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踐 | jiàn | ①踩,踏:践踏。践履。作践。践踏,引申为站在。《礼记·中庸》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②履行,实行:践行。实践。主持。《仪礼·士相见礼》不足以践礼。注:“行也。”墨子《兼爱》: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庄子·外物》易世而无以相贱。《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十一》(张)齐贤四践两府,九居八座,晚岁以三公就第,康宁福寿,人罕其比。③陈列整齐。④特指皇帝登临或继承皇位:践祚。践极(皇帝即位)。《孟子·万章上》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於汉家。”《资治通鉴 晋纪二十三》兄亡弟及,古今成法,俟毕山陵,宜废主上为王,殿下自践尊位,以为大燕无穷之福。⑤古同“剪”,灭除。⑥古同“浅”,浅陋。⑦介词,表示凭借。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践华(山)为城,因(黄)河为池。 |
践更 | Jiàn’gēng | 古代的一种徭役。轮到的可以出钱雇人代替。受钱代人服役叫践更。《史记·吴王濞列传》:“卒践更,輒与平贾。”张守节正义:“践更,若今唱更、行更者也,言民自著卒……贫者欲顾更钱者,次直者出钱顾之,月二千,是为践更。”宋 苏轼 《策别厚货财》之二:“昔汉之制,有践更之卒,而无营田之兵。”清 田从典 《拟七德九功舞歌效乐天体》:“今日公家免践更,鼓腹行歌仍作息。”参见“卒更” |
践规踏矩 | jiànguītàjǔ | 指循规蹈矩。清 曾国藩《送唐先生南归序》:“考乎其从游之徒,则践规踏矩,仪型乡国。” |
践极 | jiànjí | 登极;即位。南朝宋 鲍照《河清颂序》:“圣上天飞践极,迄兹二十有四载。”《魏书 皇后列传 卷一》年十四,高宗践极,以选为贵人,后立为皇后。唐 陈子昂《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自陛下践极,谬荷恩私,冒宠叨荣,超絶时辈。”清 李渔《奈何天·闹封》:“朕自践极以来,匪躬有失,饥饉荐臻,继以兵凶,愈增攘乱。” |
践迹 | jiànjì | 亦作“践跡”①踩着前人的足迹。犹蹈袭,因袭。《论语·先进》:“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明 李贽《世纪列传总目 后论》:“儒臣虽名为学而实不知学,往往学步失故,践迹而不能造其域,卒为名臣所嗤笑。” 明 袁宏道《钦叔阳秀才》:“善人不践跡,彼却步步学尧舜,有恒踽踽凉凉,彼却与物无忤。”清 顾炎武《日知录·不践迹》:“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所谓践迹也。”王闿运《江陵书院记》:“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言远慕古圣,未若践迹循涂之易为功也。”②实践,实行。晋 郗超《答傅郎诗》:“奇趣感心,虚飇流芳。始自践跡,遂登慧场。”③行迹;行为。金 王若虚《复之纯交说》:“慵夫因人而寄声曰:‘子之病果革矣。已寔行行,谓人之亢;悯我将颠,而子则先。是何其言之近似而践跡之乖歟!’” |
贱荆 | jiànjīng | 谦称己妻。同“拙荆”。《说岳全传 第三十二回》卑职贱荆戚氏有一胞妹,年方十七,尚未适人。 |
践历 | jiànlì | 经历;经过。前蜀 杜光庭《冉处俦还北斗愿词》:"臣等顷因衔命,远涉道途,践历艰危,登临险阻。"《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高)防性淳厚,守礼法,所践历,皆有能名。 |
践履 | jiànlǚ | ①踩;踏。《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②行走。汉 焦赣《易林·明夷之乾》:“践履寒冰,十步九寻。”《旧唐书·李纲传》:“贞观四年,拜太子少师,时纲有脚疾,不堪践履。”③履践;前往。《后汉书·隗嚣传》:“遵与隗王歃盟为汉,自经历虎口,践履死地,已十数矣。”④实行;实践。宋 司马光《再乞资荫人试经义札子》:“《孝经》、《论语》,其文虽不多,而立身治国之道,尽在其中。就使学者不能践履,亦知天下有周公孔子仁义礼乐。”《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八》近世士大夫有所谓道学者,其说以谨独为能,以践履为高,以正心诚意、克己复礼为事。⑤踪迹,行迹。唐 柳宗元《石涧记》:“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⑥任职。唐 元稹《李拭授宗正卿等诰》:“以尔拭践履中外,论伦古今,主宗之盟,绰有馀誉。”《旧唐书·杜审权传》:“今明公舍筑入梦,投竿为师,践履中台,制临外阃,不究兴亡之理,罕闻沉断之机。” |
