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 | huáng | ①君主,亦指神话传说中的神:皇帝。皇后。皇宫。皇储(已确定的皇位继承人)。皇权。②大:皇皇巨著。冠冕堂皇。③对先代的敬称:参见“皇考(对亡父的尊称)”。战国楚 屈原《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④古同“遑”,闲遐。⑤古同“惶”,恐惧。⑥姓。 |
皇妣 | huángbǐ | ①称远祖的配偶。《国语·周语下》:“我皇妣大姜之侄,伯陵之后,逄公之所凭神也。”②对亡母的敬称。《礼记·曲礼下》:“祭……母曰皇妣。”《后汉书·安帝纪》:“皇妣左氏曰孝德皇后。”《晋书 孝武帝纪》(咸安二年)九月甲寅,追尊皇妣会稽王妃曰顺皇后。《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三》诏曰:“皇妣宅兆未卜,何忍言后宫之选乎!”《魏书 卷四 世祖纪上》十有二月,追尊皇妣为密皇后。《南史 本纪卷六梁武帝》初,皇妣张氏尝梦抱日,已而有娠,遂産帝。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皇妣累封越国太夫人。”参见“皇考”。 |
皇初 | huángchū | 最初的帝王。文选·班固《引》:“厥有氏号,绍天阐绎,莫不开元於太昊皇初之首。”吕向注:“其有名氏号令之君,绍继天下,开治万物者,莫不始於太昊之主,以为帝皇之首。”《汉书 王莽传下》予之皇初祖考黄帝定天下,将兵为上将军。 |
皇都 | huángdōu | ①京城;国都。班固《东都赋》:“获白雉兮效素乌,嘉祥阜兮集皇都。”北周 庾信《燕射歌辞·宫调曲 之三》:“祺祥钟赤县,灵瑞炳皇都。”唐 韩愈《早春呈张水部诗》:“最是一年春好处,絶胜花柳满皇都。”宋·汪洙《神童诗》年小初登第,皇都得意回。许地山《换巢鸾凤》:“北京是皇都,谁敢去打?”②辽都名。辽神册三年建,会同元年改称上京。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
皇度 | huángdù | 皇帝的品德和器量。晋·应贞《晋武华林园集诗》:“恢恢皇度,穆穆圣容。”晋·荀勗《正旦大会行礼歌 之三》:“思我皇度,彝伦攸序。”《宋书 本纪武帝上》皇度有晋,天纵英哲,使持节、都督扬徐兗豫青冀幽并江九州诸军事。隋·牛弘《元会大飨歌·皇夏》:“深哉皇度,粹矣天仪。” |
皇风 | huángfēng | 皇帝的教化。班固《东都赋》:“覲明堂,临辟雍;扬缉熙,宣皇风。”晋 张协《七命》:“盖有晋之融皇风也,金华启徵,大人有作。”唐 王昌龄《放歌行》:“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宋 王禹偁《待漏院记》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明 邵璨《香囊记·授诏》:“凯旋重献中兴颂,遐荒大播皇风。”清 唐孙华《观宴高丽使臣诗》:“皇风畅洽覃寰宇,缀舞阶前列干羽。” |
皇荂 | huángfū | 古代通俗歌曲名。《庄子·天地》:“大声不入於里耳,折杨皇荂,则嗑然而笑。”陆德明释文:“(荂)本又作华。李颐曰:‘折杨皇华,皆古歌曲也。’”清 袁枚《续诗品·拔萃》:“折杨皇荂,敢望钧韶。” |
皇纲 | huánggāng | ①谓三皇五帝的纲纪。文选·班固《答宾戏》:“廓帝紘,恢皇纲。”吕向注:“言开大五帝三皇之纲纪也。”《后汉书·崔駰传》:“古者阴阳始分,天地初制,皇纲云绪,帝纪乃设。”②朝廷的纲纪。《三国志 吴书吴主传》天降丧乱,皇纲失叙,逆臣乘衅,劫夺国柄。《晋书 元帝纪》:“遭运迍否,皇纲不振。”“王室多故,奸凶肆暴,皇纲驰坠,颠覆大猷。”晋 陆机《答贾长渊诗》:“在之季,皇纲幅裂。”唐 杜甫《北征诗》:“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絶。”清 孔尚任《桃花扇·拜坛》:“皇纲不振,大宇中倾。” |
皇骇 | huánghài | 惊慌,恐惧。宋 叶适 《张令人墓志铭》:“某所行李有盗,家人皇骇。”宋 张唐英《蜀檮杌 卷上》:“庄宗遣兴庆宫使魏王继岌 ,枢密使郭崇韬来伐,中外皇骇。”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夏雪》:“丁亥年七月初六日,苏州大雪,百姓皇骇。”皇,通“惶”。 |
