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ī I.

①返回,回到本处:归国。归程。归侨。归宁(回娘家看望父母)。归省(xǐng)(回家探亲)。归真反璞。使归。作及物使动词,使…回归。东汉 班固《苏武传》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宋 苏洵《张益州画像记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②还给:归还。物归原主。③趋向,去往:归附。众望所归。④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归并。归功。归咎。⑤由,属于:这事归我办。归属。⑥结局:归宿()。⑦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归。⑧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归,宣其室家”。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男有分,女有归。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聊斋志异 阿宝》女戏曰:“渠去其枝指,余当归之。”⑨自首。⑩相当于“赐”。《论语·八佾篇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参见“三归”。11.同“馈”。赠送。《论语·阳货篇》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微子篇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II.kuì① 通“”。赠送。《诗经·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通“愧”。惭愧。《庄子·则阳则阳游于楚,夷节言之于王,王未之见。夷节归。《战国策·秦策一》:“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

归安

guīān

旧时谓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视父母。《诗·周南·葛覃序》:“躬俭节用,服澣濯之衣,尊敬师傅,则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②回到家,回到家乡。明 茅坤《青霞先生文集序嘉靖癸亥孟春望日归安茅坤拜手序。

归诚

guīchéng

①谓对人寄以诚心。宋 苏轼《黄州安国寺记》:“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一》显内自知擅权,事柄在掌握,恐天子一旦纳用左右耳目以间己,乃时归诚,取一信以为验。《晋书 王羲之传》谨以今月吉辰肆筵设席,稽颡归诚,告誓先灵。②犹归顺,投诚。《史记 孝文本纪》南面而让,天下归诚。《北齐书·叱列平传》:“平常虑危祸,会高祖起义,平遂归诚。”《陈书·虞荔传》:“高祖平侯景,寄劝令自结,宝应从之,乃遣使归诚。”清 薛福成《审机》:“今乘永福归诚于我,抚而用之,彼当惟命是听。”

归程

guīchéng

回归的路程。唐 李白《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宋 岳飞《小重山 词》:“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归德

guīdé

①归附于德政。②谓归顺。《史记·淮阴侯列传》:“割大弱彊,以立诸侯。诸侯已立,天下服听而归德於齐。

归第

guīdì

①回家。《汉书·佞臣传·董贤》:“高安侯贤未更事理,为大司马,不合众心,非所以折冲绥远也。其收大司马印绶,罢归第。”《后汉书·李通传》:“(李通)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令以公位归第养疾。”《晋书 惠帝传》逐(司马)伦归第,即日乘舆反正。《二刻拍案惊奇 卷五》:“(宋神宗)当下传旨,勑令前日抱进宫的那个中大人护送归第。”②谓禁闭。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他的儿子秦王杨俊,因生活奢侈,多造宫室,被他发觉,勒令归第(禁闭)。”  

归帆

guīfān

指回返的船只。唐 陈子昂《白帝城怀古诗》:“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唐 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宋 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参见“去棹”。

归蕃

归藩

归籓

guīfān

回到封地。汉·王粲《赠士孙文始》诗:“四国方阻,俾尔归蕃。尔之归蕃,作式下国。”晋 陆机《答贾长渊》诗:“陈留归蕃,我皇登禅。”《宋书 本纪武帝上》高祖固让;加录尚书事,又不受,屡请归籓。

归服

guīfú

归顺。一致赞同归服。《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适主,一举可灭,为功差易,吾是以喜。

归附

guīfù

指归顺,依服。《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七》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汉 王充《论衡·定贤》以人众所归附,宾客云合者为贤乎?《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一》恢信义以怀归附。宋 陆游《上二府论事札子》恐启宽贷之路,无以慰归附之人。太平天国 洪秀全《天王诏旨》何况尔民新归附,前遭妖毒陷害深。

归根

guīgēn

①总结;归结。讲了这么多,归根一句话就是要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②回归原地;回到本根。树高千尺,落叶归根。在海外飘泊数十年,我朝思暮想的就是回到祖国。《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归根到底