践墨随敌 | jiànmòsuídí | 践:履行,实行;墨:绳墨,指计划;随:顺应。根据敌情的变化,来实施计划。《孙子·九地》:“践墨随敌,以决战争。” |
践诺 | jiànnuò | 指信守承诺、履行诺言的行为,是一个人修身立德的基本要求。《红楼梦第九十九回》如蒙践诺,即遣冰人。 |
践升 | jiànshēng | 登临。《魏书·显祖纪》:“其践昇帝位,克广洪业。”《资治通鉴 宋纪十五》丁未,显祖(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下诏曰:“朕希心玄古,志存澹泊,爰命储宫践升大位,朕得优游恭己,栖心浩然。” |
践蹋 践踏 | jiàntà | 踩;踏。蹂躏;摧残。自相践踏。(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采撷践踏。《宋书·王景文传》:“千仞之木,既摧於斧斤;一寸之草,亦悴於践蹋。”《魏书 孝文帝元宏纪》又诏汉、魏、晋诸帝陵,各禁方百步不得樵苏践蹋。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葵》:“十月末,地将冻,散子劳之。人足践踏之乃佳。” |
践土食毛 | jiàntǔshímáo | 土地上生长的粮食蔬菜等植物。指蒙受君恩;亦泛指起居生活。毛,泛指土地上生长的粮食蔬菜等植物。《左传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
践位 | jiànwèi | 登基;即位。《管子·小问》:“桓公践位,令衅社塞祷。”《史记 孝文本纪》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然卒践天子之位者,刘氏也。《汉书 王莽传》敬天之休,往践乃位,毋废予命。《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孝元践位之初,虚心以问禹,禹宜先其所急,后其所缓。《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六月,蜀遣卫尉陈震庆(孙)权践位。《资治通鉴 宋纪三》(刘宋文)帝自践位以来,有恢复河南之志。《宋书·谢庄传》:“陛下践位,亲临听讼。”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第二章》:“惟中国则君主有责任……其践位也,荐天而受;其殂死也,称天而謚。” |
践席 | jiànxí | 步入坐席。指入席,就席。《礼记·曲礼上》:“客践席,乃坐。”孔颖达疏:“客践席者,犹履也。” 《聊斋志异 汪士秀》已而三人践席 坐,二人侍饮。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梦》:“俄而主人出,年近二旬,淡妆絶美。敛衽称贺已,将践席,婢入白:‘二娘子至。’” |
践形 | jiànxíng | 践形,就是尽性,让天性通过身体、通过各种外在的实践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孟子·尽心上》:“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唐 韩愈《答侯生问 论语 书》:“圣人践形之説,孟子详於其书。” 清 曾国藩《送刘椒云南归序》:“使夫一身得职,而天地万物,各安其分。以位以育,以效吾之官司,所谓践形者也。” |
践修 | jiànxiū | 履行和修治。《尚书·微子之命》:“尔惟践修厥猷,旧有令闻。”《左传·文公元年》:“践修旧好,要结外援。”《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故先遣使者犒劳,又遣尚书、侍中践脩前言,以定任子。唐 柳宗元《为文武百官请复尊号表之五》:“陛下嗣训先祖,貽谋后圣,当践修以纂承,寧变更而废坠?”《官场维新记第九回》:“独自一个儿溜到小玉凤家里去,践修旧好。” |
践约 | jiànyuē | 履行约定的事。《花月痕第十一回》此时芙蓉洲荷花盛开,荷生践约,还敬了众缙绅。 |
