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 jié I. | ①系(jì),绾(wǎn):结网。结绳。结扎。连结。编结,唐 李白《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明 方孝孺《深虑论》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②条状物打成的疙瘩:打结。蝴蝶结。郁结。唐 韦应物《送杨氏女诗》:“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③聚,合:结晶。结识。结盟。结交。结集。结合。结党营私。④收束,完了(liǎo):结账。结局。结案。结果。结论。归根结底。⑤一种保证负责的字据:具结。⑥囿结,束缚。《庄子·大宗师》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II.jiē植物长果实:开花结果。结实。结巴。III.jì通髻。发髻。 |
结拜 | jiébài | 非亲属关系的人因感情深厚或有共同目的而相约为兄弟姐妹,认干亲。《西游记第八三回》此是结拜之恩女,非我同胞之亲妹也。 |
结不解缘 | jiébùjiěyuán | 形容男女热恋,不能分开。也指两者有不可分开的缘分。《古诗十九首》:“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
结草 | jiécǎo | 死了也要报答恩惠。《左传·宣公十五年》载,魏武子病时嘱其子魏颗,一定要让其爱妾改嫁;病危时又嘱以此妾殉葬。武子死后,魏颗遵照前嘱让她改嫁了。后来魏颗与秦力士杜回交战,见一老人结草绊倒杜回,使其得胜。夜间梦见那位老人来说,他是所嫁妾的父亲,以此来报答魏颗未让其女殉葬的恩惠。后遂以“结草”代指报恩。晋 李密《陈情事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聊斋志异 偷桃》为桃故,杀吾子矣!如怜小人而助之葬,当结草以图报耳。②扎草。《孔丛子·问军礼》:“然后将帅结草自缚,袒右肩而入。”《孙子·行军》“众草多障者,疑也”三国魏 曹操注:“结草为障,欲使我疑也。”晋 干宝《晋纪总论》:“方岳无钧石之镇,关门无结草之固。”③构造简陋的茅屋。《后汉书·李恂传》:“后坐事免,步归乡里,潜居山泽,结草为庐,独与诸生织席自给。” 唐 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耕巖非谷口,结草即河滨。”金 赵元《宿少林寺》诗:“一庵祖师傍,异日亲结草。” |
结草衔环 | jiécǎoxiánhuán | 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后世用结草衔环代指报恩。清·刘鹗《老残游记 第十四回》俺田家祖上一百世的祖宗,做鬼都感激二位爷的恩典,结草衔环,一定会报答你二位的。 |
结党营私 | jiédǎngyíngsī | 党:集团;营:谋求。坏人集结在一起,谋求私利,专干坏事。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十一:“宰相植党营私,孤负任使。”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但昔日既与叛逆结盟,究非安分之辈。今名登黄榜,将来出仕,恐不免结党营私。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此辈结党营私,朋求进取。” |
结发 | jiéfà | ①束发。古时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女子十五岁盘发贯笄(簪),即为成年。因此习称元配妻子为“结发人”。《玉台新咏·留别妻》:“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史记·李将军列传》:“且臣结髮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汉书 霍光传》霍光以结发内侍,起于阶闼之间,确然秉志,谊形于主。《资治通鉴卷一百零七》(姚)苌曰:“吾自结发以来,与人战,未尝如此之快,以千余兵破三万之众,营地惟小为奇,岂以大为贵哉!”唐 陈子昂《感遇诗之三四》:“自言幽燕客,结髮事远游。”宋 辛弃疾《满江红词》:“想王郎,结髮赋从戎,传遗业。” 清 姚鼐《连日清斋写佛经偶作数句诗》:“结髮慕胜因,而復役人事。”②成婚。古礼。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故称。汉 佚名《孔雀东南飞》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苏武《诗之三》:“结髮为夫妇,恩爱两不疑。”唐 孟云卿《古别离诗》:“结髮年已迟,征行去何早。” 清 陈梦雷《青青河畔草 诗》:“结髮与君知,相要以终老。”③指妻子。后亦指元配。《隶释·国三老袁良碑》:“羣司以君父子,俱列三臺,夫人结髮,上为三老。”《北史·后妃传下·齐冯翊太妃郑氏》:“妃是王结髮妇,常以父母家财奉王。”《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 冯公 又问:‘令孺人何姓?是结髮还是再娶?’”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一章》:“他知道他哥是婆娘当家,自己做不得主。这不是他哥的结发妻子。” |