皇皇 | huánghuáng | ①指大之意。②指美盛光明的样子。《庄子·知北游》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③同“煌煌”。指显明。④同“遑遑”。指匆忙。唐 孟浩然《自洛之越》:“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⑤指心不安。《孟子·滕文公下》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七十三》京邑四方之极,而庠序一空,弦诵寂寥,遂使逢掖皇皇市廛,敢怨而不敢议,非所以作成士气也。 |
皇皇后帝 | huánghuánghòudì | 天;天帝。《诗·鲁颂·閟宫》:“皇皇后帝,皇祖后稷。”郑玄笺:“皇皇后帝,谓天也。”《论语·尧曰》:“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何晏集解:“皇,大;后,君也。大大君帝,谓天帝也。”《晋书 武帝纪》皇帝臣炎敢用玄牡明告于皇皇后帝:魏帝稽协皇运,绍天明命以命炎。《南齐书·高帝纪下》:“皇帝臣道成敢用玄牡,昭告皇皇后帝。” |
皇惑 | huánghuò | 惶恐而怀疑。宋 叶适《舒彦升墓志铭》:“铁钱法弊,商贾顿亏折,所至皆皇惑罢市。”《清史稿·庄亲王舒尔哈齐传》:“臣奉康亲王檄催,心思皇惑,语言违谬。”《聊斋志异 咬鬼》又转念,何遽以凶服入人家?正自皇惑,女子已出。 |
皇机 | huángjī | 谓皇帝政事;国务。《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论》:“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 |
皇基 | huángjī | 帝王的基业。班固《西都赋》:“图皇基於亿载,度宏规而大起。”《三国志·吴志·胡综传》:“黄农创代,拓定皇基。”《晋书·武帝纪》:“朕守遗业,永惟保乂皇基,思与万国以无为为政。”《宋书 本纪武帝上》宗庙歆七百之祜,皇基融载新之命。《北齐书·宣帝纪》:“(高洋)詔故太傅孙腾 ……等并左右先帝,经赞皇基。”《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飨歌》:“皇基方峻,匕鬯恒休。”宋 周密《齐东野语·用事切当》:“周益公诗云:‘一丁扶火德,三合巩皇基。’”李大钊《要自由集合的国民大会》:“满清三百余年的皇基,当不得民众主动的革命军。” |
皇极 | huángjí | 《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人神无主,遏绝王命,厌昧皇极,欲盗神器。《晋书 武帝纪》应受上帝之命,协皇极之中。文选·干宝《晋纪总论》:至于世祖(武帝司马炎),遂享皇极。《晋书 孝武帝纪》冀孤弱之躬有寄,皇极之基不坠。唐玄宗人用大和,赖上帝垂休,先后储庆,宰衡庶尹,交修皇极,四海会同,五典敷畅,岁云嘉熟。 |
皇极数 | huángjíshù | |
皇急 | huángjí | 惊恐急迫。皇,通“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娥》:“青娥知之,中情皇急,阴使腹心者风示媪。” 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上》:“(萧日曂)起觅肝,已失所在,皇急,袒视划处,血竟不流。” |
皇京 | huángjīng | 帝都。《后汉书·董卓传》:“方夏崩沸,皇京烟埃。”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闻皇京多才,钦羡弥至。”唐 张说《奉和圣制途经华山》:“西岳镇皇京,中峯入太清。”清 姚鼐《阜城作诗》:“披我故时裘,浩歌出皇京。” |
皇考 | huángkǎo | ①对亡父的尊称。《楚辞 屈原 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晋书 宣帝纪》三年春,天子追封,谥皇考京兆尹为舞阳成侯。《晋书 武帝纪》至于皇考文王(司马昭),睿哲光远,允协灵祇,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南史 本纪卷四高帝纪上》(元嘉)十七年,宋大将军彭城王义康被黜,徙豫章,皇考(萧道成之父)领兵防守,帝舍业南行。《南史 本纪卷六梁武帝》寻以皇考艰去职,归建邺。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②对亡祖的尊称。《诗经 周颂 雝》假哉皇考,绥予孝子。 |