践阼 践祚 | jiànzuò | 亦作“践胙”、“践祚”。即位;登基。建国践祚。《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史记·太史公自序》:“汉既初兴,继嗣不明,迎王践祚,天下归心。”《汉书 王莽传》今摄皇帝背依践祚,宜异于宰国之时,制作虽未毕已,宜进二子爵皆为公。《隶释·汉费亭侯曹腾碑阴》:“践胙之初,受爵于东土,厥功章然。”《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八》其令安汉公居摄践祚,如周公故事,具礼仪奏!《三国志 吴书。吴主传》自魏文帝践阼,(孙)权使命称藩,及遣于禁等还。《资治通鉴 晋纪十》陛下(指刘聪)践阼以来,已作殿观四十余所,加之军旅数兴,馈运不息,饥馑、疾疫,死亡相继,而益思营缮,岂为民父母之意乎!《宋书 卷十 顺帝纪》齐王践阼,封帝为汝阴王,待以不臣之礼。《北史 本纪卷十北周武帝宇文邕》孝闵帝(宇文觉)践阼,拜大将军,出镇同州。《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张)九龄曰:“陛下(玄宗李隆基)践阼垂三十年,太子诸王不离深宫,日受圣训,天下之人皆庆陛下亨国久长,子孙蕃昌。”《资治通鉴 唐纪五十九》(王守澄)又问:“江王(文宗李昂)当如何践阼?”(韦)处厚曰:“诘朝,当以王教布告中外以已平内难。然后群臣三表劝进,以太皇太后令册命即皇帝位。”《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九》吕端等曰:“(宋真宗赵恒)践阼初首行此令,哲王之懿范也。”《薄熙来传》:若论俾躬处休,修身齐家,事太上皇及中宗甚孝,百官和睦,则帝胜熙来甚矣。此帝之所以践祚也。 |
贱 | jiàn | ①价钱低,与“贵”相对:贱卖。贱价。宋 范大成《蝶恋花》:“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②旧时指地位卑下:贱民。贫贱。卑贱。微贱。《礼记·中庸》:“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③谦辞,旧称与自己有关的:贱姓。贱躯。贱内(妻子)。④骂人的话:贱人。⑤指撒娇或不尊重、不知好歹:这孩子又和妈贱。犯贱。⑥轻视:“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礼记·中庸》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战国策·齐策四 冯谖客孟尝君》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史记·太史公自序》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
贱恶 | jiàn’è | 轻视厌恶。《礼记·大学》:“所谓齐其家在脩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 明 李开先《老黄浑张二恶传》:“书舍禪房,歌楼酒肆,以及大小衙门,无不游歷,需索者亦无不贱恶迴避之者。” |
贱俘 | jiànfú | 降臣对自己的谦称。晋 李密《陈情表》:“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
贱工 | jiàn’gōng | ①技艺不高明的工匠。亦用为对工匠的贬称。《孟子·滕文公下》:“昔者 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终日而不获一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赵岐注:“谓王良鄙贱之工师也。”宋 苏轼《东坡志林·梁工说》:“居士曰‘朽墙画墁,天下之贱工,而莫不有师’。”明 庄元臣《叔苴子内篇卷三》:“春秋时,伶人贱工皆通於制作之意。”参见“良工”。②低贱的工作。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 第二章》:“古代各国,皆行奴隶制度,生产之业,视为贱工故。” |
贱荆 | jiànjīng | 谦称己妻。《笑林广记 掇桶》一人留友夜饮,其人蹙额坚辞。友究其故,曰:“实不相瞒,贱荆性情最悍,尚有杩子桶未倒。若归迟,则受累不浅矣。” |
