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n I.

①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礼记·大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②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左传·桓公元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③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见证;见人(证人)。④(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⑤会晤:会见。接见。晋·干宝搜神记》往见楚王。⑥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各抒己见;各执己见;固执己见;主见;浅见;偏见。宋 司马光《孙权劝学》: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⑦助词,表被动。被动分“被式”和“见式”。用在动词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忠而见斥。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见害(被害)。见杀(被杀)。见犯(参见“犯⑧”。参见“秋扇见捐”。见推。见弃于人。《庄子·外物》“见梦于元公”是“让元公梦见它自己”《庄子·盗跖夫见下贵者,所以长生安体乐意之道也。汉 佚名《古诗 孔雀东南飞》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庄子·山木》故有人者累,见有于人者忧。故尧非有人,非见有于人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诚恐见欺。东晋末南朝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宋书 本纪武帝上》宁远将军檀凭之与高祖各御一队,凭之战败见杀,其众退散。《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八》或取其办事而不言其害民,或喜其弥缝而不言其疏谬,或畏其强有力而不议,或以其疏远无援而见斥,此言有当、不当也。《聊斋志异 章阿端》听邻钟响断,着衣下床,曰:“如不见猜,夜当复至。”听。我见他这样说,就……《庄子·齐物论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⑨当面接受。《汉书 霍光传》宗庙重于君,陛下未见命高庙,不可以承天序。(见命:当场接受任命)II.xiàn古同“”,出现,显露。现存。战国策》图穷而匕首见。北朝民歌《敕勒歌》风吹草低见牛羊。古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唐 韩愈杂说四·马说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参见“见粮xiànliáng”

见鞍思马

jiànānsīmǎ

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宋·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三·感兴》:“倚鞍思骏骨,抚辔念绿駬。”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看见旧时船中掠去锦绣衣服、宝玩器具等物,都在申兰家里,正是“见鞍思马”。

见背

jiànbèi

父母或长辈去世;背面。晋 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明 夏完淳《狱中上母书》:"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林纾《示儿书》:"十九岁尔祖父见背,苦更不翅。"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十一:"她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先哭去世多年的爷爷,后哭新近见背的妈妈。"

见财

jiàncái

现有财帛。《后汉书·朱暉传》:“各言官无见财,皆当出民,搒掠割剥,彊令充足。”《新唐书·王彦威传》:“臣按见财,量入以为出,随色占费,终岁用之,无毫釐差。”

见财起意

jiàncáiqǐyì

见人钱财,动起歹念。《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又见了十五贯钱,一时见财起意,杀死丈夫,劫了钱。”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回:这厮原是远流配军,如何不做贼,以定是一时见财起意。明 陈汝元 《红莲债》第一折:“我是个卖酒提瓶,他必然见财起意。”

见察

jiànchā

见:被;察:理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见称

jiànchēng

受到人们的称赞。以技艺精堪见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续资治通鉴 宋纪六十六》(王)安石素与韩绛、韩维及吕公著相友善,帝(宋神宗)在籓邸,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维友王安石之说也。”陶成章《浙案纪略·濮振声传》:"振声与其友周鉴 ……均以善驭客游,见称乡里。"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阳(邹阳)之在汉,固以权略见称。

见成jiànchéng

现成。北周 庾信《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兼化乡邑道俗数千,敬造一切德轮,见成三百餘部。”《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元年》:“因相公见成之兵,遣使运粮戍边,反掌间事耳。”《水浒传第二十一回》且说阎婆下楼来,先去灶前点起个灯,灶里见成烧着一锅脚汤,再凑上些柴头。《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到铺里买了一件见成半新半旧的紬衣,穿在身上。”

见存

jiàncún

①顾念我。宋 王安石《谢张学士书》:"惟足下不遗,以朋友之心见存,不胜幸甚!"②现存。南朝宋 宗炳《明佛论》:"若诸佛见存,一切洞彻,而威神之力,诸法自在,何为不曜光仪於当今?"宋 孔平仲《续世说·赏誉》:"(唐文宗)又谓之曰:'卿家有何旧书诏?'对曰:'比多失坠,惟簪笏见存。'"《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十》(宋徽宗)诏见存人与复一官,文彦博等亦各追复有差。

见弹求鸮

jiàndànqiúxiāo

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庄周《庄子 齐物论》:“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清·顾炎武《答原一公肃两甥书》:“因弟觅菟,见弹求鸮。”