归根结底

归根结蒂

归根结柢

guīgēndàodǐ

guīgēnjiédǐ

guīgēnjiédì

归结到根本上。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归根结柢,把一场着水人命一盘摙归去,还亏有钱使得鬼推磨。”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如今是人力世界,归根结底,还是靠做。”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归根结蒂,俄国的力量是在工农兵苏维埃这方面。邓小平《提倡深入细致的工作》:“但是归根到底它是细致的工作,精雕细刻的工作,很深入的工作,结果得益处大,兵就不跑。”

归根究柢

guīgēnjiūdǐ

追究底细。欧阳予倩《潘金莲》第五幕:“归根究柢,害你哥哥的人,就是张大户。”

归鸿

guīhóng

归雁。诗文中多用以寄托归思。三国魏 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之四》:“目送归鸿,手挥五絃。”唐 张乔《登慈恩寺塔诗》:“斜阳越乡思,天末见归鸿。”宋 王安石《送陈景初诗》:“长安何日到,一一问归鸿。”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晓景二首》:“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宋 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宋 贺铸《石州慢 薄雨收寒》:“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平沙消尽龙荒雪。”宋 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词》:“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明 杨珽《龙膏记·酬咏》:“十年流落赋归鸿,谁傍昏衢驾烛龙。”

归厚

guīhòu

归于忠厚。《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晋书·嵇含传》:“家在巩县亳丘,自号‘亳丘子’,门曰‘归厚之门’,室曰‘慎终之室’。”

归化

guīhuà

①归服而受其教化。②旧时指甲国人民加入乙国国籍,归顺,服从。《三国志·邓艾传》并作舟船,豫顺流之事,然后发使告以利害,吴必归化,可不征而定也。《晋书 武帝纪》东夷八国归化。,

归怀

guīhuái

向往归附。《后汉书·刘恺传》:“(愷)处约思纯,进退有度,百僚景式,海内归怀。”晋 刘琨《劝进表》:“自京畿陨丧,九服崩离,天下嚣然,无所归怀。”《宋书 本纪武帝上》:楚王勋德隆重,四海归怀。”

归计

guījì

①听从计策。《史记·淮阴侯列传》:“僕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汉书·陈汤传》:“愿归计彊,遣子入侍。”颜师古注:“归计,谓归附而受计策也。”②回家乡的打算、办法。宋 晁补之《摸鱼儿·东皋寓居词》:“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宋 陆游《行在春晚有怀故隐诗》:“归计已栽千箇竹,残年合掛两梁冠。”清 孔尚任《桃花扇·移防》:“吾兄日图归计,路阻难行,何不随营前往。”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二》:“只领到一年前毕业回国时所应领的归国费,结局是仍然不能不作归计。”温家宝《我的母亲》:无论是上任之初,还是受命于天,我奉命唯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受事之始,即常作归计。

归尽

guījìn

谓死。文选·陶潜《归去来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復奚疑!”李善注:“家语,孔子曰:‘化於阴阳,象形而发谓之生,化穷数尽谓之死。’庄子曰:‘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归。’”

归咎

guījiù

归罪。《宋书 本纪武帝上》而横兴怨忿,归咎有司,宜加裁当,以清风轨。

归居

guījū

①回家闲住。亦可表示言归于好,回家正常过日子。庄子·天道:“(老聃)免而归居。”《庄子·则阳父子失宜。彼其乎归居,而一闲其所施。《汉书·董仲舒传》:“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②固定的住所。书·晁错传:“胡人食肉饮酪;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之归居,如飞鸟走兽於广壄,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