贱隶 | jiànlì | 役隶。以其地位低下,故称。晋 傅咸《禁奢上书》:“今之贱隶,乘轻驱肥。”宋 陈亮《酌古论·苻坚》:“以有衅攻无衅,虽妇人孺子,末工贱隶,皆知其不可。”明 刘基《苦斋记》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明 梁辰鱼《红线女第四折》:“阴力见诛,罚为女子,使身居贱隶,气禀凡俚。” |
贱敛贵出 | jiànliǎnguìchū | 低价卖进,高价卖出。唐 韩愈《曹成王碑》:“王始政于温,终政于襄,恒平物估,贼敛贵出。” |
贱买贵卖 | jiànmǎiguìmài | 低价买进,高价售出。汉·班固《汉书·景帝纪》:“吏受所监临,以饮食免,重;受财物,贱买贵卖,论轻。”《孙子兵法 作战篇》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
贱目贵耳 | jiànmùguìěr | 指轻视眼前所见,重视远道传闻。比喻舍近求远。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 草三 蛇床》:“世人舍此而求补药于远域,岂非贱目贵耳乎?”清·李调元《<蜀雅>序》而贱目贵耳者,顾谓今不如古,方隅之别也。 |
贱内 | jiànnèi | 谦称己妻。《笑林广记 老鳏》致使妻父不曾娶得妻母,妻母不曾养得贱内,至今小儿杳然。 |
贱贫 | jiànpín | ①卑贱贫困。《楚辞·九章·惜诵》:“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汉书 司马迁传》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梁书·儒林传·范缜》:“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贱贫?’”《新唐书·魏元忠传》:“志士在富贵与贱贫,皆思立功名以传于后,然知己难而所遇罕。”清 唐孙华《次韵酬宫恕堂》:“素志安贱贫,心计鄙钻核。”②指卑贱贫困的人。唐 卢纶《过司空曙村居诗》:“遂性在耕稼,所交唯贱贫。”元 揭傒斯《送袁先辈之旴江诗》:“贱贫恋知己,亲爱畏离别。”清 方文《送陈子垣游上谷兼寄从子奕于司理诗》:“主是贱贫交不薄,文因山水助非虚。” |
贱妾 | jiànqiè | ①位次低下的姬妾。《左传·宣公三年》:“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凡是下婢贱妾,一旦得了宠,没有不撒娇撒痴的。”②古代妇女谦称自己。南朝梁 徐陵《玉台新咏·古诗孔雀东南飞》: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晏子春秋·谏下二》:“负郭之民贱妾,请有道于相国,不胜其欲,愿得充数乎下陈。”三国魏 曹丕《燕歌行》:“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三国魏 曹植《七哀诗》:“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清 蒋士铨《香祖楼·觞芰》:“贱妾蒙老爷夫人这般恩意呵!” |
贱躯 | jiànqū | 谦称己身。旧题 李陵《与苏武诗之一》:“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晋 徐干《室思》:“每诵昔鸿恩,贱躯焉足保。”南朝梁 何逊《敬酬王明府诗》:“贱躯临不测,玉体畏垂堂。”清 黄景仁《新咏》:“贱躯一何眇,前后各千载。” |
贱日 | jiànrì | ①贫贱之时。唐 王维《西施咏》:“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②谦称自己的生日。明 李开先《贺总督蓟辽保定大司马兼大中丞东江杨公五十寿序》:“每逢贱日,东江輒以书礼相贺。”《金瓶梅词话第九六回》:“春梅道:‘奴贱日是四月二十五日。’” |
贱市 | jiànshì | 谓低价出售。《史记·大宛列传》:“其使皆贫人子,私县官齎物,欲贱市以私其利外国。” 明 冯梦龙《智囊补·胆智·宗威愍》:“自都城经乱以来,米麦起落初无定价,因袭至此,某不能违众独减,使贱市也。” |
贱事 | jiànshì | ①个人私事。用作谦词。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 宋 苏轼《与欧阳仲纯书之一》:“既别,日苦贱事,不克驰问。”《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道:‘有些贱事,改日特来称谢。’”清 厉鹗《吴兴归舟作诗》:“自牵贱事怱怱去,不为苹花住一年。” ②轻贱的事。《汉书·五行志中之上》:“今陛下弃万乘之至贵,乐家人之贱事。”宋 刘斧《青琐高议前集·书仙传》:“家人教以丝竹,曰:‘此贱事,吾岂乐为之。’” |