见得

jiànde

得出来;可以确定。怎么见得他会输? ②有所得。《庄子·应帝王》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

见独

jiàndú

犹见道。道家指达到至道的境界。《庄子·大宗师》:“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郭象注:“当所遇而安之,忘先后之所接,斯见独者也。”成玄英疏:“夫至道凝然,妙絶言象,非无非有,不古不今,独往独来,絶待絶对。覩斯胜境,谓之见独。”陈鼓应今注:“见道,指洞见独立无待的道。‘道’为絶对无待,因以‘独’来称它。”

见多识广

jiànduōshíguǎng

识:知道。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知识广博。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到底他是老州县,见多识广,早有成竹在胸,便问二爷道:“究竟来了多少人。”《文明小史》第三十四回:“只因常常出外游学,见多识广,知识也渐渐开通。”《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七回:“为人极其聪明,又且见多识广。”

见恶

jiàn’è

看到坏的事物。《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被憎嫌。《左传·哀公二十年》:“黯也进不见恶,退无谤言。”《论语·阳货》:“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见放

jiànfàng

见,被。被放逐。《史记·屈原列传》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见风使舵

见风转舵

jiànfēngshǐduò

jiànfēngzhuǎnduò

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他感到气氛不对,立刻见风转舵,换个话题。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别事见风使舵;再作道理。”朱自清《闻一多全集编后记》:他们也就见风使舵,凡事一混了之。亦“看风使舵”。

见风是雨

jiànfēngshìyǔ

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就轻率地信以为真。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五回:“他们做都老爷的,听见风就是雨,皇上原许他风闻奏事,说错了又没有不是的。洪放《秘书长》:“这些人拐杖一动,见风是雨,连任怀航也得敬他三分。”

见缝插针

jiànfèngchāzhēn

比喻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时间或机会。向春《煤城怒火》第二十一章分割敌人,牵制敌人,见缝插针,集中兵力,狠狠打击敌人。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七章:“‘小钢炮后来打死了敌人不少’,陈三又见缝插针地鼓励他。”

见佛不拜

jiànfóbùbài

看见佛像,却不上前叩拜,比喻自有主张。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有云,二十四腊,逍遥自在,逢人则喜,见佛不拜。……有僧问曰:‘既见佛,为甚不拜?’曰:‘家无二主。’”

见顾

jiàn’gù

犹光顾。《南史·柳惔传》“贤子俱有盛才,一日见顾,今故报礼。”《聊斋志异 丁前溪》嘱曰:“我诸城丁某,主人归,宜告之。暇幸见顾。”②看待我,赏识我。《三国志·蜀志·黄权传》:“大将军司马宣王深器之,问权曰:‘蜀中有卿辈几人?’ 权笑而答曰:‘不图明公见顾之重也!’”

见怪不怪

jiànguàibùguài

看到怪异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要沉着镇静。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卷二:“畜生之言何足为信?我已数月来知之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不用砍他,随他去就是了。”近代·梁启超《为学与做人》致梁思顺:“此汝所见惯者,俗语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吾行吾素可耳。”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jiànguàibùguàiqíguàizìbài

发现怪事怪物不要惊慌,它就不会危害了。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无如愚夫愚妇始终不悟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不用砍他,随他去就是了。”鲁迅《花边文学·奇怪》先前的‘见怪者’,说是‘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现在的‘怪’,却早已声明着,叫你‘见莫怪’了。

见惯不惊

jiàn’guànbùjīng

经常看到,习以为常。宋·邵雍《首尾吟135首》:“见惯不惊新物盛,话长难说故人稀。”朱自清《笑的历史》:“他们见惯不惊,也就只好由我了。”

见惠jiànhuì

称他人赠物与己的谦词。谢人贶赠的谦词。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卓曰:“如此见惠,何以报德。”允曰:“此女(貂蝉)得侍太师,其福不浅。”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前日小婿来家,带二斤干鹿肉来见惠,这一盘就是了。

见几

jiànjī

谓从事物细微的变化中预见其先兆。《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金 王若虚《臣事实辨上》:"(范蠡)乃又移书同志,诵王之短,而示己之见几。"《东周列国志》第四八回:"穆王笑曰:'陈惧我讨罪,是以乞附,可谓见几之士矣。'"

