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o

①付托,付给:交活儿。交卷。交差。②相错,接合:交点。交界。交错。交相。交辉。交响乐。 蒲松龄《聊斋志异·云翠仙》:“从村人登岱,四月交,香侣杂沓。”③互相来往联系:交流。交易。交涉。通气。明 王鏊《亲政篇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④与人相友好:交朋友。交契。《论语·子张篇》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⑤ 一齐,同时;俱:交并。交作。风雨交加。身心交病。交至、交下、交攻、交赞。《庄子·庚桑楚夫至人者,相与交食乎地而交乐乎天,不以人物利害相撄。《明史》中外交荐。《资治通鉴 晋纪十》(张)宾复言于(石)勒曰:“今吾居此,彭祖、越石所深忌也,恐城堑未固,资储未广,二寇交至。宜亟收野谷,且遣使至平阳,具陈镇此之意。”⑥两性和合:性交。杂交。⑦ 同“跤”。

交臂

jiāobì

①臂膊相交。形容徒手搏斗的姿态。吕氏春秋·顺民》:”今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大夫履肝肺,同日而死,孤与吴王接颈交臂而偾,此孤之大愿也。“(偾:僵仆,死。)②拱手。表示恭敬、顺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王师首路,威风先逝,百城八郡,交臂屈膝。”《晋书 文帝纪》交臂屈膝,委命下吏,俘馘十万积尸成京。③反缚。《聊斋志异 考弊司》至堂下,则秀才已与同辈数人,交臂历指,俨然在徽纆中。④结交,结识。引申为知心朋友。《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骆宾王《与博昌父老书》:“自解携襟袖,一十五年,交臂存亡,略无半在。”

交臂历指

jiāobìlìzhǐ

像罪犯两手反缚、受拶zǎn 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庄子·天地》:“则是罪人交臂历指,而虎豹在于囊槛,亦可以为得矣。”

交臂失之

jiāobìshīzhī

遇到了机会而又当面错过。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

交病

jiāobìng

身心都有病痛,即身心交病。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交钞

jiāochāo

宋太宗初年,随着商业的繁荣和交易的扩大,当时使用的铁钱已经不能适应交易的需要,于是在四川成都由十六家富商联合发行了一种纸币,当时被称作"交子"。与宋朝大致相同时期的金朝,也在公元1154年也发行了纸币交钞。《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金贞元年1153年)丁卯,金始置交钞库。《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六》金主(完颜景)令速行之。自是而后,国虚民贫,经用不足,专以交钞愚百姓,而法又不常,世宗之业衰焉。《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八》金章宗时初行交钞,与钱通行,有司以出钞为利,收钞为讳,谓之老钞,至以万贯唯易一饼。

交驰

jiāochí

互相奔走,纷至沓来。三国魏 吴质《答魏太子笺》:“军书辐至,羽檄交驰。”唐 戴叔伦《行路难诗》:“长安车马随轻肥,青云宾从纷交驰。”《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六》是时,事猝从中发,使者交驰,公卿失其度,官府市里鼎沸,数日乃定。唐 王维《老将行》:“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春秋之时,天王之使,交驰於列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五七回》:“路上车马交驰。”徐特立《徐懋恂由巴黎致湘学界书》:“衡赵某,系某师长之本家,到法携一千八百元,尚未进学校,即函电交驰,向家庭索款。”

交酬

jiāochóu

互相赠礼应酬。《聊斋志异 陆判》朱(尔旦)不听,立俟治具以出。易盏交酬,始询姓氏。

交床jiāochuáng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交椅”,可折叠,它最初是一种便于携带的休息用具,后来被引申为一种地位的象征。古代的“床”又写做“牀”,意思与我们所认为的睡觉的床有些微的差别,“牀”可以用作平时歇息时的卧具或是坐具,相较于正式睡觉的床会略小,与椅子的功能更相近一些,所以交床,也就是可以折叠的椅子。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守门官上前答道:“老爷昼寝未醒,且请门房中少坐。”从人取交牀在门房中,东坡坐下,将门半掩。

