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講 | jiǎng I. | ①说,谈:讲话。讲叙。②把事情和道理说出来:讲说。讲学。讲武。讲演。讲义。讲师。讲坛。③注重某一方面,并设法使它实现:讲求。讲团结。④和解:“而秦未与魏讲也”。⑤商量,商议;计划:讲价儿。讲条件。《周文 里革断罟匡君》古者大寒降,土蛰发,水虞于是乎讲罛罶,取名鱼。II.gāng吴语表示闲聊,聊天。清 曾朴《孽海花第二回》那时三人正讲得入港。潘胜芝开口道:“我们苏州人,真正难得!…” |
讲功 | jiǎnggōng | 论功。《国语·鲁语上》:“夫仁者讲功,而智者处物。无功而祀之,非仁也;不知而不能问,非智也。”韦昭注:“讲,论也。仁者心平,故可论功也。” |
讲古论今 | jiǎnggǔlùnjīn | 谈论古今事情,形容话题广泛。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见那先生学问平常,故意谭天说地,讲古论今,惊得先生一字俱无。”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五章:“这小子还满腹经纶,讲古论今,心里有点儿道道!” |
讲贯 | jiǎngguàn | 犹讲习。《国语·鲁语下》:“昼而讲贯,夕而习復。”韦昭注:“贯,习也。”唐 黄滔《启薛舍人》:“金口开时,讲贯则处其异等。”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苏仲芬》:“王子弟朝往暮还,从仲芬讲贯。” |
讲解 | jiǎngjiě | ①讲和。《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裴駰集解引苏林曰:“讲,和也。”明 陆树声《长水日抄》:“倪文节公嘉定初与金人讲解,使还,中书议表贺。”②调解。《新唐书·马燧传》:“燧将攻魏,取攻具於抱真营,并请杂两军平其功,抱真不听,请独当一面,繇是逗遛。帝数遣使讲解。” ③讲论,解释。唐 韩愈《石鼓歌》:“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高晓声《我的两位邻居》:“我看见他伏在桌上,正在全神贯注地用笔指点着一篇作文,向站在桌边的老刘 的小女儿讲解。” |
讲经说法 | jiǎngjīngshuōfǎ | 讲传宗教经典,宣扬宗教教义。亦指引经据典地谈说议论。《西游记·南游记》第一回:“到今日来,灵山兴旺,今十大弟子,讲经说法。” |
讲论 | jiǎnglùn | ①谈论;议论。说长道短,议论。②论述:这是一本讲论戏剧的书。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明史卷八 仁宗》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 |
讲盘子 | jiǎngpánzi | 商谈价钱或条件。 清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货财》:“梦笔生花:杭州俗语杂对:讲盘子,卖瓢儿。按,讲盘子,谓论价多寡也。”《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另外又去找大人带来的厨子,同他讲盘子。” |
讲若画一 | jiǎngruòhuàyī | 讲:和;画一:整齐,统一。协调,整齐划一。《汉书·曹参传》:"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宋·苏辙《栾城后集·历代论二》及天下既平,政事一出于何,法令讲若画一,民安其生,天下遂以无事。《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四》国家法度森严,讲若画一。 |
讲説 | jiǎngshuō | 讲述解说。《普曜经·说法门品》:“是为八百法曜法门,菩萨大士临降神时,为诸天子讲説此法。”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四:“(孙奭)幼好学,博通书传,善讲説。”《续资治通鉴 宋纪六十六》(王)安石素与韩绛、韩维及吕公著相友善,帝(宋神宗)在籓邸,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维友王安石之说也。”沙汀《风浪》:“工作同志正在讲说秩序的重要,希望大家不要抢着发言。” |
讲诵 | jiǎngsòng | 讲授诵读。《晋书 景帝纪》宜遵先王下问之义,使讲诵之业屡闻于听,典谟之言日陈于侧也。 |
讲武 | jiǎnɡwǔ | 讲习(研讨学习)武事。《东周列国志 第四回》:"庄公曰:'子封有何高论?'公子吕奏曰:'臣闻人臣无将,将则必诛,今太叔内挟母后之宠,外恃京城之固,日夜训兵讲武,其志不篡夺不已。主公假臣偏师,直造京城,缚段而归,方绝后患。'"《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于是受诏都试郊外,两人(马仁瑀和薛居正)因欲相图,阴勒所部兵,私市白梃。帝微闻其事,即诏罢讲武。 |
讲习 | jiǎngxí | 讲议研习。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政(正)为常所讲习,雠校缮写,及偏加服用,有迹可思者耳。 |
讲信修睦 | jiǎngxìnxiūmù | 意为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讲究诚信,培养和睦(气氛)。《礼记·礼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清史稿卷二 本纪二 太宗本纪一》夫讲信修睦,必藉物以成礼,我岂贪而利此,使尔国力不支?可减其半。岁时餽答,当如前议,则两国之福也。 |
讲学 | jiǎngxué | 当众讲解阐述自己的学术理论。应邀出国讲学。清·纪昀《河中石兽》: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讲学先生,以向生徒传授“儒学”为生的人。) |