皇遽 | huángjù | 惊恐。皇,通“惶”。《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四》(杨)沂中皇遽以策麾其军曰:“那回!”诸军闻之,以为令其走,散乱南奔,无复纪律。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二:“神宗皇帝喜谈经术,臣下进见,或有承圣问者,多皇遽失对。”《明史·列女传二·方孝女》:“渡扬子江,中流舟覆,榇浮,女时居别舟,皇遽呼救。”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夜中,有人推门入,虎子皇遽无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武汉战记》:“革党之在京者,皆皇遽丧志。” |
皇亲国戚 | huángqīnguóqī | 泛指皇帝的家庭和亲戚,也比喻极有权势的人。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刀斧手且住者,不知是那个皇亲国戚来了也,等他过去了,才好杀人那!” |
皇嗣 | huángsì | 皇子。后亦指皇太子。唐睿宗李旦公元690年让位于母后武则天,被封为皇嗣。《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一》又有告皇嗣潜有异谋者,太后(武则天)命来俊臣鞫其左右,左右不胜楚毒,皆欲自诬。 |
皇孙 | huángsūn | ①皇帝的孙子。《汉书·郊祀志下》:“(成帝)春秋六十,未见皇孙。”《晋书 武帝纪》:“爰至末年,知惠帝弗克负荷,然恃皇孙聪睿,故无废立之心。”晋 郭璞《皇孙生请布泽疏》:“可因皇孙之庆,大赦天下。”唐·杜牧《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元 张昱《宫中词》:“寻得描金龙凤纸,学模国李教皇孙。”清 昭槤《啸亭续录·红绒结顶冠》:“皇上燕服,宫中冠红绒结顶冠。凡皇子皇孙,皆以是为礼服,甚属尊重。”刘成禺《洪宪纪事诗之一八四》:“报到皇孙新得母,羊车仓卒入宫来。”②泛指皇帝的儿子或曾孙。《汉书·五行志中之上》:“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唐 杜甫《赤霄行》:“皇孙犹曾莲勺困,卫庄见贬伤其足。”仇兆鳌注引宣帝纪:“帝初为皇曾孙,喜游侠,常困於莲勺卤中。” |
皇天 | huángtiān | 对天及天神的尊称。《尚书·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楚辞·离骚》:“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三》外有微行之害,内有疾病之忧,皇天数见灾异,欲人变更,终已不改。许慎《五经异义·天号引古尚书说》:“天有五号,各用所宜称之:尊而君之,则曰皇天。”《汉书 王莽传中》皇天明威,黄德当兴,隆显大命,属予以天下。《晋书 文帝纪》忠格皇天,功济六合。晋 刘琨《劝进表》况茂勋格于皇天,清晖光于四海。唐 白居易《哭微之诗之一》:“妻孥朋友来相吊,唯道皇天无所知。”元 关汉卿《窦娥冤》: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郭沫若《女神·湘累》:“皇天在上,后土在下,这样的冤狱,要你们才知道呀!” |
皇天不负苦心人 | huángtiānbùfùkǔxīnrén | 上天不会辜负苦心人的意愿。意谓只要肯下苦功,持之以恒,愿望一定能够实现。真是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几年打拼,他终于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茅盾《子夜》十六:“再说一句笑话,内人保的寿险后天满期,要是当真今天出了事,就算皇天不负苦心人。” |
皇天后土 | huángtiānhòutǔ | 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皇天”。三国蜀西晋·李密《陈情表》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五》使皇天后土知陛下(宋理宗)有畏之之心,使三军百姓知陛下有忧之之心。 |
