絜/


jié

①干净:清洁。整洁。纯洁。洁具。洁癖。②廉明,不贪污或指人的品德高尚:廉洁。洁身自好(hào)。《史记·屈原列传》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洁白


jiébái

品行清白純正。純白。洁白的雪。《晋纪总论》是以汉滨之女,守洁白之志,中林之士,有纯一之德,始于忧勤,终于逸乐。

洁白无瑕


jiébáiwúxiá

洁白:指没有其它颜色污染的白色。无瑕:指没有瑕疵(斑点)。原指纯白无斑点的玉,现用来比喻没有缺点或污点。这只小鸟,全身洁白无瑕,一根杂毛都没有。

洁诚


jiéchéng

态度真诚。南朝宋 鲍照《代白纻舞歌词》之四:"思君厚德委如山,洁诚洗志期暮年。"《续资治通鉴 卷第三》将升坛,有司具黄褥为道,帝(宋太祖赵匡胤)曰:“朕洁诚事天,不必如此。”命撤之。元 杨维桢《秬鬯赋》:"美洁诚兮孚於上下,通三灵兮思昔公旦。"《天雨花》第四十回:"来日岳父生辰,小壻洁诚早到,一者拜寿,二来谢罪。"

洁持

jiéchí

保持洁净。指不为非邪之事。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劳山道士》:“道士曰:‘归宜洁持,否则不验。’” 

洁除


jiéchú

清除,使干净。《续资治通鉴 卷第二十》夏,四月,己丑朔,(宋真宗赵恒诏诸州长吏洁除牢狱,疏理淹系,有疾病及贫乏者疗治资给之。叶圣陶《线下一个青年》:"西风的吹拂是春阳的洁除使;树叶的凋零与百草的枯萎是萌芽的先事预备。"

洁己爱人


jiéjǐ’àirén

洁身自好,爱护他人。明史·刘魁传》所至洁己爱人,扶植风教。《清史稿·世祖纪》其各殚忠尽职,洁己爱人,利弊悉以上闻,德意期于下究。

洁己奉公


jiéjǐfènggōng

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宋书·林邑传》:“法命肃齐,文武毕力,洁己奉公,以身率下。”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13回:“万想不到果真总督大人还要当当,真算得洁己奉公第一等好官了。”

洁廉

jiélián

清白廉洁。《庄子·徐无鬼》:“其为人,洁廉善士也。”唐 元稹《唐故中大夫赠工部尚书李公墓志铭》:“性洁廉,而沓贪有才者皆进之。” 宋 叶适《宝谟阁直学士赠光禄大夫刘公墓志铭》:“属州缘绍熙登极,科进奉千餘,公亟奏黜,而荐其名士洁廉者十数。”

洁清自矢


jiéqīngzìshǐ

指保持自身清廉正直。《清史稿·高宗纪》以李侍尧、国泰所办贡物过优,皆致罪戾,谕各督抚等惟当洁清自矢,毋专以进献为能。

洁身


jiéshēn

使自己保持清白。洁身守道。《晋书 武帝纪》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尽礼,三曰友于兄弟,四曰洁身劳谦,五曰信义可复,六曰学以为己。

洁身累行


jiéshēnlèixíng

纯洁身心,约束自己的行为。累,通“缧”。宋·曾巩《库部员外郎范君墓志铭》:“士之能修其内,洁身累行者,非自好之笃莫能至,而世亦罕能知之也。”

洁身自爱

jiéshēnzìài

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孟子 万章上》:“归洁其身而已矣。”巴金《寒夜》纵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按时上班,也当洁身自爱,不与人同桌进食,同杯用茶,以免传布病菌,贻害他人。

洁身自好


jiéshēnzìhào

指保持自身清白,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惹是生非,顾惜自己,不与他人纠缠。战国《孟子·万章上》:“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

洁行

jiéxíng

①偏正结构名词词组,清白的操行。王充《论衡·刺孟》:“伯夷不食周粟,饿死於首阳之下,岂一食周 粟而以污其洁行哉?”清 姚莹《朝议大夫刑部郎中加四品衔从祖惜抱先生行状》:“(先生)尤爱洁行潜志之士。” ②动宾结构,保持行为的清白端正。《庄子·让王今天下闇,周德衰,其并乎周以涂吾身也,不如避之,以洁吾行。《史记·魏公子列传》:“臣脩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晋 葛洪《抱朴子·逸民》:“今隐者洁行,蓬蓽之内,以咏先王之道。”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饿鬼》:“(朱叟)操业不雅……而朱洁行为善,人始稍稍礼貌之。”

洁楹/絜楹

jiéyíng

圆滑谄谀,善于揣度人之所好。《楚辞·卜居》:“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絜楹乎?”一本作“洁楹”。王逸注:“顺滑泽也。”朱熹集注:“絜楹未详,或疑如《大学》‘絜矩’之‘絜’谓围束之也;楹,屋柱,亦圆物,又以脂灌韦而絜之,是以突梯滑稽而无所止也。”姜亮夫校注引吕向曰:“絜楹,谓同谄谀也。”蒋天枢校释:“楹,屋柱。絜,围而度之。絜楹,喻善能揣度权贵者之所好。”

洁志

jiézhì

使志向高尚。晋 葛洪《抱朴子·行品》:“非礼不蹈,安困洁志。”《晋书·隐逸传·陶潜》:“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紆軫为荣耶!”

jié I.