见驾jiànjià

朝见皇帝。《西游记第八三回》那大圣打滚撒赖,只要天王去见驾。《二刻拍案惊奇 卷五》:“南陔见説见驾,晓得是见皇帝了。”清 洪昇《长生殿·定情》:“奴婢高力士见驾。”

见机而行

jiànjīérxíng

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大家灵活些,到时候见机而行。《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见几而作

见幾而作

见机而作

jiànjī‘érzuò

谓事前明察事物细微的变化,抓住有利时机而有所动作。《易·繫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孔颖达疏:“言君子既见事之几微,则须动作而应之。”《后汉书·刘焉传论》:“刘焉覩/时方艰,先求后亡之所,庶乎见几而作。”三国蜀 诸葛亮《将苑 应机》:“夫必胜之术,合变之形,在于机也。非智者孰能见机而作乎?”《朱子语类 卷四四》:“天下无道,譬如天之将夜,虽未甚暗,然自此只向暗去,知其后来必不可支持,故亦须见几而作可也。”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十二卷:富春子见似道举动非常,惧祸而逃,可谓见机而作者矣,

见机行事

jiànjīxíngshì

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周易·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八回》你去见机行事,得回再回方好。《精忠岳传.第五六回》:曹宁出营;须要见机行事,劝你父亲,早早归宋,决有恩封。

见见闻闻

jiànjiànwénwén

看到曾经看过的,听到曾经听过的。《庄子·则阳》:“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 王先谦集解引俞樾曰:“入,谓入於丘陵草木掩蔽之中也。入之者十九,则其出外而可望见者十之一耳,而犹觉畅然喜悦,况见所尝见,闻所尝闻者也?”

见今jiànjīn现今。唐 韩愈《送杨少尹 序》:“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东周列国志第八二回》:“越兵入吴,杀太子,焚姑苏臺,见今围城,势甚危急。”陈垣《史讳举例》:“见今士庶,多以此为名字,甚为凟侮,自今并为禁止。”《水浒传第五十四回》李逵道:“你不知,宋公明哥哥见今在高唐州界首厮杀,只等我这师父到来救应。”

见景生情

jiànjǐngshēngqíng

看到眼前的景物,唤起某种感慨。亦指看到眼前的景物,想起应对的办法,即随机应变。同触景生情。《东周列国志》第七回:“郑公见景生情,将计就计,就转口曰:‘寡人本迫于王命,从君讨罪,若利其土地,非义举也。今许君虽窜,其世祀不可灭绝。既其弟见在,且有许大夫可托,有君有臣,当以许归之。’”元·宫大用七里滩》第四折:“不由我见景生情,睹物伤怀。”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七回:“亏得他足智多谋,见景生情,便想出一个法子来。”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jiànkěérjìnzhīnánértuì

指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进攻和退却。《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吴子兵法·料敌》:“凡料敌有不卜而与之战者八……诸如此者,击之勿疑。有不占而避之者六……凡此不如敌人,避之勿疑。所谓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也。”汉·荀悦《汉纪·高帝纪》:“赵兵出国迎战,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怀内顾之心,无必死之计。”

见礼

jiànlǐ

①朝见之礼。《汉书·王莽传下》:“其封林为建德侯,逡为封德侯,位皆特进,见礼如三公。”颜师古注:“朝见之礼。”《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伯言、承明见礼,泣涕恳恻,辞旨辛苦,至乃怀执危怖,有不自安之心。②泛指见面行礼。清 孔尚任《桃花扇·传歌》:“苏师父来了,孩儿见礼。”徐兴业《金瓯缺第二章》:“(赵隆)接着就把女儿唤来与公爹见礼。”③受到礼遇。东汉 应劭《风俗通·十反·蜀郡太守颍川刘胜》:“刘胜位故大夫,见礼上宾,俯伏甚於鱉蝟,冷澁比如寒蜒,无能往来,此罪人也。”《资治通鉴·桓帝延熹九年》:“见礼上宾。”胡三省注:“见礼上宾,谓郡守接遇之也。”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吴道子访僧,不见礼,遂于壁上画一驴。其僧房器用无不踏践。僧知道子所为,谢之,乃涂去。”

见利思义

jiànlìsīyì

看到利益,想到道义。谓以道义为重。《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三国蜀 诸葛亮《将苑·谨候》:“四曰廉,见利思义也。”清 唐甄《潜书·制禄》:“凡人之性,上者有义无利,其次见利思义,其下见利忘义。”

