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n

①量词,用于个体事物:一件事。②指可以一一计算的事物:零件儿。案件。③不平常的大事情:事件。④文书证明之类:文件。来件。证件。

件目

jiànmù

文件细目。唐 元稹《叙奏》其馀郡县之请奏,贺庆之常礼,因亦附之於件目。《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五》果有节省件目,卿等可自奏陈。

jiàn

①立,设置,成立:建立(a.开始成立;b.开始产生,开始形成)。建树(建立功业,或所建立的功业)。建国。建都()。建党。建军。建交。建设。建功立业。②造,筑:建造。建筑。修建。新建。兴(xīng)建。筹建。③提出,倡议:建议。建策(出谋献策)。④指中国福建省:建兰。⑤北斗的斗柄所指的方位。斗柄农历每月所指的方位不同,因此“建”亦转指月份(亦称“月建”、“月尽”):大建(农历有三十天的月份,亦称“大尽”)。小建(农历有二十九天的月份,亦称“小尽”)。

建安

jiàn’ān

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唐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建白

jiànbái

谓对国事有所建议及陈述。又建言。汉书·霍光传》:“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汉书 王莽传》及为侍中,故定陵侯淳于长有大逆罪,公不敢私,建白诛讨。《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九》(张说)恶御史中丞宇文融之为人,且患其权重,融所建白,多抑之。宋 叶适《祭郑景望龙图文》:“官虽不为贱,而未得要地以建白。”《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一》(胡)铨身为枢属,既有所见,自合就使长建白。《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八》至汴,(完颜)崇浩怒(方)信孺不曲折建白,遽以誓书来,有诛戮禁锢语,信孺不为动。明 归有光《题太仆寺志后》:“诸所建白,每上,輒报可。”清 黄钧宰《金壶浪墨·吴门秀士书》:“阁下廷试第一,不可谓无名,枢密入相,不可谓无位,年逾七秩,不可谓无寿,不於此时有所建白,更待何时?”

建策jiàncè

出谋献策,制定策略。《后汉书·西南夷传·滇》:“诸夷反叛……太尉掾巴郡李顒建策讨伐。”隋 李德林《霸朝集 序》:“运筹建策,通幽达冥,从命者获安,违命者悉祸。”《说岳全传第十三回》卿等受国家培养有年,今当贼寇临城,并无一人建策退兵,不辜负国家数百年养士之恩么?

建倡

jiànchàng

倡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诸葛)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

建储

jiànchǔ

立皇太子。《谷梁传·隐公四年》《春秋》之义,诸侯与正而不与贤。范宁注:雍曰:正,谓嫡长也……建储非以私亲,所以定名分。宋苏轼《范景仁墓志铭》公在仁宗朝,首开建储之议。《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六》朕(宋孝宗)观古之奸人,当国家建储之时,恐其聪明,不利于己,往往以阴事破其议,惟择昏懦者立之,冀它日可弄权为功利也。《清史稿·高宗纪五》金从善以上言建储立后,纳谏施德,忤旨,论斩。

建德

jiàndé

谓建立德行或功业。《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论》:“当是时,翦为宿将, 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圽身。”《史记·平準书》:“朕闻五帝之教不相復而治,禹汤之法不同道而王,所由殊路,而建德一也。”班固《两都赋序》:“道有夷隆,学有麤密,因时而建德者,不以远近易则。”唐 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天子建德,重规叠矩。”②谓立有德者为诸侯。《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杜预注:“立有德以为诸侯。”③刚健之德。建,通“健”。 《老子·第四十一章》:“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清 俞樾《诸子平议·老子“建德若偷”》:“建,当读为健。释名·释言语曰:‘健,建也,能有所建为也。’是建、健音同而义亦得通。健德若偷,言刚健之德,反若偷惰也,正与上句‘广德若不足’一律。”④唐时郡名,今浙江省建德县一带。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唐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唐 孟浩然有《宿建德江》一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⑤见“建德国”。

建德国

jiàndéguó

亦称"建德"。《庄子》中虚构的无为而治的理想国。庄子·山木》:“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宋·苏轼《和陶诗·和 之一》:“建德有遗民,道远我无车。”清·黄景仁《杂咏》诗:“浮海去南越,望古建德国。”康有为《叙》:“庄子建德之国,列子甔甗之山,凡至人之所思,固不可测矣,而况孔子乎?”