交代

jiāodài

①指前后任相接替,移交。《汉书 王莽传中》卫卒不交代三岁矣。②交付;交递。③嘱咐;吩咐。④说明;解释。⑤指坦白错误或罪行。

交淡若水

jiāodànruòshuǐ

指道义上的往来。他们交淡若水,但彼此信任,真可谓君子之交。《庄子·山水》:“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交地jiāodì

犹易地,孙子所说“九地”之一。指道路交错,交通方便的地区。《孙子·九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

交恶

jiāoè

jiāowù

相憎恨仇视。《左传·隐公三年》:“周郑交恶。”杜预注:“两相疾恶。”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东亭与谢公交恶。”《新五代史·杂传·马全节》:“自出帝与契丹交恶,全节未尝不在兵间。”范文澜 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六章第二节》:“因南诏国人攻掠唐境,两国政治上交恶,竟采取谬误措施,停止交流的进行。”

交愤

jiāofèn

郁结愤懑,积满愤恨。汉 王粲《登楼赋》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於胸臆。《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八》韩侂胄窃柄久,中外交愤,及妄开边衅,怨者益众。

交割

jiāogē

①谓办理移交时双方交代有关事项,结清手续。唐 刘禹锡《汝州谢上表》交割之时,户口增长。《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三》(梁)克家曰:“步司统制官王世雄,交割之初,见甲皮多断烂,弓弩脱坏,常与臣等言之。”《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张胜)等得李主管到了,将铺面交割与他。②交易双方银货两讫,结清手续。唐 谷神子《博异志·敬元颖》其牙人云:“价直契书,一无遗闕。”并交割讫。《水浒传第二一回》我这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快把来两相交割。

交构

交媾

jiāogòu

阴阳交合《后汉书·周举传》二仪交构,乃生万物。②亦作"交媾"。指性交。《参同契 卷下》观夫雌雄交媾之时,刚柔相交而不可解。③亦作"交遘"。互相构陷。《后汉书·陈蕃传》而今左右羣竖,恶伤党类,妄相交构,致此刑谴。④亦作"交遘"。勾结。《后汉书·陈蕃传》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⑤离间;播弄是非。《后汉书·左雄传》"后阿母遂以交遘失爵。《续资治通鉴 元纪三十一》自今以后,通使往来,毋惑于交构之言以生边衅。

交股

jiāo

房中事。《聊斋志异青娥》何遂以无礼相加!当交股时,何不将荡儿淫女一并杀却?

交关

jiāoguān

结交;结识。往来;交通。《后汉书 光武帝纪上》收文书,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串通;勾结。《晋书 宣帝纪》又以黄门张当为都监,专共交关,伺候神器。犹交易。交错混杂。⑥开合的关钮,犹今之铰链。⑦相涉;关连。⑧方言。许多。⑨方言。非常,很。

交广

jiāoguǎng

交州广州,古代郡名,这里泛指今广东广西一带。汉 佚名《古诗 孔雀东南飞》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

交合jiāohé

①结交;交好。《孙子兵法 九变》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②相连;连接。③交配;性交。

交和而舍jiāohéérshè赞同别人的意见,不坚持自己的说法。②交和:古代军事用语。谓两军相对。《孙子·军争》:“凡用兵之法,将受命於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於军争。”曹操注:“两军相对为交和。”而: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与”。舍:临时住宿。

交河

jiāohé

一般指交河镇,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古县名,治所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交河城故址。可泛指塞外。宋 曹勋《饮马歌》:“边头春未到,雪满交河道。暮沙明残照,塞烽云间小。”

