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乔木或灌木,果实是普通水果,品种很多:梨膏。广梨。鸭梨。

梨花

líhuā

①梨树的花,一般为纯白色。南朝梁 萧子显《燕歌行》:“洛阳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细如茵。”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宋 周邦彦《兰陵王 柳》:“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宋 万俟咏《三台 清明应制》:“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宋 王雱《眼儿媚 杨柳丝丝弄轻柔》:“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宋 李重元《忆王孙》:“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宋 史达祖《绮罗香 咏春雨》:“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明 高启《饮陈山人园次能翁韵》:“桃花棃花已狼籍,躑躅花开如火炎。”②一种较小的酒杯名。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回仙》:“陆元光回仙録云:‘…… 回公曰:饮器中,惟鐘鼎为大,屈巵、螺杯次之,而棃花、蕉叶最小。’”③指梨花枪法。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一章》:“你到老营去住几天,请刘芳亮将爷指点指点,去掉花枪,回到梨花正宗。”自注:“梨花,即梨花枪,亦即杨家枪法。”⑤指梨花大鼓。

梨花带雨

líhuādàiyǔ

象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唐 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回:纣王定睛观看,见妲己乌云叠鬓,杏脸桃腮,浅淡春山,娇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带雨。

梨栗/棃栗

lílì

①梨树与栗树。②指梨子与栗子。唐 李白《行路难诗之二》:“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赌梨栗。”

梨眉艾发

líméiàifā

眉发俱白。形容年高。清·檗子《聊斋志异侠女篇弹词》:“其子后来镜下芙蓉人及第,祖母尚梨眉艾发寿而康。”

梨园

líyuán

①因唐玄宗时于梨园教习艺人,后以“梨园”泛指戏班或演戏之所。唐 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唐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诗序》:“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舞女,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二》(安)禄山入新第,置酒,乞降墨敕请宰相至第。是日,上(玄宗李隆基)欲于楼下击,遽为罢戏,命宰相赴之。日遣诸杨与之选胜游宴,侑以梨园教坊乐。宋 欧阳澈《玉楼春词》:“兴来笑把朱絃促。切切含情声断续。曲中依约断人肠,除却梨园无此曲。”明 谢谠《四喜记·衣锦团圆》:“文编‘四喜’成何用,但梨园新添一种,付与知音一笑中。”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六篇》:“时诸伶已脱梨园,乃‘当着众名士之前’,熔化釵鈿,焚弃衣裙。”②指戏曲演唱。《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在下姓鲍,舍下住在水西门,原是梨园行业。”清 吴兰修《黄竹子传》:“张故业梨园,饮以薰,寝以檀,语笑於羣艳。”③“梨园弟子”的省称。指戏曲演员。

梨园弟子

梨园子弟

líyuándìzǐ

líyuánzǐdì

①唐玄宗时梨园宫廷歌舞艺人的统称。唐 王昌龄《殿前曲之二》:“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唐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唐 孟迟《过骊山诗》:“霓裳一曲千门锁,白尽梨园弟子头。”唐 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元 白朴《梧桐雨楔子》:“高力士,你快传旨排宴,梨园子弟奏乐,寡人消遣咱。”《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玄宗天子移植於沉香亭前,与杨贵妃娘娘赏玩,詔梨园子弟奏乐。”②唐以后泛指戏曲演员。元《月照庭·问花套曲》:“铅华满树添粧次,远胜梨园弟子。”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倩霞》:“藩府多梨园子弟,皆极一时之选,有贴旦名珍儿者,尤姣媚。”

梨枣lízǎo

①梨和枣两种水果。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凡遣兵役,握手送离,或齎梨枣饼饵,人人赠别。②古代印书的木刻板,多用梨木或枣木刻成,所以称雕版印刷的版为梨枣。付之梨枣。同“付梓”。《镜花缘 第一百回》何不以此一百回先付梨枣,再撰续编,使四海知音以先睹其半为快耶?

古同“”。

蛤蜊gélí。蜊黄(海石上生长的贝类)

①耕地的农具:犁杖。犁铧。犁头。木犁。②用犁耕地:犁地。犁庭扫闾(喻彻底摧毁敌巢。亦称“犁庭扫穴”)。③古通“罹”。 《庄子·山木》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于人之心。

犁牛

lí’niú

昆虫类,是一种黑色的甲虫,外壳比较硬,有翅翼,生活在土里表层。在春天的每年二月三月田间活动,行动比较慢。在中国在节气上,有这样的说法: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抬头望柳,七九八九犁牛遍地走。在这句谚语上,常被人误解为种地耕种的牛。②耕牛。《论语·雍也》:“犁中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聊斋志异 柳生》柳曰:“不然。犁牛尚有子,何害?”

犁牛骍角

líniúxīngjiǎo

解释见“犁生骍角”。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清·俞樾《茶香案续钞·犁牛之子》:“故孔子有犁牛骍角之喻,以其字为戏耳。”

犁牛之子

líniúzhīzǐ

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犁然

rán

①犹释然。自得貌。陈鼓应今注引焦竑曰:犂然,如犂田者,其土释然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七》朕(宋孝宗)览张焘所奏,犁然有契于衷,已令侍从、台谏集于都堂。②明察,明辨貌。清 侯方域《赠丁掾序》我徐公至则洁清而威严,犁然不可欺。

犁生骍角

líshēngxīngjiǎo

指杂色牛生纯赤色、角周正的小牛。比喻劣父生贤明的儿女。《论语·雍也》: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邢昺疏:杂文曰犁。骍,纯赤色也。角者,角周正也。舍,弃也。诸,之也。仲弓父贱人而行不善,故孔子称谓仲弓,……言仲弓父虽不善,不害于子之美也。·冯梦龙《智囊补·术智·司马相如》文君为之女,真可谓犁生骍角矣。

犁庭扫闾

lítíngsǎolǚ

犁平他的庭院,扫荡他的村庄。比喻彻底摧毁敌方。庭:庭院。扫:扫荡。闾:里巷的门。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下》: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

犁庭扫穴

lítíngsǎoxué

犁平敌人的大本营,扫荡他的巢穴,比喻彻底摧毁敌方。班固汉书·匈奴传下》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二》诚使朝廷施设得宜,元气充实,则犁庭扫穴,在反掌间耳,何荆襄之足虑!柳亚子《车中感赋》诗:指日新都传捷报,犁庭扫穴缚元凶。陈毅《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诗:雄师百万下江东,辞庙仓皇是蒋凶。丧尽人心终不悔,犁庭扫穴事最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