建功立业

jiàngōnglìyè

建:建立;功:功勋;业:事业。建立功勋和事业。宋 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古之圣贤建功立业、兴利捍患,至于百工小事之事皆有可观。”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第七》……凭着这资格可以建功立业,也可以升官发财。

建鼓

jiàn’gǔ

古时军队作战,立晋鼓以指挥进退,谓之建鼓。《左传·哀公十三年》:“日旰矣,大事未成,二臣之罪也。建鼓整列,二臣死之,长幼必可知也。” 孔颖达疏:“建,立也。立鼓击之与战也。”《国语·吴语》:“十旌一将军,载常建鼓,挟经秉枹。”韦昭注:“鼓,晋鼓也。周礼:‘将军执晋鼓。’建,谓为楹而树之。”按周礼·地官·鼓人“以晋鼓鼓金奏” 郑玄注:“晋鼓长六尺六寸。”②鼓名。亦称植鼓。鼓身长而圆,用一木柱直贯鼓身,以为支柱。《庄子·天运》:“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风而动,总德而立矣,又奚杰然若负建鼓而求亡子者邪!”《汉书·何并传》:“林卿既去,北渡涇桥,令骑奴还至寺门,拔刀剥其建鼓。” 颜师古注:“建鼓,一名植鼓。建,立也,谓植木而旁悬鼓也。县有此鼓者,所以召集号令,为开闭之时。”《文献通考·乐九》:“陈氏乐书曰:明堂位曰:‘殷楹鼓。’以周官考之,太僕:‘建路鼓於大寝之门外。’《仪礼·大射》:‘建鼓在阼阶西南鼓。’则其所建楹也。是楹为一楹而四稜也,贯鼓於端,犹四植之桓圭也。庄子曰:‘负建鼓。’建鼓可负,则以楹贯而置之矣。商颂曰‘置我鞉鼓’是也。 魏晋以后,復商置而植之,亦谓之建鼓。隋唐又栖翔鷺於其上,国朝因之。其制高六尺六寸,中植以柱,设重斗方盖,蒙以珠,张以絳紫绣罗,四角有六龙竿,皆衔流苏璧璜,以五綵羽为饰,竿首亦为翔鷺,旁又挟鼙、应二小鼓而左右。然诗言‘应田县鼓’,则周制应田在县鼓之侧,不在建鼓旁矣。”

建号

jiànhào

建立名号。谓自立或受封为侯王。《汉书·蒯通传》:“天下初作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袭,飘至风起。”颜师古注:“建号者,自立为侯王。”《三国志·魏志·任城王彰传》:“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

建侯

jiànhóu

封立诸侯;封侯建国;立功封侯。《汉书 王莽传中》思安黎元,在于建侯,分州正惑,以美风俗。《晋书 文帝纪》上阙在昔建侯之典,下违兆庶具瞻之望。

建极

jiànjí

①建立中正之道。《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庆元八年》自胡纮、刘德秀去位,侂胄亦厌前事,故(京)镗等令言者以“建极”之说投之。(韩)侂胄用其言,学禁渐弛。②指帝王即位。唐 崔融《为朝集使于思言等请封中岳表》陛下宝命絪缊,元期肸蠁,包混元而建极,宅造化而开阶,剖灵符於天,合至德於地。

建极绥猷jiànjísuíyóu是太和殿匾额上的四个字,是故宫恢复“康乾盛世”风貌规划维修时,故宫博物院专家依照清宫所存《清朝皇室写真》中1900年太和殿旧照片,历时一年,于2002年9月成功复制的。建极绥猷的意思为:天子承担上对皇天、下对庶民的双重神圣使命,既须承天而建立法则,又要抚民而顺应大道。

建己

jiànjǐ

树立自己(声誉)。《庄子·天下》夫无知之物,无建己之患,无用知之累,动静不离于理,是以终身无誉。

建醮jiànjiào道士设法坛做法事。即作道场。每年清明、农历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要做道场,为羽化的道士超度亡灵,也可以出资请道士作道场。寻常信徒百姓为了祈福攘灾或追荐亡灵,也可以出资请道士作道场。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二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谪命下日,正是八月初八日,值(贾)似道生辰建醮,乃自撰青词祈祐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六.薛录事鱼服证仙》:请了几个有因的道士,在青城山老君庙里建醮。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尽买香烛楮纸,赍到琼花观中,命道士建醮三昼夜,以报恩德。”

建节

jiànjié

①执持符节。古代使臣受命,必建节以为凭信。《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天子)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后汉书·寇恂传》:“今天下初定,国信未宣,使君建节衔命,以临四方,郡国莫不延颈倾耳,望风归命。” 唐时,节度使或经略使受任,皆赐旌节。后亦以指大将出镇。《资治通鉴 后唐纪二》初,唐僖(宗)、昭(宗)之世,宦官虽盛,未尝有建节者。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杨晟﹞除威胜军节度使,建节於彭州,抚绥士民,延敬宾客洎僧道辈。”宋 刘克庄《沁园春·送孙季蕃吊方漕西归》词:“争知道,向中年犹未,建节封侯。《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四》(岳)飞时年三十二,自渡江后,诸将建节,未有如飞之年少者。②树立节操。汉·王充《论衡·齐世》:“有人于此,立义建节,实核其操,古无以过。”