交哄

jiāohǒng

互相斗。《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八》(宋理宗端平二年五月)丙申,以军民交哄,罢和州防御使、主管殿前司公事赵胜。清 魏源圣武记 卷六》雍正九年,缅与景迈交哄。邹鲁《四川光复》成都军民交哄后,清廷命端方、岑春煊查办。

交怀

jiāohuái

交集于心中。忧怖交怀。宋 苏轼《谢除侍读表之二》:“省循非称,愧汗交怀。”

交欢

jiāohuān

最早意指亲友一齐欢乐。如《孔子家语·好生》:"君子之狎,足以交欢;其庄,足以成礼。"或把酒言欢之意。如三国魏 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之五:"旨酒盈樽,莫与交欢。"唐·李白《月下独酌》诗之一: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四》吴玠素服(岳)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②之后大多指男女欢会。如《金瓶梅词话 第八二回》:"二人就在院内櫈上,赤身露体,席枕交欢,不胜缱绻。"

交辉

jiāohuī

相互辉映。五彩缤纷的灯光交辉夺目。南北朝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交讥

jiāojī

共相讥笑。《续资治通鉴 宋纪五十一》三司使张尧佐,凡庸之人,徒缘宠私,骤阶显列,自任用以来,万口交讥。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犬奸》:"会於濮上,古所交讥;约乎桑中,人且不齿。"

交戟

jiāojǐ

谓卫士执戟相交。史记·项羽本纪:“(樊)噲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旧题 武帝《柏梁诗》:“宗室广大日益滋,周卫交戟禁不时。”②有士兵守卫之地。指宫廷。 刘向《上灾异封事》:“今佞邪与贤臣并在交戟之内。” 唐 柳宗元《贺赵江陵宗儒辟符载启》:“小人浮议,困在交戟。”

交际

jiāojì

相互间往来接触。善于交际。《孟子·万章下》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曰:“恭也。”

交加

jiāojiā

①两种事物同时出现。雷电交加。宋 晁冲之《春日》:“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②交错,错杂。形容杂乱。悲喜交加的情绪。宋 吴文英《风入松》:“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交加之藤。

交交

jiāojiāo

①鸟鸣声。《诗·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棘。”马瑞辰通释:“交交,通作咬咬,谓鸟声也。”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酒失》:“出入朱门未忍抛,主人常爱语交交。衔泥秽污珊瑚簟,不得梁间更垒巢。”宋 刘克庄《莺梭》:“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清 金人瑞《李监宅诗之二》:“曲房花灼灼,深夜鸟交交。”②鸟飞旋貌。《诗·小雅·桑扈》:“交交桑扈,有鶯其羽。”郑玄笺:“犹佼佼,飞往来貌。”③犹交加,错杂貌。宋 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诗》:“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明 高启《徐隐君陋室诗》:“交交风雨侵,翳翳蓬藋围。”

交结

jiāojié

交往,交朋友。相互连接,认识,相互勾结。汉 荀悦《汉纪·成帝纪三》(王)莽遂交结将相卿大夫,救赡名士,赈於宾客,家无馀财。唐 冯贽《云仙杂记 卷三》九仙殿银井,有梨二株,枝叶交结,宫中呼为雌雄树。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如此之人,阴纪其过,鬼夺其算,慎不可与为邻,何况交结乎?《汉书·隽不疑传》齐孝王孙刘泽交结郡国豪杰谋反,欲先杀青州刺史。宋 贺铸《六州歌头 少年侠气》:“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四》至于臣下,则有官居保傅,手握兵符,而广殖货财,专事交结,夺民利,坏军政,朝廷不言,道途侧目,养之不已,其患将有不可胜言者。

交睫

jiāojié

上下睫毛合在一块,指睡觉。《资治通鉴 后晋纪五》杨思恭怒曰:“唐兵深侵,陛下寝不交睫,委之将军。今唐兵不出数千,将军拥众万馀,不乘其未定而击之,有如唐兵惧而自退,将军何面目以见陛下乎!”《聊斋志异·成仙》甫交睫,闻成呼曰:“行装已具矣。”遂起从之。《聊斋志异·促织》 “凡七昼夜,目不交睫,至眶生疮,痏气弥厉。贼度终不可克,始解去。”

