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篇已经写道:我不能再继续写作我的英语课题了,转向阅读历史和古诗文,实现多年的愿望,开启汉语治学。首要选题是中国历史,自然要做笔记便于写作时有根有据,顺便记录一些本人想掌握的字、词和成语,并跟有例句,称之为“字词成语读书笔记”。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记内容越来越多,回头查找也不方便,就想到按拼音排序,坚信“不怕多,就怕乱”。文件太大了,就先按照字母顺序分建文件。文件仍然很大,索性按照字词成语的音节或者索性按照同音字分组建立文件,如果同音字多了就按照偏旁分数组形成文件,这就如同一本中文字词成语工具书了。担心一些简单的字反而没有收进就索性做了两件事情:一把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3500常用字全部补齐,超过常用字的2891个也添加了,总共为6391个汉字了。仍担心丢掉常用字,又对照《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花费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使得读书笔记的单字数达到了9988个,后又陆续填补了一些冷僻字,使单字总数破万了,共有文件2778个,词和成语的数目没有统计,其数字在不断增加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会不停地阅读,不住地搜集字、词和成语,直至不能工作为止,决心终身再磨一剑。 

读书笔记的起始是我读书的同时收集字、词和成语的记录,后来发展到有意收集字、词和成语,主观上想搞成一个大型汉语词汇的工具书,越搞越大,但是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苦闷,能把字、词和成语囊括其中吗?又有谁来使用你的这个无名的工具书呢?如今的百度搜索引擎保罗万象,后来又出了个人工智能AI回答,读者在手机上就能迅速使用。 

我自然想起了山海经里精卫填海的故事:“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意思是说: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中国的汉字是有总数的,成语数字亦可统计,词汇就是一个无底洞了,所以有“辞海”一说。我的行为如同精卫填海,实属大笑话。为了鼓励自己的行为特写了无言绝句:

http://www.rgzhx.cn/hany/3166.html

 

变精卫填海为衔石造岛

位卑勿言高,

悬车乐逍遥,

撄宁破万卷,

衔石[1]造绿岛[2]

注:

[1]衔石:作者通过读书笔记收录古汉语字词成语,若精卫填海般愚蠢。

[2]绿岛:精卫填海看不到尽头,搜集字词成语恰如建造海中绿岛,尽管工期漫长,目标可冀可望,工成后愿文人学者乐之也。

 

即使通过辛苦劳作把一般甚至专业读者需要查找的字、词和成语全部包揽,在不才的电脑里又有谁知晓呢?我苦苦地思索探寻着。

  

2024年9月26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