讲筵 | jiǎngyán | ①讲经、讲学的处所。唐 任蕃《梦游录·樱桃青衣》:"见一精舍中有僧开讲,听徒甚众。卢子方诣讲筵,倦寝。"清 赵翼《白鹿洞书院》诗:"晦翁守南康,踵旧开讲筵。"②特指天子的经筵。《续资治通鉴 宋纪六十二》今陛下(宋英宗)初政清明,宜亲近儒雅,讲求治术,愿不惜顷刻之闲,日御讲筵。明 李东阳《闻青溪学士擢礼部侍郎喜而有作》诗:"从此黄扉须更到,讲筵经史待重论。" |
讲业 | jiǎngyè | ①研习学业。②指经筵讲读。《史记 太史公自序》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 |
讲肄 | jiǎngyì | ①讲论肄习。汉 郑玄笺:“閒暇则於庐舍及所止息之处,以道艺相讲肄,以进其为俊士之行。”孔颖达疏:“相讲论而肄习其业。”②指讲学。唐 柳宗元《道州文宣王庙碑》:“庙舍峻整,阶序廓大,讲肄之位,师儒之室。” 《续资治通鉴 宋纪六十二》宗惠乃即所居筑堂曰闻义,日与学士大夫讲肄其间,以身倡率宗属。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餘姚黄梨洲先生宗羲教授其乡,数往来明越间,开塾讲肄,为南学。” |
讲议司 | jiǎngyìsī | 宋官置名。崇宁元年(1102)置,以宰相提举,侍从为详定官,卿监为参详官,又置检讨官,讨论宗室、冗官、国用、商旅、盐铁、赋调、尹牧事宜,每事各以三人主持,又另置枢密院讲议司讨论武备,三年废。宜和六年(1124),又曾置讲议司。《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十五》(宋徽宗)诏:“太师致仕蔡京领讲议司,听就私第裁处,仍免佥书,毋致勤劳。” |
耩 | jiǎng | ①用耧来播种:耩地。耩豆子。也叫耧播。耩子:耧lóu。②一种古老的农用工具,用来灌溉和施肥。 |
桨槳 | jiǎng | 划船的用具,常装置在船的两旁。 |
奖奬 | jiǎng | ①劝勉,勉励,称赞,表扬:夸奖。奖金。奖品。奖赏。嘉奖。奖惩。有功者奖。②为了鼓励或表扬而给予的荣誉或财物等:受奖。发奖。 |
奖激 | jiǎngjī | 嘉奖激励。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荐举不捷》张祜雕虫小巧,壮夫耻而不为者,或奖激之,恐变陛下风教。宋 陆游《曾文清公墓志铭》虽有折槛断鞅,牵裾还笏,若卖直沽名者,愿皆优容奖激之。《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九》(江)士龙上不因官司之督责,下不因邑民之诉请,自以职所当为,勇于立事,乞加奖激,以为州县小吏赴功趋事之劝。《宋史·理宗纪三》(淳佑 六年五月)己卯,诏诸镇募兵、造舟、置马,帅臣其务奖激将士,以严边防。 |
奖借 奬借 | jiǎngjiè | 勉励推许。宋 司马光《答彭寂朝议书》:“辱书奬借太过,期待太厚,且愧且惧!”《元史·曹伯启传》:“伯启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奬借名士尤多。”《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蒯遇时)只是有件毛病,爱少贱老,不肯一视同仁。见了后生英俊,加意奬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九》张浚喜其(宗元)便佞,奖借提挈,亟跻从班。 |
奖饰 | jiǎngshì | 指奖誉,称誉。《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又前部教尉浩周 ”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载孙权《与魏王笺》:“昔承父兄成军之绪,得为先王所见奖饰,遂因国恩,抚绥东土。”唐 李白《与韩荆州书》:“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清 《己未上曾侍郎书》:“盖使敏树得相从幕中,承讲论道艺之暇,亦未必不以寒陋之姿,盛邀奖饰。”赵朴初《金缕曲 序》:“王昆仑同志为文谈余诗词,章孤桐先生为拙稿题诗,皆奖饰过当。” |
奖率 | jiǎngshuài | 奖励率领。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
奖掖 | jiǎngyè | 奖励提拔。推许扶持。性喜奖掖后进。元 刘壎《隐居通议·礼乐》:“念昔垂髫,从叔父学,辱承奖掖。”清 钮琇《觚賸·鸣钲荐试》:“然好奖掖后进,亦以此望重于时。”清 江藩《汉学师承记-程晋芳》:“奖掖后进,则有誉无否也。” 老舍《蜕》:“那位名人是素来爱奖掖后进,以青年导师自任的。” |
奖异 | jiǎngyì | ①破格的奖励。《宣和遗事 后集》能立奇功者,并优加奖异,不限常制。②以为卓异而予以勉励。宋 文天祥《序》予嘉其有志,颇奖异之。 |
奖谕 | jiǎngyù | ①皇帝对臣下褒奖、表彰。唐 惠能《坛经·宣诏品》其年九月三日,有诏奖谕师曰:“师辞老疾,为朕修道:国之福田。"《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九》帝(赵光义)览奏,召对奖谕,令条奏以闻。②称官长对下属的嘉奖。《封神演义 第七九回》(姜子牙)奖谕三运官曰:”运督军需,智擒法戒,玄机妙算,奇功莫大。" |
奖擢 | jiǎngzhuó | 犹奖拔。唐 李翱《论事于宰相书》:"承阁下厚知,受奖擢者不少。"《续资治通鉴 宋纪七十二》若职事修办,乞行奖擢。宋 苏舜钦《上杜侍郎启》:"窃惟大君子奖擢后进,故不惜溢言以誉之。"清 袁枚《随园诗话 卷二》:"桐城张药斋宗伯,三任江南学政,奖擢名流,诗尤清婉。" |
蒋 | jiǎng | ①古书上说的一种菰类植物。②姓。③古同“奖”,勉励。 |
蒋干盗书 | jiǎnggàndàoshū | 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蒋干盗书的故事不能忘。 |
膙 | jiǎng | 膙子:即“趼jiǎn子“。两手磨起了膙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