交颈

jiāojǐng

①颈与颈相互依摩。多为雌雄动物之间的一种亲昵表示。《庄子·马蹄》:“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背相踶。”三国魏 曹植《种葛篇诗》:“下有交颈兽,仰见双栖禽。”《二刻拍案惊奇 卷三五》未得野鸳交颈,且做羚羊挂角。叶圣陶《倪焕之十五》:“其间交颈呢喃的鸟儿就是他和她。”②比喻夫妻恩爱;男女亲昵。唐 王氏妇《与李章武赠答诗》:“鸳鸯綺,知结几千丝。别后寻交颈,应伤未别时。”明 袁宏道《青骢马诗》:“交颈復同心,白石青松在。” 清 程趾祥《此中人语·成衣匠》:“一对野鸳鸯终朝交颈,丑不堪言。”③错落于颈上。刘向《列女传·珠崖二义》:“又因哭泣,泣下交颈。” 三国魏 曹植《王仲宣诔》:“延首叹息,雨泣交颈。”晋 左思《悼离赠妹诗之二》:“悲其生离,泣下交颈。”

交颈并头jiāojǐngbìngtóu

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水浒传第三回》:“但见:扶肩搭背,交颈并头;纷纷不辨贤愚,扰扰难分贵贱。”

交儆

jiāojǐng

儆戒;交相儆戒。《国语·楚语上》:“左史倚相曰,唯子老耄,故欲见以交儆子。”《续资治通鉴 宋纪四十八》三事大夫,其协心交儆,称予震惧之意焉!清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宋史一》:“彼乃君臣交儆之词,此则专责臣下。”

交梨火枣

jiāolíhuǒzǎo

道教经书中所说的“仙果”。《真诰·运象二》:“玉醴金浆,交梨火枣,此则腾飞之药,不比于金丹也。”

交口

jiāokǒu

①众口;齐声。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宋 陆游《书感诗》:“常记当年赋子虚,公卿交口荐相如 。”《明史·李庆传》:“弋谦以言事忤旨,吕震等交口詆之。”洪深《香稻米第二幕》:“(几个农妇)走来围住丁老九 ,你一句她一句的交口谪骂。”②对话;交谈。 宋 苏轼《张文定公墓志铭》:“今禧黠虏,愿如故事,令大臣与议,无屈帝尊,与虏交口。”《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彼此有意,只不曾交口。”鲁迅《彷徨·祝福》:“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③口角,争吵。 夏丏尊 叶圣陶《文心二五》:“锦华与大文的交口,在知道他们过去的人都觉得惊奇。”④指伤口愈合。 郭沫若《羽书集·关于华北战局所应有的认识》:“外伤化了脓或有腐烂性的疮口,当其痊愈时,总要把腐肉除尽,新肌才能顺畅地发育,患处便容易交口。”

交口称誉

交口称赞

jiāokǒuchēngyù

jiāokǒuchēngzàn

交:一齐,同时。意为异口同声地称赞。《元史・王利传》:“利自幼颖悟,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诸名公交口称誉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章:一年之后,附近几个村庄的牧童们没有一个有她吹的好,连大人们也交口称赞。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凡所实施,光明正大。艰苦奋斗,不敢告劳。全国人民,交口称誉。

交梨jiāolí道教指神仙所吃的仙果。《封神演义 第四十四回》碧桃银杏,火枣交梨。

交礼

jiāolǐ

①交往的礼节。②相对而拜。③指联姻。④指婚礼中的交拜礼。《续资治通鉴 元纪二十五》(雅克特穆尔)取泰定帝后为夫人,前后尚宗室之女四十人,或有交礼三日遽遣归者。

交戾

jiāolì

彼此乖违。唐 欧阳詹《出门赋》:“事纷挐以争校,情交戾而不和。”《续资治通鉴 宋纪五十九》苟辞禄而请归农者有之,皆心语相违,情实交戾。请自今,有如向所陈者,并许弹奏施行。

