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496年到前473年,也就是吴王夫差在位的二十三年期间。

吴国由华夏族(汉族别称)在长江下游地区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吴国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中(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有孙武、伍子胥等名将,诞生了《孙子兵法》。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尊称兵圣。他开始在齐国,经吴国重臣伍员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受到重用为将。

 image.jpeg

 请看苏州兵圣纪念园的孙武像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本是楚国椒邑(今湖北省监利县 ,一说今安徽全椒县)人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忌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的重臣,是姑苏城(苏州)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依赖伍子胥等人的计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伍子胥进入郢都后进行血腥报复.jpg

请看伍子胥进入郢都后进行血腥报复的图片

越王勾践是夏朝开国君主夏禹的后裔。此后经历二十多代,传到勾践的父亲允常。允常在位时,与吴国君主阖闾多次作战。越王勾践元年(前496年),吴王阖闾得知允常去世的消息,于是出兵攻打越国。当年(阖闾十九年)夏,吴兵伐越,越王句践带兵在檇李(嘉兴县南醉李)城抗击,史称檇李之战。越兵派遣敢死队挑战,三次冲向吴阵,高呼口号,自杀于阵前。吴兵只顾观看这种奇怪景象,放松防备,越兵趁势攻击,在姑苏大败吴兵。阖闾因伤重而死。临死前命立太子夫差为王,对夫差说“你能忘记勾践杀死了你的父亲吗?”夫差回答说:“不敢忘!”过了三年,吴终于报复了越国。  

前495年(吴王夫差元年),吴国任命大夫伯嚭为太宰,坚持军事训练,一直有报复越国之志。前494年(夫差二年),吴王出动全部精兵伐越,在夫椒(江苏太湖中洞庭山)大败越军,终于报了姑苏失败之仇。《左传》记载:“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遂入越 越王勾践只得带五千甲兵躲进会稽山,大夫文种献计派诸稽郢向吴王求和愿以越国作为吴国的奴仆之国。吴王准备同意,伍子胥劝谏说,不借此时此机彻底消灭越国力量,而要宽恕他们,这不是为以后自找麻烦吗!子胥认为勾践坚韧能吃苦,现在不消灭他,将来后悔不及。”吴王不听子胥之计,而听从太宰嚭之言,终与越国停战,两国订立和平盟约后,吴国撤军回国。

越王勾践当了俘虏被抓到吴国,和范蠡一起做了人质。吴王为了羞辱越王,派他看墓与喂马这些奴仆做的工作。越王心里很不服气,但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勾践用范蠡计,入宫问疾,尝吴王粪以诊病情。吴王大喜,勾践得赦归越。后来勾践还带领越国群臣朝拜吴王,以美女西施和众多宝器献于吴国太宰伯嚭,伯嚭向吴王夫差求情,吴王笑纳享用。

 西施献给吴王.jpg

勾践和范蠡把西施献给了吴王

只有伍子胥心中害怕,说:“这是要丢掉吴国啊。”吴王不听,派伍子胥出使齐国,子胥把自己的儿子委托给齐国。吴王闻说,大怒,赐子胥宝剑令其自杀。子胥临死时说:“你们在我坟上种上一棵梓树,它们成才的时候吴国就要灭亡了。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放在吴都东门上,让我看到越国怎样灭掉吴国的。”

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受辱的情景。“卧薪尝胆”的成语就出于勾践。薪:柴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尝一尝苦胆,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历!他粗茶淡饭,絮袄布衣,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勾践夫人带领妇女养蚕织布,发展生产。越王和王后的身体力行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发图强,力争早日灭吴雪耻。勾践又采用大臣建议,继续贿赂吴王,麻痹对方;收购吴国粮食,使之粮库空虚;赠送木料,耗费吴国人力物力兴建宫殿;散布谣言,离间吴国君臣,施用美人计,消磨夫差精力,使其不问政事。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jpg

请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图片

 前482年,吴王夫差率领精兵北上黄池(马鞍山市当涂县)会盟,仅留老弱与太子留守,越王于是派遗善于水性的水军两千人,训练有素的战士四万人,受过良好教育的核心近卫军六千人,技术型军官一千人,攻打吴国,击败吴军,杀吴太子。吴王夫差紧急回国,越国自觉无力灭吴,迫使吴国求和。

前478年(夫差十八年),越国更加强大。越王勾践率兵再次伐吴,大败吴兵于太湖。前476年(夫差二十年),越王勾践第三次伐吴。前473年(夫差二十三年)十一月,越国打败吴国。越王勾践想把吴王夫差流放甬东,给他百户人家,让他住在那里。吴王说:“我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我后悔不听子胥之言,让自己陷到这个地步。”于是自杀而死。越王灭掉了吴国,杀死了太宰嚭。 

当勾践刚刚灭吴称霸,范蠡居功至伟,封上将军,但是范蠡深知“大名之下难久居”、“久受尊名不祥(吉利)”,所以明智地选择功成身退。想当年越王清楚吴王好色的弱点,欲将使用美人计,就让范蠡去国内巡行,找出国中的美女,再将其送往吴国,来保住自己的国家。吴国被越国灭亡之后,西施的结局传说很多,京剧《西施》说范蠡功成身退,弃官隐居,与西施同泛五湖。如今无锡风光秀美的蠡湖就是以范蠡命名的。

 

范蠡与西施.jpg


范蠡与西施同泛五湖的图片

范蠡曾遣人致书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未能听从,仍停留于越国为丞相。在要和平还是要称霸的战略方针上,主张养民的文种与勾践又发生了最为强烈的冲突!当勾践以夫差赐死伍子胥的同样方法赐文种死时,文种仍“执迷不悟”。他自己的心境与识见,已与越王相去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