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é

①凶暴。jiéxiá凶悍狡黠(的人)。桀傲不驯:jiéàobùxùn凶悍倔强,傲慢不顺从。同“桀骜不逊”。② 中国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暴君:纣。犬吠尧。

桀骜

jiéào

凶悍倔强。书词桀骜。亦可“骜桀”。《汉书·匈奴传赞》:“匈奴人民每来降,单于亦輒拘留使以相报復,其桀驁尚如斯,安肯以爱子而为质乎。”《资治通鉴 卷二百三十三》李泌曰:陛下(德宗李适)在陕,富于春秋,少华辈不能深虑,以万乘元子径造其营,又不先与之议相见之仪,使彼得肆其桀骜,岂非少华辈负陛下邪?明 王守仁《象祠记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三》:“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桀骜不驯

桀驁不逊

jiéàobùxùn

桀:凶暴;骜:马不驯良,比喻傲慢。性情强暴不驯顺。这首诗十分形象的体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

桀虏

jiélǔ

凶恶的人。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  

桀逆

jiénì

凶暴忤逆。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彊寇桀逆,拒围一年,(曹)操因此未破。”《后汉书·孔融传》:“窃闻领荆州牧刘表桀逆放恣,所为不轨。”《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前逆臣钟会构造反乱,聚集征行将士,劫以兵威,始吐姦谋,发言桀逆,逼胁众人。”《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及(曹)操子丕,桀逆遗丑,荐作奸回,偷取天位。《资治通鉴 卷九十》今桀逆未枭,诸军奉迎梓宫独未得进,(温)峤以一身,于何济其私难,而不从王命邪!《资治通鉴 卷二百四十六》刘聪桀逆,黄龙三见。

桀犬吠尧

jiéquǎnfèiyáo

《汉书·邹阳传》:“桀之犬可使吠尧”,后以“桀犬吠尧”比喻走狗一心为它的主子效劳,也比喻各为其主。桀相传是夏代的暴君,尧是传说中的远古时代的圣君。“桀犬吠尧”谓桀的狗向着尧乱叫。比喻坏人的爪牙攻击好人。也谓各为其主。元无名氏 《赚蒯通》第四折:“丞相你岂不知,桀犬吠尧,尧非不仁,犬固吠非其主也。”郭沫若《满江红》词:“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

桀宋

jiésong

指战国时宋康王偃。因其荒淫无道如夏桀,故称。《史记·宋微子世家》:“君偃十一年,自立为王……淫於酒、妇人。羣臣諫者輒射之。於是诸侯皆曰‘桀宋’。”《资治通鉴·周赧王二十九年》:“(宋康王)为长夜之饮於室中,室中人呼万岁,则堂上之人应之,堂下之人又应之,门外之人又应之,以至於国中,无敢不呼万岁者。天下之人谓之‘桀宋’。”胡三省注:“言其昏暴如桀也。” 《资治通鉴 周纪四》且伐赵孰与伐桀宋利?今王不如释帝以收天下之望,发兵以伐桀宋,宋举则楚、赵、梁、卫皆惧矣。

桀黠

jiéxiá

①凶悍狡黠。《史记·货殖列传》:“桀黠奴,人之所患也。”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尔乃桀黠横扇,冯陵畿甸。”《旧唐书·罗艺传》:“艺性桀黠,刚愎不仁,勇于攻战,善射,能弄矟。”《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一》盗贼桀黠,群辈犯法,如其窘急,亡走北出,则不可制。《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七》今置之河曲,此属桀黠,实难制御,往往不受军州约束,兴兵剽掠。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私德堕落之原因》:“此三者,桀黠之民所含有性也。”②指凶悍狡黠的人。唐 罗隐《薛阳陶觱篥歌》:“扫除桀黠似提帚,制压羣豪若穿鼻。”

桀雄

jiéxióng

犹枭雄。杰出的人才。《荀子·宥坐》: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羣,言谈足以饰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鹖冠子·近迭》:“故知百法者,桀雄也。”陆佃解:“此俊德也,非特桀雄而已。”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以不诛也。

桀跖

jiézhí

夏桀和柳下跖的并称。泛指凶恶残暴的人。荀子·荣辱》:“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淮南子·说山训》:“坏塘以取龟,发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脣而治龋,桀跖之徒,君子不与。”汉 扬雄《逐贫赋》桀跖不顾,贪类不干。《晋书 愍帝纪总论》朝为伊周,夕成桀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申氏》:“士人子,不能亢宗,而辱门户、羞先人,跖而生,不如夷而死。”

桀纣

jiézhòu

夏桀和商纣的并称。相传都是暴君,故后用以泛指暴君。孟子·离娄上》:“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荀子《劝学篇》: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

jié

古同“桀”,木桩,亦指鸡栖息的木桩。《尔雅·释宫》鸡栖于杙yì为榤。《毛诗》作桀。详桀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