交乱

jiāoluàn

共乱。《韩诗外传 卷四》:“欺惑众愚,交乱朴鄙,则十子之罪也。”《汉书 王莽传》上下一心,谗贼交乱,诡辟制度,遂成篡号。《后汉书·廉范传》:“薛与楚王同谋,交乱天下。”《后汉书·袁谭传》:“何意凶臣郭图,妄画蛇足,曲辞諂媚,交乱懿亲。”《资治通鉴 汉纪十四》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

交马

jiāomǎ

①骑马并行。《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韩遂请与公相见……於是交马语移时,不及军事,但説京都旧故,拊手欢笑。”②指马上交锋。《秦併六国平话》卷上:“ 冯亭肩担月斧,出阵与王翦挑战。怎见得交马?”《水浒传第五五回》:“花荣大怒,也不答话,便与彭玘交马。”

交满天下

jiāomǎntiānxià

参见“相交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交谋

jiāomóu

外交谋略。《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又前都尉浩周劝君遣子,乃实朝臣交谋,以此卜君,君果有辞。

交辟

jiāopì

交相征聘。唐 杨炯《王勃集 序》:“三府交辟,遇疾辞焉。” 宋 王谠《唐语林·识鉴》:“(李珏)丁母忧,庐居三年,不入室,免丧,诸侯交辟,皆不就。”

交聘

jiāopìn

两国互相遣使通好往来。《资治通鉴 宋纪一》初,魏主(拓跋嗣)闻高祖(刘裕)克长安,大惧,遣使请和,自是每岁交聘不绝。《北齐书·陆卬传》:“自梁魏通和,岁有交聘。” 唐 赵元一《奉天录 卷二》:“滉亦三千人临金山,与少游相应,以楼船金帛,交聘於江中。”《新五代史·杂传一·刘守光》:“有司迫承勋称臣,承勋不屈,以列国交聘礼入见。”郭沫若《蒲剑集·中苏文化之交流》:“我们如能达到两国的艺术团体经常交聘的地步,丰富彼此的经验,增加彼此学习的机会,所表现在各方面的效果必然更加宏伟的。


交契

jiāoqì

情谊。交情。朋友。交好。《三国演义 第92回》与某邻郡,交契甚厚。陈志岁《结交辞》 “人生交契求同调,有缘异调也相交。”《全唐诗》:“人生交契无老少,论心何必先同调。”《西游记 第六七回》:“我们又不与他有亲,又不相识,又不是交契故人,看他做甚?”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 第四十五回》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聊斋志异 素秋》生亦以公子交契,故不肯作无媒之合,但频频侦听。

交浅言深

jiāoqiǎnyánshēn

指对交情不深的人说心里话。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四》:“客有见人於服子者,已而请其罪。服子曰:‘公之客独有三罪;望我而笑,是狎也;谈语而不称师,是倍也;交浅而言深,是乱也。’客曰:‘不然。夫望人而笑,是和也;言而不称师,是庸说也;交浅而言深,是忠也。’”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交浅言深”。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二:“小弟乍会之间,交浅言深,诚恐见怪。”清·李海观《歧路灯》七一回:“就不妨在世兄前,交浅言深。”

交亲

jiāoqīn

谓相互亲近,友好交往。亲戚朋友。明 刘基《门有车马客行》:“居家倚骨肉,出家倚交亲。”陆游《沁园春》:交亲零落如云。又岂料如今余此身。荀子·不苟》:“交亲而不比。”