见利忘义

jiànlìwàngyì

指见到有利可图就忘记道义;比喻为了私利,而不顾正义和道义。东汉·班固《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见利忘义”。明·徐畛《杀狗记・孝友褒封》:“柳龙卿、胡子传见利忘义,反复小心。”清·包世臣《安吴四种总目序》:“唯以三事(指河工、漕运、盐法)皆近利,司事久则见利忘义。”作家·欧阳山《三家巷》:“杨志朴说:‘是呀,流氓政客,都是见利忘义的。’”

见怜jiànlián

爱怜。《西游记第六四回》:“十八公道:‘杏仙尽有仰高之情,圣僧岂可无俯就之意?如不见怜,是不知趣了也。’”唐 刘禹锡《有獭吟》:“有獭得嘉鱼,自谓天见怜。”《宋史·隐逸传中·杜生》:“后子能耕,荷长者见怜,与田三十亩使之耕。”《水浒传第三六回》天若见怜,有一日归来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今客馆孤单,若蒙小娘子有见怜之心,对局之时小子岂敢不揣自逞,定当周全娘子美名。”

见谅

见原


jiànliàng

jiànyuán


亦作“见亮”。谦词。谓请对方原谅自己。南朝宋 谢灵运《诣阙上表》:“虽曰见亮,而装防如此。” 宋 王安石《与孟逸秘校手书》之四:“人求还急,修答不谨,幸见亮!”《封神演义 第三二回:“将军雅爱,念吾俱是武臣,被屈脱难,贤明自是见亮。” 清 李渔《慎鸾交·久要》:“这种苦情,是蒙你见谅的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十四回:“本来在这热丧里面,不应该到人家家里来乱闯;但是出於无奈,求吴老爷见谅!”《三国演义 第九回》愿公见原:倘得黥首刖足,使续成汉史,以赎其辜,(蔡)邕之幸也。

见猎心喜

jiànlièxīnxǐ

指看到打猎心里就高兴;比喻看见别人在做的事正是自己过去所喜好的,不由得心动,也想试一试。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序》:“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浅兽肥,见猎心喜。”宋·程颢、程颐《二程全书·遗书七》:“十二年,暮归,在田野间见田猎者,不觉有喜心。”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公子何不作一番我看,或者我见猎心喜,竟领会得一两件,也不见得。”

见临

jiànlín

犹光临。唐 韩愈《答杨子书》学问有暇,幸时见临。宋 苏轼《答赵德麟书》无事见临幸甚。

见龙在田

利见大人

jiànlóngzàitián,lìjiàndàrén

《乾》卦的九二爻。《乾》卦的初九爻是代表事物发展之初,做事需积蓄力量,择时而动,所以是“潜龙勿用”。事物发展到九二爻时,表明事物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根基,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可以崭露头角,图谋做事。“田”,为田野,为广阔之地。田野宽阔,机会良多,可以一展拳脚。“见龙在田”就是英雄有用武之地,可以一展身手。“大人”是指有权势、有地位的正直之人。“利见大人”就是说应该拜见有权势、有地位的正直之人,以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提携,从而更好地展露自己的才华。《陈书 本纪卷六后主陈叔宝》高宗(陈顼xū)爰自在田,雅量宏廓,登庸御极,民归其厚,惠以使下,宽以容众。

见录

jiàn

见,被。录,记;录用。汉 佚名《古诗 孔雀东南飞》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见貌辨色

jiànmàobiànsè

根据对方的脸色、表情行事。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那鸨儿是老积年,见貌辨色,见秦重恁般装束。”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九:朱世远终是男子之辈,见貌辨色,已知女儿的心事。参见“鉴貌辨色”。

见梦

jiànmèng

犹托梦。《庄子·人间世》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庄子·至乐》:“夜半髑髏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诸子所言,皆生人之纍也。’”《史记·龟策列传》:“龟见梦曰:‘送我水中,无杀吾也。’”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丹水》:“伐树之前,见梦于欣,欣不以厝意。”金 王若虚《焚驴志》:“(帅)命亟取将焚之。驴见梦于府之属某曰:‘寃哉,焚也。’”

见弃于人

jiànqìyúrén

见:被;弃:遗弃,抛弃。被别人抛弃。萧逸《龙吟曲》第九章:“尤其是一个自尊心重的人,见弃于人,那种伤感是非常沉重的!”

