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赠送的财物,亦泛指财物:赂之甚厚。“货赂将甚厚”。谀文丰赂。东汉 班固《苏武传》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②用财物买通公职人员:贿赂。讨好。汉 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以赂秦。宋 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赂器

lùqì

指受贿得来的器物。《左传·桓公二年》:“今灭德立违,而寘其赂器於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

赂遗

lùyí/lùwèi

①以财物赠送或买通他人。《史记 孝文本纪》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觉,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以愧其心,弗下吏。《史记·匈奴列传》:“遣中郎将苏武厚币赂遗单于。单于益骄,礼甚倨,非所望也。”《隋书 帝纪卷二高祖杨坚下》又往往潜令人赂遗令史府史,有受者必死,无所宽贷。唐 蒋防《霍小玉传》:“虽生之书题竟絶,而玉之想望不移,赂遗亲知,使通消息。”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独有黄子介,夙与同门学,亦名士之坎坷者,王留之甚久,时与祕语,赂遗甚厚。”《资治通鉴 汉纪五》 赵佗因此以兵威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资治通鉴 唐纪六》(李)建成与(元吉曲意事诸妃嫔,谄谀赂遗,无所不至,以求媚于上。②赠送或买通他人的财物。中性词。赂遗厚薄。《汉书·匈奴传下》:“单于知已无可奈何,又多得赂遗,即遣弟右贤王舆奉马牛随将率入谢。”《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刘)璋然之,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前后赂遗以巨亿计。《资治通鉴 唐纪八十一》朱全忠留魏半岁,罗绍威供亿,所杀牛羊豕近七十万,资粮称是,所赂遗又近百万。《新五代史·唐臣传·郭崇韬》:“崇韜素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外国·奉使被议》:“尽发其受将领赂遗……追没其参貂等物。”《聊斋志异 胡四娘》临别,李氏、三娘赂遗优厚

lù I

古代的一种大车。辂车(天子的乘车);辂马(天子乘车之驾马);辂车衮冕(大车与礼服)。《续资治通鉴 宋纪七十五》己丑,详定礼文所言:“请自今乘辂不执圭,及乘大辇亦不执。”《续资治通鉴 元纪三十七》(至正二十六年四月)乙卯,吴王(朱元璋)以玉辂太侈,定用木辂。甲子(907年3月18日朱文登基),张文蔚、杨涉乘辂自上源驿从册室,诸司各备仪卫卤簿前导,百官从其后,至金祥殿前陈之。II.古代车辕上用来挽车的横木。《汉书.娄敬传》敬脱挽辂。III.yà通"迓"。迎上前去。《左传.僖公十五年》梁由靡御韩简,虢射为右,辂秦伯,将止之。杜预注:“辂,迎也;止,获也。”参见“王辂”。

辂车

lùchē

天子的乘车。《国语·晋语七》:“輅车十五乘。”《旧唐书·刘子玄传》:“至如陵庙巡謁,王公册命,则盛服冠履,乘彼輅车。” 明 朱鼎《玉镜台记·击帻》:“輅车卤簿,教坊乐器,八寳九鼎,异器奇珍,不知其数。” 《资治通鉴 周记四》赐乐毅妻以后服,赐其子以公子之服;辂车乘马,后属百崐两,遣国相奉而致之乐毅,立乐毅为齐王。

山崖矹wù:山崖。音义通嵂。《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山则盤纡岪郁,隆崇嵂崒。或作峍。参见“崛峍juélù”

lù I.

①地名。安徽省六安市。《汉书》 :“当阳君英布为九江王,都六。”②姓。II.参见liù。

①甪直lùzhí,地名,在江苏苏州市吴中区的一个镇。②甪堰lùyàn,地名,在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