交侵

jiāoqīn

迭相侵犯。《后汉书·谢弼传》:“昔周襄王不能敬事其母,戎狄遂至交侵。”《周书·异域传论》:“然则敌有餘力,我无寧岁,将士疲於奔命,疆埸苦其交侵。”《资治通鉴 唐纪四十五》(陆贽)又曰:“顷者六师初降,百物无储,外捍凶徒,内防危堞,昼夜不息,殆将五旬,冻馁交侵,死伤相枕,毕命同力,竟夷大艰。”明 唐顺之 读《春秋》:“小雅未废而四夷不敢交侵,小雅尽废而后四夷交侵。” 

交衢

jiāoqú

指道路交错要冲之处。《孔子家语·入官》:“六马之乖离,必於四达之交衢。”唐 杜甫《哀王孙诗》:“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清 顾炎武《将远行诗》:“回首八骏遥,悵然临交衢。”

交煽

jiāoshān

①犹交炽。《新唐书·崔日用传》时诸武若三思、延秀及楚客等权宠交煽,日用多所结纳。②结交奉承。《新唐书·王茂元传》家积财,交煽权贵。《续资治通鉴 元纪三十二》用法深刻,任意立威,而邓子文、金希伊、王彦良之徒,又悉邪佞轻佻,左右交煽。

交识

jiāoshí

结识。《宋史·萧振传》:“振好奬善类,端人正士多所交识。”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清 吴敏树《唐子方方伯梦砚斋铭》:“其所交识,皆天下贤士。”

交食

jiāoshí

天文学角度的eclipse为一个天体经过另一个天体前方,将后者部分或完全挡住的现象。日食。月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五》秘书省言:“昨为《纪元》、《统元》、《乾道》三历交食不密,令太史局别造新历。今来测验,新历稍密。”②犹邀食。交,通“徼”。《庄子·庚桑楚》:“夫至人者,相与交食乎地而交乐乎天。”又说“交”义“俱”、“一起”,参见“交”。

交疏

jiāoshū

①交情疏浅;交往不深。《战国策·秦策三》:“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於渭阳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资治通鉴 周纪五》范睢曰:“非敢然也!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处人骨肉之间。②指交往不密切的人。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吾亲识中,有讳襄、讳友、讳同、讳清、讳和、讳禹,交疏造次,一座百犯。”③轮流上疏。《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七十一》谏宪之臣,交疏其恶,或请投之荒裔,或请勒之休致。

交绥

jiāosuí

①谓敌对双方军队刚接触即各自撤退。②交战。《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五》辰巳间到林后,蒙古兵忽至,哈达、布哈迎战,方交绥,蒙古兵以百骑邀辎重而去,金兵几不成列。

交泰jiāotài易·泰:“天地交,泰。”王弼注:“泰者,物大通之时也。”言天地之气融通,则万物各遂其生,故谓之泰。后以“交泰”指天地之气和祥,万物通泰。《西游记第六十五回》物华交泰,斗柄回寅。指君臣之意互相沟通,上下同心。

交通

jiāotōng

古义:交错相通。交相通达。《管子·度地》山川涸落,天气下,地气上,万物交通。汉 佚名《古诗 孔雀东南飞》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晋 陶潜《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②交往;往来。《韩诗外传 卷十》渊愿贫如富,贱如贵,无勇而威,与士交通终身无患难。③勾结;串通。《汉书·江充传》(充)诣闕告太子丹与同产姊及王后宫姦乱,交通郡国豪猾,攻剽为姦,吏不能禁。《汉书 霍光传》会李竟坐与诸侯王交通,辞语及霍氏,有诏(霍)云、(霍)山不宜宿卫,免,就第。新唐书·仆固怀恩传》御史大夫王翊使回紇还,怀恩虑洩其交通状,因留不遣。《明史 卷十六 武宗》十一月庚申,治交通宸濠者罪,执吏部尚书陆完赴行在。《清史稿卷十一 高宗本纪二》顺天乡试内帘御史蔡时田、举人曹咏祖坐交通关节,处斩。④各种运输手段和邮电通信的总称。胡适《国语文法概论》后来陆地交通有了人力车、马车;火车、电车;水路交通有汽船,人类交通更方便了,更稳当了,更快捷了。