归客

guīkè

旅居外地返回家的人。南朝宋 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归客遂海隅,脱冠谢朝列。”唐 李颀《送窦参军诗》:“城南送归客,举酒对林峦。”唐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唐 王维《寒食汜上作诗》:“广武城边逢暮春,汶阳归客泪沾巾。”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归款

guīkuǎn

犹投诚,归顺。《资治通鉴 梁纪十三》及今归款,犹为愈也。《新唐书·辛替否传》:“万里贡赋,百蛮归款。”《资治通鉴 唐纪四十五》上(德宗李适)在奉天,使人说田悦、王武俊、李纳,赦其罪,厚赂以官爵;悦等皆密归款,而犹未敢绝朱滔,各称王如故。《资治通鉴 后周纪二》土豪杨信卒,子重训嗣,以州降北汉;至是,为群羌所围,复归款(后周),求救于夏、府二州。《明史·熊文灿传》:“贼党千余人诣浙江归款,海盗尽平。”郭沫若 孔雀胆附录《孔雀胆的故事》:“(段宝)闻明太祖定鼎江南,便派遣他的叔父段真,由会川奉表归款。”

归老

guīlǎo

①辞官养老。《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因谢病,归老於薛。”《晋书 宣帝纪》告成归老,待罪舞阳。唐 元结《贼退示官吏》:“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宋 苏轼《醉白堂记》:“夫忠献公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浩然将归老於家,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清 郑燮《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书》:“二公并以大宗伯归老于家,享江山儿女之乐。”②终老。唐 何扶《送阆州妓人归老诗》:“竹翠嬋娟草逕幽,佳人归老傍汀洲。”明 陆容《菽园杂记卷二》:“僧慧暕涉猎儒书,而有戒行,永乐中,尝预修大,归老太仓兴福寺。”

归来

guīlái

返回原来的地方。唐·杜甫《兵车行》:“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宋·张俞《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人。”宋 周邦彦《瑞龙吟 词》:“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归林

guīlín

辞官回乡。明 袁宏道《真定大悲阁》诗:“相逢低两眉,但诉归林计。” 太平天囯 石达开《致清朝四川总督骆秉章书》:“待平定而归林,愿终莫遂。”

归路

guīlù

往回走的道路。归途。孩子们在大树林里迷失了归路。宋 王令《秋日寄满子权》:“三年客梦迷归路,一夜西风老壮心。欲作新声寄遗恨,直弦先断泪盈琴。”宋 苏辙《书 金刚经 后》:“如来怜愍众生,为设方便,使知出门,即是归路。”宋 赵佶《念奴娇·御制》:玳席欢余,芸堂香暖,赢取专良夕。桃源归路,烂柯应笑凡客。宋 蒋氏女《减字木兰花 题雄州驿》:“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宋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明 施耐庵《水浒 第五十一回》《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误失小衙内》先绝了足下归路,只得上山坐把交椅。

归马

guīmǎ

战争结束后回来的马。唐 张籍《没蕃故人》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归马放牛

guīmǎfàngniú

把作战用的牛马放牧。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归美

guīměi

称许,赞美。《晋书 宣帝纪》天子归美宰辅,又增帝封邑。

归梦

guīmèng

归乡之梦。南朝齐 谢朓《和沉右率诸君饯谢文学》:“望望荆臺下,归梦相思夕。”唐 段成式《逸句》:“虱暴妨归梦,虫喧彻曙更。”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宋 王雱《眼儿媚 杨柳丝丝弄轻柔》:“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瞿秋白《赤都心史十八》:“心神不定,归梦无聊。”

归明

guīmíng

①谓归服圣明之主。唐 白居易《代忠亮》北虏何为归明,南蛮何为归化?《旧唐书·僖宗纪》贼将李详下牙队斩华州守将归明。宋 叶适《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归明人宜散处州县,不当聚畿甸。②宋代称西南少数民族首领到宋朝廷补官为"归明"。宋 赵升《朝野类要·入仕》归明:谓元系西南蕃蛮溪峒,久纳土,出来本朝补官,或给田养济。

