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玻:见“”。②琉:见“”。

江:水名,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亦称“漓水”。②(

灕江

用竹、苇、树枝等编成的围墙屏障:篱笆(“”读轻声)。樊篱。篱落。篱墙。篱栅。篱障。宋 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篱牢犬不入

líláoquǎnbùrù

喻防备严密,则坏人没法钻空子。水浒传 第二四回我哥哥为人质朴,全靠嫂嫂做主看覷他。常言道:表壮不如里壮。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烦恼做甚么?岂不闻古人言:篱牢犬不入。

篱落

líluò

①篱笆。村庄篱落。唐 柳宗元《田家》诗之二: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宋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其二十五》:“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宋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宋 姜夔《齐天乐 蟋蟀》:“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四》然邕之戍兵不满千人,所恃以为篱落者。 叶绍翁《夜书所见》:“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第三十七回》老夫在小婿家观《梁父吟》,记得这一篇;适过小桥,偶见篱落间梅花,故感而诵之。不期被尊客所闻。明 王守仁《瘗旅文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②喻外蕃,屏障。汉 荀悦《汉纪·文帝纪下》要害之处,通山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为中国造篱落。

篱门

límén

竹篱的门。常借指隐居的茅舍。《南史·萧眎素传》:“独居屏事,非亲戚不得至其篱门。”《宋史·隐逸传中·杜生》:“所居去县三十里,有屋两间,与其子并居,前有空地丈餘,即为篱门,生不出门者三十年。”宋 陆游有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清 顾炎武《摄山诗》:“一入篱门人世别,几人能不拜萧公。”

篱栅

lízhà

篱笆和栅栏。清 施闰章《过湖北山家诗》:“呼鸡过篱栅,行酒尽儿孙。老矣吾将隐,前峰恰对门。”

红藻的一种,生长在海湾浅水中,可用来制造琼脂,也叫“龙须菜”;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淮南子·秦族训》蘺先稻熟,而农夫薅之者,不以小利害大获。《注》蘺,水稗也。《离骚》又况揭车与江蘺。叶上华字。

古代妇女出嫁时所系的佩巾。女子嫁前,母亲把佩巾结在女儿身上,称结褵。后成为一种装饰。《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缡,九十其仪。”毛传:“母戒女,施巾结缡。”参见“结缡”

①薄酒也。《说文》从酉,离声。《史记·屈原列传》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七》又,酒多醨,簿不可饮,至课民婚葬,量户大小令酤。醨薄(人情的淡薄);情醨(交情不深厚,薄情)。②浅薄:其传者醨,其继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