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 | lǔ I. | 油葫芦yóuhúlú/yóuhúlǔ:昆虫,像蟋蟀,稍大,雄虫的翅能互相摩擦发声。II. 参见lú。 |
芦稷 | lǔjì | 甜高粱秆子,南通人叫作芦稷,亦正式学名。 |
鲁 | lǔ | ①愚拙,蠢笨:愚鲁。粗鲁。鲁莽。②任性、率真。《论语·先进篇》柴也愚,参(曾参)也鲁,师(颛孙师)也辟,由(仲由)也喭。案:意为“参呀他也任性。”何晏集解:“孔曰:‘鲁,钝也。”清全祖望《吕语集粹序》:“言先生少时甚鲁,读书不能成诵。”《礼记·檀弓》容居,鲁人也。案:鲁人,任性率真之人,即所谓的“鲁直之人”。 ③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西南部。④中国山东省的别称。⑤姓。 |
鲁殿灵光 | lǔdiànlíngguāng | 灵光:汉代殿名。比喻仅存的有声望的人或事物。《花月痕第三十五回》访襄阳之耆旧,拜鲁殿之灵光,门外屦常满。柳亚子《六月一日初谒白石老人……》:“缶庐不作茫夫逝,鲁殿灵光白石翁。”季羡林《幽径悲剧》:“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 |
鲁钝 | lǔdùn | 粗率,迟钝。《镜花缘第十六回》小子幼而失学,兼之质性鲁钝,虽屡次观光,奈学问浅薄,至今年已八旬,仍是一领青衫。 |
鲁缟 | lǔgǎo | 古代鲁地出产的一种白色生绢。以薄细著称。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
鲁夯 鲁笨 | lǔhāng lǔbèn | 粗鲁笨拙。《西游记第八八回》那八戒一生是个鲁夯的人,他见了钉钯,那里与他叙甚么情节,跑上去拿下来,轮在手中,现了本相,丢了解数,望妖精劈脸就筑。 |
鲁莽灭裂 | lǔmǎngmièliè | 形容行动粗鲁莽撞,做事草率,不负责任。《庄子·则阳》:“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严复《道学外传》惟时文之义理格律乃能入细,凡文之不从时文出者,尽鲁莽灭裂耳。 |
鲁男子 鲁子 | lǔnánzǐ | 春秋时鲁国人颜叔子,传说他洁身自好,不贪恋女色,有坐怀不乱之誉。《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直饶封陟不生心,便是鲁男须动念。《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侍郎大惊道:“此柳下惠,鲁男子之事,我辈所难,不道椽吏之中,却有此等仁人君子,不可埋没了他。” |
鲁阳回日 鲁阳挥戈 | lǔyánghuírì lǔyánghuīgē | 《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之,日为之反三舍。”后以“鲁阳挥戈”、“鲁阳回日”谓力挽危局。晋·左思《吴都赋》:“鲁阳挥戈而高麾。”刘逵注:“故追述鲁阳回日之意,而将转西日于中盛之时,以适己之盛观也。”唐·白居易《礼部试策第四道》至乃邹衍吹律而寒谷暖,鲁阳挥戈而暮景回……不测此何故也。 |
鲁鱼帝虎 | lǔyúdìhǔ | 指文字传抄错误。晋 葛洪《抱朴子》:“谚云:‘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清·阮葵生《茶余客话》第14卷:“较之西域元文,已经三易。其中舛讹,不但鲁鱼帝虎而已。” |
鲁鱼亥豕 | lǔyúhàishǐ | 鲁字和鱼字、亥字和豕字在篆文中字形很相似;容易写错。把“鲁”字写成“鱼”字;把“亥”字写成“豕”字。比喻文字传抄的错误。这本书鲁鱼亥豕的例子极多。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
鲁直 | lǔzhí | 黄庭坚(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鲁直,乳名绳权,号清风阁、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黔安居士、八桂老人,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豫章先生。明·魏学洢《核舟记》: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
橹 | lǔ | ①使船前进的工具,比桨长而大,安在船尾或船旁,用人摇。②大盾牌。西汉 贾谊《过秦论》: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
氇 | lǔ | 氆氇pǔlu:藏族地区出产的一种羊毛织品,可做床毯、衣服等。 |
镥 | lǔ | 金属元素,符号Lu(lutetium)。是一种稀土元素。银白色,质软。用于核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