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0年(始皇37年),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今河北广宗)。秦始皇死后,管理乘舆的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认为,若让长子扶苏登基,这对他们十分不利。长子扶苏,亦称公子扶苏,具有政治远见,秦始皇对其给予厚望。但扶苏倾向儒家,反对焚书坑儒等严峻政策,当面顶撞过老子,触怒了始皇,始皇把他派到上郡监督蒙恬军队,协助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十八子胡亥就在随行队伍中,赵高是他的老师。赵高和李斯伪造诏书让胡亥登基,同时,还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让他们自杀,不得违抗。在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
为了继续欺骗臣民,车队不敢捷径返回,而是摆出继续出巡的架势,绕道回到咸阳。由于暑天高温,秦始皇的尸体已经腐烂发臭。为遮人耳目,胡亥一行命人买了许多咸鱼装在车上,咸鱼的味道掩盖了尸体的腐臭味,迷惑了大家。到了咸阳后,胡亥继位,是为秦二世。赵高任郎中令(负责守卫宫殿门户),李斯依旧做丞相,但是朝廷的大权实际上落到了赵高手中。赵高阴谋得逞以后,开始对身边的人下毒手。他布下陷阱,把李斯逐步逼上死路。李斯发觉赵高阴谋后,就上书告发赵高。秦二世胡亥不仅偏袒赵高,并且将李斯治罪,将李斯腰斩于咸阳,赵高升任丞相。相传赵高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意赵高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它形容一个人大权在握到了是非不分,颠倒黑白的地步。
请看赵高指鹿为马的图片
始皇死后,秦二世继续阿房宫工程,继续发民远戍,徭役征发的对象进一步扩大,农民的困苦达到极点,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一触即发。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一队开赴渔阳(今北京密云)的戍卒九百人,遇雨停留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县境),不能如期赶到渔阳戍地。秦法规定“失期当斩”,戍卒们面临着死刑的威胁。于是,在陈胜、吴广的领导下,在大泽乡举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旗帜。陈胜,吴广杀死了押送他们的秦尉,率领戍卒,用已被赐死的秦公子扶苏和已故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农民反秦。附近农民斩木揭竿纷纷参加起义。陈胜缺乏经验,称王建国,他的部下向他学习,也开始争相称王,不久就形成分裂局面,不可收拾,起义只有半年就失败了,但是反秦的浪潮却被他激起,继续不断地冲击秦朝的统治。
陈胜吴广起义的大泽乡位于徐州南邻的安徽宿县
陈胜起义后,旧楚名将项燕的儿子项梁和项梁侄子项羽在吴(今江苏苏州)杀掉秦会稽郡守,起兵响应。不久项梁率领八千子弟兵渡到江北,队伍扩大到六七万人,连战获胜。原沛县亭长刘邦和一部分刑徒逃亡山泽,也袭击沛令起事,归入项梁军中。项梁听从老者范增之言,汲取陈胜的教训,自称武信君不称王,而是寻找楚王的子孙拜为楚王,以服众心。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在民间牧羊,项梁找到后将他立为第二个楚怀王,在盱眙(今江苏盱眙县)重立楚国(史记: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巨鹿之战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九月秦军上将军章邯打败并杀死楚地反秦义军首领项梁后,认为楚地已不足忧惧,于是渡过黄河,汇合前来增援的王离的军队20万一起攻打赵国,大败赵军。《史记·项羽本纪》:“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巨鹿城。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陈馀为将,将卒数万人而军巨鹿之北,此所谓河北之军也。”意思是说:这时候,赵歇为王,陈余为大将,张耳为国相,都逃进了巨/钜鹿城(今邢台市平乡县)。章邯命令王离和涉间包围钜鹿,自己的军队驻扎在钜鹿南边,筑起两边有墙的甬道给他们输送粮草。陈余作为赵国的大将,率领几万名士卒驻扎在钜鹿北边,这就是所谓的河北军。
无奈之下赵王派使者向楚怀王以及各国诸侯求援。当时秦军十分强大,救赵诸军驻扎在巨鹿城北,陈馀曾派陈泽率五千人先去试试秦军的力量,到了那里就全军覆没了,自此,诸侯联军没有人敢去迎战。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后九月(闰月),楚怀王的阵营分兵两路,一路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后成为项羽的主要谋士)为末将,率军数万北上以解巨鹿之困;另一路以刘邦为主帅,进攻关中。
楚国援赵大军进至安阳后,宋义想等到秦赵两败俱伤后楚军再收渔人之利,故逗留46天不前进。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8年)十一月,项羽痛斥宋义并在清晨拜揖时乘机割下他的脑袋。(《史记》: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楚怀王遂封项羽为上将军,并令英布和蒲将军两支楚军也归其指挥。
项羽率楚军到达巨鹿县南的黄河,立刻派遣英布和蒲将军率两万义军渡过河,援救巨鹿。二将渡河后初战小胜,赵将陈余又催促进兵。接着,项羽率领全军渡过黄河,命令全军破釜沉舟,烧掉房屋帐篷,只带三日粮,以示不胜则死的决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击败章邯部保护甬道的秦军,断绝王离部的粮道,包围了王离军队。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把王离的军队包围起来,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越战越勇。经过九次激烈战斗终于打退章邯,活捉了王离,杀死了秦将苏角,秦将涉间举火自焚,其他的秦军将士有被杀的,也有逃走的,围困巨鹿的秦军就这样瓦解了。
请看巨鹿之战的地图
章邯派人来求见项羽,想订和约。项羽召集军官们商议说:“部队粮草不多,我想答应他们来订约。”军官们都说:“好。”项羽就和章邯约好日期在洹水南岸的殷墟上会晤。订完了盟约,章邯禁不住流下眼泪,向项羽述说了赵高的种种劣行。项羽封章邯为雍王,安置在项羽的军中。任命司马欣为上将军,统率秦军担当先头部队,巨鹿之战结束。
与项羽北上救赵、俘虏王离、迫降章邯的同时,刘邦趁秦军主力被牵制在河北,也乘虚自率一军向西进发,首先进入关中。于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突破武关,十月进入咸阳,位四十六天的秦三世,后称秦王子婴出降,秦朝灭亡。秦朝从统一六国到灭亡,只有15年国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