①追问:反诘。盘诘。诘究。盘问。《续资治通鉴 卷第一百三十八》枢密副都承旨龙大渊,带御器械曾觌,皆潜邸旧人,欲擅利权,数言国用当加省察,于是帝(宋孝宗)数以手诏诘户部钱谷出入之数。②谴责,问罪:诘责。诘让。诘难(nàn)。《后汉书 袁绍传》莫府方诘外奸,未及整训,加意含覆,冀可弥缝。《资治通鉴 卷一百八十四》近道菜果,非买不食,军士有窃之者,辄求其主偿之,亦不诘窃者,军士及民皆感悦。③诘朝(zhāo):早晨,亦指次日早晨。II.jí①诘屈:曲折。亦作“佶屈”。②诘屈聱牙:(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诘对

jiéduì

诘问和对质。《汉书·王莽传下》:“郡县力事上官,应塞詰对,共酒食,具资用,以救断斩,不给復忧盗贼治官事。”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谁曾受捉?那説来的畜生在那里?唤取来夫人面前詰对。”

诘奸

jiéjiān

亦作“詰姦”。究办奸盗。《国语·周语中》:“司寇詰姦。”韦昭注:“禁詰姦盗。” 明 沉德符《野获编·叛贼·妖人刘天绪》:“自孙刘被论后,一时当事者俱以詰奸为戒。” 清 黄遵宪《初闻京师义和团事感赋》:“养盗原由十常侍,詰姦惟赖外诸侯。”

诘朝

jiézhāo

诘旦。平明,清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詰朝将见。”杜预注:“詰朝,平旦。” 《左传 驹支不屈于晋》诘朝之事,尔无与焉!与,将执女。《资治通鉴 卷一百零三》诘朝月望,文武并会,吾将讨焉。唐 储光羲樵父词:“詰朝礪斧寻,视暮行歌归。”《资治通鉴 卷一百一十四》(莫)题父子对泣;诘朝,收斩之。《资治通鉴 卷一百三十一》诘朝之事,诸人或谓吾应统之,自卜懦薄,干略不如卿。《资治通鉴 卷一百九十五》于是鼓行而进,至田城,谕之,不下,诘朝攻之,及午而克,虏男女七千余口。《资治通鉴 卷二百一十七》诘朝,(安)禄山出蓟城南,大阅誓众,以讨杨国忠为名,榜军中曰:“有异议扇动军人者,斩及三族!”《资治通鉴 卷二百五十二》蛮(南诏)以中军多张旗帜当其前,而分兵潜出上、下流各二十里,夜,作浮梁,诘朝,俱济,袭破诸城栅,夹攻(黄)景复。清 周亮工《五月廿九日烈风雷雨闻铁崖明朝行黯然赋此送之》:“怒雨号风半夜惊,遥传我友詰朝行。”郭孝成鄂省各属之光复:“初九日詰朝,由张国荃、李秀昂、黄仁菼、黄裕斌统率进发。”

诘旦

jiédàn

平明,清晨。《宋书 本纪武帝上》丙辰,诘旦,城开,(何)无忌服传诏服,称诏居前。《宋书·柳元景传》:“自詰旦而战,至于日昃,虏众大溃。”宋 司马光《柳枝词》之十一:“五柳先生门乍开,宅边植杖久徘徊。陌头遥认颜光禄,詰旦先乘瘦马来。”宋 王明清《玉照新志》卷四:“至夜,乳婢忽窜去,遍索不可得。詰旦,舟尾乃见尸浮於水面。”《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五》时旺祥为骁骑都指挥使,在别军,元宜密召之至,遂相与定约,诘旦卫军番代即为变。清 冒襄影梅庵忆语:“若宿卿处,詰旦不能报平安。”《聊斋志异 陆判》诘旦启衾,则身在而失其首。