归命

guīmìng

归顺;投诚;归附。贾谊《上疏陈政事》:“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三国志·魏志·张鲁传》:“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达。”《晋书 文帝纪》孙壹构隙,自相疑阻,幽鉴远照,奇策洞微,远人归命,作籓南夏,爰授锐卒,毕力戎行。《晋书 元帝纪》故归命侯孙皓子璠谋反,伏诛。《资治通鉴 唐纪五》是以萧氏君臣、江陵父老决计归命,庶几有所息肩。宋 苏轼《乞常州居住表》:“与其强颜忍耻,干求于众人,不若归命投诚,控告于君父。”

归宁

guīníng

①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朱熹集传:“宁,安也。谓问安也。”《后汉书·列女传·刘长卿妻》:“妻防远嫌疑,不肯归宁。”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清 赵翼《蟂矶灵泽夫人庙诗》:“归寍手自抱阿斗,亦见异母恩勤厚。”丰子恺《缘缘堂随笔·晨梦》:“我妻到故乡去作长期的归宁,把两个小孩子留剩在这里,交托我管。”《聊斋志异 瞳人语》此芙蓉城七郎子新妇归宁,非同田舍娘子,放教秀才胡觑!《聊斋志异 辛十四娘》十四娘为人勤俭洒脱,日以衽织为事。时自归宁,未尝逾夜。《聊斋志异 金生色》居家犹素妆,一归宁,则崭然新艳。②指大归。谓妇人被夫家遗弃,永归母家。 三国魏 曹植《弃妇篇》:“拊心常叹息,无子当归宁。”

归聘

guīpìn

谓回家问安。聘:问候的音信。《诗·小雅·采薇》:“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毛传:“聘,问也。”朱熹集传:“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安否也。”

归期

guīqī

①返归的日期。归来的日期。归期未定。唐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②谓晚年。

归奇顾怪

guīqígùguài

归:清代归庄。顾:清代顾炎武。归庄奇特,顾炎武怪异。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顾炎武》:“绝不与世人交,独与里中归庄善,同游复社,相传有归奇顾怪之目。”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八卷:“昆山归处士庄与亭林齐名,时有归奇顾怪之目。”

归去(来)

guīqù(lái)

回去。离家已久,今当归去。《晋书 陶潜传》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东晋末南朝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宋 叶清臣《贺圣朝 留别》:“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归去来

guīqùláixī

①回去吧。指归隐乡里。来,助词,无义。辞赋篇名。晋陶潜所作。《晋书·隐逸传·陶潜》:“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后用以归隐之。宋 梅尧臣《田家语诗》:“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②回去。唐 杜甫《发刘郎浦诗》:“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唐 颜真卿《赠裴将军诗》:“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③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五十二字二体,仄韵。清 王奕清《词谱卷七》:“归去来调见乐章集词二首,因词有‘歌筵舞,且归去,休惆悵,好归去’句,取以为名。”

归全反真

guīquánfǎnzhēn

回归到完善的、原本的境界。唐·白居易《故侥州刺史吴府君神道碑铭序》:“无室家累,无子孙忧,屈伸宠辱,委顺而已,未尝一日戚戚其心颜,以至于归全反真,故予所谓达人之徒欤?信矣!”

归仁

guīrén

归附仁德仁政。《孟子·离娄上》:“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壙也。” 杨兴《说史高》:“将军诚召置莫府,学士歙然归仁。”晋 张华《励志诗》:“復礼终朝,天下归仁。”南朝宋 何承天《达性论》:“归仁与能,是为君长。”《资治通鉴·桓帝延熹元年》:“古公、西伯天下归仁,岂復舆金輦寳,以为民惠乎!