贱息 | jiànxī | 谦称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战国策·赵策四 触詟说赵太后》:“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宋 叶适《祭林大卿淑人文》:“辱以贤孙,嬪於贱息;恤婣两尽,意爱兼深。” |
贱行 | jiànxíng | ①看轻任事。《礼记·坊记》:“民犹贵禄而贱行。”郑玄注:“行,犹事也;言务得其禄不务其事。”②卑劣的行为。《战国策·齐策六》:“昔管仲射桓公,中鉤,篡也;遗公子纠而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梏,辱身也。此三行者,乡里不通也,世主不臣也。使管仲终穷抑幽囚而不出,惭耻而不见,穷年没寿,不免为辱人贱行矣。”明·张溥《五人墓碑记》:“由是以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③低下的职业。《史记·货殖列传》:“行贾,丈夫贱行也,而雍乐成以饶。”④用以谦称自己从事的行业。《儒林外史 第二五回》:“你老人家若肯不弃贱行,把这小令郎过继与我。” |
贱恙 | jiànyàng | 谦称自己的病。《禅真逸史》第六回:“钟守浄道:‘从正月里得了贱恙,牀褥缠绵,直到如今不得脱体。’”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四卷》阮三道:“贱恙只为那事而起,若要我病好,只求早图良策。”清·李渔《巧团圆·剖私》:“不瞒老婆婆说,奴家这箇贱恙是妆造出来的。”鲁迅《书信集·致宋琳》:“贱恙渐向愈,可释远念耳。” |
贱造 | jiànzào | 对自己生辰八字的谦称。造,旧时星相术士用称人的生辰干支。《水浒传第六十一回》茶汤已罢,叫当直的取过白银一两,放于桌上,权为压命之资,“烦先生看贱造则个。” |
贱质 | jiànzhì | 卑贱的资质。用以谦称自己。《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冉曰:‘子前在考城,思欲相从,以贱质自絶豪友耳。’”《晋书 葛洪传》推沙砾之贱质,索千金于和肆哉!北周 昙积《谏周太祖沙汰僧表》:“贫道餘年贱质,寄命关右,钦化承恩,得存道业。”清 余怀《板桥杂记·丽品》:“儿虽风尘贱质,然非好淫荡检者流。” |
贱子 | jiànzǐ | 谦称自己。《水浒传第八一回》贱子自髫年时出入门墙,已三十载矣。《水浒传第八一回》高太尉与贱子一同被掳,陷于缧绁。 |
溅 | Jiàn I. | 液体受冲击向四外飞射:水花飞溅。II.参见jiān。 |
溅泪 | jiànlèi | 飞洒眼泪。唐 杜甫《春望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宋 秦观《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之二》:“车湖边梅溅泪,壶公祠畔月销魂。”元 卢琦《题全安庄诗》:“山鸟有情怜我去,烛花溅泪为谁愁。”《花月痕第四三回》:“次日,芝友大家来看痴珠,又拉他同访福奴,重过秋心院,觉得草角花鬚,悉将溅泪。” |
饯 | jiàn | ①设酒食送行:饯行。饯别。《资治通鉴 晋纪十八》(晋成帝)诏遣兼大鸿胪郭持节诣棘城册命燕王,与(刘)翔等偕北。公卿饯于江上。《晋书 符坚载纪上》坚严饰卤簿,亲饯(苟)苌等于城西,赏行将各有差。唐 王勃《滕王阁序》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资治通鉴 陈纪十》十一月,丁卯,隋主(杨坚)亲饯将士;乙亥,至定城,陈师誓众。②果品,又指蜜或糖浸渍的果品:蜜饯。③赞扬;吹捧。《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三》初,(王)长孺饯(胡)梦昱诗,比诸胡铨。 |
饯花 | jiànhuā | 送别残花。《红楼梦第二八回》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在一腔无明,未曾发洩,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 |
饯客 | jiànkè | 设酒为客人送行。唐 姚合《送洛阳张员外诗》:“饯客未归城,东来騶骑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