交头接耳

jiāotóujiēěr

交头:头靠着头;接耳:嘴凑近耳朵。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喧哗。”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回》:他那三四个交头接耳说话,正不听得说甚么。只见那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去伴当怀里取出一帕子物事,递与管营和差拨,帕子里面的,莫不是金银。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第四十五回》: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参见“接耳交头”。

交线戏

jiāoxiànxì

俗称“翻线”。一人架线于双手手指,线股对称成双;另一人接过,翻成另一花样;如此轮换翻弄,花样变化不尽。《聊斋志异 梅女》今长夜莫遣,聊与君为交线之戏。

交相

jiāoxiāng

互相。《诗·小雅·角弓》:“不令兄弟,交相为瘉。”孔颖达疏:“其不善之人於兄弟则无恩义,唯交更相詬病而已。”《南史·儒林传·司马筠》:“经传互文,交相显发,则知慈加之义,通乎大夫以上矣。”唐 温庭筠《菩萨蛮词》:“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清 李渔《闲情偶寄·器玩·位置》:“凡作牕櫺门扇,皆同其宽窄而异其体裁,以便交相更替。”

交相辉映

jiāoxiānghuīyìng

意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多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满城的彩灯与腾空的焰火交相辉映。

交相利

jiāoxiānglì

主张人们互相帮助,共谋福利,反对互相争夺。墨子《兼爱》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交修

jiāoxiū

《尚书·说命下》尔交修予,罔予弃,予惟克迈乃训。孔传:交,非一之义。孔颖达疏:令其交更修治己也。后用为天子要求臣下匡助之词。《纪泰山铭》交修皇极,四海会同,五典敷畅,岁云嘉熟。《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一》其交修一心,毋轻怀去留以负委托。《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二》庶几君臣交修,以答天贶。

交颐

jiāoyí

犹满腮。《孙子兵法·九地》:“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宋 陈亮《祭徐子宜内子宋氏恭人文》:“矧姑钟爱,涕泪交颐。”明 刘基《感寓》诗之五:“顾此悲世运,泫然涕交颐。”《聊斋志异 仙人岛》王(勉)涕下交颐,哀与同归。女筹思再三,始许之。

交映

jiāoyìng

互相映照、映衬。晋 左思《蜀都赋》:“金铺交映,玉题相暉。”南朝梁 吴均《与宋元思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唐 芮挺章《国秀集 序》:“诗缘情而綺靡,是彩色相宜、烟霞交映、风流婉丽之谓也。”宋 程垓《愁倚栏令词》:“杨柳杏花交映处,有人家。”夏丏尊 叶圣陶《文心二六》:“把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说,使它们交映成辉,事物的异点就分外显出了。”

交游

jiāoyóu

朋友。交际;结交朋友。《管子·权修》:“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庄子·山木》辞其交游,去其弟子,逃于大泽,衣裘褐,食杼栗,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荀子·君道》:“其交游也,缘类而有义。”王符《潜夫论·务本》:“列士者,以孝悌为本,以交游为末。” 《史记·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史记·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汉 王符《潜夫论·务本》:“列士者,以孝悌为本,以交游为末。”《晋书 葛洪传》为人木讷,不好荣利,闭门却扫,未尝交游。宋 王安石《与陈和叔内翰书》:“与和叔交游三十年,非敢相求於末度。”《东周列国志 第一百六回》:“太子丹曰:‘度先生交游中,亦有智勇如先生少壮之时,可代为先生持筹者乎?’”唐 韩愈《唐故朝散大夫郑君墓志铭》:“君天性和乐,居家事人,与待交游,初持一心,未尝变节。”宋 辛弃疾《贺新郎 甚矣吾衰矣》:“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六》及(邹)浩南迁,人莫敢顾,(王)回敛交游钱与浩治装,往来经理,且慰安其母。宋 王安石《与陈和叔内翰书》:“与和叔交游三十年,非敢相求於末度。”孙犁《白洋淀纪事·走出以后》:“她却交游很广,认识许多女孩子,不但本村,外村也有许多姐妹。”