归杀guīshā

归煞,回煞。旧时迷信谓人死之后若干日灵魂回家一次叫“归杀”。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偏傍之书,死有归杀。”卢文弨补注:“俗本‘杀’作‘煞’,道家多用之。” 王利器集解引戴冠《濯缨亭笔记七》:“今世阴阳家以某日人死,则於某日煞回,以五行相乘,推其殃煞高上尺寸,是日,丧家当出外避之,俗云避煞。”

归师guīshī

返回的军队。《孙子·军争》:“饵兵勿食,归师勿遏。”李筌注:“士卒怀归,志不可遏也。”宋 曾巩《责帅制》:“劳问餉给,如劳归师。”

归十归一

guīshíguīyī

谓有条有理。白诚仁、何纪光《小红军》:“你看他,又背红缨枪又拿手榴弹,收拾得归十归一,真像个久经锻炼的红军战士了。”

归市

guīshì

趋向集市。形容人多而踊跃。《孟子·梁惠王下》:“从之者如归市。”《孟子·滕文公下归市者弗止,芸者不变,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孔子家语·好生》:“‘仁人之君,不可失也。’从之如归市焉。”三国魏 李康《运命论》:“势之所集,从之如归市;势之所去,弃之如脱遗。”《晋纪总论》故从之如归市,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三年五倍其初。

归首

guīshǒu

归降;自首。《魏书 献文帝拓跋弘纪》自今诸有逃亡之兵及下代守宰浮游不赴者,限六月三十日悉听归首。

归输

guīshū

馈送转输。谓漕运。归,通“馈”。唐 韩愈《送石处士序》:“吾所处地,归输之涂,治法征谋,宜有所出。”马其昶校注:“归,阁杭本作‘师’。今按:当从诸本作‘归’,而读作‘馈’,谓漕运也。”

归顺

guīshùn

归附投诚。重新归顺了他。《北史 本纪卷十北周武帝宇文邕高纬及王公以下,若释然归顺,咸许自新。唐 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有悲往事》“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在未入北京前,诸王归顺者多受封。

归思

guīsī

回家的念头。(离家日久)归思甚切。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宋 柳永《八声甘州词》:“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归途

guītú

回归的路途。踏上归途。南朝 阴铿《晚出新亭》:“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归土

guītǔ

①埋葬。《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明 张居正《乞归葬疏》:“送臣父骨归土,即依限前来供职。”②谓人逝世。《元章·户部三·承继》:“最是乃祖 黄百十三知府归土已三十多年,而黄云瑞乃敢盗,发其坟,斧其棺,火其尸,尽取棺中原殯之物。”明 李贽《复邓石阳书》:“既幸双亲归土,弟妹七人婚嫁各毕。”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而今竟已归土,哀哉!”③回原籍。陈琳《为袁绍上帝书》:“韩馥怀惧,谢咎归土。”《续资治通鉴·元明宗天历二年》:“所迁人死,妻子愿归土者听。”

归望

guīwàng

属望,寄托希望。《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当今朝廷无贤臣,灾变数见,足为寒心,百姓咸归望于大王。”《三国志·魏志·陶谦传》“西讨韩遂 ” 裴松之注引吴书:“陶恭祖本以材略见重于公,一朝以醉饮过失,不蒙容贷,远弃不毛,厚德不终,四方人士安所归望!” 唐 王昌龄《送李擢游江东诗》:“东南具今古,归望山云秋。”《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五》王莽既罢退,众庶归望于喜。

归卧

guīwò

谓辞官还乡。唐 韩愈《顺宗实录二》:“(贾耽、郑珣瑜)二相皆天下重望,相次归卧。”唐 王维《送别》:“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唐 李山甫《山中寄梁判官诗》:“归卧东林计偶谐,柴门深向翠微开。”

归邪转曜

guīxiézhuǎnyào

曜:光明。改除邪恶,归依正道。清·林则徐《祭海神文》:“归邪转曜,不烦一矢之加;飞蛊全收,已倍万箱之贮。”

归息guīxī休息。《诗·曹风·蜉蝣》:“心之忧矣,於我归息。”郑玄注:“息,止也。”马王堆 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齐王章:“周而勿舍,亦利;归息士民而復之使如中山,亦利。”《汉书·韦玄成传》:“羣生百神,有所归息。”止息。《初刻拍案惊奇卷十》:“金朝奉又取二两银子,送了张李二生央他出名归息。二生就讨过笔砚,写了息词。”

