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 | hǒu | ①兽大声叫:吼叫。狮吼。②人在激怒时的呼喊:大吼。③(风、汽笛、大炮等)发出巨大的声响:吼鸣。 |
吼疾 | hǒují | 哮喘病。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霍生》:“王尽力极奔,肺叶开张,以是得吼疾,数年不愈焉。”何垠注:“吼,哮喘也。” |
吼咤 | hǒuzhà | 大声怒喝。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有两寇窥见丽人,魂魄丧失,因谋劫诸途……至一处,两崖夹道,舆行稍缓;追及之,持刀吼咤,人众都奔。” |
犼 | hǒu | 传说中北方像狗一样的野兽。《集韵》:“犼,北方兽名,似犬,食人。”在旧小说中,“金毛犼”是佛门菩萨的坐骑。《聊斋志异 菱角》母将启谢,回视其马,化为金毛犼,高丈余,童子超乘而去。 |
呴 | hǒu I. | 古同“吼”。II. xǔ慢慢呼气:《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参见“吹呴”。 III. gòu鸣叫。 |
呴俞 | hǒuyú | 亦作“呴諭”。亦作“呴喻”。 ①化育爱抚。《庄子·骈拇》:“屈折礼乐,呴俞仁义。”《淮南子·原道训》:“其德……呴諭覆育,万物羣生,润於草木,浸於金石。”高诱注:“呴諭,温恤也。”②和悦温顺貌。唐 杜甫《朝献太清宫赋》:“伊神器臬兀,而小人呴喻,歷纪大破,疮痍未苏。”参见:呴媮:同“呴俞 ”。 林纾《送涛园沉公改官岭南诗序》:“硕臣得公言,恒呴媮无忤。” |
呴吁 | hǒuyù | 怒吼;大叫。《论衡·雷虚》:隆隆之声,天怒之音,若人之呴吁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