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 | gù I. | ①结实,牢靠:坚固。稳固。巩固。凝固。加固。②坚定,不变动:固执。固定。固本。顽固。《列子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资治通鉴 晋纪十六》冬,十一月,后赵王(石)勒欲自将救洛阳,僚佐程遐等固谏。《资治通鉴 宋纪十五》诏起袁粲,以卫军将军摄职;粲固辞。③本,原来:固有。固步自封(亦作“故步自封”)。《礼记·中庸》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④鄙陋(见识浅少)。简陋、鄙陋,有寒酸的意思。《论语·学而篇》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述而篇》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⑤《说文》固,四塞也。没有活力。《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⑥通“故”,表示因果,因此,所以。《庄子·秋水》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第一个固)《庄子·则阳》夫夷节之为人也,无德而有知,不自许,以之神其交,固颠冥乎富贵之地。 ⑦副词,表示确定性、无可怀疑性,相当于“本来”。《庄子·秋水》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第二个固)⑧已经。已矣,吾固告汝曰:人将保汝。果保汝矣!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⑨姓。II. hú通“胡”。何,何故。《庄子·德充符》申徒嘉曰:先生之门固有执政焉如此哉?《庄子·天地》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庄子·让王》君固愁身伤生以忧戚不得也。 |
固壁清野 | gùbìqīngyě | 固壁,谓加固壁垒,使敌不易攻击;清野,谓转移人口、物资,使敌无所获取。这是对付优势入侵敌人的一种策略。《北齐书·李浑传》:“社客(崔社客)宿将多谋,诸葛亮城各自保,固壁清野。” |
固步自封 | gùbùzìfēng | 同“故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昆虫记》(普通的黄蜂):“结果,它们都由于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而命丧黄泉。” |
固宠 | gùchǒng | 巩固受宠的地位。《子华子·晏子问党》至于君之前,固宠而恃便。唐 王翰《飞燕篇》诗:采女不得见,专荣固宠昭阳殿。《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八》重者既挟其重以窃陛下之权,轻者又借力于所重以为窃位固宠之计。明 李贽《答邓明府书》窃取圣人之名以自盖其贪位固宠之私。清《睢州志·袁可立传》可立独抗疏曰:岂言事诸臣尽不可用耶?… …使诸臣为市恩,孰与将顺曲从,得君固宠之为愈? |
固辞 | gùcí | 坚决推辞和谦让为“固辞”。《汉书 王莽传》莽遂固辞。太后复使长信太仆闳承制召莽,莽固称疾。《晋书 文帝纪》而公远蹈谦损,深履冲让,固辞策命,至于八九。唐 韩愈 《祭裴太常文》:“赠必固辞,求无不应。”《警世通言 第五卷》:贤婿一向在舍有慢,今奉些须薄礼相赎,权表亲情,万勿固辞。《纪泰山铭》:天符既至,人望既积,固请不已,固辞不获。 |
固疾 | gùjí | 痼疾。长久不愈之病。《礼记·月令》:“(季冬之月)行春令,则胎夭多伤,国多固疾。”郑玄注:“生不充性,有久疾也。”《汉书·王商传》:“太后前闻商有女,欲以备后宫,商言有固疾。”《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是夏,京师醴泉涌出,饮之者固疾皆愈,惟眇、蹇者不瘳。 |
固陋 | gùlòu | 见识浅薄,见闻不广。司马相如《上林赋》鄙人固陋,不知忌讳。《史记·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
固穷 | gùqióng | 信守道义,安于贫贱穷困。《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朱熹集注:“程子曰:‘固穷者,固守其穷。’”晋 张协《杂诗之十》:“君子守固穷,在约不爽贞。” 唐 杜甫《前出塞诗之九》:“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龚尔位《怀人诗》:“中有固穷士,尽日枕书眠。” |
固让 | gùràng | 再三辞让。《汉书 王莽传中》皇帝谦谦,既备固让。《后汉书·阴兴传》:“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三国魏 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伏见嘉命显至,窃闻明公固让。”《晋书 谢安传》时帝始亲万机,进安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固让军号。南朝陈 徐陵《劝进元帝表》:“伏愿陛下因百姓之心振万邦之命,岂可逡巡固让。” |
固若金汤 | gùruòjīntāng | 原义是金属造的城,滚水形成的护城河;比喻防守严密,无懈可击。亦“金汤之固”。东汉·班固《汉书·蒯通传》边城之地,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后人据此提取出成语“固若金汤”。 现代作家高阳《胭脂井》:“大沽口的炮台,如能得他允许保护,固若金汤。” |
固塞 | gùsāi | ①坚固的要塞。《荀子·议兵》:“城郭不辨,沟池不拑,固塞不树,机变不张。”《史记·礼书》:“秦师至鄢郢,举若振槁。是岂无固塞险阻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文法为枝叶,岂不然哉!②闭塞,不开朗。宋 曾巩《亳州谢到任表》:“臣性姿固塞,人品眇微。” |