见钱

jiànqián

现钱。《汉书·王嘉传》是时外戚赀千万者少耳,故少府水衡见钱多也。颜师古注:见在之钱也。《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吏人死亡,或在坏垣毁屋之下,而家羸弱不能收拾者,其以见钱谷取佣,为寻求之。《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七》先是帝(宋孝宗)谕宰执曰:“近来会子与见钱等。”《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当日茶市罢,万员外在布帘底下,张见陶铁僧这厮,挛四十五见钱在手里。章炳麟《訄书·制币》以中国之匮乏,官无见钱,卒然以纸币下行,其无根株也。

见钱眼开

jiànqiányǎnkāi

看到钱财,眼睛就睁大了;形容人贪财。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一回:“弃旧迎新,见钱眼开,自然之理。”清 李渔 《比目鱼·挥金》:“自古道见钱眼开,我兑下一千两银子,与他说话的时节,就拿来摆在面前,他见了自然动火。”《老残游记》 第十八回:“老哥没有送过人的钱,何以上台也会契重你?可见天下人不全是见钱眼开的哟。”

见墙见羹

jiànqiángjiàngēng

比喻念念不忘先贤。《后汉书·李固传》:“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于墙,食则睹尧于羹。”

见亲

jiànqīn

①被亲近。《管子·中匡》:“计得地与宝而不计失诸侯,计得财委而不计失百姓,计见亲而不计见弃。三者之属,一足以削,遍而有者,亡矣。”②亲戚相见。《汉书·王嘉传》:“贤家有宾婚及见亲,诸官并共,赐及仓头奴婢,人十万钱。” 颜师古注:“见亲,亲戚相见也。”

见轻

jiànqīng

①被看轻。晋 葛洪《抱朴子·任能》:“口不容而强吞之者必哽,才非匹而委仗之者见轻。”《北史 本纪卷七北齐文帝高洋》而帝善自晦迹,言不出口,恆自贬退,言咸顺从,故深见轻,虽家人亦以为不及。明 何景明《何子·处与》:“在疏则恩当而见重,在戚则分当而见轻。”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知难》:“刘知几负絶世之学,见轻时流,及其三为史臣,再入东观,可谓遇矣。”②看得出有所减轻。如:病情见轻。

见雀张罗

jiànquèzhāngluó

比喻设圈套诱骗。《红梨记·踏月》:“则怕他指山卖磨,见雀张罗,满口儿如蜜钵,心如逝波。”《红梨记 踏月》则怕他指山卖磨,见雀张罗,满口儿如蜜钵,心如逝波。

见仁见智

jiànrénjiànzhì

《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

见任

jiànrèn

①受到信赖而任用。三国魏 嵇康《管蔡论》:“顽凶不容於明世,则管蔡无取私於父兄,而见任必以忠良,则二叔故为淑善矣。”《宋书·五行志五》:“蜀刘禪炎兴元年,蜀地震。时宦人黄皓专权。按司马彪説,奄宦无阳施,犹妇人也。此皓见任之应。”《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五》请申饬监司、郡守,自今所属阙官,以次摄事,毋得差非见任官。②现任。唐 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请停观察使见任,改散慢官。”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二》:“大观四年八月詔:‘所在学生及五百人以上,许置教授二员;其不及八十人者不置。以本州见任有出身官兼领。’”明 冯惟敏《不伏老第四折》:“下官姓滕,名中正,见任监察御史。”《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二》今之三公,虽当其名而无其实,选举诛赏,一由尚书,尚书见任,重于三公。《资治通鉴 魏纪八》昔子胥、吴起商鞅、乐毅皆见任时君,主没犹败。《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八》(张)棣即奏(胡)铨不自省循,与见任寄居官往来唱和,怨望朝廷,鼓唱前说,殊无忌惮,于是送过海编管。

见容

jiànróng

被宽容、接受。《晋书 武帝纪》刘毅、裴楷以质直见容,嵇绍、许奇虽仇雠不弃。《北史 本纪卷七北齐文帝高洋》魏帝(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失色,目送帝曰:“此人似不能见容,吾不知死在何日。”宋 王安石《燕诗》:“行藏似欲追时节,岂是人间不见容。”郭沫若《天地玄黄·读了俄罗斯问题》:“单只这一点,已经就是不能见容于今天的美国的。”