归心

guīxīn

①回家的念头。即归思。晋·王讚《杂诗》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唐 卢纶《晚次鄂州》: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宋 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词》:“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②真心归附。《论语·尧日》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晋书 元帝纪》宾礼名贤,存问风俗,江东归心焉。

归心如箭

归心似箭

guīxīnrújiàn

guīxīnsìjiàn

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明·名教中人《好俅传》第十二回:“承长兄厚爱,本当领教,只奈归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三十一回:展爷真是归心似箭。这一日天有二鼓,已到了武进县,以为连夜可以到家。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卢师越离家已久,归心如箭,恐怕淹留,连忙催促安道全作别。”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八章:“太阳还没出来,归心如箭的季交恕,就起床吃饭,坐上轿子回家去。”

归省

guīxǐng

回家探望父母。《资治通鉴 晋纪十四》会其父(王)舒拜廷尉,(王)允之求归省父,悉以(王)敦、(钱)凤之谋白舒。唐 朱庆馀《送张景宜下第东归诗》:“归省值花时,闲吟落第诗。”《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六》请在学人依徽宗御笔,复立三年归省之限以彰孝治。《红楼梦 第三七回》:“且说贾政自元妃归省之后,居官更加勤慎。”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年来诚常有归省之意,但跋涉不易,成否此时殊未能定也。”

归兴

guīxìng

归思;回乡的兴致。唐 杜甫《官定后戏赠诗》:“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飈。”宋 周密《齐东野语·王魁传》:“之子动归兴,轻袂飘如蓬。”宋 郭祥正《金山行》:“白云南来入我望,又起归兴随征鸿。”宋 汪藻《点绛唇词》:“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归休

guīxiū

①回家休息。《庄子·逍遥游》:“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汉书·孔光传》:“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 唐 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归休置驿,独守家声。”②辞官退休;归隐。《韩诗外传卷九》:“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 唐 李德裕《思归赤松村呈松阳子诗》:“顾余知止足,所乐在归休。”宋 杨万里《昭君怨·赋松上鸥词》:“我已乞归休,报沙鸥。”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四》:“故园未遂归休志,惭愧刘家好弟兄。”《资治通鉴 汉纪十七》及卫将军张安世,宜赐几杖归休,时存问召见,以列候为天子师。

归逊

guīxùn

谓归还政柄。《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诸父归逊殷勤,今便亲摄百揆。且还府司,当别处分。”

归鸦guīyā

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来表达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或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花月痕第二十回》值此离别之时,一鞭残照,几阵归鸦,更觉面热心寒,魂销骨化。

归雁/归鴈

guīyàn

大雁春天北飞,秋天南飞,候时去来,故称“归雁”。苏武《报李陵书》:“岂可因归雁以运粮,託景风以餉军哉。”张衡《南都赋》:“归鴈鸣鵽,黄稻鱻鱼。”晋 陆机《拟古诗之十二》:“飜飜归鴈集,嘒嘒寒蝉鸣。”唐 王维《使至塞上诗》:“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唐 王湾《次北固山下诗》:“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宋 欧阳修《戏答元珍诗》:“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归欤

guīyú

返回本处。引申义:辞官回家。汉 王粲《登楼赋》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及少日,眷然归欤之情。”

归责

guīzé

谓将责任归于某人或某部门等。《后汉书·和帝纪》:“九月,京师蝗。吏民言事者,多归责有司。”《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三》长吏不良,既咎州、郡,州、郡有失,岂得不归责举者!

