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ng I.

①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将领。②统率,指挥:将百万之众。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史记  项羽本纪》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后汉书 吕布传》令布将骑,明公将步,天下不足定也。奉行,秉承。唐 元结《贼退示官吏》:“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④送行。《淮南子·诠言》耒者弗迎,去者弗将。⑤携带。唐 元结《贼退示官吏》:“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⑥带领。《淮南子·人间训》将胡骏马而归。⑦进用,吃。将食。⑧《公羊传·庄三十二年》:君亲无将,将而诛焉。师古注:将有其意也。II.参见jiāng。III.参见qiāng。

将弁jiāngbiàn

武官的通称。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二·刘富川》:“守令逃窜,而委责任於将弁。”《官场现形记 第十七回》:“稔知此等举动皆不肖将弁所为,阁下决不如此。”

将骄卒惰

jiàngjiāozùduò

将领骄傲,士卒懒惰。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陈书 本纪卷六后主陈叔宝》既而君侈民劳,将骄卒堕,帑藏空竭,折衄师徒。宋 贾林《十一家注孙子·作战篇》:“将骄卒惰,贪利忘变,此害最甚也。”

将略

jiànglüè

用兵的谋略。《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

将门虎子

jiàngménhǔzǐ

将门:世代为将的人家。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门庭。他是将门虎子,肯定不会辜负我们的期望。三月夫《吴三贵·异象少年》:“将门虎子!这孩子面相极佳,将来说不定会是国之栋梁啊!”

将门有将

jiàngményǒujiàng

旧指将帅门第也出将帅。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孟尝君列传》:“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有子如此,可谓将门出将矣!

将士

jiàngshì

将领和士兵的统称。宋 刘过《西江月 词》: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欤?”曰:“可”。

将尉

jiàngwèi

古代统领屯戍士卒的武官。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将相

jiàngxiàng

将帅和丞相。亦泛指文武大臣。《墨子·法仪》:“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史记·高祖本纪》:“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王为皇帝。”唐 李涉《与梧州刘中丞诗》:“三代卢龙将相家,五分符竹到天涯。”唐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将相之器

jiàngxiàngzhīqì

将:将帅;相:宰相;器:度量,才干。有担任将帅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后汉书·贾复传》:“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

将校

jiàngxiào

①古代将军与校尉的合称。汉代军制,将军属下设校尉。将军与校尉合称将校。《后汉书·顺帝纪》汉安元年:“癸卯,诏大将军、三公,选武猛试用有效验、任为将校者各一人。《资治通鉴 后唐纪七》乃召(康)义诚谋之,义诚竟无言,但曰:“义诚将校耳,不敢预议,惟相公所使。”②近现代泛指校官以上军衔军官。③泛指所有军官。

将迎

jiàngyíng

①送往迎来。可表示交往。《庄子·知北游》:“颜渊问乎仲尼曰:‘回尝闻诸夫子曰:‘无有所将,无有所迎。’回敢问其游。’仲尼曰:‘……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 南朝宋 谢灵运《初去郡 诗》:“负心二十载,於今废将迎。” 清 吴伟业《送旧总宪龚孝升出使广东诗》:“独有飘零老伏生,不堪衰白困将迎。”②迎接。宋 范成大《次韵许季韶水乡席上》:“解愠风来如故旧,催诗雨作要将迎。”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刘夫人》:“妇已遣人将迎,遂与俱去。”③逢迎;迎合。《宋书·徐爰传》:“殿省旧人,多见罪黜,惟爰巧於将迎,始终无迕。” 明 归有光《王母孙孺人墓志铭》:“祖母性严厉,鲜当其意。先母能委曲将迎,常得其懽心。” 将养;保养。《列子·汤问》:“不待杀戮而夭,不待将迎而寿。”

将遇良才

jiàngyùliángcái

将:将领;良才:高才。多指双方本领相当,能人碰上能人。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四回:“两个就清风山下厮杀,乃是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才好用功。”

将指

jiàngzhǐ

中指。指足的大趾。《左传·宣公四年》:“子公之食指动。”孔颖达疏:“五指之名曰巨指、食指、将指、无名指、小指也。” 《左传·宣公四年》“子公之食指动” 唐 孔颖达疏:“谓大指为将指者,将者,言其将领诸指也。足之用力,大指为多;手之取物,中指最长。故足以大指为将指,手以中指为将指。” 《东周列国志 第七十九回》:“阖闾往后一闪,刀砍中右足,伤其将指,一屦坠于车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大》:“城隍南面坐,唤人犯上,执籍呼名。呼已,并令以利斧斫去将指。”何垠注:“将指,中指也。” 

将佐

jiàngzuǒ

指高级军官。将领及佐吏。《资治通鉴 宋纪二》诸将佐闻营阳(刘义符)、庐陵王(刘义真)死,皆以为疑,劝王不可东下。《资治通鉴 后梁纪一》蜀王(王建)会将佐议称帝,皆曰:“大王虽忠于唐,唐已亡矣,此所谓‘天与不取’者也!”

jiàng I.

通“犟”。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宋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彊不可使者,皆斩之。”II.参见qiáng。III.参见qi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