建康

jiànkāng

建康是南京在六朝时期的名称,东吴、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六代京师之地,三百多年为京辇神皋所在,是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晋书 愍帝纪》改建鄴为建康,改鄴为临漳。

建瓴

jiànlíng

①指“建瓴水”,谓倾倒瓶中之水,形容居高临下、难以阻挡的形势。《史记 卷八 高祖本纪》地埶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三国魏·如淳曰:瓴,盛水瓶也。居高屋之上而幡瓴水,言其向下之势易也。《周书·韦孝宽传》:“窃以大周土宇,跨据关河,蓄席卷之威,持建瓴之势。”《北史 本纪卷十北周武帝宇文邕破竹更难,建瓴非易。《续资治通鉴 元纪三十八》都城既克,有似破竹之势,乘胜长驱,馀可建瓴而下矣。②形容速度极快。唐 刘禹锡《机汲记》:“其往有建瓴之驶,其来有推毂之易。”唐 杜牧《分司东都上刘侍郎四十韵》:“寒暑逾电流,光阴甚建瓴。”《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一》自元丰四年河出大吴,势如建瓴,经今八年,冲刷界河两岸,日渐开阔,连底成空,趋海之势甚迅…

建明

jiànmíng

犹建白。提出建议或陈述主张。杨恽《报孙会宗书》:“惲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揔领从官,与闻政事,曾不能以此时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已负窃位素飡之责久矣。”《朱子语类 卷四四》:“只会食禄,略无建明,岂不可深耻!”宋 叶适《上孝宗皇帝札子》:“臣窃以为今日人臣之义所当为陛下建明者,一大事而已。”《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二》(沈该)自居政地,首尾数年,曾无建明以裨国论。明 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书 八》:“犬马齿今四十有七矣,苟生窃禄,无所建明,触事感时,憮然自失。”②指学术上的创获发明。明 方孝孺《与郑叔度书》之七:“公所欲亲厚之者,欲世讲师友之契耳……但媿学术荒陋,无所建明,孤负期待,以损知人之哲。”

建牙

jiànyá

①古谓出师前树立军旗。建牙驰檄。《晋书·姚兴载记下》:“於是尽赦囚徒,散布帛数万匹以赐其将士,建牙誓众,将赴长安 。”《资治通鉴 晋纪十九》谢艾建牙誓众,有风吹旌旗东南指,索遐曰:“风为号令,今旌旗指敌,天所赞也。”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公牙》:“诗曰:‘祈父,予王之爪牙。’祈父,司马,掌武备,象猛兽,以爪牙为卫,故军前大旗谓之牙旗。出师则有建牙、禡牙之事。”②引申指武臣出镇。唐 鲍溶《读淮南李相行营至楚州诗》:“閫外建牙威不宾,古来戡难忆忠臣。”宋 楼钥《送赵子直贰卿帅三山诗》:“建牙帅七闽,人胡为公疑。”清 姚鼐《悼陈勤斋中丞诗》:“西南地控五谿遐,承詔单车往建牙。”古代武官级别到达一定高度可以有自己的警卫部队,建立警卫部队叫做建牙,其中的头目叫牙将,所用旗帜叫牙旗

建言

jiànyán

①指古语或古谚。《老子》:“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严复《救亡决论》:“建言有之:天不变,地不变,道亦不变。以观化不审、似是实非之言也。”②犹建白,提出建议。《汉书·郊祀志下》:“禹(贡禹)建言家宗庙祭祀多不应古礼,上是其言。”《汉书 王莽传》莽复让不受,而建言宜立诸侯王后及高祖以来功臣子孙,大者封侯,或赐爵关内侯食邑。宋 曾巩《救灾议》:“有司建言,请发仓廩与之粟,壮者人日二升,幼者人日一升。”《宣统三年九月十三日陆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奏折》:“自宜秣马厉兵,听候驱策,何敢妄干时政,越职建言。”

建业

jiànyè

古县名。东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孙权改秫陵县设置,治所在今南京市。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自武昌迁都于此。魏晋 佚名《吴孙皓初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参见“武昌鱼”。唐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建义

jiànyì

谓兴义军,举义旗。《晋书·诸葛长民传》:“及刘裕建义,与之定谋,为扬武将军。”宋 沉作喆《寓简 卷三》:“唐文皇帝未建义时,尝饮酒醉卧刘文静家。”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兵制二》:“是故建义于郡县者,皆文臣及儒生也。” 

建章

jiànzhāng

汉宫名。汉武帝时的宫殿名称,宋人指代宋代的宫殿。宋 梅尧臣《考试毕登铨楼》:“春云浓淡日微光,双阙重门耸建章。”宋 曾觌《水龙吟》:“鳷鹊楼高,建章门迥,星河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