归棹

guīzhào

亦作“归櫂”。指归舟。唐 王勃《临江诗之二》:“去驂嘶别路,归棹隐寒洲。”唐 徐彦伯《采莲曲》:“春歌弄明月,归櫂落花前。”唐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明 陈海樵《锦缠道·惜别曲》:“留宴罢,催归棹。”《封神演义 第二十四回》絮飘花落,溶溶归棹,又添水面文章。

归真guīzhēn还其本来的状态。班固东都赋》:“遂令海内弃末而反本,背伪而归真。”南朝梁 谢镇之《重与顾道士书》:“灭俗归真,必反其俗。”《西游记第九十九回》佛门中九九归真,圣僧受过八十难,还少一难,不得完成此数。佛教语。谓死。后泛称人的死亡。《释氏要览·送终·初亡》:“释氏死谓涅盘、圆寂、归真、归寂、灭度、迁化、顺世,皆一义也。”宋 苏轼宝月大师塔铭》:“莹然摩尼,归真於土。” 

归真反璞

归真反朴

guīzhēnfǎnpú

guīzhēnfǎnpǔ

亦反璞归真。归:返回;真:天然,自然;璞: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朱自清《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归真反璞”是要回到现在的口语,还有语录派,更主张回到中古的的口语。朱自清《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他(鲁迅)赞成语言的欧化而反对刘半农先生‘归真反朴’的主张。”

归政

guīzhèng

①交还政权。《汉书 霍光传》光自后元秉持万机,及上即位,乃归政。《汉书·宣帝纪》:“大将军光稽首归政,上谦让委任焉。”《晋书 孝武帝纪》太元元年春正月壬寅朔,帝加元服,见于太庙。皇太后归政。《宋书·徐羡之传》:“元嘉二年,羡之与左光禄大夫傅亮上表归政。”《清史稿卷二十三 德宗本纪一》懿旨,明年二月初三日归政。②指将政权移交他人。《清史稿·礼志三》:“乾隆六年,亲祭传心殿 ,六十年归政,再行之。”

归正人

guīzhèngrén

宋代称沦于外邦而返回本朝者为归正人,即投归正统之人。这是南宋对北方沦陷区南下投奔之人的蔑称。朱子语类 卷111》归正人元是中原人,后陷于蕃而复归中原,盖自邪而转于正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三》屯田之田,悉皆膏腴,牛具屋庐,无一不具,以资归正人,使之安居。

归正首邱

归正首丘

归正邱首

guīzhèngshǒuqiū

guīzhèngqiūshǒu

指死后归葬于故乡。明·宋濂《故检校孔君权厝志》:“吾出千成死至此,吾意能归正邱首,岂知死于道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状第八五回》:“我昨天说叫他回去调理的话,就是叫他早点归正首邱了。”

归正守丘

guīzhèngshǒuqiū

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归之若水

guīzhīruòshuǐ

归附的势态就像江河汇成大海一样。形容人心所向。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德行教训,加于诸侯;慈爱利泽,加于百姓。故海内归之若流水。”

归舟

guīzhōu

返航归回的船只。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宋 秦观《满庭芳 山抹微云》:“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归宗guīzōng古代谓出嫁妇女,父母虽亡,也得回家省问,以示不绝于宗族。《仪礼·丧服》:“妇人虽在外,必有归宗。”郑玄注:“父虽卒,犹自归宗……不自絶於其族类也。”古时已出嫁的妇女因夫死而回到娘家,或年限女婿(招女婿的一种)回至本家。《诗·邶风·燕燕》“之子于归,远送于野”毛传:“归,归宗也。”唐 韩愈《卢君墓志铭》:“母夫人既终,育幼弟与归宗之妹,经营勤甚,未暇进仕也。”《元章·户部三·籍册》:“(年限女婿)归宗与父兄同家住坐。”出嗣异姓别支或流落在外的人,还归本宗。《新唐书·许王素节传》:“因詔外继嗣王者皆归宗。”《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你)认定我是你失去的妹子,我认定你是哥哥,两口同声当官去告理,一定断还归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只要你果然官做大了,可以呈请归宗的。”物归原主。《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环为旧物,箭亦归宗。”犹归结。谢觉哉《三三制的理论与实际》:“一切都归宗于一点:民主习惯,遵守决议,不以私害公。”郭沫若《答教育三问》:“一句话归宗,让青年自由自在的发展便是最好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