见善必迁

jiànshànbìqiān

迁:去恶从善。遇到好事,一定去做。唐·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以陛下天姿英圣,傥加之见善必迁,是将化蓄怨衔恩,反过差为至当。”

见赏

jiànshǎng

赏识我;被赏识。《陈书 本纪卷六后主陈叔宝》躬推为劝,义显前经,力农见赏,事昭往诰。唐 朱湾《筝柱子诗》:“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宋 王安石《石竹花诗之二》:“车马不临谁见赏,可怜亦解度春风。”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下》:“前人名著,见赏后来,往往略其全篇,诵其精要。”鲁迅《文学史纲要第六篇》:“陆贾虽称説诗书,顾特以辩才见赏。”

见神见鬼

jiànshénjiànguǐ

好像看见了鬼神,比喻多疑。唐·释惠然《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有一般不识好恶秃奴,便即见神见鬼,指东划西。”宋 楼钥《径山涂毒禅师塔铭》:“典牛独指师曰:‘甚处见神见鬼。’”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一回:倘或惊醒了别人,不说咱们是顽意儿,反倒说袭人才去了一夜,你们就见神见鬼的。

见时知几

jiànshízhījǐ

谓看到时运的推移而预知事情变化的先兆。《资治通鉴·献帝建安四年》:“监军之计在于持牢,而非见时知几之变也。”

见豕负涂

jiànshǐfùtú

看见猪趴在路上。比喻肮脏污秽。《周易 暌》:“上九,暌孤,见豕负涂。”王弼注:“见豕负涂,甚可秽也。”《旧唐书·懿宗纪论》:“见豕负涂之爱竖,非次宠升,焦头烂额之辅臣,无辜窜逐。”

见势不妙

jiànshìbùmiào

看到形势不好。他见势不妙,乘机溜走了。

见恕

jiànshù

被宽恕;宽恕我。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君实:司马光的字)

见树不见林

jiànshùbùjiànlín

只看见眼前的树木,却看不到背后的森林。只看到树木,不知道后面是森林。比喻目光短浅,看不到未来。

见说

jiànshuō

①告知,说明。②犹听说。宋 赵长卿《临江仙 暮春》: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宋 辛弃疾《摸鱼儿词》:”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见死不救

jiànsǐbùjiù

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你做的今见死不救,羞见这桃园中杀马宰乌牛。”《老残游记》第十七回:“老残 一想,话也有理,只是因此就见死不救,於心实也难忍。”欧阳山《三家巷》三一:周金大哥死在国民党军阀、官僚手里,你们见死不救。

见所未见

jiànsuǒwèijiàn

指看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形容事物十分稀罕。汉·扬雄《法言·渊骞》:“日闻所不闻,见所不见。”唐·吴兢《贞观政要·尊敬师傅》:日闻所未闻,日见所未见。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八回:那袭人此时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便悄悄的笑着向宝钗道:“到底奶奶说话透彻!只一路讲究,就把二爷劝明白了。”

见天jiàntiān方言。每天。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三章:“ 二楞 说:见天都来。有的人,还跑进家来问呢!’”贾平凹《废都 第二集》现在出入都是出租小车,见天去唐城饭店吃一顿生猛海鲜。

见徒

jiàntú

现被拘禁执役的囚犯。《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见徒免为庶人。《北史 本纪卷十北周武帝宇文邕免京师见徒,并令从军。

见兔放鹰

jiàntùfàngyīng

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猎鹰追捕。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护圣不似老胡,拖泥带水,只是见兔放鹰,遇獐发箭。”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侯官县烈女歼仇》当今世情,何人不趋炎附势,见兔放鹰,谁肯结交穷秀才。

见兔顾犬

jiàntùgùquǎn

指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清·梁启超《我政府之对俄政策》夫见兔顾犬,或未为晚,今能议及,岂不犹愈于已。

见外

jiànwài

不当作亲近的人对待。对人因过分客气而显得疏远,如同对陌生人一般。《初刻拍案惊奇 卷三十四》我一向把心腹待你,你不要见外。《儒林外史 第三回》你我年谊世好,就如同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

见危授命

jiànwēishòumìng

同“见危致命”。临难见危,能挺身而出,不顾惜自己的生命。《论语·宪问篇》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子张篇》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晋纪总论》故其民有见危以授命,而不求生以害义,又况可奋臂大呼,聚之以干纪作乱乎!