诘难

jiénán

诘问驳难。提出批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乃著书,籍以蜀父老为辞,而己詰难之,以风天子。”(张)普惠复表论时政得失,(胡)太后与(北魏孝明)帝引普惠于宣光殿,随事诘难。宋 苏轼《请诘难圆丘六议札子》:“欲望圣旨行下,令议者与臣反覆詰难,尽此六议之是非。”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诘难者问:那么,写杀人最好是自己杀过人,写妓女还得去卖淫么?答曰:不然。”

诘让

jiéràng

诘问斥责。后书·郑弘传:“帝詰让弘,收上印綬。” 《资治通鉴 卷一百二十二》(刘宋文)帝心重(刘)湛,使人诘让(刘)义恭,且和解之。《资治通鉴 卷二百八十三》见闻之人无不切齿(张彦泽),而陛下(后晋帝石敬瑭)曾不动心,一无诘让。宋 王禹偁监察御史朱府君墓志铭:“太祖召公詰让曰:‘囊橐如此,非盗于官,即取于民,书生相党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武孝廉:“至此,怒閽人,阴詰让之。”

诘戎治兵

jiéróngzhìbīng

指整治军事。《尚书 立政》:“其克诘尔戎兵。”明·张居正《与操江宋阳山书》:“故古人诘戎治兵,当太平之世,犬兢兢焉。”

诘问

jiéwèn

追问;责问。诘问之下,他终于开口讲了事情的原委。《夜谭随录》崔秀才:刘力诘问之,崔吱唔良久,始吐实曰。宋德富《简明中国通史故事第164篇》守旧派大臣纷纷怂恿慈禧太后废掉光绪,但议论未决。各国公使听闻消息后,于元旦入觐诘问理由。

诘责

jiézé

诘问谴责:日本的安倍政权却要面对媒体的诘责。书·翟方进传:“咸詰责方进,冀得其处,方进心恨。” 宋 叶适朝请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陈公墓志铭:“上蹙然,遂极论踰数刻,因以公语詰责执政。” 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资治通鉴 卷三十九》秋,七月,以其谋告莽,莽召忠诘责,因格杀之《资治通鉴 卷一百三十五》明日,太祖(南齐高帝萧道成)使南郡王长懋、闻喜公子良宣敕诘责,并示以(张)景真罪状,使以太子令收景真,杀之。太子忧惧,称疾。②诘问索求。旧五代史·唐书·李继韬传:“吾仲兄被罪,父子诛死。大兄不仁,略无动怀,而便蒸淫妻妾,詰责货财。惭耻见人,生不如死。”

诘治

jiézhì

究办;治理。违者诘治。明 张居正《答大同巡抚贾春宇书》今三衞之夷,朝入贡而暮犯抢,朝廷未能一一诘治之也,而欲责之于新款之虏,能乎?《清会典·吏部二·文选清吏司》直省设总督,统辖文武,诘治军民。

jié I.

梗: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暗蓝色或紫色,供观赏。根可入药。II.”俗作“桔”。

桔槔

jiégāo

俗称"吊杆""称杆",古代汉族农用工具。是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在井旁架上设一杠杆,一端系汲器,一端悬、绑石块等重物,用不大的力量即可将灌满水的汲器提起。商代在农业灌溉方面,开始采用桔槔。庄子·天运:“且子独不见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淮南子·氾论训>:“斧柯而樵,桔皋而汲。” 唐 陆龟蒙《江边诗》:“江边日晚潮烟上,树里鸦鸦桔槔嚮。”《续资治通鉴 卷第五》按《史记·封禅书》,秦常以十月郊见,通爟火,状若桔槔,欲令光明远照,通于祀所。红楼梦 第十七回》:“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轆轤之属。”

桔梗

jiégěng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暗蓝色或紫色,供观赏。桔梗的根,可入药,有止咳祛痰的作用。《庄子·徐无鬼》药也。其实堇也,桔梗也,鸡雍也,豕零也,是时为帝者也,何可胜言!

jié I

据()〕经济境况不好,缺少钱,困窘。II.jiá同“”。有用长矛刺、逼之意。。

拮据

jiéjū

原指鸟衔草筑巢,鸟足(手)劳累,后比喻经济窘迫,手头拮据。

jié

蜣qiāng:蜣螂。(虫屈):木中蛀虫。虫加锁去釒,海镜,一种蚌,体内常有小蟹寄生。

jié

①坚定;坚固。《疏》劼者,确固也。②谨慎。③尽力;勤勉。

jié I

①仓颉:上古人名,相传他创造文字。②()II.xié①颉颃:a.鸟向上向下飞;b.引申为不相上下,如“他的画与名家相颉颃”;c.对抗,如“颉颃作用”;d.倔强,傲慢,如“苟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颉颃以傲世”。②()III.jiá①减克:“以我为盗颉资粮,诬也”。②传说中像青狗的怪兽。

jié

用衣襟兜着:《诗·周南 芣苢》: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