固山额真 | gùshān’ézhēn | 固山,满语,汉语译为旗。额真,亦满语,为一旗长官,管理全旗户口、生产、教养、训练等事。满旗初起时,旗主管辖全旗所有事务。《清史稿卷二 本纪二 太宗本纪一》设八固山额真,分领八旗。《清史稿卷五·世祖纪二》赵国祚为镶红旗汉军固山额真。 |
固谢 | gùxiè | 执意推辞;谢绝。《史记·晋世家》:“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史记·刺客列传》:“聂政惊怪其厚,固谢严仲子 。”《资治通鉴 汉纪十一》夏,四月,乙未,复益青八千七百户,封青三子伉、不疑、登皆为列侯。青固谢曰: |
固要 | gùyào | ①再三地邀请。要,通“ 邀 ”。《史记·留侯世家》:“良乃固要项伯。项伯 见沛公。”②竭力劝阻。《汉书·文帝纪》:“上亲劳军,勒兵,申教令,赐吏卒,自欲征 匈奴。羣臣谏,不听;皇太后固要,上乃止。”《资治通鉴·文帝前十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注:“固要,力止也。要,读曰邀。” |
固宜 | gùyí | 固:本来,原来。固有。宜:应该。原本应该。苏洵《管仲论》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八十三》(贾)似道实轻汝曹,特似道一人之过,汝主何负焉!正如汝言,则似道轻汝也固宜! |
固执成见 固执己见 | gùzhíchéngjiàn gùzhíjǐjiàn | 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宋史·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旧唐书·李纲传》:“时左仆射杨素、苏威当朝,纲每固执所见,不与之同,由是二人深恶之。”茅盾《子夜》九:“如果荪甫一定要固执成见,那就拉倒。”丁玲《1930年春上海》:“他惟恐美琳固执成见,他想即使美琳要去,也只好拂一次她的意。” |
固志 | gùzhì | ①坚定心志,稳定情绪。《易·遁》:“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孔颖达疏:“固志者,坚固遯者之志,使不去已也。”《北史 本纪卷十北周宣皇帝宇文赟》皆求苟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以逮于终矣。《陈书 本纪卷六后主陈叔宝》便身不可久违,道远难以固志。②指稳定的情绪,坚定的主张。《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众叛亲离,莫有固志。”清 夏燮《中西纪事·庚申换约之役》:“京城内外,传説纷纷,閭井惊皇,人无固志。” |
崮 | gù | 四周陡削、山顶较平的山(多用于地名):孟良崮(在中国山东省)。崮的形态崮的顶部平展开阔,峰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放眼望去,酷似一座座高山城堡,成群耸立,雄伟峻拔。这些戴着平顶帽子的山,这种四周陡峭,顶部较平的山,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 或“方形山”, 或叫做“方山”。当地人称之为崮。 |
锢 | gù | ①把金属熔化以浇灌堵塞空隙:锢露(用熔化的金属堵塞金属物品的漏洞,如“锢露锅”。亦作“锢漏”)。②禁闭:禁锢。锢蔽。《续资治通鉴 元纪三十六》(张)士信即逼取其诸所常符印,而自为江浙行省左丞相,徙达实特穆尔于嘉兴,士信峻垣墙以锢之。《明史 卷九宣宗》至自武定州,锢(朱)高煦于西内。《聊斋志异 娇娜》便问:“宅何久锢?”答曰:“此为单府,曩以公子乡居,是以久旷。” ③古同“痼”,痼疾。 |
锢闭 | ɡùbì | 关闭;禁闭。闭塞。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爱奴》:“自入馆以来,每欲一出登眺,辄锢闭之。”清 林则徐《谕十三行附近应筑墙设栅妥议禀办札》:“应即责成该府、县先行晓谕,立定限期,勒令迁移他处,毋许在此开设,所有房屋概行锢闭封锁。” |
锢蔽 | ɡùbì | 禁锢蔽塞。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
锢疾 | gùjí | ①痼疾。经久难治的疾病。锢,通“痼”。《礼记·问丧》:“然则秃者不免,伛者不袒,跛者不踊,非不悲也,身有锢疾,不可以备礼也。”《汉书·贾谊传》:“失今不治,必为锢疾。” 颜师古注:“锢疾,坚久之疾。” 《资治通鉴 汉纪六》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②喻指经久难改的恶习、缺点。清 钮琇《觚剩·语字之异》:“粤中语少正音,书多俗字……率皆仍讹袭陋,有乖六书之旨。然而师以训弟,父以训子,授受相沿,遂成锢疾。” 清 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中国经二十余朝之独夫民贼,闭塞其聪明,箝制其言论,灵根尽去,锢疾久成。”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六》:“讽刺画本可以针砭社会的锢疾。” |
锢送 | gùsòng | 戴上刑具押送。《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魏)征至磁州,遇州县锢送前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诣京师。遂皆解纵之。太子(李世民)闻之,甚喜。胡三省 注:“械锁而送之,谓之锢送。” |
痼 | gù | ①经久难治愈的病:痼疾。②长期养成的不易克服的癖好、习惯:痼癖。痼习。痼弊。积习成痼。 |
痼疾 | gùjí | ①积久难治的病。清 方苞《狱中杂记》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或竟成痼疾。②指患痼疾的人。③比喻长期养成不易改变的癖好。④比喻长期存在难以解脱的疾苦或弊病。 |
堌 | gù | ①土堡;土城:“筑堌以居。”②堤,多用作地名:龙堌(在中国江苏省。黄堌在中国山东省)。③冢堆。 |
鲴 | gù | 鲴鱼,体侧扁,长30厘米左右,口小。生活在河流、湖泊中。吃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 |