见微知萌

jiànwēizhīméng

微:细微。萌:发生。看到事物微小的迹象,就知道其发展的程度。《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见微知著

jiànwēizhīzhù

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德序外传》:“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汉·班固《白虎通·情性》:“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於事,见微知著者也。”宋·苏洵《辨奸论》: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见委

jiànwěi

犹见托,委托。《镜花缘 第八二回:“若花道:‘既承大家见委,妹子斗胆,就烦 春辉、题花二位姐姐监令, 宝云、兰芝二位姐姐监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倘有别样事见委,再当效劳。”《三国演义 第四十六回》孔明曰:“都督见委,自当效劳。敢问十万枝箭,何时要用?” 

见物不见人

jiànwùbùjiànrén

看到事物,看不见人。指片面强调物质条件,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科学研究中“见物不见人”,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见贤思齐

jiànxián-sīqí

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假如每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见贤思齐,那么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得到长远的发展。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元·关汉卿《谢天香 第四折》则为他和曲填词,移宫换羽,使老夫见贤思齐,回嗔作喜。

见小

jiànxiǎo

①洞察细微之事。《老子·第五十二章》:“见小曰明,守柔曰强。”《韩非子·喻老》:“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故曰:‘见小曰明。’”②所见不广。 唐 蒋防《聚米为山赋》:“缩地势於撮土之间,孰云见小;备山形於握粟之内,何虑功亏。”③贪小。《东周列国志 第二九回》:“惠公是见小之人,看见礼币隆厚,又且缴还地券,心中甚喜。”明 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别妻》:“你父亲是个见小之人。”

见笑大方

jiànxiàodàfāng

见表示被动。指让内行人笑话。战国·庄周《庄子·秋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见笑于人

jiànxiàoyúrén

让人讥笑。他懂得不多,又爱乱发议论,常常见笑于人

见行

jiànxíng

现在施行的,现在有效的。(宋高宗)诏:“刑部检见行条法,行下诸军遵守。内借人一节,借者与借之者并同罪。”《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九》将处州及两浙有见行助役去处,听从民便,官司不得干预。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 卷九》在京各衙门,仍照军民粮运见行规则,刊刷易知单册,给与纳户,以便交纳扣除。

见性成佛

jiànxìngchéngfó

性:本性。佛教禅宗认为只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可以成佛。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五:“久参泐潭,潭因问:‘禅师西来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子作么生会?’师曰:‘某甲不会。’”

见许

jiànxǔ

①相称许。唐 杜甫《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同心不减骨肉亲,每语见许文章伯。”②答应我。《汉书 王莽传》“臣莽数叩头省户下,白争未见许。”《资治通鉴 梁纪十二》(高)乾虽求退,不谓遽见许,既去内侍,朝政多不关预,居常怏怏。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卷三》:“生谢曰:‘不才小子,过蒙腆餉,然昨者兇贼叩门,夫人以亲见许。’”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三·沉文端公家书》:“我求归之意,已与申老先生説过,尚未见许。”

见遗

jiànyí

被遗弃。《资治通鉴 魏纪五》或者亲贵虽不能而任职,疏贱虽贤才而见遗。《南史·杨公则传》:“昔廉颇、马援以年老见遗,犹自力请用。” 唐 李颀《不调归东川别业诗》:“寸禄言可取,託身将见遗。”赠送给我。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三》:“近有张生者,晋司马华九世孙,不远千里,以孔子木履一枚见遗,云传宝已二百年。”

见役jiànyì

被使役。《颜氏家训·杂艺》唯不可令有称誉,见役勋贵,处之下坐,以取残杯冷炙之辱。

见异思迁

jiànyìsīqiān

缺乏主见,这山望着那山高,遇到不一样的就改变趋向。《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清·黄小配《大马扁 第七回》因此满胸抑郁,终不免宗旨不定。见异思迁,是个自然的道理。

见义勇为

jiànyìyǒngwéi

指个人不顾自身安危通过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等方式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的一种行为。

见用

jiànyòng

以自己的才智“见用”于君主,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已开始。因这“见用”,知识分子的独立性被阉割了,迎合王权、患得患失成为中国古代文人难以绕过的宿命。因这“见用”,也激发知识分子执着正道、不苟且曲己的光华,彰显“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八》王淮以唐仲友故怨朱熹,欲沮其见用,于是吏部尚书郑丙上疏,言近世士大夫有所谓道学者,欺世盗名,不宜信用,帝(宋孝宗)已惑其说。

见遇jiànyù

受恩遇,受厚遇。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宋玉体貌容冶,见遇俳优。宋 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堂弟錡尚太华公主,是武惠妃生,以母,见遇过於诸女,赐第连於宫禁。”金 王若虚《李仲和墓碣铭》:“予愧仲和见遇之厚而无以报。”

见谕jiànyù犹见教。《封神演义 第三回》(苏)护曰:“大夫今到敝郡,有何见谕?”

