设计合适的台阶,牵着学生的手步步登高;或者给学生提出一个目标,让学生蹦一蹦就能够得着。台阶或目标太高,学习者会觉得疲劳而丧失兴趣,因此教师的每堂课的教案主要是要在这方面下功夫。英语教学的特殊性是在于比别的学科更注重重复。语言学习的方法说到底是重复,只有通过很多遍的重复才能够掌握。重复不能千篇一律,否则会让学生觉得单调无聊,必须动脑筋改变重复的方法。学生的学习劲头不时地会有起伏,教师不能光顾教书,要和被教育对象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心理,给他们鼓劲,帮助他们不断产生新的学习动力,尤其是对那些还没有成人的中学生。另外教师还得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英语的教与学都是很困难的,我难,别人也难,我们学校难,别的学校也难,胜利属于那些能够耐心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师生。我和张美兰从这些方面入手,脚踏实地工作,努力争取竞赛的好成绩。比赛结果出来了,把杨传武主任乐开了嘴。我们的总分全县第一,个人第一名是董凡英,她获得了一等奖;姜礼舜(男)二等奖;王兆英(女)三等奖。恢复高考后,姜、董和王三人先后进入高校学习英语专业。我们退休的时候,他们分别是铜山县郑集中学(省重点)、铜山中学和徐州市第31中的英语学科的带头人了。

那个时候教师辅导学生参加比赛出了成绩县里没有任何奖励,也没有任何的辅导费用,我们不得不做到了完全奉献。县里奖励给马坡中学的东西不少,我记得有音响,放映机等,学校对我们两个辅导老师也没有任何的褒奖,即使这样,还有人说三道四,认为杨传武主任偏向我们,这是后话,我会在“生涯”全文的最后部分,总结五味人生时详尽讲述。

英语竞赛取得的成绩让我们在铜山县英语教学界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他们对我们两个非英语科班改变了看法,为恢复高考后调入省重点铜山县郑集中学做了一点准备。

 

     20081116日星期日于墨尔本

     201229日校对于芝加哥

     2023年8月4日上传于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