结发夫妻 | jiéfàfūqī | 结发:束发,意即年轻时。年轻时结成的夫妻。指原配夫妻。汉·苏武《诗四首》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
结棍 | jiégùn | ① 方言。厉害;多。田汉 《回春之曲》第二幕:“一个菜店的小伙计就挖苦我们说:‘中国兵别样呒啥本事,吃小菜真结棍。’”田汉《回春之曲》第二幕:“一个菜店的小伙计就挖苦我们说:‘中国兵别样呒啥本事,吃小菜真结棍。’”②方言。身强力壮。长篇叙事吴歌《五姑娘》:“身胚结棍就像城头上一扇大闸门。” |
结结巴巴 | jiējiēbābā | 说话吞吞吐吐、疙疙瘩瘩。老舍《骆驼祥子》十三:“结结巴巴的,他把昨夜晚的事说了一遍,虽然费力,可是说的不算不完全。”老舍《骆驼祥子》十三:结结巴巴的,他把昨夜晚的事说了一遍,虽然费力,可是说的不算不完全。 |
结晶 | jiéjīng | ①物质从液态或气态形成晶体。②喻珍贵的成果,如“这部作品是他多年研究的结晶”。 晶:形容光亮:晶莹。晶亮。晶明。亮晶晶。 |
结绝 | jiéjué | ①闭结断绝。②判决结案。元 孟汉卿《魔合罗 第三折》刘玉娘因奸药死丈夫,这是犯十恶的罪。为何前官手里不就结绝了?《续资治通鉴 卷第一百六十五》请令户部下诸路监司,凡民讼,依次第官司结绝,如未经予夺,不得索案改送,先从台部常切遵守。《续资治通鉴 卷第一百七十五》百司庶府及诸道监司以下,毋以私怒寄收入于县狱,有罪应收者,结绝不许过三日。③结束,了结。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卷一》比及结绝了道场,恼得诸人烦恼。 |
结课 | jiékè | ①结课,指完成税赋。结即完成、完结;课指税赋。孔稚圭《北山移文》常绸缪于结课,每纷纶于折狱。②现代常指某一门课程结束,如生物学结课即指生物学这门课已经上完了。 |
结缡 | jiélí | 亦结褵。代称成婚。《诗 豳风东山》亲结其缡。东汉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红楼梦第109回》可怜一位如花似月之女,结缡年馀,不料被孙家揉搓以致身亡。 |
结庐 | jiélú | 构筑屋子。晋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唐 韦应物《东郊》:“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续资治通鉴 卷第三十》(钱唐林逋)初放游江湖间,久之,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 |
结绿 | jiélǜ | 美玉名。《战国策·秦策三》:“臣闻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此四寳者,工之所失也,而为天下名器。” 唐 李白《与韩荆州书》:“庶青萍、结绿,长价於薛卞之门。” 宋 司马光《呈范景仁》诗:“璵璠悬黎已为寳,结绿岂得偏弃捐?”郭沫若《虎符 第三幕》:“我自己的玉石,人家要说是连城璧,要说是结绿和璞,我怎得不高兴。” |
结纳 | jiénà | ①犹结交。《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深谓(刘)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②纳采。古代婚俗,订婚时男方向女方送的聘礼。 |
结绳 | jiéshéng | 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易·繫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孔颖达疏:“结绳者,郑康成注云,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义或然也。”《老子·第八十章》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庄子·胠箧》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晋 葛洪《抱朴子·钧世》:“若舟车之代步涉,文墨之改结绳,诸后作而善於前事。”后以指上古时代。晋 孙绰《喻道论》:“夫时移世异,物有薄淳,结绳之前,陶然太和。” 明 徐渭《代云南策问之三》:“自结绳以后至三王五帝。”《资治通鉴 卷五十三》圣人能与世推移,而俗士苦不知变,以为结绳之约,可复治乱秦之绪,干戚之舞,足以解平城之围。 |
结绳而治 | jiéshéngérzhì | 原指上古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会清平,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人皆如此,便可结绳而治。” |
