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繼 | jì | 连续,接着:继续。继任。继承。继武(足迹前后相接,喻后人接续前人的事业)。继往开来。前仆后继。 |
继古开今 | jìgǔkāijīn | 指继往开来。鲁迅《书信集 致郑振铎》:“先生如离开北平,亦大可惜,因北平究为文化旧都,继古开今之事,尚大有可为者在也。” |
继轨 | jìguǐ | 谓接继前人之轨迹。三国魏 李康《运命论》:“前监不远,覆车继轨。”《晋书 元帝纪》三叶重光,四圣继轨,惠泽侔于有虞,卜世过于周氏。晋 法显《佛国记》:“非夫弥勒大士继轨释迦,孰能令三寳宣通,边人识法。”明 徐祯卿《谈艺录》:“东京继轨,大演五言,而歌诗之声微矣。”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若世爵则公侯继轨,乳臭承袭。” |
继晷 | jìguǐ | ①谓夜以继日。唐 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五》时李全造船益急,至发冢取杉板,炼铁钱为钉,熬囚脂为油灰,列炬继晷,招沿渗之命为水手。明 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刺绣添灯,每伴读书过夜半;采蘩烹釜,更思继晷惜春残。②指上灯之时。明吕坤《与总河刘晋川论道脉图》安得对案指图,自诘朝至于继晷,必豁然大同,无分毫扞格,亦平生一大快也! |
继晷焚膏 | jìguǐféngāo | 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明·邵璨《香囊记·庆寿》:“青云梦杳,且就学趋庭,继晷焚膏。” |
继好 | jìhǎo | 继续和好。多指两国之间的关系。《左传·襄公元年》:“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以继好结信,谋事补闕,礼之大者也。”《三国志·蜀志·马良传》:“良即为草曰:‘寡君遣掾马良通聘继好。’”《隋书 帝纪卷一高祖杨坚下》叔宝承风,因求继好,载伫克念,共敦行李。唐 皇甫曾《送汤中丞和蕃诗》:“继好中司出,天心外国知。” |
继绝 | jìjué | 继绝世的略语。《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受遗讬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参见“兴灭继绝”。 |
继绝世 | jìjuéshì | 谓恢复已灭绝的宗祀,承续已断绝的后代。《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絶世。”邢昺疏:“贤者当世祀,为人非理絶之者,则求其子孙使復继之。”《孙膑兵法 见威王》战胜,则所以在亡国而继绝世也。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汉书·燕王刘泽传》:“哀帝时继絶世,乃封敬王泽玄孙之孙无终公士归生为营陵侯 。” |
继继绳绳 | jìjìmǐnmǐn | 指前后相承,延续不断。同“继继承承”。明·宋濂《吴公墓碣铭》:“自时厥后,继继绳绳,予知未有艾也。”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总论》而我中华者,屹然独立,继继绳绳,增长光大,以屹今日。 |
继嗣 | jìsì | 继嗣有 |
继体 | jìtǐ | ①嫡子继承帝位。《史记·外戚世家》:“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司马贞索隐:“继体谓非创业之主,而是嫡子继先帝之正体而立者也。” ②泛指继位。《汉书·师丹传》先帝暴弃天下而陛下继体,四海安宁,百姓不惧。《明史 卷十九 穆宗》继体守文,可称令主矣。《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元年》:“仁宗继体保成,致天下于大安者四十二年,功德可谓极矣。” ③犹言子女。北周 庾信《伤心赋》:“至於继体,多从夭折。”清 唐孙华《王鹤尹挽诗之二》:“拨遣閒愁聊顾曲,縈牵继体暗沾巾。” |
继室 | jìshì | ①古代诸侯的夫人称元妃,元妃死后,次妃代理内事,叫“继室”。《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②后世凡正室亡故,侍妾扶正,亦称继室。 宋 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张相夫人始否终泰》:“张相共获妇女十餘人,独宠待士子之妻深厚。数岁,张之正室亡,遂以士子之妻为继室。” 清 严有禧《漱华随笔·封继妻》:“苏广陵人,本贵溪妾,以嬖立为继室。”《资治通鉴 汉纪六十》昂死于穰,丁夫人哭泣无节,(曹)操怒而出之,以卞氏为继室。③续娶;续娶之妻。 宋 叶适《张令人墓志铭》:“新有田五亩,夫之伯氏鰥也,将继室,而不得具礼,夫人曰:‘鬻此田耳。’”《水浒传 第九八回》:“那仇申颇有家资,年已五旬,尚无子嗣,又值丧偶,续娶平遥县宋有烈女儿为继室。”李广田《金坛子》:“老绅士的夫人早已去世,为了看守家里的财产,老绅士还特地娶了一个继室。” |
继述 | jìshù | 继承。继,承受,继承。述。遵循。《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蔡京用事二十年,以继述神宗为名,实挟王安石以图身利。”陶成章《浙案纪略·教会源流考》:“以上各教门各洪门,皆有派别,有始倡者,有继述者。” |
继嗣 | jìsì | ①延续;继续。②传宗接代。③后嗣;后代。④特指帝王的继位者。《史记 孝文本纪》子孙继嗣,世世弗绝,天下之大义也,故高帝设之以抚海内。《汉书·王莽传上》:“请考论五经,定取礼,正十二女之义,以广继嗣。” |
继往开来 | jìwǎngkāilái | 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父亲是上足以继承祖父的勤俭家风,下足以使儿子受高等教育的继往开来人。宋·朱熹《朱子全书·周子书》:“所以继往圣,开来学,而大有功于斯世也。” |
继袭 | jìxí | 承袭封爵。《魏书·显祖拓跋弘纪》:“其有祖、父假爵号货賕以正名者,不听继袭。”北周 庾信《请功臣袭封表》:“先有封爵、死於王事絶嗣者,听以支子继袭。” |
继绪 | jìxù | 为承继先代功业。《汉书·礼乐志》:“乐终产,世继绪。”晋 刘琨《劝进表》黔首几绝,必将有以继其绪。 |
继业 | jìyè | 继承先人之事业。《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去卑功显前朝,而子不继业。”《晋书 愍帝纪》世宗承基,太祖继业,(夏侯)玄(李)丰乱内,(文)钦(诸葛)诞寇外,潜谋虽密,而在机必兆。北周 庾信《贺新乐表》:“下武嗣兴,中阳继业。”《陈书 本纪卷六后主陈叔宝》后主昔在储宫,早标令德,及南面继业,实允天人之望矣。《旧唐书·僖宗纪》:“自古继业守文之主,握图御宇之君,必自正月吉辰,发号施令。” |
继志 | jìzhì | 继续前人之志。《礼记·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礼记.学记》: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爰及太史谈,世惟执简; 子长继志,甄序帝绩。” |
继志述事 | jìzhìshùshì | 继:继承;志:志向;述:叙述。继承先哲的志向来言事理政。宋·赵佶《宣和书谱 卷一》:“独江左有吴皓者,擅五十九年之业,一旦用王濬,唾手可得,故天下始一于晋。夫可谓继志述事之主。”《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十六》侍御史孙觌言:“蔡京四任宰相,前后二十年,挟继志述事之名,建蠹国害民之政,祖宗法度,废移几尽。” |
继踵 | jìzhǒng | ①接踵,前后相接。《隋书 帝纪卷二高祖杨坚下》坟土未干,子孙继踵屠戮,松槚才列,天下已非隋有。②形容人多。 |
檵 | jì |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枝叶可以提制栲胶,子实可以榨油。花和茎、叶可入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