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ī I.

爬行动物的一科,腹背都有硬甲,头尾和脚能缩入甲中,耐饥渴,寿命很长:乌甲(龟的腹甲,可入药,古人又用以占卜,亦用作货币。亦称“龟板”)。

②旧时称开设妓院或在妓院执役的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周少溪道:你不晓得,凡娼家龟鸨,必是生狠的。你妹子既来历不明,他家必紧防漏泄,训戒在先。参见“乌龟②”。II. jūn同“”。《续资治通鉴 元纪十五》四方万里之外,穷乡陋邑,疫魂嫠妇,发鹤于耕,手龟于织。参见jūn。III. qiū龟兹()〕中国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一带。

龟卜

guībǔ

谓灼龟甲卜吉凶。唐 韩愈《送石处士序》:“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宋 陆游《朝议大夫张公墓志铭》:“临事前见逆决,若烛照龟卜,无秋毫疑滞。”明 王祎《原谏》:“而家国之败亡,輒不旋踵,殆如烛照而龟卜,不亦深可戒哉!”

龟策

guīcè

①龟甲和蓍草。古代占卜之具。《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命太史衅龟荚,占兆,审卦吉凶。”《楚辞·卜居》:“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事。”《后汉书 张衡列传》或观星辰逆顺,寒燠所由,或察龟策之占,巫觋之言,其所因者,非一术也。宋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三》:“盖诚之所感,触物皆通,不必专用龟策也。”清 恽敬《读 货殖列传》:“其旁出者为刺客,为滑稽,为日者,为龟策,皆畸零之人。” ②指占卜之人。

龟鹤遐寿

龟鹤遐龄

guīhèxiáshòu

guīhèxiálíng

遐:长久。祝人长寿的颂辞。遐龄:高寿。传说龟、鹤都能活一千年。比喻长寿。亦作“龟龄鹤算”。《抱朴子·对俗》:“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引以增年。”

龟鉴

guījiàn

比喻可供人对照学习的榜样或引以为戒的教训。鉴,镜子。《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六》王旦等曰:“前代事迹昭然,足为龟鉴。陛下(宋真宗赵恒)言及此,社稷之福也。”宋 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如(陆)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元章·户部五·父母未葬不得分财析居》:“盖闻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斯前代之格,抑亦今人之龟鉴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七十四》考官王应麟得(文)天祥卷,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明史·谢铎传》:“(谢铎)上言纲目一书,帝王龟鉴。”清 吴沃尧《杂说》:“吾虽雅不欲援古人之理想,以阑入今日之理想,然持此意以读水浒传,则谓水浒传为今日官吏之龟鉴也亦宜。”参见“龟镜”。

龟镜

guījìng

龟可卜吉凶,镜能别美丑,因以比喻可供人对照学习的榜样或引以为戒的教训。隋书·魏澹传》:“五帝之圣,三代之英,积德累功,乃文乃武,贤圣相承,莫过周室,名器后稷,追谥止于三王,此即前代之茂实,后人之龟镜也。” 宋 孔平仲《续世说·直谏》:“则天玺书尉谕之曰:‘卿云:“吕后见嗤于后代,禄产贻祸于汉朝。”初闻此语,宁不惘然,静而思之,是为龟镜。’”清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后汉书十·党锢传总叙》:“两汉风俗之变,上下四百年间,了如指掌,下之风俗成于上之好尚,此可为百世之龟镜。”参见“龟鉴”。

龟冷搘床

龟冷支床

guīlěngzhīchuáng

比喻壮志未酬,蛰居待时。西汉 司马迁《史记 龟策列传褚少孙论》:“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宋·陆游《杂兴》诗:骥衰伏枥心千里,龟冷搘床寿百年。

龟龄鹤算

guīlínghèsuàn

解释见“龟年鹤寿”。宋·侯寘《水调歌头·为郑子礼提刑寿》词:“坐享龟龄鹤算,稳佩金鱼玉带,常近赭黄袍。”金·王丹桂《瑶台第一层·崔大师生辰》词:表长年。傲龟龄鹤算,永劫绵绵。

龟龙麟凤

guīlónglínfèng

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东汉·班固汉书·翟方进传》:“太皇太后临政,有龟龙麟凤之应。”唐·陈子昂《谏政理书》风雨以时,草木不落,龟龙麟凤在效薮矣。

龟龙片甲

guīlóngpiànjiǎ

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唐·张怀瓘《书议》:“麟凤一毛,龟龙片甲,亦无所不录。”

龟毛兔角

guīmáotùjiǎo

亦兔角龟毛,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无实的东西。《楞严经》卷一说:“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大智度论》卷十二亦说:“如龟毛兔角,亦但有名而无实。”宋·苏辙《栾成集》卷十二诗曰:“龟毛兔角号空虚,既被无收岂是无?自有真无遍诸有,灯光何碍也嫌渠。”

龟蒙

guīméng

龟山和蒙山的并称。均在山东省境内。二山连续,长约八十余里,其西北一段名龟山,东南名蒙山。《晋书 文帝纪》周公藉已成之势,据既安之业,光宅曲阜,奄有龟蒙。

龟年鹤寿

龟年鹤算

guīniánhèshòu

guīniánhèsuàn

相传龟、鹤寿有千百之数,因以“龟年鹤寿”比喻人之长寿。或用作祝寿之词。祝老爷爷龟年鹤寿。唐·李商隐《祭张书记文》:“神道甚微,天理难究,桂蠹兰败,龟年鹤寿。”宋·韦骧《醉蓬莱·廷评庆寿》词:“惟愿增高,龟年鹤算,鸿恩紫诏。”

龟书

guīshū

①谓神龟负书。文选·张衡《东京赋》:“龙图授羲,龟书畀姒。”薛综注:“尚书传曰:‘天与禹,洛出书,谓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汉书 王莽传中》然非皇天所以郑重降符命之意,故是日天复决以龟书。唐 张九龄《龙池圣德颂》:“浩浩洪水,包山襄陵。舜亦命禹,夏氏以兴。龙图龟书,二王是膺。汤武以下,夫何足徵。”明 杨慎《观论衡有感衍其义为韵语》:“龙图天苞呈,龟书地符示。”《宋书·符瑞志上》:“洛出“龟书”六十五字,是为洪范,此谓‘洛岀“书”者也。’”②神龟所负之书。指“洛书”。

龟文鸟迹

guīwénniǎojì

指古代的象形文字。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第七卷:“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彩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

龟厌不告

guīyànbùgào

指屡加龟卜,致使龟灵厌恶,不再以吉凶告人。比喻很有效的东西,过度使用也会失灵。《诗经·小雅·小旻》:“我龟既厌,不我告犹。”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龟厌不告,《诗》以为刺。”

龟玉

guīyù

指龟甲和宝玉。古代认为是国家的重器。亦泛指国运。《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旧唐书·懿宗纪论》:"虽有文景之英继,难以兴焉,自兹龟玉之不昌,固其宜矣。"《资治通鉴 唐纪七十一》上(僖宗李儇)命郑畋草诏切责之(高骈):“宗庙焚烧,园陵开毁,龟玉毁椟,谁之过欤!”

龟玉毁椟

guīyùhuǐdú

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虎兕出於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下》:“且授任分忧,叨荣冒宠,龟玉毁椟,谁之咎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