皇天上帝 | huángtiānshàngdì | 天帝,上帝。《吕氏春秋·季夏》:“令民无不咸出其力,以供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以祀宗庙社稷之灵,为民祈福。”《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皇帝备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祇。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下》:“成帝建始二年,罢雍五畤,始祀皇天上帝於长安南郊。” |
皇统 | huángtǒng | 世代相传的帝系。张衡《东京赋》:“忿姦慝之干命,怨皇统之见替。”《后汉书·邓骘传》:“开日月之明,运独断之虑,援立皇统,奉承大宗。”《晋书 惠帝纪》朕以不德,纂承皇统,远不能光济大业,靖绥四方;近不能开明刑威,式遏奸宄。《晋书 愍帝纪》帝之继皇统也,属永嘉之乱,天下崩离,长安城中户不盈百,墙宇颓毁,蒿棘成林。《南史·宋纪上·少帝》:“奉迎镇西将军宜都王义隆入纂皇统。” |
皇图 | huángtú | ①指河图。《文选·班固》:“于是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 吕延济注:“皇图,谓河图也。”②封建王朝的版图。亦指封建王朝。《 |
皇闱 | huángwéi | 皇宫的门。亦指皇宫。晋 傅咸《赠何劭王济》诗:赫赫大晋朝,明明辟皇闱。《宋书·乐志二》鼓钟震天区,礼容塞皇闱。唐 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诗:丹陛祥烟灭,皇闱杀气横。宋 丁谓《丁晋公谈录》物见于皇城内,皇闱外,王宫之中。《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三十八》(龙大渊、曾觌)凡皇闱宴昵之私,宫嫔嬉笑之语,宣言于外,以自夸大。 |
皇猷 | huángyóu | 帝王的谋略或教化。南朝梁 沈约《齐太尉文宪王公墓铭》帝图必举,皇猷谐焕。《北史·牛弘传》今皇猷遐阐,化覃海外。《续资治通鉴 元纪二十四》今乃命哈玛尔图为平章政事,其人琐琐无正大之称,钱谷甲兵之事,懵无所知,岂能昭宣皇猷,赞襄国政! |
皇舆 | huángyú | 亦作“皇轝”。国君所乘的高大车子。多借指王朝或国君。《晋书·元帝纪》:“然晋室遘纷,皇舆播越,天命未改,人谋叶赞。” |
皇恤 | huángxū | 皇:空闲的;有闲暇的。通“惶”。恤:救济。空闲时忧虑顾念。苏轼《三槐堂铭》 “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 |
皇运 | huángyùn | 谓享有皇位的气数。史岑《出师颂》:“皇运来授,万宝增焕。”《晋书 武帝纪》:“皇帝臣炎敢用玄牡明告于皇皇后帝:魏帝稽协皇运,绍天明命以命炎。”“炎虔奉皇运,寅畏天威,敬简元辰,升坛受禅。"南朝梁 徐陵《梁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皇运之初,弥承天德。”《陈书 本纪卷一高祖武帝陈霸先》皇运不造,书契未闻,中国其亡,兵凶总至。唐 贾至《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诗》:“忆昔皇运初,众宾俱龙驤。” |
皇州 | huángzhōu | 帝都;京城。南朝宋 鲍照《侍宴覆舟山诗之二》:“繁霜飞玉闥,爱景丽皇州。”唐 岑参《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鸡鸣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阑。”前蜀 毛文锡《柳含烟词》:“低拂往来冠盖,朦朧春色满皇州。”清 李渔《慎鸾交·却媒》:“鶯花三月盛皇州,锦帆随波出御沟。”刘成禺《洪宪纪事诗之二八》:“崇臺高拱壮皇州,龙眼南窥旺气收。” |
皇祚 | huángzuò | 帝统;皇位。晋 张华《列文先生鲍玄泰诔》:“於鑠列文,续蕤皇祚。”《宋书·武帝纪 上》:“逆臣桓玄 ……肆暴都邑。天未亡难,凶力繁兴,踰年之间,遂倾皇祚。”“高祖位微于朝,众无一旅,奋臂草莱之中,倡大义以复皇祚。”《北史·外戚传序》:“魏道武初,贺訥有部众之业,翼成皇祚,其餘或以劳勤,或缘恩泽。”南朝陈 徐陵《陈武帝即位诏》:“宝业初建,皇祚维新。”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上》:“安禄山僭乱中原,是卿再安皇祚。” |
皇祖 | huángzǔ | ①君主的祖父或远祖。《晋书 武帝纪》昔朕皇祖宣王,圣哲钦明,诞应期运,熙帝之载,肇启洪基。②对已故祖父的敬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