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i

①落叶乔木。木材可供建筑和制家具。花蕾可做黄色染料:槐火(用槐木取火)。槐序。槐楝(a.中国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后因以“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b.指听讼的处所。均亦称“棘槐”)。槐鼎(喻三公)。②姓。

槐府

huáifǔ

三公的官署或宅第。宋 柳永《永遇乐词之二》:“棠郊成政,槐府登贤,非久定须归去。”宋 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词》:“清明看,汉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宋 姜夔《石湖仙·寿石湖居士词》:“玉友金蕉,玉人金缕,缓移筝柱,闻好语,明年定在槐府。”参见“槐棘”。

槐花黄

槐黄

huáihuāhuáng

古代指士子忙于准备科举考试的季节。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一折:“策蹇上長安,日夕無休歇;但見槐花黄,如何不心急?”《孽海花第五回》但屡踏槐黄,时嗟落叶,知道自己(曹公坊)不是金马玉堂中人物

槐棘

huáijí

①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以定三公九卿之位。后因以“槐棘”喻指三公九卿之位。晋 葛洪《抱朴子·审举》:“上自槐棘,降逮皁隶,论道经国,莫不任职。”南朝梁 任昉《桓宣城碑》:“将登槐棘,宏振纲。”清 赵翼《哭王述庵侍郎 诗》:“奏凯归来大策勋,屡擢崇班到槐棘。”参见“三槐九棘”。②《礼记·王制》:“正以狱成告于大司寇,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大司寇以狱之成告于王,王命三公参听之。”后因以“槐棘”指听讼的处所。《三国志·魏志·高柔传》:“古者刑政有疑,辄议于槐棘之下。自今之后,朝有疑议及刑狱大事,宜数以咨访三公。”《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四年》:“是故先王之制,虽有亲、故、贤、能、功、贵、勤、宾,苟有其罪,不直赦也;必议于槐棘之下,可赦则赦,可宥则宥,可刑则刑,可杀则杀。”

槐简huáijiǎn

槐木手版。宋洪迈《夷坚乙志·城隍门客》:森(黄森)平生苦学,望一青衫不可得。比蒙陈德广力,见荐於城隍为判官,有典掌,绿袍槐简,绝胜在生时。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一卷 赴伯升茶肆遇仁宗借得蓝袍槐简,引见御前,叩首拜舞。

槐里

huáilǐ

槐里县是古县名就是现在的陕西省辖县级兴平市。204年汉高帝三年将槐里县改废丘县置。《北史 本纪卷九北周明帝宇文毓是日,槐里献赤雀。

槐南一梦

huáinányīmèng

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同“黄粱一梦”。明 王錂《春芜记》:“正是只将桑海千秋事,付与槐南一梦中。”明王錂《春芜记·宸游》寡人适方饮酒之间,想起大夫所谭神女之事,不觉神睛恍惚,睡思懵腾……正是只将桑海千秋事,付与槐南一梦中。

槐实huáishí

槐树的果实。可入中药。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庾肩吾常服槐实,年七十餘,目看细字,鬚髮犹黑。”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槐》:“槐实。(气味)苦,寒,无毒。”

huái

河:水名,源于中国河南省桐柏山,流经安徽、江苏两省入洪泽湖。简称“淮”,如“北”。“南”。五代 徐昌图《临江仙 饮散离亭西去》:“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淮白

huáibái

鱼名。淮白须将淮水煮,江南水煮正相违。宋 杨万里《初食淮白》诗逆浪风高淮白上,寒沙云落海青低。《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六》自来不曾遣人淮上购物,如淮白、北果之属,宫中并无之。刘度前守盱眙,尝献淮白,却而不受。

淮岱

huáidài

淮河和泰山。徐州,居淮岱之间,其气宽舒,秉性安徐。《魏书 献文帝拓跋弘纪》朕承洪业,运属太平,淮岱率从,四海清晏。宋 陈某《偶成》南山作雨北山云,野哭村歌处处闻。淮岱十年多盗贼,谁知一半是官军