交友投分jiāoyǒutóufèn

指结交朋友时要情投意合、兴趣相投。

交与

jiāoyǔ

犹交游。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余德》:“然其为人寡交与,每阖门居,不与国人通吊庆。” 清 唐甄《潜书·夫妇》:“不恕於妻而能恕人,吾不信也。必其权利害,结交与,非情之实也。” 交付给与。《儒林外史 第五十回》:“三个差人把万中书交与凤四老爹 。”

交语

jiāoyǔ

传告,传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交赞

jiāozàn

一齐称誉。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许交赞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娇娜》:“满堂交赞,惟娇娜不乐。”《桃花扇》:敬亭闻众人交赞,立其身来说道:“老汉乃鄙俚俗谈,谬承赞赏,惭愧,惭愧!”

交章

jiāozhāng

谓官员交互向皇帝上书奏事。唐 韩愈《唐故秘书少监赠绛州刺史独孤府君墓志铭》:“君与起居舍人李约交章指摘,事以不行。”《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三》会黄履、张商英、周秩、上官均、来之邵、翟思、刘拯、井亮采,交章言(司马)光等畔道逆理,未正典刑,(吕)大防等罪大罚轻,未厌公论,凡十九疏。明 沈德符《野获编·司道·宪臣笞属吏》:“众咸不直鸣凤,两京科道交章劾之。”清 陈睿思《阅三朝要典》诗:“顾命之臣愤不平,羣贤交章以死诤。”《清史稿卷二十四 德宗本纪二》和约定议,廷臣交章谓地不可弃,费不可偿,当仍废约决战。

交谪

jiāozhé

互相埋怨。《聊斋志异·王成》生涯日落,惟剩破屋数间,与妻卧牛衣中,交谪不堪。 《聊斋志异 赌符》垂头萧索,始玄夜以方归。幸交谪之人(老婆)眠,恐惊犬吠; 

交趾

交阯

jiāozhǐ

地名:①唐尧时代指五岭以南的地方。《晋书 葛洪传》以年老,欲练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句漏令。②汉代设置交趾郡,始专指安南(越南古称)北部。《礼·王制》曰:南方曰蛮,雕题交趾,雕题是纹脸,交趾注曰“足相向”,就是盘腿。《山海经·海外南经》有“交胫国”之记载,“其人交胫”,交胫不能行,只能坐,故“交胫国”即“交趾国”也。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今越南北部地区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的行政管理。《续资治通鉴 元纪一》交趾叛服不常,湖广省发兵屡征,不利。《续资治通鉴 元纪五》(元世祖忽必烈)命荆湖、占城行省,将江浙、湖广、江西三行省兵六万人伐交趾。

交至

jiāozhì

一齐来到。《晋书 文帝纪》冬十月,天子以诸侯献捷交至,乃申前命。《资治通鉴 魏纪四》(魏)延、(杨)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林公云:‘见司州警悟交至,使人不得住,亦终日忘疲。’”唐 韩愈《潮州谢孔大夫状》:“开缄捧读,惊荣交至。”明 方孝孺《与纳斋先生书》:“伏审义门尝有不虞之灾,继沐殊常之泽,惊喜交至。”

交子

jiāo

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发行于北宋前期(1023年)的成都。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六》时军储不继,(王)彦乃仿川钱引法造交子,行于荆南管内,渐措置屯田,为出战入耕之计。《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昨来支降交子付两淮行吏,缘所降数目过多及铜钱并会子不许过江,因致民旅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