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讲述春秋时期的第五霸主楚庄王。前面的春秋四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和宋襄公都以国君或公称呼,这第五霸怎么就称王了呢?东周起始只有周天子为王,但是楚国在周夷王之时(公元前913年前后)就曾经称王。公元前704年,楚国第二次称王。尽管周天子不同意也无力禁止。请参阅后边第十七篇。

前篇说到齐桓公死后,齐国迅速衰落,宋襄公图霸,前638年楚成王大败宋师于水,楚国一时横行中原。五年以后,前633年,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战败了楚成王,开始了晋文公称霸的历史。楚成王以后的楚穆王不服晋国长期称霸,又畏其声威,只好韬光养晦,积极扩张以壮大楚国。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死后,当年辅佐晋文公称霸的赵衰的儿子赵盾执政,他是一家独大,晋国军政号令皆出于他口,权势声威宛如晋侯。楚穆王虽然在江淮、汉阳横行无忌,但推进至中原,则受到赵盾的强势压制。有时也夺取了部分盟国,却又很快得而复失。面对赵盾如日中天的诸侯联盟,楚穆王在位十二年,苦心经营却无法突破赵盾设置的郑、宋防线。 

前614年,一代枭雄楚穆王含恨而终,嫡长子熊旅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刚刚接位,国内外形势还在一步步地恶化,年轻的庄王只能呆在郢都,远远的望着晋国赵宣子即赵盾收拾旧山河,无奈地目睹着先父十年间构建的中原堡垒又被赵氏捣毁。楚国的大臣们全急了,要与晋国决一雌雄。但是,楚庄王无动于衷,即位近三年,整天打猎、喝酒,不理政事,还在宫门口挂起块大牌子,上边写着:“进谏者,杀毋赦!”一天,大夫伍举进见楚王,楚庄王手中端着酒杯,口中嚼着鹿肉,醉醺醺地在观赏歌舞。他眯着眼睛问道:“大夫来此,是想喝酒呢,还是要享用歌舞?”伍举话中有话地说:“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怎么也猜不出,特此来向您请教。”楚庄王一面喝酒,一边问:“什么谜语,这么难猜?你说说。”伍举说: “谜语是‘楚京有大鸟,栖上在朝堂,历时三年整,不鸣亦不翔。令人好难解,到底为哪桩?’您请猜猜,不鸣也不翔,这究竟是只什么鸟?”楚庄王听了,心中明白伍举的意思,笑着说: “我猜着了。它可不是只普通的鸟。这只鸟啊,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7]。你等着瞧吧。”伍举明白了楚庄王的意思,便高兴地退了出来。 

过了几个月,楚庄王这只大鸟依然如故,既不“鸣”,也不“飞”,照旧打猎。喝酒欣赏歌舞。大夫苏从忍受不住了,便来见庄王。他才进宫门,便大哭起来。楚庄王说: “先生为什么事这么伤心啊?”苏从回答道: “我为自己就要死了伤心。还为楚国即将灭亡伤心。”楚庄王很吃惊,便问: “你怎么能死呢?楚国又怎么能灭亡呢?”苏从说:“我想劝告您,您听不进去,肯定要杀死我。您整天观赏歌舞,游玩打猎,不管朝政,楚国的灭亡不是就在眼前了吗?”楚庄王听完大怒,斥责苏从:“你是想死吗?我早已说过,谁来劝谏,我便杀死谁。如今你明知故犯,真是傻极了!”苏从十分痛切地说:“我是傻,可您比我还傻。倘若您将我杀了,我死后将得到忠臣的美名;您若是再这样下去,楚国早晚是要灭亡的。您就当了亡国之君。您不是比我还傻吗?我的话说完了,您要杀便杀吧。”楚庄王忽然站起来,动情地说:“大夫的话都是忠言,我必定照你说的办。”随即,他便传令解散了乐队,打发了舞女,决心要大干一番事业。楚庄王首先整顿内政,起用有才能的人,将伍举、苏从提拔到关键的职位上去。当时楚国的令尹斗越椒野心勃勃,想要篡位。楚庄王便任命了三个大臣去分担令尹工作,削弱了他的权力,防止斗越椒作乱。 

楚庄王一边改革政治,一边扩充军队,加强训练军士,准备与晋国决一雌雄,雪耻城濮之战。他在即位的第三年,率兵灭了庸国(今湖北竹山县一带);第六年,战败了宋国;第八年,又战败了陆浑(今河南嵩县北部)的戎族。楚庄王还在周朝的边界上阅军示威,吓得周定王急忙派大臣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见到王孙满,头一句话便问周朝京城宗庙里的九鼎有多重。这九鼎就是当初大禹所铸,是天子权力的象征,询问九鼎的重量,实际上便是对周天王地位的威胁。“问鼎中原”的成语就此产生了。

以后,楚庄王又请了一位楚国有名的隐士孙叔敖当令尹。孙叔敖当了令尹以后,开垦荒地,挖掘河道,奖励生产。为了免除水灾旱灾,他还组织楚国人开辟河道,能灌溉成百万亩庄稼,每年多打了不少粮食。没几年工夫,楚国更加强大起来,先后平定了郑国和陈国的两次内乱,终于和中原霸主晋国冲突起来。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领大军攻打郑国,晋国派兵救郑。在邲地(今河南郑州市东)和楚国发生了一次大战。晋国从来没有打过这么惨的败仗,人马死了一半,另一半逃到黄河边。船少人多,兵士争着渡河,许多人被挤到水里去了。掉到水里的人往船上爬,船上的兵士怕翻船,拿刀把往船上爬的兵士手指头都砍了下来。

楚庄王一鸣惊人.jpg

请看楚庄王一鸣惊人的图片

有人劝楚庄王追上去,把晋军赶尽杀绝。楚庄王说:“楚国自从城濮失败以来,一直抬不起头来。这回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总算洗刷了以前的耻辱,何必多杀人呢?”说着,立即下令收兵,让晋国的残兵逃了回去。

邲之战,拥有六百辆兵车的晋国人马,一战之间几乎全部覆灭,而三年末鸣的楚庄王终于一鸣惊人,卒雪三十六年前的城濮之耻。以后,楚庄王又陆续使鲁、宋、郑、陈等国归顺,他继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和宋襄公之后,也当上霸主。他前后统治楚国二十三年,使楚国强盛一时。打那以后,这个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就成了霸主。

邲之战公元前597年.jpg

公元前597年爆发的邲之

春秋五霸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70年到公元前597年的七十多年间,欲知漫长春秋后面的故事,敬请阅读后续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