结绶 | jiéshòu | 佩系印绶,即出仕为官。结:系(jì),绾(wǎn)。《说文》缔也;绶,丝带。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绶带的颜色常用以标志不同的身分与等级。《说文》绶,绂维也。《尔雅》绂谓之绶。南朝梁·江淹 《别赋》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惭幽闺之琴瑟,晦高台之流黄。唐·皇甫冉《杂言无锡惠山寺流泉歌》:“我来结绶未经秋,已厌微官忆旧游。”明·梁辰鱼《浣纱记·不允》:“结绶金马庭,高议云台上。”郁达夫《自汉皋至辰阳流亡途中口占》:“岂为行吟来 楚 泽,终期结绶到南枝。” |
结驷 | jiésì | ①一车并驾四马。《庄子·人间世》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过桥亭雕檐峻宇,出没云霞,上可结驷,下可方舟。” ②用以指乘驷马高车之显贵。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叶生》:“子自塾中归,见结驷於门,审所自来,骇奔告母。” ③车马盈门,谓来人众多。《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 《聊斋志异 潍水湖》邑绅闻其异,日结驷于门,愿纳交翁,翁无不伛偻接见。 |
结驷连骑 | jiésìliánqí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西汉 司马迁《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明 李贽《初潭集 夫妇二》今日为相,明日结驷连骑,食方于前。 |
结束 | jiéshù | ①完毕,不再继续。这个演讲结束了典礼。②装束;打扮。唐 杜甫《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诗之一:“结束多红粉,欢娱恨白头。”仇兆鳌注:“结束,衣裳装束也。” 《聊斋志异 缢鬼》掩衿提领, 结束周至。③收拾;处置。《后汉书·东夷传·倭》:“其男衣皆横幅结束相连。” ④扎缚,捆扎。拘束。两汉《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唐 李白《古风 之二三》:“人生鸟过目,胡乃自结束。” |
结屋 | jiéwū | 构筑屋舍。晋 无名氏《莲社高贤传·慧远法师》:“师乃与弟子数十人南适荆州,居上明寺,念旧与同门慧永约,结屋於罗浮。”宋 王安石《结屋山涧曲诗》:“结屋山涧曲,挂瓢秋树颠。”宋 宋自逊《蓦山溪 自述》:“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明 李东阳《与李中舍应正同饮诗:“读书金华郡,结屋齐山村。” |
结想 | jiéxiǎng | 念念不忘;反复思念。《聊斋志异 连城》倾怀结想,如渴思啖。 |
结义 | jiéyì | 结拜。桃园三结义。《封神演义第十五回》(子牙)忽然想起:“朝歌有一结义仁兄宋异人,不若去投他罢。” |
结轶 | jiéyì | 犹结辙。形容车辆络绎不绝。《史记 孝文本纪》故遣使者冠盖相望,结轶於道,以谕朕意於单于。 |
结阵 | jiézhèn | 亦作“结陈”。列成队形;结成阵势。《尸子卷下》:“雁衔芦而捍纲,牛结陈以却虎。”《晋书·宣帝纪》:“(诸葛)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若将距帝者。帝以穷寇不之逼,於是杨仪结阵而去。”唐 窦威《出塞曲》:“看云方结阵,却月始连营。”明 宋濂《东丘郡侯花公墓碑》:“花公率麾下三千餘人,结阵迎战三日。” |
结正 | jiézhèng | 定案判决。三国志·魏志·陈矫传:“曲周民父病,以牛祷,县结正弃市。”《资治通鉴 卷一百八十三》请付有司结正其罪。唐 刘禹锡 贺德音表:“非同谋者一切不问,未结正者三宥从宽。”《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结正申奏朝廷,勘得戚青有请官身,禁城内图财杀人,押赴市曹处斩。”清 方苞《狱中杂记》除死刑及发塞外重犯,其轻系及牵连未结正者,别置一所以羁之,手足毋械。 |
结状 | jiézhuàng | ①旧时向官府出具的表示证明、担保或了结的文书。明 陆人龙《辽海丹忠录》:“毛帅就将他公本一本,结状四纸,与李惟栋回复登抚(袁可立),使登抚具奏部复,请旨册立。”《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众吏虽怀妬忌,无可奈何,做好做歉的说发金满备了一席戏酒,方出结状,申报上司。”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五:“宋咸淳辛未,正言陈伯大议考试士子……年十五以上能文者,许其乡之贡士结状保送。”②结党。《续资治通鉴 卷第九十五》而(王)黼第与梁师成连墙,穿便门往来,帝(宋徽宗)始悟其与师成交结状,还宫,眷待顿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