淮甸

huáidiàn

淮河流域。南朝宋 鲍照《浔阳还都道中》诗:“登舻眺淮甸,掩泣望荆流。”唐 刘禹锡《代谢贷钱物表》:“寿春固累以备盗,淮甸兴师以扞奸。”《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零四》愿陛下(宋高宗)幸巴蜀之地,用陕右之兵,留重臣以镇江南,委健吏以抚淮甸,破敌人之计,回天下之心,是为上策。《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五》昨因敌退,议者以经理淮甸为言,人多惮行,卿(韩世忠)独请以身任其责,朕(宋高宗)甚嘉之。

淮渎huáidú

指淮河。唐 元稹《祭淮渎文》:“昭祷於淮瀆长源公之灵。”《水浒传第一一○回》那淮西乃淮渎之西,因此宋人叫宛州、南丰等处是淮西。

淮肥之役

huáiféizhīyì

唐朝人对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东晋之间发生的“淝水之战”的一种称呼。《晋书》:“(苻)坚后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恐。”“淮肥之役,苻坚遣其弟融及骁将张蚝攻陷寿阳,谢玄使彬与牢之距之。”“(苻)坚淮肥之役,以(慕容)宝为陵江将军。”

淮橘为枳

huáijúwéizhǐ 

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了。比喻随着环境的改变,事物的性质也变了。《晏子春秋·杂下》:“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枳(zhǐ)。

淮南

huáinán

①指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今特指安徽省的中部。合肥。三国魏 曹操《蒿里行》:“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淮南弟指袁绍的异母弟袁术)宋 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②指淮南王刘安。③曲名。④淮南子的省称。

淮南鸡犬

huáinánjīquǎn

淮南王的鸡和狗。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十分信奉道教,为了长生不老,他找到八公仙翁,按照八公仙翁的话炼制仙丹。丹药炼成后,刘安吃下觉得自己轻飘飘的升天而去。庭院里的鸡狗抢着吃剩下的丹药也纷纷飞上天成了仙。

淮水

huáishuǐ

淮河的别名。指秦淮河。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宋 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词》:“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淮王鸡狗

huáiwángjīgǒu

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晋 葛洪《神仙传 刘安》:“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清·朱彝尊《折桂令》词:神仙侣淮王鸡狗,衣冠队楚国猕猴。

淮右

huáiyòu

淮西。宋在江淮之间(今苏皖中部、湖北东部、河南东南角)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又称淮左,淮南西路称淮右。淮右多山,淮左多水。《明史·太祖纪二》诏曰:“朕淮右布衣,因天下乱,率众渡江,保民图治,今十有五年。”

淮左

huáizuǒ

淮河以东地区。《南史·徐陵传》:“吴明彻家在淮左,悉彼风俗,将略人才,当今无过者。”宋 姜夔《扬州慢 淮左名都》:“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参见“江左”“河右”。

huái

骨:脚腕两旁凸起的部分。脚跟。亦称“踝子骨”。《聊斋志异 武技》少间,李(超)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

踝骨

huái

脚腕两旁凸起的部分。亦称“踝子骨”。《聊斋志异 崔猛》官疑申,捕治之。横被残梏,踝骨皆见,卒无词。

huái

徘(pái徊:见“”。

徊肠伤气

huíchángshāngqì

肠回转,气伤断。形容内心伤感。战国楚 宋玉《神女赋》:“徊肠伤气,颠倒失据。”

徊徨

徊惶

huáihuáng

徘徊彷徨。形容惊悸不安或心神不定。北宋 周邦彦《蝶恋花》:“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聊斋志异 白于玉》见火势拉杂,侵及邻舍。一家徊徨,不知所计。《聊斋志异 夜叉国》母子方徊徨间,忽见布帆南动,其声瑟瑟。《聊斋志异 西湖主》(陈)生徊惶终夜,危不自安。

huái

中国东北地区翻土用的一种农具,称“耲耙”。用耲耙翻土。方言。谓用耲耙碎土整地,以备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