见原

jiànyuán

犹见谅。晋 干宝《搜神记 卷一》:“比至日中,大雨总至,溪涧盈溢。将士喜悦,以为吉必见原,并往庆慰。”《资治通鉴 宋纪七》(高)允曰:“公(翟黑子)帷幄庞臣,有罪首实,庶或见原,不可重为欺罔也。”宋 苏轼《次韵答邦直子由之一》:“簿书颠倒梦魂间,知我疎慵肯见原。”

见在

jiànzài

①尚存,现在。唐 李德裕《次柳氏旧闻》明皇因于此地造寺,而名荷泽焉。寺今见在。《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中书门下省言前知绵州史祁,得替之日,将本州见在钱指为羡馀,献总领所,希求荐举,诏史祁特降一官,放罢。现时;现在。明 施耐庵《水浒 第七十回》二人见在船中养病。

见知

jiànzhī

见而知之。指同时代的事,以别于后代对前代事的“闻而知之”。《孟子·尽心下》:“由尧舜至於汤,五百有餘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 清 颜元《存学编·总论诸儒讲学》:“其效使见知闻之者,知尊慕孔孟,善谈名理,不作恶,不奉释老名号。”谓明见明知,并不隔膜。《韩非子·难一》:“有赏者君见其功,有罚者君知其罪,见知不悖於前,赏罚不弊於后,安有不葬之患。”③受到知遇。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汾水》:“飞廉以善走事紂,恶来多力见知。周武王伐紂,兼杀恶来。”《北史 本纪卷十北周武帝宇文邕所至辄呼主帅姓名以慰勉之,将士感见知之恩,各思自厉。唐 李白与韩荆州书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王逢原》:“王逢原见知王荆公,一时附丽之徒,日满其门,进誉献諛,初不及文字间也。”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二·刘元子》:“嵩阳守重庆,铜梁大司马张襄宪公佳胤以童子见知,爱如己子。” ④为人所知。《礼记·中庸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清 侯方域《管夫人画竹记》:“而天下之文雅鉴赏者,固虽欲观之,而祕阁禁严,不能到也,是终无由见知於世也。” ⑤见“见知法”。  

见知法

jiànzhīfǎ

汉律,吏知他人犯罪而不举,以故纵论处,谓“见知法”。亦省作“见知”。《史记·平准书》:“自公孙弘以《春秋》之义绳臣下取汉相,张汤用峻文决理为廷尉,於是见知之法生,而废格沮诽穷治之狱用矣。” 裴駰集解引 张晏曰:“吏见知不举劾为故纵。”《史记·酷吏列传》:“(赵禹)与张汤论定诸律令,作见知,吏传得相监司。”汉 桓宽《盐铁论·刺复》:“故憯急之臣进,而见知废格之法起。”

见执

jiànzhí

被生俘。《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九》蒙古主进至怀来,金副统军王檝守隘,鏖战三日,兵败,见执。王檝既见执,将就戮,神色不变。

见重

jiànzhòng

受到重视。《后汉书 袁绍传》及军还,或谓田丰曰:“君必见重。”丰曰:“公貌宽而内忌,不亮吾忠,而吾数以至言许之。若胜而喜,必能赦我,战败而怨,内忌将发。若军出有利,当蒙全耳,今既败矣,吾不望生。”《晋书 谢安传》(桓)温见,留之曰: “令司马(谢安)著帽进。”其见重如此。

见卒

jiànzú

现有的兵卒。《战国策·韩策一》:“为除守徼亭鄣塞,见卒不过二十万而已矣。”《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元年》:“时二浙久安,人不习战,甲兵朽钝,见卒不满三百。”宋 叶适《上孝宗皇帝札子》:“今营、屯、厢、禁,见卒至六十万,羣校贵将,廪禄无算,外虚州县,内困朝廷,盖兵以多而遂至於弱矣。”

jiàn

战船:军舰。舰队。舰位。舰桥。艇。

jiàn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